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记 新读-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名的占卜者唐举,让他为自己看相。蔡泽说道:“我听说先生曾经给李兑看相,说他百日之内就会掌握国家的政权。真有这回事吗?”唐举回答说:“有。”于是,蔡泽问道:“依您之见,我的命运怎么样呢?”唐举仔细的端详了蔡泽,笑着对他说:“先生的鼻子上翘,肩膀耸起而脖子短小,大面孔,凹鼻梁,双膝蜷曲。我听说,圣人从来不把自己的相貌当回事,这说的大概就是您吧。”蔡泽认为唐举是在故意嘲笑自己,就说:“荣华富贵我命中注定就有,您说的没有什么奇特的!我想知道的是自己能活多久,还希望先生告诉我。”唐举说:“您的阳寿,从现在起往后还有四十三年。”
蔡泽笑着谢别了唐举。出门以后,他对自己的车夫说:“天天能吃到精致的大米和香喷喷的红烧肉,骑着高头大马奔驰如风,怀里揣着黄金官印,腰间佩戴着紫色的绶带,在君王面前高谈阔论,这是我向往的日子。四十三年对我来说足够实现这个梦想了。”于是,他前往赵国谋职,结果一去就被赶了出来。接着,倒了大霉的他在前往韩国、魏国的路上又被强盗抢劫。后来,他听说秦国的宰相范雎举荐的大臣都犯了大罪,范雎本人内心里十分惭愧,越发地消沉下去。认为这是自己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于是,他驱车西行,来到了秦国。
范雎让位
蔡泽没有冒失地去求见秦王,因为他知道,秦王心里十分地看重、宠爱范雎,如果自己讥讽秦国的朝政,搞不好会招致杀身之祸。他慎重考虑之后,看准范雎现在身心疲惫,决定从他下手。他先是派人散布言论激怒范雎,说:“燕国游士蔡泽,是天下的英俊、善辩、明智之士。如果他受到秦王接见,秦王一定会转而重用他,然后,逼迫您提前退休,让蔡泽取代您的职位。”应侯范雎听说以后,有些生气,他说:“五帝三王的事情,诸子百家的学说,我都精通;众人的辩言,我都能心领神会。这个人有什么本事,怎么能够叫大王辞退并且取代我的职位呢?”同时,范雎对这个大胆的人也产生了一些兴趣,于是,他召见了蔡泽。
蔡泽见到了范雎,只是向他作揖。范雎本来就不是很高兴,而蔡泽反而在他面前又表现得十分傲慢,于是,范雎愤怒地指责他说:“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的职位,有这回事吗?”蔡泽很镇静,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范雎让他讲出其中的道理。蔡泽说:“唉!您的见识多么的落后啊!一年四季,运转不息,成功的退下,将来的上去,这是世间的规律。你已经应该退下了。士人难道不希望自己身体永远强壮、耳聪目明、心灵智慧吗?”范雎表示同意。蔡泽接着说:“以仁为本,秉持正义,广施恩德,在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戴。这难道不是每个雄辩明智的人的期望吗?”范雎再次表示同意。蔡泽又说:“圣人经常所说的‘吉祥善事’,一是处在富贵荣华、声名显赫的高位,把每一件事都做的井然有序,发挥它应该起到的作用。二是在看待生命、生死的问题上,尽量做到安享天年;三是希望看到自己开创的传统被继承、事业被流传,名实相符,为后世所称道。难道您不是这样认为吗?”范雎表示没有任何异议。
忠臣良将佐秦王(13)
突然,蔡泽口风一转,问道:“至于商鞅、文种二人,他们的结局是您所希望的吗?”范雎心想:这小子是在用利害关系,渐渐进逼,若说不愿意,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了。便假心假意回答说:“有什么不愿意的?商秧为秦孝公制定新法,使秦国民富兵强,扩地千里;文种帮助越国转弱为强,吞并了强大的吴国,为越勾践报了深仇。他们虽然都遭杀害,但功在当时,名传后世,为什么不愿做这样的人呢?”
