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余烬-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敛蝗玫赜拍切┭脖笳撸踔粱够嵬O吕矗侵吕瘢�
这是何等的胆略,又是何等的算计。
太难受了,刘稷根本看不到后面那束崇拜的目光,他感觉身上就像吊着一堆铅球,面甲将口鼻全都遮住,连呼口气都隔着层层阻障,真不知道原先的主人是怎么适应的。
可是不穿不行,他的相貌,人家一看就知道不对,反倒是杨预用不着遮面,因为吐蕃人的庸奴里面,原本就有大量的唐人,全都是历次战争时,被掳掠的人口。
夜色如水,风里杂夹着一丝冰凉的味道,沿着潺潺的河流,倒也不用担心会迷失方向,从贺菩劳城所在的斯噶尔河谷,经过印度河谷,到达百里之外的婆夷川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时辰,天色渐渐地亮了。
“歇歇吧。”当先的刘稷扔掉手中的火把,慢慢将马儿勒停。
四个时辰里,两人每隔一个时辰左右就会换一次马,饶是如此,八个小时这么拼命跑下来,人和马都已经累得够呛,杨预跳下马,主动上前牵过两人的坐骑,去河边喂食。
刘稷解下铁盔,取下面甲,贪婪地吸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只觉得两条腿已经快要不是自己的了。
“想不到那个婆娘,如此心狠手黑。”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预来到他的身边,将一兜水递给他,刘稷接过来喝了一口,冰凉中带着一丝甘甜。
“她未必有那个能耐,那个吐蕃男子同她只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他不怎么想谈论那个女子,将话头偏过:“咱们一走,石郎君会不会有麻烦?”
杨预显然也在担心,目光不自觉得看着过来的方向:“老石不是雏儿,该如何应付他心里有数,吐蕃人不会随意杀戮客商,最多破些财罢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两个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看着远处,那一片雪白晶莹的冰川,其分布比后世还要广,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此去婆夷川,还有多远?”
杨预伸手搭了个凉棚,向那个方向张望,粗略地一估算:“不到三十里了。”
婆夷川的位置,在后世的历史研究中不乏争议,但是怎么也脱不出印度河的某条支流,作为大小勃律的界河,如今成了唐蕃在西域的分界线,不问可知,那里一定驻守着不少的兵力。
“水深如何,马能泅过去吗?”
“宽一箭,深浅不知,可它在山谷下头,人可以攀下去,马如何下得?”
听他这么说,刘稷立刻明白了,那是一条夹谷河,两岸都是峭壁,这样的河流肯定很急,就算游过去了,要攀上山岩,也不是一件的容易事,徒手攀岩?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危险性不小。
其实,在后世,从巴尔蒂斯坦到吉尔吉特,远不止一条路,他相信,在千年之前,也会是一样,然而有些路,毕竟要趟过才知道,眼下没有这个时间。
那就只剩下一个法子。
刘稷拍拍手站起来,走向自己的坐骑:“走吧,咱们回家。”
第十七章 藤桥(一)()
天色大亮,路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客商,百姓谁没事会起这么早啊。
斯噶尔河谷,刘稷在后世走过许多次,除了脚下的这条路,变成水泥路面,电驴子变成了真驴子,拖拉机大卡变成了驼马牛羊,实际上区别不大,这些来自于西域、天竺等地的行商,说得话五花八门,让他倍感亲切。
两人四马,占据了路中的位置,那些行商纵然有所不满,一看他们的装束,都自觉地让开,出门在外的无人不知,散兵游勇,不吝于盗匪山贼,躲还不及,谁敢招惹。
就这样,他们很顺利地到达婆夷川的一侧,远远就能看到,大批吐蕃军士挡住了路口,将来往的行商分开一一检查,作为通往西域的第一道关口,又是两国的边境线,紧张的气氛油然而生。
“此处所驻之兵,皆是勃律人,某去同他们分说。”杨预低低地丢下一句,越过他的马头,向桥口的方向驰去。
刘稷放慢了马步,缓缓靠近河岸,果然如杨预所说,这条名为“婆夷”的河流夹在一片高地和峡谷之间,最窄之处不到百余步,上面架着一座斜拉的吊桥,样式同后世几乎没有差别。
悬空的桥面同河水有着十多步的高度差,湍急的水流当中,密布礁石,仓促之下很难找到一条安全的通道,他抬起头,那座吊桥犹如巨蟒般横亘眼前,极具冲击力。
因为,构成整个结构的,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的天然藤条!
