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众人喉头攒动,面色发红,胡海知道他们十分心动,赶紧趁热打铁,“我们新华夏是不限制务工人员性别的,无论男女都要,比如,男工人可以到钢铁厂、矿场什么的上班,女工可以到纺织厂什么的务工,收入甚至不比男性少。”

    “那意思是我们可以全家去新华夏那个什么务工,什么的?”

    “自然,不仅如此,我看兄弟你是老实人,就跟你交个底。我们新华夏现在急需用人,对于人口是放开了招募。像兄弟你这样拖家带口,只要愿意加入新华夏,成为我们新华夏的人,就可以每人分得10亩土地。注意,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家都是每人十亩上好的水浇地。”

    众人呼吸更加急促,“什么,你是说我们也能分到土地,只要成为新华夏的人?”

    “当然。成为新华夏国民,也就是新华夏人,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会说汉语,当然会写汉字更好。不会写字也没关系,保证成为新华夏人,以后,那就等着享福吧。你要不信,就看看我,几年前,我与你们一样,甚至还不如你们,是逃荒逃到了新华夏,现在,你看看我”胡海抖了抖自己的丝绸袍子,有故意亮出了自己的大金扳指,亮晃晃刺到人眼睛疼。

    汉人果然更加兴奋,“那新华夏官老爷都是什么人啊?不会是黄毛大鼻子吧?”

    “瞧你说的?你看我是黄毛大鼻子吗?新华夏的官老爷与我们一样,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汉人。”

    “原来是我们汉人的国家。”

    “不错,要不是自己人的国家,你以为你们一到那里就可以分到土地?当初好多朝鲜人与日本人比我们早到的新华夏,不要说没分到土地,到现在还是奴隶身份呢。再看看你们,在满清,当了多少年满人的奴隶?”

    众人点头,只是对于背井离乡毕竟有些顾虑,比较犹豫。

    胡海不紧不慢的说道,“反正我们新华夏来去自由,你们觉得好,就留下了,觉得不好,赚点钱就回来。并且,你们去的时候,车船票都是免费的。”

    “那回来呢?”

    “回来时?到时候,大家都身价暴富了,还会在乎那么点车船费?放心,如果你们真的没赚到钱,我们新华夏也会免费送大家回来。只是,大家到时候肯定会有拿不动的银子,肯定是不符合这个条件了。”

    众汉人有些尴尬,却更有些兴奋的哈哈大笑。

    在胡海的忽悠下,当天就决定前往新华夏了。

    新华夏在几个劳动介绍所所在城市都有定期航班,每一个月发船一次。这些人暂时都在介绍所免费吃喝,同时也清理洗漱一番,以符合新华夏出入境安全卫生条例要求。

    按照新华夏的奖励制度,每介绍一名劳动力会新移民进入新华夏,所在介绍所就多分得一元钱。表面看着不多,但是胜在汉人众多啊,稍微一点点的移民比例,也够他们吃饱撑死的。

    胡海们干劲十足。

    结果就是,开办介绍所后仅仅半年时间,新华夏就从大明控制区域获得了超过2万的移民,并且这个数量还在稳步增长。其中初期有接近半数是务工的,他们往往在一年后会返回故乡,但是却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在故乡招朋引伴,引来更多的人进入新华夏,并成为新华夏国民。导致新华夏第一次出现基础设施与粮食不能满足剧增的外来人口的矛盾,让崖山人痛并快乐者。

    这些人往往是在故乡没有土地,艰难求生者,在大明看来,就是一种巨大的负担。新华夏将他们合理引流,反而让大明求之不得,十分配合。

第八十七章 崖山版的新儒家() 
移民的增多,对于新华夏来说,不仅是物质投入,最关键的是民心的凝聚,新华夏民族的形成与稳固。想要凝聚人心在,自然离不开文化这个关键的纽带。华夏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与世长存,就是因为自身文化相对于周围文化的强势碾压,让外族即使一时得逞的占据中原,也只能接受被同化的命运,否则,就只能乖乖的退出中原。

    但是,崖山人很悲哀的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带有先进理念的文化作为纽带来统一人心。崖山人可不希望自己的国度被众多的汉人同化,成为另一个大明王朝。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积极进取、放眼未来、与世界列强掰手腕的现代化强国。但同时又需要有深厚的华夏传统,代表的是华夏人的传承。