蔡泽早有准备,他旁征博引,列举了许多古代的人和事。总结说,性命和功名都能获得的人,是上等人;功名可以被后人效法,但是牺牲了性命的人,是次一等的人;功名蒙受耻辱,但是保全了性命的人,是下等人。范雎连连称是。
蔡泽认为自己有了机会,便列举了闳夭、周公这样的上等人的事迹,接着让范雎比较秦昭王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相比谁更贤明,再比较自己与商鞅、吴起、文种相比谁的功劳更大、更受君主信任。范雎认为前者不如后者。所以,蔡泽认为范雎危险了,因为他以次等的功劳和信任去追随次等贤明的君主。他劝说范雎,贤者应该知足,要懂得急流勇退,不要过分地贪图功利。秦孝公、楚悼王去世以后,商鞅、吴起的被杀,越王勾践杀害文种,都是摆在范雎面前的血淋淋的例子;而许由、延陵季子、范蠡等人的能伸能屈、能进能退则是他应该效仿的。最终,范雎被蔡泽说服,尊其为上等的宾客。
几天以后的朝会上,范雎向秦王进言说:“臣结识了一位关东的贤者,他名叫蔡泽。此人能言善辩,博古通今,能力远在微臣之上,能够更好地辅佐您治理国家。为此,臣冒昧地向您荐举此人。”于是,秦王召见蔡泽,一番交谈以后,他十分欣赏蔡泽,便任命他为客卿。不久,范雎借口生病而请求辞官。秦王坚决地挽留他,于是,范雎说自己病入膏肓,实在是无法完成大王的重托。最终,范雎辞去了宰相一职,而秦王正好欣赏蔡泽的谋划能力,便让他接替范雎而出任宰相。
蔡泽担任宰相几个月以后,发现朝中有不少人厌恶自己,他害怕被杀,便借口生病而辞职,被秦王封为纲成君。此后,蔡泽一直留在秦国,侍奉历代的秦王,直到秦始皇时期。
奇货可居
吕不韦,原本是韩国阳翟的一个大商人。擅长经营之道,他往来各地,贱买贵卖,因此积累了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秦国太子去世。两年以后,秦昭王把他的次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非常宠爱一位姬妾,还把她立为正室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华阳夫人没有能给他生一个儿子。安国君的儿子里,有一个名叫子楚,他的母亲名叫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备受冷落。而子楚,在安国君眼里,有他也行,没他也可,后来,子楚被秦王派到赵国去当质子。即便有了人质在手,赵国还是经常遭到秦国的攻打。赵王大概认为子楚的父亲都没把他看得多么重要,便也杀都懒得杀他,况且如果杀了他,不仅没什么意义,反倒给了秦国一个借口。所以,子楚在那里并没有受到礼遇,倒也没有生命之危。
子楚虽然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又担当这么危险的任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却很差。秦国那边根本不关心他,就像没这个人似的,赵国不杀他就算庆幸了,更不要说给他提供点补助了。他日常乘坐的车辆比较破旧,生活的费用也不宽裕,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他在赵国过得很不如意。当时,吕不韦正在赵国都城邯郸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被当作人质的秦王之孙子楚。吕不韦虽然是个商人,但是却有着十分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极大的政治野心,他认为子楚的利用价值极大,可以说是奇货可居。于是,他正式去拜见了子楚,对他说:“我帮助公子光大您的门第。”子楚听后不以为然,笑着说:“先生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第,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第吧。”吕不韦则说:“您还不知道吧,在下的门第要等到公子的门第光大之后才能光大起来。”子楚见吕不韦不像是在跟他开玩笑,同时他又不明白吕不韦这句话的意思,因此,他请吕不韦入座,和他深入地交谈起来。吕不韦说:“秦王老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在下私下里听说,安国君十分宠爱华阳夫人,对她言听计从,可是很遗憾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虽然如此,她却能够对嫡系继承人的选立起决定作用。现在,公子兄弟有二十余人,您只排在中间,并不受宠,又加上长久地在国外做人质,与父亲安国君的感情更加深厚不了。如果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后,他也不会把您召回秦国,让您有机会与在他身边的儿子们竞争太子的位置。”子楚说:“是这样啊。那我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就像我们商人做生意需要资本一样,没钱什么都解决不了。公子现在缺少的就是钱,所以您没有能力送东西给您的亲戚,也没有能力结交那些贵族身边的宾客。所以即使你是再好的商品,也没人愿意出来替你宣传包装。在下虽然不能富可敌国,但手里也有几个钱,在下愿意拿出千金,来替公子做这件事情,在下要让公子成为华阳夫人的儿子。”子楚听了这话,立即离开座位,向吕不韦叩头,说:“如果先生的计策能够成功,事成之后,我愿意与先生共同享有秦国的土地。”
