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天,小皇帝刘协问赵兴:“赵兴,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我母亲被害后,后事完全是由你的义父赵忠负责料理的。你就没有听他说过什么有关的事情?好好地想想。”
赵兴摸着小脑袋想了又想,说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有一次听义父说过,那时你还是陈留王,义父说陈留王聪明过人,只是命太苦了,他的母亲王美人命也太苦了,孩子还不会喊一声妈就分别了。好像他说王美人的墓,在北邙山上,埋在一棵大树的北边,这去哪里找呢?义父好像还说过,是先帝让他买到了一口柏木棺材,把王美人安葬的。”
小皇帝刘协:“北邙山那样大,树木又那么多,坟墓也不少,连几座皇陵也被盗挖了,又哪里去找我母亲的墓呢?”
这时佝偻老头若有所思地说:“我想起来了,就在听说你母亲遇害以后,北邙山一座皇陵附近,在一棵合欢树边,真的出现过一个坟头,我去那里拾过供品充饥,那合欢树夏天枝繁叶茂,满树开着一簇一簇的好看的花儿,白里透着红,红里透着白,真像是你母亲活着时的容颜。”
小皇帝刘协听了佝偻老头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同坠入十八里雾中,说道:“老头子,你不是在逢场作戏吧!朕尊你为师,你可不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取笑于朕啊!”
绝境救驾(3)
佝偻老头掉下眼泪:“我怎么会能取笑皇上呢?我说的都是真话。”
刘协:“这么说来,你真的见过我的生身母亲吗?”
佝偻老头:“见过,真的见过,不仅见过,她小的时候,我还常抱着她,她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常领着她玩呢。”
“那你到底是她的什么人呢?”
“我是她的亲叔叔。”
问来问去,刘协弄清楚了。佝偻老头名叫王义立,是他的二外公。本来和他亲外公一样,也都是读书人,出身书香门第。家里生活本可种田自给自足,不想遇到荒年,一家人被迫流离失所,逃荒在外。当地一个恶霸,看到王琪姿色秀美,要强娶为妾,王义立与兄嫂都不愿意。于是一同逃难到京都洛阳,适逢毕圭苑招工,老人以为能让孩子有碗饭吃,不至于饿死就心满意足了。前去报名,被赵忠亲自选上,后来又被皇帝刘宏看中,封为美人。
老头:“可怜她生下了皇子,却丢了自己性命。”
小皇帝刘协,听着二外公叙过情况,半日无语。这时才问:“那我的外公和外婆,现在都在什么地方呢?”
“下落不明。恐怕也不在人世了,我一直也找不到他们。”
刘协感伤道:“我从来没有喊过一声妈妈,也没有喊过一声外公,就让我喊你一声外公吧,二外公!”
“我的好外孙子。”
两个人抱头痛哭,小和尚赵兴也陪着落泪,他也是从小没有见过外公。三个人虽然现在地位悬殊,但感情有相通之处。
刘协的话,又回到寻找生母的坟墓上,他说:“能早日找到母亲坟墓,与先父皇合葬,方能了却我一件心事。”
“难得你尚在危难之时,还有这片孝心,二外公我也是一直留意着你的去向。”佝偻老头王义立说,“北邙山上那棵合欢树,今年夏天还开着花哩,近些天才开败结子的。树后那座坟头,十几年风吹雨淋,已经不明显了,不过那位置我还能辨识出来。听有人说过,那就是王琪的坟墓,我一直不断去看的,但是也不敢完全确定。”
小皇帝刘协前时见到太尉杨彪、大司马张扬等人一直忙着公务,不便让他们分心考虑寻找自己生母坟墓的事情,现在有了个眉目,就向太尉杨彪等人说明了情况。杨彪派人随王义立到北邙山寻坟,果然找到了。
赵忠这个宦官,还真算是个有心人。他怕王美人遇害后,灵帝怪罪他保护不周,想来一点弥补,买了柏木棺材,安葬了王美人,还用了一整块大汉砖刻了“王琪之墓”四字,埋于棺前。王义立老头领人挖开坟墓,很快挖到了汉砖,接着又挖出了柏木棺材。不想佝偻老头王义立抚棺痛哭,竟然气绝身亡。
小皇帝刘协追谥生母王美人为灵怀皇后,移棺文昭陵,与自己的生父汉灵帝刘宏合葬;另限于困难处境,也只能让人钉了一口薄棺,把二外公王义立就地安葬在合欢树的南边。
桑女
