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低俗电影-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买断投资方,一定是掌握了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内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拒绝了他的提议。”
鲍勃一无所获,哈维决定派他的财务顾问彼得·霍夫曼(Peter Hoffman)加入谈判。霍夫曼曾经是好莱坞一个重要小公司卡罗尔科的主要人物,这家公司在蹈入火海之前抢救了《兰博》和《终结者》(Terminator)。他在圈子里以思维犀利的杰出的税务律师著称,也许就自己的利益而言他有些犀利得过头。一个大制片厂的主管这样开玩笑:“他总是谈论反向的自偿性合并(reverse selfliquidating mergers); 而那个我们根据的是美国《国内税法》的第32E条(Section32 E of the IRS code)。”
霍夫曼对鲍勃的恶劣影响起到了某种良好的制衡作用。最先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是四频道和英国银幕公司。一旦他们的路通了,别人就无法再阻拦谈判了。米拉麦克斯知道,四频道和英国银幕的本意并不是一定要从中赢利,而是想培养英国本土电影导演。他们的目标是拿到拖欠的薪金,包括每一笔钱。鲍威尔说:“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至于下一步会怎么样并不在乎。”霍夫曼明白这一点,他不停地恭维他们,让他们对出卖股份感觉舒服些。他说:“就这样吧,伙计们,这样做肯定没错。别冲哈维和鲍勃发火犯傻。你们看着吧,你们有这么好的英国小伙子拍了这部影片,他们应该拿到自己那份钱。”
四频道的科林·莱文瑟尔(Colin Leventhal)怀疑这部影片会取得那么好的成绩,霍夫曼也看准了这一点,只是冒险介入而已。据当时在会议现场的一个人转达:“温氏兄弟是在赌博,他们有些鲁莽,谁能料到最后的结果会怎么呢。”他吓唬他们说:“你们真觉得他们会付给大家钱吗?你们最后看到一份财务报告、拿到一张支票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报告上全是些毫无意义的东西,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兑现。他们可能会把那笔钱完全挪用在别的项目上,那时,谁知道他们人在哪里?他们是靠银行度日才到今天这步的,非常不稳定。说不定今天晚上就会爆发一场战争呢。”
这些都不是说着玩儿的,最后,威胁和利诱终于奏效。据有关当事人说:“很难想像人们做事会完全出于公正无私,但是莱文瑟尔和西蒙·派里为了确保在任何情况收回拖欠的薪酬反而牺牲了公司的利益。”果然,四频道和英国银幕首先退出后,其他各方也随之跟进。
谈判完成后,各方聚集一堂准备签协议,协议声明米拉麦克斯公司将买断美国和加拿大的影片版权,终止其他任何人介入分成,包括用于后期的保证金部分以及如果超过美国票房一定收入水平后的红利。在最后一刻,鲍威尔说:“我拿不准,我得请示尼尔,是否同意我签字,尼尔有些顾虑。”他最后一刻很可能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他和这些人在签一笔非常可怕的合同。(值得一提的是这笔合同对米拉麦克斯来说毫无风险。虽然这部影片作为艺术片在美国的发行已经很不错,但它还有更大的商业成功余地。)鲍勃听了很生气,看他样子简直就想从房间对面冲过来把鲍威尔撕得粉碎。霍夫曼插话说:“鲍勃,算了吧,冷静些。”鲍勃骂骂咧咧地离开房间:“我真想杀了他,我他妈的真想杀了他。”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买卖游戏 1992—1993(16)
最终,由于惯性的力量太大,已经无法让这列火车刹住。大家对米拉麦克斯疑虑重重,他们从来都什么也不兑现。拿到他们发出的欠薪支票的压力太大了。所以,各###得有一只鸟握在手里感觉会踏实好多。最后,所有拖欠资金一概兑付,包括美国票房收入的分成部分。
