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陈毅的非常之路-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再继续这样搞下去,他就下山,让你们闹,再不然就辞去党中央主席职务。
  他严厉地批评陈伯达等人在小组会上的发言违背了党的“九大”的方针,提出应按“九大”精神团结起来,不要搞分裂,不要“揪人”。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决定全会分组会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收回华北组第二号简报。
  陈毅因为早已离开权力中心,不了解林彪一伙和江青一伙的明争暗斗,当听了华北组组长回来传达毛泽东对陈伯达等人的批评,决定各小组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以后,才知道问题严重,自己竟轻信了陈伯达的话,稀里糊涂地犯了错误。
  但他还没看到问题的复杂性,不知道陈伯达还有后台,不知道这伙人为争夺个人权力进行的宗派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现在这些人正在组织撤退。
  8月31日,毛泽东在陈伯达所编《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这份材料的空白处,写了批判陈伯达的犀利泼辣的《我的一点意见》,在全会印发。
  文章指出:这个“称天才”的材料是陈伯达搞的,“欺骗了不少同志”。
  “我跟陈伯达这位天才理论家之间,共事三十多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从来没有配合过,更不要说很好的配合。”
  “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
  关于“天才”问题,他说“主要地不是由于人们的天才,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这个历史家和哲学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们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历史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只能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而决不能跟陈伯达的谣言和诡辩混在一起。”
  “希望同志们和我们一道采取这种态度,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上号称懂得马克思,而实际上根本不懂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
   。 想看书来

三十二、又一顶帽子:“二陈合流”(3)
毛泽东批判陈伯达的《我的一点意见》,9月2日发到华北组。
  全组围绕这篇批判文章进行了热烈讨论,对陈伯达开展了深入批判。
  陈毅清楚,他这回闯祸是单枪匹马的,顶多是受骗上当、缺乏对那些野心家的辨别能力,跟那伙人没有任何联系,毫无相同之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从石家庄上庐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对那伙趾高气扬的人避之惟恐不及,哪会同他们拉拉扯扯。
  所以,当林彪一伙挨了当头一闷棍,正在紧急布置撤退,告诉他那些手下干将不要再坚持设国家主席了,不要再提“天才”,惊恐万状的时候,陈毅倒是不急不慌。
  但他并不轻视自己的严重错误,更不推卸责任。
  在9月2日学习讨论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的小组会上,陈毅主动作了深刻检讨。
  他说:陈伯达在小组会上煽风点火,他立即响应。
  这不是上当的问题,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说:“我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个屡犯错误的人,来庐山本来应该是多听同志们的发言,接受教育,可是我不是这样,而是在陈伯达发言之后,我以为是我改正错误的机会,我立即响应。”
  他表示这次“配合陈伯达煽风点火”,又犯了罪,惭愧无比,请求给他严厉处分。
  9月4日上午和晚上,陈毅在华北组又连续作深刻检讨,表示读了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完全拥护,完全同意。
  说那篇文章既是揭露陈伯达的,也是针对他的,说大家批判陈伯达,对他也有最深刻的教育。
  同时他也说明,“我不知道主席指示不当主席,也不知道22日主席的指示。
  这不是减轻我的罪。
  因为我不知道,陈伯达一号召,我就跳出来了”。
  “我确实不知道修改宪法的经过,不知道主席有五次不当国家主席的指示,这样说并不是推脱自己的罪责。”