难怪,吐蕃人视其为生命线,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构筑一座如此规模的桥梁,花费的不光是人力物力,还有运气,从山里找到合适的材料,编造、晾晒、架设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他们用了整整七个月,这已经算得上很快了。
简单来说,唐人如果处于防御之势,只需要砍断这条藤桥,就能阻止吐蕃人对于小勃律的侵袭,而吐蕃人想要保持压力,则须驻守婆夷川的两岸,增援和补给全靠这座桥的输送,这就是安史之后,他们依然无法在这个方向对安西唐军取得优势的原因。
“达囊乞组本,达囊乞组本?”
被人叫了好几声,刘稷才反应过来是自己,他故做傲慢地转过头,看了对方一眼,露出一个不耐烦的神情。
一个身穿皮甲,佩着腰刀的吐蕃军士恭敬地站在马前,杨预牵马跟在后头,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示意事情不顺遂。
“达囊乞组本,小的是此地的驻军百夫长,那一日追剿唐人探子,就是小的带人同组本一块,死得七个唐人尸体也是小的带人收敛。”
吐蕃百夫长的话,让刘稷的情绪起了波动,这股情绪来得很突然,似乎不受他控制,对方的话还在继续。
“城中新到的贵人,前些天传来指令,要求我们严查往来行人,不得放可疑的人过桥。”
“你的意思,老子是可疑的人?”一句吐蕃话自刘稷的嘴里脱口而出。
“小的怎么敢,只是没有指令,组本至少要告诉小的,你们去对面做什么吧。”
刘稷朝那人勾勾手指,等他走到马前,弯下腰,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想知道?你还不配。”
名为吐蕃百夫长,实为勃律人的男子一怔,随即面上堆笑地牵过刘稷的马,神色恭顺地在前引路。
“组本说得是,小得不过随口问问,以免上头查起的时候,也能有个交待,当日,跟着组本围剿那些唐人,你的英勇让士卒们景仰,你的身姿让女人们念念不忘。。。。。。”
这个勃律男子十分絮叨,跟在后头的杨预有些烦躁,心里隐隐感觉有些不妥,直到刘稷暗暗同他使了个眼色,才警觉起来,这家伙的前倔后恭,做得也太过明显了。
“来来,大伙儿都过来,见识一下盛名远播的勇士,苏毗部落的骄傲。。。。。。”在百夫长的大声招呼下,原本在桥边警戒的吐蕃军士都围了上来,他松开缰绳,慢慢朝后退,手搭上了刀柄,语调突然间就变了。
“抓住他们,这两人是唐人细作!”
声音又细又尖,用得还是勃律话,这种话与后世的巴尔蒂语已经相去甚远,就算听不懂,看也看出来了,原来这个家伙一早就认出了他们,要么是自己的声音不对,要么就是杨预的那张脸被记住了。
无论是什么,都没关系,他看着从惊疑不定到慢慢围上来的吐蕃人,从面甲里发出一声大呼。
“鹄子,动手!”说着一反身,将原本挂在鞍后的藤牌握到了手中。
“唰”得一声,杨预拔出腰刀,一刀砍在刘稷身后的那匹备马身上,吃痛之下,那马长嘶一声,扬起四蹄,迎着吐蕃人的队伍而去。
“冲!”刘稷单手举起细长战矛猛力后戳,矛柄打中战马的屁股,失去钳制的马儿奋力跟上,只一瞬间,就到了那个百夫人的面前。
百夫长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高大的黑影冲过来,脚下不由自主地连连后退,手上的腰刀刚刚举起,就被一股大力挑飞,紧接着,风声乍起,胸前的皮甲如纸屑般裂开,一截细长的矛尖透胸而过,棱形的刃端从他身体的另一侧冒出头来,滴滴鲜血渗下来,滚落到泥地里,
一股强烈的痛觉从意识里升起,正待呼出声,身体突然腾空而起,脑子里一片眩晕,直到“轰”得一声落入人群中,砸倒了一片。
藤桥的一侧顿时乱作一团,为什么吐蕃人会自相残杀起来,等在一边的行商不明所以,眼见着那两人已经冲出包围,来到了桥边。
“放箭,拦住他们!”
