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记 新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果报应
刘恢死后,吕后派人告知代王刘恒,想要改立他作为赵王。刘恒辞谢,表示愿意继续在代地镇守边疆。太傅吕产、丞相陈平上书说:“武信侯吕禄在列侯中功劳属上等,位次排在第一,请册封吕禄为赵王。”吕后听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且追尊吕禄的父亲康侯为赵昭王。
吕后掌政第九年的三月中旬,她外出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礼。在返回京城而路过轵道的时候,吕后看见一个如同苍犬一般的怪物钻入了自己的腋下,忽然之间便消失不见了。回到京城,她命人占卜此事,结果是赵王刘如意的鬼魂在作祟。从此吕后便一病不起。
七月中旬,吕后的病情加重。她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了,开始安排后事,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命令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吕氏将军权牢牢抓在了手中。她告诫吕禄、吕产说“高帝平定天下以后,曾经与大臣们订立盟约说‘非刘氏而称王的,天下人可以共同去###他’。如今吕家的人被封为王,大臣们多有不满。我如果去世,皇帝尚且年少,恐怕大臣们会作乱。你们一定要控制住军队、守卫住皇宫,谨慎小心,不要轻易地给我发丧,不要被人家所控制。”几天以后,吕后就去世了。她留有遗诏,赏赐诸侯王每人黄金一千斤,将相、列侯、郎吏等人按照各自的品级受赏,大赦天下,并且任命吕王吕产为相国,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后。尽管吕后将身后之事安排得极其妥当,但是,在她去世以后不久,她最大的担心还是变成了事实,各个诸侯最终起兵###吕氏。
郦寄卖友
吕后死后不久,齐王联合各个诸侯起兵反对吕氏。吕禄、吕产想要在关中发动叛乱,但是既畏惧朝内的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又畏惧朝外的齐、楚等国的军队,同时也害怕带兵在外的灌婴反叛他们,打算等灌婴与齐军交战以后再发动叛乱。但是内外形势越发危急,使得吕氏集团内的另一些人主张立即发动叛乱。吕氏宗族处在犹豫不决之中。
周勃、陈平等老臣打算诛灭吕氏宗族以维护汉家天下。但周勃身为太尉却没有掌握军权。当时,曲周侯郦商年老有病,他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很要好。周勃与陈平为了得到军权,便谋划派人劫持了郦商,以此要挟他的儿子郦寄,让他去欺骗吕禄交出军权。郦寄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办,便找到吕禄对他说:“高帝与吕后一同平定了天下,刘氏之中有九人受封为王,吕氏之中有三人受封为王。这都是君主与大臣们共同商议而作出的决定,并且已经遍告诸侯,诸侯们都认为这样做合适。如今吕后逝世,皇上年幼,而您佩戴着赵王的印章,却没有迅速前往自己的封国去镇守藩地,仍然做着上将军而统兵留驻在京城。此举会招致诸位大臣们的猜疑。您为何不上缴将军的印信,把军队交给太尉去统领呢?您还应该劝说梁王,让他也辞去相国职位,和大臣们订立盟约以后前往自己的封国。这样,齐国的军队必然会撤回国,大臣们也会安心。吕氏一族可以世代安定兴旺,您也可以高枕无忧地统治方圆千里的王国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女人也能君临天下(4)
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话,准备奉还将军的印信,把军队交给太尉。他派人将此事通报给吕产以及家族里的长辈们。族人之中有人赞同吕禄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吕禄此举会招来祸患,众人各执己见,不能达成一致,最终没有作出决定。吕禄很信任郦寄,经常和他一起外出游玩、打猎。一天,在外出归来的途中,吕禄去看望他的姑母吕须。吕须得知吕禄打算交出军权,便非常恼怒地说:“你身为将军却打算离开军队,我们吕家人如今已经没有安身立命之处了。”说罢,她把自己所有的珠宝玉器都散扔在堂下,又说道:“我不会替异姓之人保存它们的。”后来,吕禄将兵权交了出去,这使吕氏家族的处境就更加被动了。
诛灭诸吕
