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同西班牙人剑拔弩张的气氛完全不同,同英国人的谈判完全可以用风花雪月或者说是云淡风轻来形容。
格拉夫顿公爵来自英国一个老牌贵族家庭,家学渊博的格拉夫顿公爵,虽然没有太多的政治技巧,但是学识渊博,谈吐风趣。
格拉夫顿公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对崖山人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接着又对崖山人安排的会客大厅来了一番大肆褒扬,那华丽的辞藻,不带重复的言语,让人如沐春风的feeling,直将贵族风范表露无遗。让周围努力假扮贵族的崖山人羡慕嫉妒恨到了极点,无奈,假的就是假的,没有人家有范,暴发户永远成不了贵族。
为了显示自己的先进与文明,崖山人只能将电灯、留声机等一些列“现代”的物件以及进口的奢华地毯、四处搜罗的所谓传世名画打扮会客厅。
格拉夫顿自然看出了会客厅那斑驳迥异的风格,眉头微皱。郑元辉有些尴尬的解释,那是混搭,心里却将负责装扮这个客厅的郝有财骂了个狗血临头,这死胖子的品位从里没什么改变过,到底是谁让他将会客厅装扮成这样的?。
格拉夫顿为崖山人的好面子而感到好笑,却依然保持微笑的与郑元辉谈笑风生。
又是好一番墨迹,终于步入正题。即使如此,格拉夫顿也是不出恶言,将英国的抗议信以及相关文件交给了郑元辉。
郑元辉看完文件,依然面带微笑,说道,“对于贵国宣称的,贵国拥有对澳洲的全部主权,我们新华夏表示并不赞同。”
格拉夫顿这时候自然无法保持文雅,言辞开始激烈,表示这是西方国家对无人居住岛屿的通用做法,已经得到西方国家的共同承认。
郑元辉并没有明着反对西方这一通用原则,因为新华夏此时肯定没有与整个西方世界为敌的实力,即使是英国人就不是崖山人所能对付的。因此,郑元辉提出了一下几点作为反驳的论点:一是,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的仅仅是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因此,澳大利亚的其余海岸不在宣誓范围以内;二是,按照西方国家尊奉的另一原则,先到先得以及有效占领原则,新华夏首先在澳洲南海岸建立据点,那么就顺其自然的拥有定居点及周围土地的所有权。
格拉夫顿首先确认了新华夏对于墨尔本定居点以及周围地区的土地拥有权。作为交换,要求新华夏确认大英帝国对于澳洲东海岸英国人所宣称区域的土地拥有权。
对于这一点,郑元辉表示反对。谁都知道,澳洲的能够居住,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基本都是集中在东海岸,因此,新华夏不能承认大英帝国对于整个东海岸的拥有权。
其实第一个发现澳洲的,并不是英国人,而是荷兰人。
在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并命名此地为“新荷兰”。不过,他们考察的是澳大利亚的西海岸与北海岸。这两个地区都是荒漠地形,人类很难居住,因此就放弃了与印尼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亚。
英国人自然知道荷兰人得出的结论,同时因为只考察了东海岸的缘故,并不知道其余海岸的情况,对于自己独占大头的行为很是自得,只是头疼华夏人的反应。
因为郑元辉信誓旦旦的表示,澳洲除了降水丰富的东海岸,其余海岸基本都是沙漠、荒滩的不毛之地,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狮子大开口的提出,可以与英国人平分东海岸,为此,可以不要其余地区。
格拉夫顿有些为难,这可与英王交代的底线相差甚远,英王的底线是,最起码将澳洲东海岸纳入自己的管辖,其余的不毛之地尽可交给新华夏人折腾。但是,自己吃肥肉,让别人啃骨头,确实吃相难看了些。
第一百零二章 蔡永建竞选镇长()
这时候,英国的一个坐的最偏远的谈判人员灵光一闪,提出一个观点,新华夏既然在澳洲南海岸建立了定居点,想必也是做了充分的调查论证,肯定是适合居住的区域,而且,也从侧面证明了,至少在南海岸,存在不少适合人类殖民的区域。因此,新华夏提出的平分澳洲东海岸的要求十分不合理。如果新华夏依旧坚持平分东海岸,那么大英帝国有理由要求新华夏根据开诚布公的将南海岸的地理情况交与英方评估。