  受蒙蔽的岂止陈毅,陈伯达的讲话利用了大家对毛泽东的朴素感情和崇高威望,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使许多人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跟着犯错误。
  现在,大家结合学习毛泽东的《我的一点意见》,一面深入揭发批判陈伯达的严重错误,一面也沉痛检讨自己上当受骗的深刻教训。
  一度惊恐不安的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重又恢复了镇定,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
  一直躲在幕后的老谋深算的康生,也由幕后转到了前台,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他明明知道陈毅是不了解情况而上当的问题,却偏要采用移花接木、任意栽赃的卑劣手段,落井下石,胡诌什么庐山这场斗争是什么“二月逆流与八月红流合流”,是什么“二陈合流”。
  陈毅承认自己有错误,而且主动做了检讨,但他不是同毛泽东离心离德,更不是同陈伯达一伙人穿连裆裤,怎么谈得上“二陈合流”呢?他不能接受这些强加给他的罪名。
  他亲自拨通康生住处的电话,要同他理论一番。
  可是康生心里有鬼,只冷冰冰地应付一句:“有话以后再说”,就撂下了话筒。
  陈毅没有再找康生,打定主意有话也不同他说。
  事情明摆着,康生要把他同陈伯达扯在一起,是想借毛泽东的手把他打倒,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康生的险毒用心没有得逞,毛泽东不但没有把他同陈伯达连在一起,甚至没有具体提及他,只笼统地说有许多人上当受骗。
  一连几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相继找林彪、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谈话,要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作检讨,承认错误,气氛相当紧张,陈毅这里却是相对平静的。
  这说明,毛泽东心里有本账,谁是谁非一清二楚。
  正当陈伯达和黄、吴、叶、李、邱等一伙焦头烂额,如坐针毡,为检讨过关而苦思冥想的时候,陈毅却无事可干,闲得心慌。
  本来上庐山之前腹部就隐隐作痛,上山后也一直未见好,现在有了闲暇,注意了服药调理,适当活动筋骨,打拳和散步,陈毅的症状倒也平稳了些。
  一连几天晚饭后,陈毅都要警卫秘书宫恒征带上手电筒陪他出去散步。
  一天晚上,宫秘书终于憋不住了,不禁嗔怪道:“老总,我们每天晚上钻山沟沟,走小路,你眼睛不好,肚子又闹毛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碰着绊着哪里了,我可担待不起!”
  陈毅便一脸无奈地耐心解释:“老宫呀,我不是不想走大路!走大路碰到熟人的机会多,我这样的处境,人家不招呼不好,招呼吧,又给人家添麻烦。
  我现在是想念老战友老朋友,可又不愿意会到他们,来这人迹罕至的山沟沟里散散步,不是两全其美之计吗?”
  宫秘书没再说什么,继续打着手电筒往山沟沟里钻。
  遇到难走的地方,他就停下来用电筒光照着,好让陈毅走稳走好,伸出手来扶一把。
  9月6日,九届二中全会闭幕。
  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谈到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时说:现在不读马列的书了,不读好了,人家就搬出什么第三版(按指陈伯达选编的称天才语录中收了恩格斯为马克思《路易·波拿巴政变记》德文第三版所写序言中的话)呀,就照着吹呀。
  

三十二、又一顶帽子:“二陈合流”(4)
那么,你读过没有?没有读过,就上这些黑秀才的当。
  有些是红秀才哟。
  我劝同志们,有阅读能力的读十几本。
  基本开始嘛,不妨碍工作。
  要读几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
  一讲哲学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工作怎么办?其实是有时间的。
  你不读点,你就不晓得。
  这次就是因为上当,得到教训嘛,人家是哪一个版本,第几版都说了,一问呢?自己没有看过。
  在谈到庐山会议这场斗争时说: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
  极而言之,无非是那个味道。
  我说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听你的。
  你就代表人民?我是十几年前就不代表人民了。
  因为他们认为,代表人民的标志就要当国家主席。
  我在十几年以前就不当了嘛,岂不是十几年以来都不代表人民了吗?我说谁代表人民,你去当嘛,我是不干。
  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干。
  你有啥办法呀?在讲到团结问题的重要性时说:不讲团结不好,不讲团结得不到全党的同意,群众也不高兴。