八月的一天早晨,平阳侯曹窋去会见相国吕产商议政务。正巧此时,郎中令贾寿刚从齐国出使回来。他是吕产的心腹,责怪吕产说:“您不早早地前往封国,如今即使您想回去都已经不可能了!”接着,他就把灌婴与齐、楚等国联合、结盟,准备诛灭吕氏宗族的详细情况告诉给了吕产,并且催促吕产迅速进宫,先发制人。两人的谈话正巧被曹窋偷听到,他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丞相与太尉。
周勃得知此事,便要闯入北军,但是没能成功。襄平侯纪通主管天子的符节印信。于是陈平等人命令他拿着天子的符节,假称奉诏而使太尉进入北军。与此同时,周勃命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去劝导吕禄说:“天子派遣太尉统领北军,想让您回归封国,立即归还将印。如果您不这样做,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吕禄认为郦寄不会欺骗自己,就解下了将印并把它交给了刘揭,将军权交给太尉。周勃便佩戴着将印进入军门,下令军中说:“打算替吕氏卖命的人袒露右胸,愿意为汉家尽忠的人袒露左胸。”军中士卒们都袒露左胸,表示愿意效忠刘氏。周勃掌控了北军。
虽然太尉周勃掌控了北军,但是南军还在吕家人手里。于是陈平命令朱虚侯刘章去协助太尉。太尉命令刘章监守军门,又命令平阳侯告知卫尉,不要让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了北军,仍然想进入未央宫,组织叛乱。但是他不能进入殿门,只能在门外徘徊。平阳侯担心不能战胜吕产,便派人火速通报太尉,请求太尉决断。太尉也担心战胜不了吕家的人,没敢公开说要诛杀吕产。他派遣朱虚侯去未央宫护驾。朱虚侯向周勃请兵,周勃便调拨给他千余名士卒。朱虚侯率兵进入未央宫门,与吕产等人狭路相逢,双方展开激战,朱虚侯最后将他杀死。
此后,天子命令谒者持节慰劳朱虚侯。朱虚侯想要皇帝的符节印信,谒者不肯交给他。朱虚侯便和谒者共乘一车,凭借着天子的印信而飞驰于宫中,斩杀了长乐宫卫尉吕更始。后来,朱虚侯到了北军,向太尉复命。太尉起身,向朱虚侯行礼祝贺说:“我所担心的只有吕产,现在他已经被诛杀了,天下可以安定了。”随后,太尉、丞相等人派人将吕氏宗族诛灭,稳定了政局。
拥立新君
诛灭吕氏势力以后,朝中诸位大臣私下里商议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是惠帝真正的儿子。吕后用欺诈手段用别人的儿子来假冒太子,杀害了他们的生母,把这些孩子带入后宫并且抚养长大。吕后强迫惠帝认这些孩子做儿子,然后,立他们作为太子或者是诸侯王,借此增强吕家势力。现在我们已经联手诛灭了吕家势力,但如果对于吕家所扶植的人置之不理,待他们长大成人而掌握政权,我们这些人就都会面临灭种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从刘氏诸侯王里选出一位贤明之人,立他为皇帝。”接着有人建议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长子即位为王,从血统本源上说,齐王是高帝的嫡孙,可以拥立他为天子。”不少大臣反对说:“吕氏因为是外戚而作恶多端,几乎毁掉了刘氏的宗庙社稷、杀尽了名将功臣。如今齐王的母家是姓驷的,他的舅舅驷钧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恶人。假如我们拥立齐王,就等于重新扶植了像吕氏一样的恶势力。”后来大家又打算拥立淮南王刘长,但是由于刘长年少,他的母家人也很凶恶,于是也被否决了。大家又合计说:“代王刘恒是当今健在的高帝的儿子,是年纪最长的一位宗室王,他为人仁孝宽厚,母家薄氏严谨善良。况且,拥立长子本来就与礼制相符合,而代王又以仁孝闻名于天下,所以立他为天子最合适。”
女人也能君临天下(5)
最终大臣们都一致同意,暗地里派人前去召来代王,代王在几番辞让之后,便继承了皇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文景之治(1)
作为帝王,他们父子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他们的统治,使万民和谐,四方来朝。
而这,还只是一个伟大盛世即将来临的序幕。
天降大任