忠臣良将佐秦王(14)
吕不韦的游说
不久,吕不韦就拿出五百斤黄金送给子楚,作为他的日常花费以及结交宾客的费用;同时,他又用五百斤黄金购买了许多奇珍异宝,自己则带上这些东西到秦国去游说。吕不韦先是求见了华阳夫人的姐姐,送给她很多礼物,说子楚在赵国,思念亲人,这些东西都是他孝敬您的,特地让在下来转送。华阳夫人的姐姐听后,果然十分感动,表示愿意替他引见华阳夫人。
随后,吕不韦通过这个女人,见到了华阳夫人,并且把带来的奇珍异宝全部都进献给她。在与华阳夫人的谈话中,吕不韦不失时机地谈到了子楚,并极力夸赞他是一个富有才能和品行高尚的人,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布天下。还对华阳夫人转达子楚的话说:“子楚把华阳夫人您看成天一样,日夜流泪思念着太子和夫人。”华阳夫人听后大为高兴。
吕不韦又趁机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她说:“我听说,女人凭借着美色这点资本来侍奉君王,一旦容颜衰老,受到的宠爱也会随之减少,而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如今,妹妹侍奉太子,虽然很受宠爱,但是却没有儿子。俗话说:母以子贵。妹妹不能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啊!妹妹应当趁早在太子的众多的儿子中选一位既有才能又孝顺的,将其推举为太子,或是认作自己的儿子也行,这样做就当作是早期投资了。这样,丈夫在世的时候妹妹可以受到宠爱,即使丈夫去世了,妹妹所认的儿子也会继位为王的,您终究不会失去权势。可见,妹妹现在的一句话会让自己的一生都受益啊。妹妹如果不在受宠的时候为自己留条退路,等到美色衰退、宠爱松弛以后,即使想再进言,也是无济于事了。如今,子楚贤能,他知道自己是排行中间的王孙,依次是不得立为王位继承人的,但他的生母不得宠,所以,现在他真心地依附于夫人,妹妹如果能在此时向安国君推举他为王位继承人,日后他势必感恩戴德,永远记住妹妹的好处,会加倍孝敬妹妹。如此,妹妹终生都会在秦国得到恩宠。”
华阳夫人认为事情确实是这样的,于是,就在侍奉安国君的时候,委婉地谈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子楚,说他很贤能,受到的称赞不计其数。接着,她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安国君说:“妾身有幸侍奉殿下,但是不幸的是,没有为您留下一子半女,妾身希望您册立子楚为嫡系王位继承人,使得妾身将来有个托身依靠之人。”安国君答应了她,并与她刻写玉符作为凭信,约定立子楚为嫡系王位继承人。后来,安国君与华阳夫人送给了子楚很多的财物,并且邀请吕不韦来辅佐他。从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国之间就更加盛传开来了。
子楚继位
回到邯郸以后,吕不韦花重金买来了邯郸城里最漂亮,而且又能歌善舞的歌女,名叫赵姬,与她同居,并让她怀有了身孕。一次,吕不韦邀请子楚前来饮酒。席间,吕不韦故意让这个歌女出来为他们弹琴助兴。子楚对这个美丽的女人一见钟情,为她神魂颠倒,趁了酒兴和酒胆,子楚突然站了起来,神情严肃地对吕不韦说,我想求先生的小妾为妻,请您答应我的要求。吕不韦假装生气,说公子这话有点过分了!我好心好意让内人来给你进酒献舞,公子却要夺我所爱,公子你是不是疯了。但是没过几天,吕不韦却亲自把这个女人送到了子楚的府上,因为吕不韦有着更大的阴谋。他与这个歌女约定,向子楚隐瞒了她怀孕的事情,他还告诉这个女人,如果她照自己的吩咐去做,日后,她一定会成为秦国的皇后甚至是太后,尊贵无比,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歌女听从了吕不韦的吩咐,过了数月,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子楚认为这是自己的儿子,便给他取名叫政,同时将这个赵国歌女立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秦国派军围攻邯郸。