新华夏方面自然不愿意,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不过,双方谈判意愿依旧强烈。按照英国人的想法,为这遥远切荒芜的新大陆与新华夏浪费太大的精力来扯皮,十分不值得。英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重商主义,只有带给自己利益的殖民地,才是好的殖民地。这也是英国人面对美利坚的独立战争,虽然自己占有庞大的优势,依然放弃的缘故,因为,即使阻止了美利坚独立,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因为提供不了多少税收,甚至还不够驻军费用。
英国人之所以要澳洲东海岸,一方面是强盗逻辑,认为自己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另一方面,仅仅是为了考虑给国内的囚犯多一个流放地而已。其实,并不相信澳洲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
终于美双方最后达成了一致协议,将后世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绝大多数、新南威尔士州、首都特区在内的相当于后世澳大利亚1/3的土地交给英国人。华夏人获得剩下的土地。
这是一个双方都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的方案。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将澳大利亚绝大部分可耕作的土地划到了自己的碗里,新华夏人只能获得东南一小片的可耕地,很难养活多少人口。
而对于新华夏人来说,后世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铁矿、金矿等矿产资源都被划拉到自己的地盘上,自然值得开心。而且,这是双方谈判的结果,由英国人背书,相信也没有别的西方国家敢提出要求,自然也就获得了西方国家的承认。是一件利大于弊的行为。
就这样,通过两场谈判,新华夏不仅获得了后世美国除阿拉斯加以外三成以上的土地,也将澳洲七成的土地扒拉到了自己碗里,十分有成就感,可以说,崖山人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梦想数不再遥远了。
当然,这只是个梦想,人口就是自己的软肋。
但是,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得自己走下去。为了加强对澳洲的管理,崖山人决定在澳洲北海岸在建立一个定居点,位置就是后世的达尔文港。此处处于与英国人分割澳洲的分界线附近,同时最靠近印尼,是监测荷兰人与英国人举动的最佳位置,可以为澳洲提供预警。
英国人更不是傻子,从72年起,同样在澳洲东南一个凸起位置建立定居点,监测荷兰与新华夏。同时,在悉尼附近也建立了一个定居点,同样也起到监测华夏人在澳洲南海岸行动。
澳洲进入两国争霸模式。
新华夏首先规定,只有在国民数超过300人才能成为一个建制的村,至少五个村组成一个乡镇,再至少五个乡镇组成一个县市。一般来说一个乡镇中如果有一个定居点人数超过800人,就成为镇,否则是乡;如果县市中有一个定居点超过1500人,就成为市,否则就是县。
现有的23万新华夏国民,已经分散19个县,虽然新华夏地域广大,不算澳洲,即使是北美洲本土,含阿拉斯加,面积已经超过350万平方公里,但是新华夏并没有设立省级或者州级行政单位,因为县市数量不多,中…央…政…府就管得过来。其中半数人口都集中在了人口超过800人的镇。
伴随着县市在全国各地铺开,1772年3月12日,新华夏地方选举正式展开。
按照规则,村镇以及选举时直接选举,由全体国民(含公民)从当地公民中选举产生。而县市讯据流程比较复杂,首先由当地议会从当地公民中推选出至少5名候选人,然后中央政府从中选择至少2名候选人,由当地全体国民(含公民)选举产生。这自然是新华夏中…央为了加强对县市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汉人对于自己能够直接选举出本村的领导人也就是村长的兴趣显然大于更高层级的选举,这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决定的,他们还是序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关注本地情形超过大局。