另一个吐蕃百夫长接过指挥,大喊喝骂着手下围过来,几个军士解下弓箭,半蹲着瞄向了他们。
“鹄子,你先走,我断后。”
刘稷拨转马头,将杨预挡在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成犄角之势,慢慢退向桥头的方向。
第十八章 藤桥(二)()
桥头阻挡的吐蕃守兵被惊马一冲,立刻出现了一个缺口,延着这个缺口,首先冲上桥的是杨预。
他没有着甲,身形轻便得多,甫一上桥,就从马背上跳下来,放开缰绳的同时,一把解下马背后的箭囊,顺手用刀背一拍,将自己的坐骑连同后面的备马,赶过桥面。
即将面临吐蕃人的追击,没有马,根本逃不掉。
紧接着,身形一转,手上的佩刀咬在口中,动作迅速地取弓在手、搭箭上弦,指向迎面而来的敌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手臂均匀用力,弓弦缓缓被拉开,形成了一个满月。
杨鹄子,不仅是指他脚头好跑得快,还有一手准头极佳的快箭。
“簌簌”两声轻响,风声擦着耳边过去,刘稷左手藤牌右手细矛,一扫一荡,将几个敌人步卒逼退,只听得“啊啊”地大叫,离着几十步远的两个弓箭手捂着胸口翻倒。
“下马!”
用不着同伴提醒,他趁着这个空当,赶紧伏身落鞍,风声不停地响过,每一次都会带走一个生命,同伴在用弓箭为自己作掩护。
落地之后,尽管有些舍不得,刘稷还是朝着战马的屁股戳下去,吃痛之下的马儿撒蹄便跑,冲向围过来的吐蕃步卒,引起一阵混乱。
这个空隙不会很长,两人很有默契地转身上桥,一身重甲的他踏上桥板,犹如从坚实的地面踩进了棉花里,顿时感到了一阵摇晃。
然而此时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刘稷奋力跨步前行,“蹬蹬”地跟在后头。
一箭百步,就是这座藤桥的长度,在训练场上,这个距离,哪怕全副武装,他也用不到20秒,差不多就是20个呼吸的样子。
从没想过,20秒会是这么漫长。
好不容易桥头在望,身前的杨预突然停下了脚步,收步不及的他差点就撞了上去,与此同时,前方传来了一声长长的悲鸣,跑在前面的两匹马儿中,当先的一匹猛然倒下,将藤桥撞得晃动不已。
刘稷略一抬头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前方的桥头黑压压地一片,为数至少过百的敌人挡住了去路。
难怪桥头被轻易地冲开,敌人打的就是聚歼于桥上的主意!
身后的喧嚣声越来越大,眼见又面临着同样的困局,这一回,没有山林可以供他周旋了,绝境之下,胆气横生,刘稷深吸一口气,大步向前,沉重的脚步踩得桥身“嘎吱”作响。
“我来。”
他毫不犹豫地挤过去,将杨预和余下的那匹马护在身后。
迎着“嗖嗖”飞过的羽箭,刘稷奋力向前,几个起落就冲进了敌人阵中,左手的藤牌上已经插上了好几支箭,右手的细矛被他舞成一个圈,劈进一个吐蕃弓箭手的身体。
籍着冲势,矛尖将那个倒霉的弓箭手捅了个对穿,然后顺势推着冲向了下一个,敌人前排那些只穿了轻甲的弓箭手,失去了距离的优势,一下子被他冲开。
等到手上的长矛再无发力的余地,他立刻脱手放开,一低头躲过几只长兵的刺击,“唰”得将腰间的战刀拔了出来。
这种硬碰硬的冷兵器群殴,没有多少花样可言,他的身体里仿佛有一个桀骜的灵魂悄然苏醒,肾上腺激素陡增,热血沸腾不已,一声声大叫狂吼而出。
“受死!”