    思来想去,可能还要把后世被批驳为臭老九的儒家搬出来。毕竟,经过千年的演化,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汉文明的骨子里。不过,崖山人可不需要后世被阉割的体无完肤的所谓儒家思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后世儒家有个说法,叫以德报怨,意思就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自论语•宪问。但是原句是什么呢?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有人问孔夫子: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德行与恩惠来对待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直”字的意思是有不同意见的,相对来说,把“直”解释成对等的东西,可能的意象是“公正合理”,如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等)。

    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报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报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报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报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报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报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儒家其实是有许多流派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此后,儒家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的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在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纬之学;在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

    宋朝以后,汉人所熟悉的儒家就主要是程朱派,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许多人言之凿凿地指出,由于受到程朱理学的束缚,中国从宋代开始走向内向、保守、停滞。甚至有研究服饰史的学者宣称,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女性的着装趋于拘谨、呆板,包裹严实。但实际上,如果你去看宋画中的宋朝女性,便会发现她们的着装性感得很,通常都是内衣外穿、酥胸微露。宋代的思想流派也可谓百花齐放,理学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学派而已,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熹的学说受到朝廷的排斥。

    当然,理学有假道学的一面。朱熹有位“一语定交”的好友郑自明,官至“著作佐郎”,娶了宰相陈俊卿之女、朱熹另一位朋友陈师中之妹陈氏为妻。淳熙九年(1182),郑自明不幸英年早逝,一年后坊间传出陈氏意欲再嫁的消息,朱熹便给陈师中写了一封信: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

    朱熹的意思是希望陈师中能够劝说令妹不要改嫁,留在郑家“养老抚孤”。这也是朱熹全部文章中唯一引述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地方,朱老夫子承认“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可见当时社会并无女性不改嫁的一般观念。只不过陈家乃宰相之家,“名教所宗”,朱熹才“僭率”建议,但他实际的用心恐怕还是出于对亡友一家老幼未来生活的忧虑。

    由此可见,对于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理论,朱熹并没有反对,但是也不是全然支持。

    程朱理学真正被阉割是在满清的时候,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吕留良在满清统治下的遭遇。

    许多人知道吕留良是因为满清的文字狱,知道他是一个有强烈反清复明的民族思想的人物,死后被清廷挫尸枭示,但未必知道吕留良本身恰恰是一个程朱理学最坚定的信奉者与宣扬者。

    在吕留良看来,程朱理学和儒家观念本身就提供了批判君主专制和异族统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中批判私心,批判功利,其矛头所向不是平民百姓,恰恰是君主和官员等统治阶层。

    而吕留良所说的“汉唐以来,人君视天下如其庄肆然,视百姓如其佃贾然,不过利之所从出耳,所以不敢破制尽取者,亦惟虑继此之无利耳。原未尝有一念痛痒关切处耳。”这种说法已经类似于一些解放后一些政治教科书中的说法,即皇帝是地主头子之类,就算对百姓好,也是为了维护自己长远利益云云,“所以不敢破制尽取者,亦惟虑继此之无利耳”。

    至于“自天子以至于一命之奉,皆谓之天禄。天禄本于农,禄自农生”,那已经等于是说皇帝和官员的俸禄其实都农民供给,是农民养活了他们。

    严格说来,吕留良对程朱理学进行的这种解释和阐述,并非是他个人的发明,而是程朱理学的本义所在,而且在明代,许多知识分子也都是这样来理解程朱理学,并且以程朱理学为根据,对皇帝的行为进行种种规范约束,甚至直接指责皇帝,漫骂攻击皇帝,只是吕留良的阐述显得更为通俗而已。

    只是;理学对君权的制约,明朝皇帝容得下,满清的皇帝却容不下,他们要的是绝对的君权,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所以,理学就被满清的皇帝们阉割你,你一道,我一刀,其中以乾隆这个伪学者最狠,通过编纂四库全书,将大量不符合统治需要的文章、文献统统烧毁,不得不说是中华汉文化的一场大浩劫。

    崖山人现在所做的,就是邀请在新华夏甚至大明境内的著名儒家大师,全面解读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出一个新儒家。

    比如儒家的“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

    仁,仁省,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所以仁者爱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裕温柔,仁也,等等。

    义,义者,宜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所以引发为羞恶之心,刚义之气,义也。

    礼,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因此,仔细读来,五常不过是为人基本的处世之道,只要不是居于极致,并无不妥,因此崖山人大体都是采纳了。