像华京市金山区(原旧金山附近)的嘉林镇就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小镇之一。历史上,木匠吉姆斯•马歇尔,在1848年1月24号在加州的a小镇河边首次肉眼偶然发现了锯木场排水道上的黄金,从此开启了加州的淘金热潮。崖山人虽然不缺黄金,但是,谁会嫌钱多呢?依然在此建立了金山区第一个小镇,嘉林镇。此时的嘉林镇,已经有超过1300名国民,在各小镇中的人口排名中,稳居前十的位置。
此时有五名候选人在竞选镇长之位,比较别的镇一般两到三个人选,称得上竞争激烈。排名最靠前的两位,一位是汉人老移民蔡永建,65年就抵达此地,成为公民已经有两年了。为人豪爽大方,仗义疏财,加上脸膛发黑,人称小宋江。崖山人对于这些江湖人物十分留意,特意加强了对其周围的监视。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这家伙虽然在满清算是不稳定因素,作奸犯科之事做了不少,否则也不会跑到新华夏。不过到了新华夏,由于新华夏政权下乡,对基层掌控比较严密,让蔡永建安稳了许多。蔡永建来新华夏时,曾经带了不少金银,再加上有头脑,投资了一个小型桐油工厂。伴随着新华夏对桐油的大量需求,倒是让他赚了不少。华夏人总不能因为人家在满清的案底就抓捕他吧。而且仗义疏财也不是罪过,只要他的钱来源正当,崖山人只能听之任之。并且,还因为体格健壮、威望不错顺理成章的成为镇里的民兵队长。因此,蔡永建在嘉林甚至金山都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
另一名候选人,则是崖山人、以前的一名大学生,前嘉林镇镇长孙有民。相比较蔡永建,孙有民在当地人心目中,是有点清高的小贵族。其实也难怪,崖山人除了看待自己人,对于其他人看着都觉得是傻子,更何况孙有民前世还是一名未毕业、没有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般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孙有民在当镇长期间,所作所为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在汉人心目中并没有产生太多印象,恭敬有之,尊敬就未必了。
现在,新华夏全面铺开乡镇长选举,蔡永建有些心动,想要试试。为此,蔡永建还利用了镇上的小广播做了一个三分钟的小广告,宣传自己。虽然内容乏善可陈,但是毕竟开了汉人在广播打广告的先河。
原本,蔡永建只是想要试探一下自己的分量,没有争夺镇长之位的决心。谁知道,仅仅第一轮,蔡永建就获得了接近4成的选票,遥遥领先第二名的蔡永建近十个百分点。按照选举法,得票最高的两个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选举。以这个趋势,蔡永建获得镇长之职,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事到临头,蔡永建反而担心起来。他不是傻子,反而十分聪明,否则,不会成为汉人中少有的富翁。*的道理,大部分汉人都懂,更何况他?再者,崖山人高层看不惯他,在当初曾经有许多明的暗的密探在家周围晃荡,让自己当了好久的鸵鸟。另外,自己开了一个厂,还有税务部门经常查账,崖山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由于穿越者自称崖山人,这个说法也广为人知,大家也称呼这些“高贵”的人群为崖山人。
当天晚上,蔡永建悄悄的找上了孙有民。孙有民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作为崖山人,与许多高层都说得上话,绝非自己这个乡下土鳖所能比的。
两人也共事了好几年,抬头不见低头见,倒也熟识。孙有民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高傲,但其实就是前世大学生固有的一些清高,倒并不是摆架子,对圆滑豪爽的的蔡永建还是有些好感的。
蔡永建在寒暄过后,说道,“镇长,我打算退出竞选,你看是否可以?”
“为什么呢?”孙有民奇怪的问道。
蔡永建嗫喏的说不出话。
孙有民也不是傻白甜,稍微思考下,就知道蔡永建的来意,“老蔡你是担心,你当选镇长后,会有不好的后果?”
“孙镇长慧眼如炬,老蔡我真是有些不安呢。”
孙有民笑了笑,“老蔡,你在新华夏杀过人吗?”
蔡永建吓了一跳,赶紧赌咒发誓,“没有,绝对没有;我对天发誓,如违此誓,人神共愤,死无葬身之地。”
孙有民摆手,示意稍安勿躁,却继续询问,“那你偷税漏税过?”