就在这些谈判进行期间,乔丹和伍利在洛杉矶为影片做宣传,出场的有不少头面团体——制片人协会、洛杉矶影评家协会、纽约影评家协会、剧作家协会、导演协会,所有这些都为影片通向奥斯卡奖铺平了道路。“我一直没有介入谈判,因为我觉得有些事情做得非常不妥。”伍利说,“他们把我排除在外,把尼克排除在外,英国银幕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都被排除在外。简直是一次彻底扫荡。哈维自以为这样做很聪明,但也太离谱了。我把这事交给尼克处理。这对我很不利,但是我们在忙着搞影片发行,所以顾不上插手。”《哭泣的游戏》拿了六项奥斯卡提名。哈维简直欣喜若狂。因为,也许只消两分钟,他的处境就会完全不同,而杰·戴维森却很害怕,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提名。毕竟,要让影片的成功延续下去,关键是维持这样一个神话:这位演员是一个女人,却被提名为最佳男配角。现在所有的媒体都在找他,他却躲得远远的。哈维把他弄出国了——去了埃及——但只待了一天,因为戴维森在那个穆斯林国家找不到买饮料的地方。
《哭泣的游戏》总收入达到6250万美元,最终突破了重量级独立电影没有打破的2500万美元的票房记录。“当影片开始在美国赚大钱的时候,”乔丹说,“我肯定应该拿到200万至300万美元,经过这样一个最初原本毫无所求的影片制作的艰难过程后,我对英国合伙人的愚蠢比对米拉麦克斯的人感到更恼火,尤其是四频道和制片人们,他们没有保护好影片的辅助版权,如此草率地处理了这件事情。你们大概知道,他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压榨。哈维本性难改,鲍勃绝对表里如一。‘你以为我会怎么样?我是哈维。我当然会蜇你的。’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却是独立电影导演们不多的救命港之一。我希望能出现更多选择。话说回来,他们在影片发行方面干得的确很不错,我根本不介意给他们拍更多的片子。”的确,如哈维说:“我们没有与乔丹签协议,而是跟Film Four签的协议。如果乔丹觉得欠了钱,他应该打电话给他们。”
这部影片让米拉麦克斯仅在附近地区就至少赚了2000万美元,比它的任何影片初次公映赚的都要多。但是,《哭泣的游戏》真正最大的成功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它为某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现实铺平了道路。从此米拉麦克斯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连迪斯尼这样一家大制片厂也开始对其青眼有加。
《哭泣的游戏》就像温氏兄弟的一场人工造雨,天空裂开了一道缝,大把的金钱倾泻而下,米拉麦克斯三年的旱情一下子得到缓解。连温氏兄弟消费的速度都抵不过这部影片进钱的力度。他们从乔丹这部影片所享受的成功似乎感染到那年发行的其他每一部影片上:约翰·塞莱斯的《激情之鱼》(Passion Fish)于1993年1月29日公映,总收入不错,达到540万美元。三个星期后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的《严肃舞厅》公映,总收入达到1170万美元,对于一个规模不大,拍得还不成熟,但是却很有味道的澳大利亚影片来说这已经十分辉煌。两个月后,即4月份,米拉麦克斯发行了《浓情巧克力》(Like Water For Chocolate)。“这部影片被踢来踢去,谁也不想要。”埃蒙·鲍尔斯回忆道,“哈维对影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成为规模最大的外国电影之一。”总收入达到2160万美元。他接着说:“他们都管他叫剪刀手哈维,但是他把许多影片推向赢利之路。”
到2月份时,米拉麦克斯已经获得十二项学院奖提名。除了《哭泣的游戏》获得的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提名、给斯蒂芬·雷的最佳演员、乔丹的最佳导演提名),《魔法四月》获了四项,《激情之鱼》获了两项,《走近伊甸园》(Close to Eden)一项,获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等尘埃落定的时候,米拉麦克斯荣获四项奥斯卡奖。温氏兄弟知道,如果有那么一刻大大地争了一口气的话,应该就是此时此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买卖游戏 1992—1993(17)