    另外,崖山人又吸纳了汉初公羊儒的部分理论,比如大一统(全国一统)、大居正(恪守正道为贵)、大复仇等等。大复仇最有意思,最体现大复仇的原儒精神的,那就是忠君是有条件的,所谓君臣“义合”,父子“天属”。公羊儒认为,君主违“大义”,则臣子亦可行其道。正所谓君王之仇可复,君王之恶可诛。体现出对君主或者说是zf权利的一种制约。

    崖山人又掺以自己的私货,主要就是将人性、人权、民主等后世思想体现了进去,形成了所谓的新儒家。

第八十八章 林有望在新华夏的教师生涯() 
所谓新儒家思想的确立,自然首先要体现在教科书上,为此,新华夏有组织了大量人手,出版教科书。

    同时,崖山人出台了六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在七岁之后必须接受六年义务教育,无论男女,这是强制规定,即使是父母也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孩子入学。并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切书本费与学杂费全免。对于家庭困难儿童,甚至可以提供免费的早餐与午餐。

    参照新华夏规定的成年年龄十六岁,崖山人将义务教育的初始年龄定在了七岁至十一岁。至于十二岁至十六岁的,那就只能进入速成的识字班与算数班,这是半免费的教育,需要收取书本费,并且是自愿入学原则。

    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教授文字与简单的算术,让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经常用的文字,以及必要的数学运算。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儿童对于国家的认同,这自然就要靠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教育了。

    第一代移民的思想已经定格,而且,崖山人对于清人的懦弱、自私与冷漠也是十分不喜,虽然来自后世的自己其实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性格毕竟会让国家难以形成合力。在后世中国,即使是中国人在经济上已经十分强大了,周围的日本与韩国都依然看不起中国人,不是中国人能力差,而是不团结,从来以个人喜好为主,没什么国家或民族的观念。

    因此,崖山人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关注的是德育,从爱护自己,爱护家人开始,直到爱护身边人,爱护集体,最后,上升到国家高度,国家为我,我为国家,相辅相成。这也是新儒家的核心思想。

    在义务教育过后,就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其中,中等教育以技校为主,主要是关于采矿、冶炼与机械加工等方面,这样的学校也就按照专业不同划分为三个职业学校,学制三年。之所以要三年时间,是因为一些在崖山人认为初等的理论还在在职业学校继续学些一到两年才行。一些成绩优秀的初等教育毕业生则直接进入高校,接受崖山人定义的高等教育,涵盖语文、数学、物力、化学等方面。由于崖山人知识面的狭窄,这些所谓的数理化高等教育其实也就相当于初高中水平。不过在现阶段,即使是欧洲的数理化也就是刚起步,崖山人的水平也算较为高端了。处于保密考虑,这所被命名为新华夏国立炎京大学的学校,只针对本国的初等教育的优秀学生,这也算典型的敝帚自珍了。

    出于简化教育的作用,推出了新华夏版的简化字。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俗体字与异体字。这些俗体字与异体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

    这样不仅简化了简体字的流程,也获得了汉人知识分子的认同。

    同样出台的还有汉语拼音。

    汉人虽然诧异,但是崖山人推脱是先祖在海上漂泊期间参照西洋人字母创造的汉字拼音注法。这一套拼音相对于中国传统的直音反切读若的那一套简单了许多。即使是汉人也是赞叹不已。

    崖山人现在最紧缺的就是教师了。为此,面向全体新华夏国民展开社会招聘。

    听说国家出台义务教育制度,整个汉人群体群情激昂。漂泊他乡的汉人最担心的是什么,那就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一旦缺失了传统,那就如同无根的浮萍,就不能称之为汉人了。

    又听说国家招聘教师。这可不同于私塾的教书先生,而是国家聘用的人,按照崖人的解释,这与官员一样,都是公务员了。

    公务员什么的没听说过,但是与官员等同还是让汉人情绪高涨。虽然,想当教师要先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行。不过,反正没有限制考试资格,因此,报名考试者踊跃。

    林有望就是其中的一人。林有望是新到北美的吕宋华人。当然,他在马尼拉所待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才满一年,因为没什么力气,就在一家富商家庭教授富商的子女,勉强维持生计。后来,西班牙人展开屠杀,林有望一家有幸逃过屠杀,就在崖山人的护送下,来到新华夏。

    林有望一家三口虽然分得了土地,可是自己体质较弱,最后还是雇佣的拖拉机作业,这一点倒是与曾经的邻居胡海类似。原本,林有望家境与胡海类似,甚至略好些,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