“从未有过。”
“有其他作奸犯科的行为吗?”
“没有!”蔡永建斩钉截铁,“不敢隐瞒镇长,在满清,老蔡我确实是杀过人,抢过劫,但在新华夏,一丝一毫的行差踏错都不敢有,绝对是规规矩矩的良民。”
孙有民大笑,“还规规矩矩的良民?你老孙说是良民,我不反对,但是规规矩矩的,我不相信,陈寡妇是怎么回事?”
蔡永建老脸发红,“这糗事,镇长大人你怎么也知道?”
“陈寡妇大闹桐油厂的事情,谁不知道?”两人大笑。
第一百零三章 公私分明的崖山人(一)()
原来,蔡永建是个老光棍,且为人比较贪图自由,不想给别人管,即使是老婆也不行。因此,虽然有钱,却一直也没有找个老婆的打算。不过,蔡永健虽然没有结婚,不代表没有女人。
陈寡妇是个可怜人,来自吕宋,因为西班牙人的屠杀,家中仅剩下自己与一儿一女,生活比较艰难。
蔡永建为人热诚,经常帮个忙,还将陈寡妇与她的大儿子介绍进了桐油厂。陈寡妇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眉眼不错,体态算得上婀娜,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好上了。
只是,老蔡却自称英雄,不远为家室所累,虽然愿意给钱,就是不愿意给个名分,让陈寡妇伤透了心,终于有一天,大闹桐油厂,让老蔡失了很大的面子,关系也就闹僵了。
孙有民劝道,“老蔡,我跟你交个底,你这些年的表现,大家伙看在眼里,我们崖山人也明白的,你之前也许是个混蛋,但是现在,正如你所说,绝对算得上良民。你要是当上镇长,别的不敢说,贪污这一条,你就绝不会有。”
“镇长放心,我老蔡不缺那几个钱,绝不贪污,以人头担保。”
“既然都不贪污了,又没什么犯法的事情,你还担心什么?我们崖山人难道会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来制裁你?你一个小小的镇长,值得我们给你罗列个罪名吗?”
“当然不会,我一个小小的镇长,哪值得您们这些大人物出手?有镇长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也不要太放松,虽然我不想当这个镇长,但是万一我还是当选了,有你罪受的。”
“镇长大人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当选的。”放下心来的蔡永建大包大揽。
“还有,尽快将陈寡妇娶进门,不清不楚的成什么样子?再说了,一个成了家的男人,更有担当,也让人更加放心。”
蔡永建一愣,很快也明白过来,“镇长,你是我的恩人哪。”就要下跪。
孙有民赶紧将他扶起,“谁让你跪了?男子汉大丈夫,别动不动下跪。”
“没有,在新华夏,只此一次,只跪你。”
“滚,我有不是你祖宗。”孙有民笑骂,继续说道,“我只希望你当选后,能带领镇里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当初没有实现的目标,就靠你实现了。”
“镇长,这您就谦虚了,在嘉林镇,不要说我,所有的镇民恐怕都不敢想象会有这么美好的日子,我华夏所谓的三皇治世,恐怕也不过如此,都是你们崖山人的功劳啊。”
“幸福都是大家挣得,我们最多是稍微引导一下。算了,也不要吹捧了,早点回去,准备当好这个镇长吧。”
几天后,蔡永建果然当上了嘉林镇的镇长,还与陈寡妇结了婚,一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新华夏近260个乡镇中,有近一半为崖山人以外的公民获得,其中大多数是汉人公民,自然是汉人为主体的国民意志的体现。
当然,全部的19个县市长职位,还是全部被崖山人获得,这也是建国初期崖山人处于稳定与政策延续性考量而出的结果。
即使如此,接近半数的镇长为汉人或朝鲜人获得,还是极大的鼓舞了国民人心,增强了国民对于国家的信心与期望,大大增强了国家的向心力。毕竟,还有什么比“镇长是我们选举出来的”更有说服力呢?
新华夏71年的财政状况十分不错。在1770年财政收入就达到了1。3亿华元基础上,再次增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