  所谓讲团结是什么呢?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团结。
  提出团结的口号,总是好一些嘛,人多一点嘛。
  包括我们在座有一些同志,历来历史上闹别扭的,现在还要闹,我说还可以允许。
  此种人不可少。
  你晓得,世界上有这种人,你有啥办法?一定要搞得那么干干净净,就舒服了,就睡得着觉了?我看也不一定。
  到那时候又是一分为二。
  党内党外都要团结大多数,事情才干得好。
  闭幕会上,中央宣布了对陈伯达进行审查。
  毛泽东的讲话和中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说明中央对犯错误的人是讲政策的,是有区别地对待的,对多数人都是采取教育挽救的态度,同时给他们指明了努力方向。
  这给了陈毅很大教育,终于使他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缓过一口气来,沉重的思想包袱略有减轻。
  全会临近结束时,陈毅、徐向前等几位老帅曾打电话向主持军委办事组工作的黄永胜提出,近来他们都是这呀病那呀痛的,服了药也不见好,人也日渐消瘦,能否会开完了让他们直接回北京检查一下身体?电话那头,黄永胜硬邦邦地撂过来一句话:“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第二年夏天,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因病同陈毅住在同一个医院,问起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件事:“二陈合流”究竟是怎么回事?陈毅便把庐山会议华北组讨论林彪讲话的情况说了一遍,末了气愤地说:“这是康生一伙人落井下石!现在有人说我讲了要跟陈伯达战斗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话,那是恶意造谣!”
  乔冠华为陈毅抱不平,鼓动说:“陈老总,您去找主席,把事实彻底澄清,这样不是更好吗?”
  陈毅摇摇头说:“中国有句古话,‘止谤莫如不言’。
  有许多事,你越去解释,越说不清楚。
  我现在不说,我相信最终会弄清楚的!”
   。。

三十三、开阑尾发现结肠癌(1)
庐山会议结束后,陈毅仍旧回到石家庄,一面继续在车辆厂蹲点劳动,一面重新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准备真正读懂几本马列的书,不能再上那些骗子的当。
  张茜看见陈毅读书时,有时直冒冷汗,用手揉眼睛,知道他腹痛和视力模糊的老毛病又犯了,劝他别拼老命了,歇一歇。
  陈毅腹痛一天天加剧,吃止痛片根本不起作用。
  张茜急了,催他去看医生。
  经过全面诊断才知道,他除了腹痛原因不明外,还患有高血压、眼睛生白内障等毛病。
  张茜连夜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请求回北京治病。
  周恩来很快批准了她的请求。
  1970年10月21日,张茜护送陈毅回到北京。
  原来陈毅身边的工作人员,看见他憔悴不堪,几乎整整瘦了一圈,又心疼,又着急。
  秘书杜易立即打电话给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请求尽快安排住院。
  没想到一等就是五六天。
  杜秘书天天打电话催办,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病房不空。
  陈毅在病痛中煎熬,不时被腹痛折磨得大汗淋漓,直到10月26日才住进解放军三一医院的六病室。
  到这时才弄清,住不进医院并非病房不空,而是那里被黄永胜霸占着。
  那里本来空着五组病房,他听说陈毅要来住院,顿时脸一沉,赌气说:“他来吧,我就走!”
  医院里的人哪个惹得起他,只好用话来搪塞中央办公厅,让陈毅在医院外边一等再等。
  陈毅在进来的第二天,李作鹏也住进了六病室,无意间在走廊里撞见吴法宪、邱会作从李作鹏病房里出来。
  这伙人哪里容得了陈毅在他们眼皮底下出现,果然很快就找借口要他搬到对楼五病室。
  医生对陈毅进行了例行检查。
  下面是陈毅入院后的最初病历:陈毅,男,70岁,70—10—26入院。
  主诉:头痛、头昏、高血压十余年,近两月加重。
  近两年多来体重下降二十多公斤。
  要求住院治疗期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不知是主诉者一时疏忽,抑或医生有意无意漏记,这份病历上陈毅近半年来腹部不时疼痛难忍、视力下降等疾病不见了。
  这就给人造成一种印象,陈毅似乎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来医院进行一次例行身体检查。
  医院某负责人秉承某些人的意旨,对陈毅的主治医生专门交代:“陈老总这次住院,主要是治疗高血压和一般查体,血压降得差不多就可以出院。”
  此人还一再神秘兮兮地给医生、护士们捎话:“你们病房住的都是二月逆流黑干将。
  你们可得多长个心眼,多去查几次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了,随时报告!”