孝文帝名为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于公元前196年被刘邦封为代王。诸吕叛乱平定后,大臣们经过慎重考虑,多次商议,决定迎立刘恒为皇帝。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派人去迎接刘恒。刘恒对于此事拿不定主意,征求左右大臣的意见。张武等人说:“朝廷大臣都是当初高帝时的大将,熟习兵事,多谋善诈,如今他们刚刚诛灭诸吕,血染京城,此时来人迎接大王,不可轻信。希望大王假托有病,不要前往。”中尉宋昌进言说:“当初秦朝政治混乱,豪杰纷起,自以为能得天下者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豪杰已经认从天命。刘氏子弟的封地,犬牙交错,互相制约,没有人敢轻易造反。汉兴以后,废除了秦朝的苛虐政令,对百姓施以恩德,人心安定,难以动摇。凭着吕后的威严,吕氏已有三人被立为王,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然而太尉凭朝廷一支符节就进入了吕氏把持的北军,只是一声呼唤,将士们纷纷倒戈。这是天意所授,而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现在即使大臣们想要作乱,百姓也不会听他们驱使,他们的党羽难道能够同心一致吗?如今京城内有宗族,京城外有其他强大的诸侯,谁都会惧怕他们。现在高帝的儿子就只有淮南王和大王您了,而大王您又年长,贤圣仁孝闻名天下,所以大臣们是根据天下人的心愿要迎立大王做皇帝,大王您不必怀疑。”双方争执不下。
慎之又慎
面对双方的规劝,刘恒不知该听从谁的意见,就又向母后询问这事该怎么办,但他的母亲薄太后也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刘恒只得烧灼龟甲进行占卜。结果龟甲上显现出一条大的横向裂纹,卜辞是:“大横预示着更替,我将做天王,像夏启那样,使父业光大发扬。”刘恒说:“我本来就是王子,还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所谓天王就是天子啊。”刘恒听后大悟,就派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往京城会见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原原本本地向薄昭说明了为什么要迎立刘恒。薄昭回来报告说:“此事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可怀疑的。”刘恒于是笑着对宋昌说:“事情果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你就跟我一块儿到长安吧。”他随即让宋昌与自己同车前往长安。张武等六人也乘驿车随刘恒一同前往。但刘恒还是很谨慎,在走到长安附近的高陵时停了下来,派宋昌先驱车前去长安观察情况有无变化。
入京称帝
宋昌刚到长安旁边的渭桥,丞相以下的官员就都出来迎接。宋昌返回把情况报告给了刘恒,并对他说:“代王,朝廷大小官员都来迎接了,您就不必怀疑了。”刘恒随即驱车到了渭桥。群臣都来拜见称臣。太尉周勃上前说:“我希望单独向大王禀报。”宋昌说:“你要说的如果是公事,就请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在王位的人不受理私事。”周勃于是跪下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刘恒辞谢说:“等到我的住所再商议吧。”
刘恒驱车进入官邸,群臣也跟着来了。诸位重臣对刘恒说:“皇子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皇帝的儿子,不应当继位。我们商议认为大王是高帝的长子,最应该做高帝的继承人。”刘恒说:“我没有才能,胜任不了皇帝之事。希望你们再考虑合适的人,我是不敢当此重任的。”群臣都伏在地上,坚决请求。刘恒先是面向西坐在主人的位置谦让了几次,群臣于是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谦让了两次。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我们再三考虑,认为大王事奉高帝宗庙是最合适的。即使让天下诸侯和百姓来考虑,也会这么认为。我们是为宗庙社稷着想,绝不敢轻率疏忽。希望大王听从我们的意见。现在,我们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玺和符节。”刘恒说:“既然宗室、将相、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人比我更适宜,那我就不敢推辞了。”于是就即位做了天子。他便是汉文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文景之治(2)
以民为本