和谁都交谈过但对谁都不信任的哈维跟卡岑伯格谈过一次,他曾把《萨拉菲娜!》的负担卸给卡岑伯格。当然,大制片厂历来把独立电影界贬为某种微不足道的调味剂。卡岑伯格说:“投资100万,赚了1000万,算不上一笔大买卖,但是如果你一年有这么四五次,那就是4000或者5000万了,而且,它会忽然扩大规模、成倍地增值。”卡岑伯格跟最早把他引荐给温氏兄弟的普泰克谈过米拉麦克斯。普泰克劝他继续跟温氏兄弟谈,他这样说:“这些家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生意。他们觉得拉关系是一种是脆弱的表示。但是我很喜欢他们。”
愚人节那天,卡岑伯格打电话给当时担任迪斯尼公司财务主管的克里斯·麦格克(Chris McGurk)说:“嗨,打电话告诉哈维,我们谈谈买公司的事情。”麦格克在到迪斯尼之前曾经担任过Pepsico公司经理,几乎穿着一套永远不变的西服,长着一张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般又长又窄的脸,嘴唇显得很薄。他的样子完全像世纪初内布拉斯加一个乏味的百货店柜台后面的老板。但是他一张嘴却立刻显示出一种干脆、刻毒、丝毫不饶人的机智。麦格克甩出几把刀,发现刀刃见血后会感到很受用。最重要的是,他绝不被制片厂的虚情假意所蒙蔽。麦格克跟温氏兄弟打电话说:“我们很感兴趣,出一个价吧。”昨天还在为生计发愁的温氏兄弟提出高达9000万美元的价位。
据麦格克说,当迪斯尼开始关注这笔买卖的时候,“我们说:‘嗨,再等等,如果他们想附着在迪斯尼身上,我们就让他们介入我们的电视业务,把他们的产品纳入我们的录像带制作体系,天呐,我们可以增加他们30%或40%的收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净收入。这会使他们在市场上享受很大的好处。也许这样会多少有点吸引力。’我们在几页纸上列出如何帮助米拉麦克斯接管独立电影界,把别人都给灭了。最大的问题是两个家伙是否跟我们配合,是否愿意在体制内工作。”
从迪斯尼方来看,考虑到迪斯尼的品牌以及温氏兄弟正健的风头所引起的一连串争议,大家都担心迈克尔·埃斯纳(Michael Eisner)介入此事。让他们吃惊的是,埃斯纳居然同意了。埃斯纳眼看着自己的竞争对手在电视界站稳了脚跟,心里一直不痛快。卡岑伯格说:“迈克尔不想垂直组建公司,不想买有线电视网,也不想买下一个广播网,因为他觉得我们做得太晚了。我们的策略是根据内容来扩大我们的市场。如果我们对产品有足够大的控制力度,比如25%、30%——那些所谓的守门人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约翰·马洛尼(John Malone)、维亚康姆(Via)、时代华纳这些拥有自己的有线电视和无线广播网的公司,将会经常跟我们打交道,米拉麦克斯在这一战略中可以充当一个巨大的堡垒。”再说埃斯纳懂得如何树立品牌,米拉麦克斯无疑有自己的品牌。此外,“我们曾有过数年表现不佳的时期,他也许把哈维看作一个后盾;就像他引进乔·罗思并且给了他一个制片人的身份。”麦格克解释说。至于控制温氏兄弟,卡岑伯格和埃斯纳从来就擅长于打击任何越轨者,所以,他觉得自己无须担心这个。
还有奥斯卡——还是不说它的好。迪斯尼是买不来的,迄今为止就提名而言,那年,米拉麦克斯以125超过迪斯尼。迪斯尼的全部提名都集中在《阿拉丁》(Aladdin)上,这是一部动画片。如果迪斯尼为一首歌就想得到米拉麦克斯,那它的音轨记录的就是可以买下奥斯卡工厂的那些给成年人看的著名电影。与其他大制片厂相比,迪斯尼在真人动作电影方面没有多少优势,而温氏兄弟用制片厂的标准以无与伦比的跳跃式速度建起这样一个影片库。
在温氏兄弟看来,把公司卖出去的好处是巨大的。哈维一直否认米拉麦克斯面临财政困难。但是,据他说:“明摆着,我们掌握的人才在逐渐减少。吉姆·谢里丹来了又去了,史蒂文·索德伯格也说了‘再见’,我们的人才资源仅能糊口。这样一来,我们一下子又拥有了这些资源。”
买卖游戏 1992—1993(18)
但是,这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赌博。麦格克指出:“你处于整个公司都由这两个家伙扛着的局面,如果他们中一个人出了什么事,你就得倒霉。而且,赢利也不稳定,他们任何一年的赢利都没有超过500万或600万美元。你怎么能使为这个公司付出7000万美元显得合理呢?你必须继续坚定这样一种信心才行:我们整合在一起的这种模式一定会有效。”