  “思想上要同他们划清界限,这可是阶级立场问题!”
  邱会作也别有用心地在医院放风:“现在外交部有些群众不放过陈毅,吓得他不敢回去,躲到这里避难来了!”
  果然不时有人莫名其妙地闯进病房来,连陈毅枕头下面放一本什么书也偷偷地翻一翻。
  这种不正常情况,给陈毅的医疗工作自然带来了消极影响。
  陈毅住院56天,他的病历上,除了经治医生的病程记录和科、部主任的一般性查房记录外,从头到尾翻个遍,竟看不到一次有各科医生参加的会诊记录,而黄永胜因胃痛仅仅住院18天,医院竟为他组织大小会诊多达16次,其中著名专家会诊7次,真是天壤之别了。
  几十天过去了,陈毅仍感腹部隐隐作痛,时好时坏。
  可是院方正式通知他:经过全面检查,没有查出什么毛病,可以出院。
  12月22日,根据院方的决定,陈毅出院了。
  因为有时腹部隐隐作痛,出院时带了一些常用药。
  陈毅本人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留在医院的病历上竟然堂而皇之地写着:病人自己要求出院。
  从出院之日起,陈毅就没有一天安宁过,老是闹毛病,不得不于1971年1月16日再次住院。
  张茜给陈毅的胞妹陈重坤和妹夫王少艾的信中,就讲到陈毅这时的病况。
  她在信中说:“从他上次出院之日起,他就不断地闹头晕、牙痛、肚子痛、腹泻……到了1月16日早晨,我看他气色不好,就下决心送他到‘三一’,要求让他住院,以便观察病情。”
  “到了医院,经过外科主任检查,摸到他腹部右侧有一个很大的硬块,按上去痛区明显,由此诊断是‘亚急性阑尾炎’,须立即开刀。”
  1月16日下午5时,周恩来批准了三一医院为陈毅做阑尾切除手术的报告,并派自己的保健医生卞志强主任陪张茜同去医院。
  当天晚上6时15分,陈毅被护士用手推车推进手术室。
  不多一会儿,手术室的玻璃门不断被推开又关上,身穿消毒衣裤的医生、护士们一路小跑着进进出出,有的捧着鲜血瓶,有的抱着大包小捆的消毒器械,一个个神色慌张,来去匆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的张茜,从医护人员的慌乱表情中看出了什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她的担心在增加。
  一个切除阑尾的普通外科手术,哪里需要惊动这么多医务人员,哪里需要如此兴师动众,莫非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她的心提了起来,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难捱。
  

三十三、开阑尾发现结肠癌(2)
张茜的预感没有错。
  这时手术室里面的情况,比张茜在手术室门口看见的更为紧张。
  无影灯下,陈毅的腹腔被打开了。
  医生们看见:腹腔右侧的阑尾是好的,无论形状、颜色和手感的柔韧度,都没发现任何异常,阑尾上方靠近肝曲处却隆起一个大包,完全挤占了本来应该是结肠的位置。
  在场的医务人员一个个大为吃惊,目瞪口呆。
  凭着他们的经验,他们很快做出准确判断:那个葫芦状的大包是结肠癌肿瘤,像一道钢箍紧紧卡住了结肠,癌细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已经侵及附近肝脏,需要立即进行结肠癌切除手术,时间越快越好。
  这给手术室的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