张扬从河内筹集来的粮食,不到一个月就吃完了,杨彪从赵宅地下室挖出来的陈腐粮食,也很快吃光了。当时在洛阳因为没有吃的,尚书郎以下的人都得四出采挖野果和野菜,许多人饿死在颓墙断壁之间,就连小皇帝刘协自己,每天也是饥肠辘辘,心慌难忍。
一个天气阴霾的日子,小皇帝刘协饿得头晕眼花,由小和尚赵兴去找吃的东西,也不见回来。刘协就独自溜出赵宅,来到一条又宽又深的沟边,沟底还有缓缓水流,发出呜咽的声音,如同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刘协左瞅瞅、右瞧瞧,终于看见河边一棵树枝头还挂着几个紫红色桑葚,他是多么想吃到这又酸又甜的红葚啊,但是娇弱的小皇帝却无力爬上树去采摘这果实,只是望着那紫红蜜葚发呆。说来也巧,就在这时,来了两个手提破篮子的挖野菜姑娘,年龄大约都有十五六岁,和小皇帝刘协的年龄也差不多一样。她们看到这位贵族子弟那副窘态,便放下竹篮,一齐爬上桑树,一个人扒枝,一个人摘果,把红葚递到小皇帝刘协面前,很有礼貌地说:“请吃吧。”
绝境救驾(4)
刘协伸手去接红葚,这才看见这位姑娘的两条柳叶眉中间,有一颗小小的黑痣,给姑娘的漂亮脸蛋更增添了风韵。他实在饿极了,把红葚塞进嘴里,才想起来说:“谢谢两位姑娘。”
“不必道谢,这里还有几个,请慢慢吃,别呛着。”另一位姑娘又把几个红葚递了过来让刘协吃。
刘协也毫不客气,伸手又去接了过来,这才发现这位姑娘的下巴上,也长了一颗黑痣,他一时感到很纳闷,心里想,怎么美女脸上都要长一颗黑痣呢?刘协觉得,两位民女脸型真是好看,无奈都有点黄瘦,要能再胖一点儿该多好啊!刘协看到,两位姑娘的眼中,都放射出和善的光亮。刘协看着那衣衫褴褛的两位民女,心里想着:怎么能治理好天下,让她们不再受苦呢?他自言自语地说着自己改元的年号道:“建安,建安,我要建立一个平安社会!”
“你要建立一个平安社会?”眉心有痣的那位姑娘惊讶地问刘协。
“你脑子有毛病吧!你是谁呀?”下巴有痣的那位姑娘也诙谐地问刘协。
刘协吃了两把红葚,有了一点精神,又见两位善良的姑娘看不出自己是谁,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是谁,就也破谜语让两位姑娘来猜,道:“我是一个大丈夫,只是尚未出头;我是一棵大李树,只是失去了上边的木头,请二位猜猜我是谁。”
“我猜不着。”
“你直接告诉我们吧。”
刘协说:“请先说说你们的姓名吧,以后我做生意赚了钱,来报答你们的赠予红葚之恩!”
“我也不叫报恩。”眉心有痣的姑娘说,“我姓张名妍。”
“我也不图报恩。”下巴有痣的姑娘说,“我姓潘名姣。”
刘协:“你们两位姑娘爬树的技巧真高呀!”
“俺常爬树。”
“俺本都是采桑养蚕的女子哪。”
正在这时,赵兴气急败坏地跑来了,大喊道:“皇上啊,你真让我找得好苦!”
刘协说:“大惊小怪干啥哩!朕饿了,刚才多亏这两位姑娘给我摘了红葚,否则,我可能会倒在地上起不来了呢。我想赠给她们点小礼物,无奈无物可赠。”
小皇帝刘协说着就去解自己身上的玉佩,要赠给两位姑娘。这时一群寻找小皇帝的人都赶来了。吓得两位姑娘提起破篮子,仓皇逃走了。
小皇帝刘协回到赵宅,见了伏后,高兴地说:“寿姐姐,我给你带回来有好吃的东西呢。”
伏寿心疼地说:“小弟呀,你是皇上,可不能到处东奔西跑呀,找不到你,把人都快吓死了。”
刘协在河沟边吃红葚时,往口袋里装了一点儿,这时,像变戏法一样,刘协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把红葚,递给伏后说:“寿姐姐,你快吃了这红葚,补养一点身体吧。”
伏后苦笑道:“小弟呀,你有这份心意,姐姐也就心满意足了,跟着你,就是舍了性命也心甘情愿。”
刘协道:“快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吧,我让赵兴去找来那两位摘红葚的姑娘,请她们帮忙来照顾你。”
接着,小皇帝刘协把在大河沟边遇见张潘二位姑娘的事,给伏后说了一遍。
伏后道:“看来小弟你是喜欢上她们了,现在姐姐我怀有身孕,不能很好服侍你,你把她们找来,姐姐出面让小弟把两位姑娘纳为妃子,这样,咱们也可多两位亲人。”
“姐姐说的是心里话吗?”
“我还能骗小弟吗?!”
第二天刘协又让赵兴同他一起去河边等张潘二位姑娘,如同那守株待兔的愚人一样,那怎么能天天碰上呢?