情况危急之下,赵国国君打算杀死秦国质子,作为报复。子楚闻讯,便与吕不韦谋划,一次拿出六百金,贿赂守城的将卒,说我一家来邯郸做生意,现在遇到秦国攻赵国,想请通融一下,放我们回老家阳翟。于是子楚从邯郸侥幸逃脱出来,找到秦军以后,他顺利地回到了秦国。后来,赵王又打算杀死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但是,吕不韦在赵国关系众多,把子楚的妻子伪装成富豪家的女儿藏了起来,母子二人都保住了性命。六年以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华阳夫人成为王后,子楚成为太子。于是,吕不韦让子楚的妻子、儿子亮明了身份,赵国害怕得罪秦国,于是专门派使者护送他们母子回国。
忠臣良将佐秦王(15)
安国君继位只一年便去世了,子楚继位,这就是庄襄王,赵国歌女所生的儿子嬴政被立为太子。而华阳夫人则成为华阳太后,子楚的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子楚继位以后,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子楚将黄河以南洛阳地区的十万户作为他的封地食邑。
一字千金
子楚继位只有三年便去世了,太子嬴政继位。他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尊称他为“仲父”。当时,秦王嬴政年纪还小,太后亲自主持朝政,实际是吕不韦执掌大权。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发,二人私通。
此时,战国四公子,即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名声远扬,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并且借此互相倾轧争斗。吕不韦所在的秦国虽然强大,他的家里虽然富有,家僮甚至多达万人,但是却不如这四人那么有声誉。吕不韦经常感到羞愧,于是,他不惜重金,召来了众多文人学士,优待他们,门下的食客达到了三千多人。
当时,诸侯各国有许多辩才,例如荀卿等人,他们著书立说,使自己的学说主张遍布天下。吕不韦也打算如此,他要求门下的食客们都将自己的见闻记载下来,最后将其汇集,编排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认为这些内容包括了天地万物以及古今万事,便为其取名叫《吕氏春秋》。不久,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刊写并张贴在咸阳的城门上,并且在其上悬挂赏金,邀请各地的游士、宾客,说如果谁可以增减书中的一个字,就可以得到赏金千金。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古籍,它为后人研究战国末期及其之前的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嫪毐的登场
秦王嬴政逐渐地长大、懂事了,并显示出强权帝王的风采和气象。而太后的生活却越发地不检点,吕不韦恐怕自己与太后的奸情被秦王发觉,从而会大难临头,便打算找人替代自己去满足太后的欲望。于是,身体强壮、精力旺盛的嫪毐进入了吕不韦的视野。他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让太后得知了嫪毐的本事,希望借此引诱她。太后果然禁不住诱惑,暗示吕不韦,表示要得到嫪毐。于是,吕不韦便要把嫪毐进献给太后。他先是让人告发嫪毐,把他判处了宫刑。接着,吕不韦对太后说:“我们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这样,他就可以进宫侍候太后了。”于是,太后暗中送了很多的财物给主持宫刑的官吏,吩咐他假装给嫪毐行刑,只是拔去了他的胡须,使他变成了宦官的样子。所以,嫪毐得以进宫侍候太后。
太后很快与嫪毐发生了关系,非常地喜欢他。不久,太后有了身孕。她担心秦王知道这件事情,就假称根据占卜,遇到不祥的东西,自己需要回避一段时间。于是,太后到雍地的行宫去居住。
嫪毐由于经常跟随太后,得到的赏赐非常丰厚。并且依仗太后的宠信,逐渐掌握了包括政事在内的诸多事情的决定权。嫪毐家里有家僮数千人,而那些为求得一官半职,而自愿成为他的门客的人,也多达千余人。嫪毐的个人势力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与吕不韦不相上下,他还时时与吕不韦针锋相对,争夺权力。秦庭一幅风雨欲来的景象。
聪明反被聪明误
秦王嬴政九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