“呼呼”的风声伴着刀光四射,在他的周围绽放开,以寡击众,战意凛然,刘稷从没这么痛快地杀过人,战刀在他的手中大开大阖,当者无不披靡。
而在杨预的眼中,那种挥舞毫无章法,只是仗着一身重甲和蛮力,根本无法持久,只是效果不错,眼见人群已经被冲开了一个口子。
时机稍纵即逝,在他们的身后,那些守军已经解决了惊马,正蜂拥而至,杨预一眼瞅见身前的马儿背上,系着几个皮囊,里头有些是装食物的,有些是装水的,还有一个,则是他们此行的盘缠。
他心念一动,解下那个袋子,看也不看,就这么反手朝后面扔出去。
袋子“砰”然落在桥面上,大量的钱币从口子里滚出来,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冲在最头里的吐蕃军士纷纷停下脚,等到发现那不是什么暗器,而是财物时,个个眼里都露出了贪婪之色。
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杨预将木弓套在身上,翻身跃上自己的坐骑,踩着颤颤巍巍的藤桥,将速度一点点地加起来。
“五郎,捉住某的手。”离着几步远,他大声喊道,同时伏在马背上,朝外伸出手去。
杀得性起的刘稷扔掉手上的藤牌,一把握住同伴的手,双脚猛地用力一蹬,飞身上了马背,右手上的战刀挥出一个半圆形的光圈,将几个冲近的吐蕃人逼退。
“驾!”
杨预嘴里一声吆喝,战马驮着两个沉重的身体,奋力向前,从那个口子里摇摇摆摆地冲了出去。
藤桥上,追在他们后头的那部分吐蕃守军将将赶到,无奈只能和前者一样,用稀疏的弓箭为二人送行。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当息东赞带着一千多轻骑到达婆夷川河岸时,就连两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摆在地上的十多具尸体引起了他的兴趣,蹲在地上一一看过去,就连三匹死马都没放过。
几个百夫长忐忑不安地跟在他身后,都在等待着雷霆震怒。
几百人守住的桥头,居然被两个唐人冲了过去,搞不好他们就会像地下的死者一样,等到息东赞站起身,脸上居然露出一个笑容,情形更是诡异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几天你们巡视对岸时,有没有发现唐人的踪迹?”
几个人一听之下不由得面面相觑,任是谁都没想到他居然会问这个。
为首的一个男子被推了出来,斟酌着字眼答道:“息东赞贵人,除了那天发现唐人的探子,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唐人出现了。”
“他们是两人一马?确定吗,走了多久。”
“尊贵的东本,我们不敢欺骗你,他们原本有四匹马,被我们斩杀了三匹,两人骑上了同一匹马,走了不到五刻。”
五刻,也就是唐人的一个时辰,息东赞心里有了数,也顾不得再同这些人计较,对他而言,这两个人逃与不逃,结果都是一样。
“上马,过桥。”
息东赞跨上自己的备马,身后的一千多轻骑同他一样,将已经疲累不堪的坐骑留下,以一个单列的纵队,缓缓经过藤桥,朝着对面的唐人控制区,也就是五年之前,被占领的小勃律之地而去。
从四个时辰的差距追到一个时辰,息东赞相信,无论如何,目标也不可能不眠不休地赶路,哪怕将马儿累死。
他未必没有机会。
第十九章 祖国()
从婆夷川到小勃律,也就是后世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吉尔吉特市,直线距离约为两百里,实际上,因为是沿着印度河谷,免不了有弯曲萦绕之处,这么走下来,就没个准数了。
两人一匹马,哪怕为了减少负重,丢弃了多余的兵器、甲胄,一路狂奔,也是苦不堪言。
谁能想到,吐蕃人竟然会穷追不舍,要知道,这里已经是大唐的辖境,理论上来说。
“狗日的蕃虏,老子又没抢他的婆娘,如此苦苦相逼为甚?”杨预嘴里咬着一支草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山下。
“你看上那个九娘了?忒得好牙口,人家芳龄四十七,比起你家老娘也不遑多让吧。”刘稷饱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打趣道。
他是刚从半山腰爬上来的,为了迷惑追兵,足足跑了三里多的路,布置出各种痕迹,造成一个他们仍在前方潜逃的假像,此时好不容易返回,累得跟个狗一样,躺在同伴的边上,呼呼地直喘气。
这么多天以来,终于能躺在自家的土地上了,哪怕此刻还没有脱险,也想不管不顾就这么睡上一觉,要知道这些天,两人犹如丧家之犬,连个囫囵觉都没睡过。
“我娘才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