刘恒即位之后,分封了平定诸吕叛乱的功臣,下令大赦天下。刘恒想废除当时实行的家族连坐法令,就对大臣说:“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准绳,是用来制止暴行,引导人们向善的工具。如今犯罪的人已经治罪,却还要使他们无罪的父母、妻子、儿女和兄弟因为他们而被定罪,甚至被收为奴婢。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希望你们再商定一下。”主管官员都说:“百姓不能自治,所以制定法令来禁止他们做坏事。无罪的亲属连坐,和犯人一起收捕判罪,就是要使人们心有牵挂,感到犯法干系重大。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还是依原来的做法不加改变为宜。”刘恒说:“我听说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罚得当百姓就心服。再说治理百姓引导他们向善,要靠官员的努力。如果既不能引导百姓向善,又使用不公正的法令处罚他们,这样反倒是加害于民,会迫使他们去干凶暴的事。又怎么能禁止犯罪呢?这样的法令,我看不出它有哪些适宜之处,请你们再仔细考虑考虑。”官员们都说:“陛下给百姓以大恩大惠,功德无量,这不是我们这些臣下所能想得到的。我们遵从诏书,废除拘执罪犯家属,收为奴婢等各种连坐的法令。”家族连坐的法令便被废除了。
议立太子
有大臣向刘恒进言,要求早点立太子。刘恒说:“我德薄才浅,如今我不能广求圣贤之人把天下禅让给他,还要预立太子,这是加重我的无德,我拿什么向天下人交待呢?还是缓一缓吧。”大臣又说:“预立太子,正是为了尊奉宗庙社稷,不忘天下。”刘恒说:“楚王是我的叔父,阅历丰富,懂得国家大体。吴王是我的兄长,贤惠仁慈,甚爱美德。淮南王是我的弟弟,能守其才德以辅佐我。有他们,难道还不是预先做的安排吗?诸侯王、宗室、兄弟和有功的大臣,很多都是才德兼备之人,如果推举有德的人辅佐我,这也是国家的大幸,人民的福气。现在不推举他们,却要立太子,人们就会认为我忘掉了贤德,而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天下人着想。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应该。”大臣们都坚决请求说:“古代商、周立国,太平安定都达一千多年,天下王朝没有比它们更长久的了,就是因为采取了立太子这个办法。把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是由来已久的事。高帝平定天下,封建诸侯,成为本朝皇帝的太祖。诸侯王和列侯受封各地,成为他们各自侯国的始祖。子孙继承,世代不绝,这是天下通行的法则,高帝设立这种制度就是为了安定人心。现在如果抛开应当立为太子的人,却从诸侯或宗室中另选他人,那就违背高帝的本意了。陛下的儿子启最大,纯厚仁爱,请立他为太子。”在群臣的坚持之下,刘恒这才同意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休养生息
刘恒对天下施以德惠,安抚诸侯和四方边远的部族,使普天之下的人民都融洽和乐,他多次下诏强调农业的重要地位,他对众臣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应当开辟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我要亲自带头耕作,来供给宗庙祭祀用的谷物。”他还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比这事情更重要。现在农民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却还要缴纳租税,使得务农和经商没有区别,本末不分,应当免除农田的租税。”因此农田里的租税被免除了,农民身上的负担减轻,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汉朝农业得到了恢复发展。
公元前178年,天上发生日食。刘恒感到非常惶恐,担心有灾难发生。他对大臣说:“我听说如果君主不贤明,施政不公平,那么上天就显示出灾异现象,告诫他治理得不好。天上发生日食,是上天对我的谴责。我能够事奉宗庙,以这微小的身体依托于万民和诸侯之上,天下的治与乱,责任都在我一个人。我对下不能抚育众生,对上又牵累了日、月、星辰的光辉,以致发生日蚀。你们都要认真想想我的过失,恳请你们告诉我。还要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疏漏。趁此机会,官吏们要好好整顿政务,务必要减少徭役和赋税,以利民众。我不能施德远方,所以忧虑不安,怕外族侵扰边境,因此边疆的防务一直没停止。现在不但不能撤除边塞的军队,还要军队保护我的安全,应该撤销卫戍部队。太仆掌管的马匹,只需留下够用的就可以了,其余的都交给驿站使用。”从此以后,文帝更加谨慎地治理国家。使得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文景之治(3)
列侯返国
当时长安贵族集团日益庞大,消耗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