迪斯尼的总裁弗兰克·威尔斯(Frank Wells)知道温氏兄弟从来都是过一天算一天,而且害怕他们一旦大赚一笔,就会失去其边缘性的锋芒。他说:“你要是付给他们6000万美元,他们就会退休!”卡岑伯格答道:“这两个家伙可不是这号人。”不过这仍改变不了成见,在迪斯尼看来,收购这家公司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它一直靠削减预算规模来经营,威尔斯同时还担心温氏兄弟一旦在迪斯尼的饲料槽里心满意足后就很难对贫困安之若素。无论公司员工还是一线人才都不会乖乖地走进欠薪提成的黑暗之中。
后来,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各方聚集在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的“迪斯尼团队”大楼第六层会议室一张巨大光滑的木桌旁边,举行并购签字仪式,那幢大楼位于伯班克的迪斯尼乐园,有着7个19英尺高的小矮人。威尔斯当时正在主持一项给马丁·路德·金基金会捐款的工作,他系着一条黑色领带。鲍勃显得既激动又心烦意乱。他担心自己正在犯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失去自主权。“许多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从不信守承诺。’”哈维说,“我们感到害怕。”最糟的是,这些家伙会说:你最好这样,你最好那样。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就会碰上大麻烦。”
鲍勃一遍又一遍亲自读过整个50多页的协议,又增加了一份厚厚的影片库中每一部电影的清单以及拥有和尚未拥有的版权明细。随着签字时间的临近,他显得越来越激动,他一个劲儿地说:“等等,我们没有这个,怎么这里出现了?”前迪斯尼财务总监罗伯·莫尔(Rob Moore)说:“鲍勃忽然开始担心这一切都是某种手段,一旦他们签了字,我们就会撕毁这些版权清单,他说:‘嗨,你对我们讲过,你们拥有这部影片的拉美录像版权,其实你们没有这项版权,所以我们得削减购买价。’有人早就料到温氏兄弟一旦落入迪斯尼的约束后,肯定会变成这样。鲍勃看看麦格克或威尔斯又看看自己。据莫尔说:“很多跟弗兰克打过交道的人都不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最终会把一切做得妥妥帖帖的。但是,这却不适用温氏兄弟,因为他们工作的方式不同。这些家伙无论做什么都是从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那就意味着,如果他们有可能从你那里榨到100万美元,他们肯定会去尝试一下的。”
最后,双方在协议上增加的内容远远超过减去的内容。协议签完后,温氏兄弟跟威尔斯喝了杯香槟。双方都觉得距离赢家更远了。迪斯尼承担了米拉麦克斯所有的债务,包括工资部分,总计已经快达到2000万美元,另外还包括20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他们答应一年付温氏兄弟150万美元的工资。大家都说,米拉麦克斯从这笔买卖上大致赚了1亿美元。而且,温氏兄弟得到了他们最珍视的东西,他们的自主权。“我对威尔斯说:‘我知道这些不言自明,但我还是要说。’我把自己想说的都写了出来,让弗兰克当着我的面签了字。”哈维回忆道,“那一部分是用手写在合同上的,写了十遍。如果我们的每部影片投资在1250万美元以内,任何人无权指示我们购进多少部影片,生产什么或者生产多少部,也不得指示我们该做什么。”
“埃斯纳最关心的是他们拿到钱后就变成不可理喻的疯子,他加入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条款,让他们保持住某个财务水平,迫使他们赚钱。”罗思说。为了确保他们不会坑了迪斯尼,拿了钱就跑,给温氏兄弟的付款是分期进行,如果他们每天都来办公室上班,工作很卖力,跟过去一样多产的话,在5年内逐步兑付。另外,合同中还加入一条,规定如果米拉麦克斯连续两年无法完成既定计划,迪斯尼将废除其自主权。虽然迪斯尼拥有了米拉麦克斯,温氏兄弟却没有多少动力做制片人,这本来可以让他们拿收入分成,并激励他们花迪斯尼的钱创造最大限度的票房价值。他们想成为公司的股东,拥有公司发展股份。他们得到了一个虚幻的与其创造的价值相对应的地位。此外,哈维和鲍勃拥有几项可调整条款;这可以让他们赚得越多拿回家的份额就越大,而这是以公司每年税前营利超过1000万的15%为起点的,且应包括在他们的商业计划书中。迪斯尼并不收取米拉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