救驾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下旬,在洛阳建成了一座简陋的小宫殿,就成了汉献帝刘协的金銮宝殿。这是大司马张扬将军出资,由安集将军董承负责建造的。油漆和彩绘等内装饰的资金还都没有到位,张扬已经发话了,下边的工程不管是谁出钱,他已经取得了这座大殿的属名权。张扬亲笔写了“扬安殿”三个大字,让木工刻在一块大木匾上,镶嵌在大殿正门的上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绝境救驾(5)
小皇帝刘协听说后,心如火焚,又如刀绞,不觉潸然泪下,他哭了。他觉得张扬太有点儿仗势欺君,目无天子。心中也恨董卓作乱,放火焚烧了洛阳原有的南北二宫。两宫原来的繁华景象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宫内殿亭楼阁,排列井然,金碧辉煌。南宫的前殿却非殿,是南宫主殿,是光武帝宣布在洛阳定都的地方。南宫的宫城,四面筑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座门阙,其中南面的朱雀门峻极连天,最为宏伟壮观,四十里以外,还能看见。北宫最大的德阳殿,里面可以容纳一万余人。可惜这人间天堂南北二宫,现在已化为灰烬。这是在刘协当了小皇帝以后,发生的灾难,他心里实在愤恨老天处事不公,把灾难降到了他的头上。他自己哭,伏寿也替他难受,安慰他说:“小弟,你已经长大了,快为人父了,不能遇事哭哭啼啼。皇上要有个皇上的样子,遇事不乱,处事不惊。现在洛阳四面受敌,又是一座废城,量难久居,应速与大臣商议进退,作出决策,才有出路。否则大难临头,就会措手不及。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如今危难之际,人愿建功留名,本是好事,张扬前几个月出力很大,应该褒奖,不要责怪;太尉杨彪忠心不二,多次救皇上出险境,要让他注意自己的安全,遇事多听他的意见。”
刘协道:“寿姐姐,你的话真是金玉良言,如同雪中送炭,燃起了我心头的希望之火。”
正在这时,太尉杨彪从外面赶来。急火火地说:“臣有重要情报禀告皇上。探马报告,李傕、郭汜又狼狈为奸,合兵一处,攻占函谷关,正向洛阳进发。请皇上委曲求全,到扬安殿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张扬将军若能同意调虎牢关之兵,先来守卫洛阳,也不失为上策。他若不同意,陛下可随张扬将军退居河内,微臣愿留守洛阳,尽忠报国。”
刘协:“朕要与太尉生死与共,要留一齐留,要走一同走。”
杨彪:“微臣以身许国,万死不辞;陛下万乘之尊,应尽快脱离险境。也有消息传来,曹操从颍川已派大将曹洪为先锋,带兵救援洛阳,他自己率大军随后起程。陛下宜先到扬安殿见群臣议事,稳定军心。”
刘协由小黄门赵兴搀扶上车,太尉杨彪护驾,来到扬安殿前,张扬已率领文武大臣在殿外跪迎。小皇帝刘协见此情景,又是一阵激动,百感交集,心中如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说道:“众位爱卿平身,进殿议事。”
张扬带头,山呼万岁。进到殿里,按文东武西的规定,依次站立。小黄门赵兴对如何服侍皇帝,也听义父赵忠讲过一二,他扶皇上登殿坐到龙椅上,然后宣布百官听旨,文武大臣又是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帝刘协心里想,今日坐在金殿上,虽还显得有点寒酸,但毕竟自己有了皇帝的尊严,不像董卓、李傕挟持下那样,自己老是像老鼠见猫一样,心怀恐惧之感,他振作精神,显出他原本聪颖的本性来,大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先遭董卓乱政,又遇李、郭横行,西迁东逃,不得安宁。民不聊生,朕心更忧。今多亏大司马张扬将军尽心尽力,百官相助,修起了这座扬安殿,朕才能坐在这龙椅上与众爱卿相聚议事。无奈李傕、郭汜又来进犯京都,诸位有何退敌良策,尽管启奏,朕洗耳恭听。”
全殿中鸦雀无声。
还是安集将军董承打破了僵局,他慷慨陈词:“微臣董承启奏陛下,为臣之道,自古以来,文死谏,武死战,在这叛贼兵临城下之际,微臣愿领新募千余步兵西出迎敌!”
刘协问:“朕知你太劳累了,夜以继日在这里监工,修成了扬安殿,你还能出征迎敌吗?”
董承答:“微臣愿尽忠报国,保陛下平安。”
刘协默然无语。
大司马张扬道:“臣张扬禀告陛下,我得知李傕来犯,心想事不宜迟,已调虎牢关守军,西来洛阳拒敌,今日即到,陛下无忧。”
刘协:“张将军真是忠臣良将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绝境救驾(6)
这时、〖XC儇。tif〗辕关守将派人将报帖送到太尉杨彪手上,杨彪看了出班奏道:“微臣杨彪刚刚得到最新消息:曹操派大将曹洪等人已从洛阳南关直接西进,抗击李傕、郭汜之军,曹操也率大军抵达〖XC儇。tif〗辕关。”
说曹操,曹操到。
只见一员大将,身披铠甲,头戴缨盔,个虽不高,但挺有精神。他一直走到金殿阶前,面向刘协打拱施礼:“罪臣曹操,参见我主!”
刘协认得曹操,当年要不是他举刀架住袁绍利刃,自己恐怕早就成了刀下之鬼了。便问:“曹公前有救命之恩,今有救驾之功,何罪之有?”
曹操道:“救驾来迟,该当有罪。”
刘协:“不迟,不迟。朕封你为大将军兼司隶校尉,负责守卫京都。”
曹操:“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大将军的职位还是留给袁绍吧,现在各路军阀中,他的势力最大,陛下不能不留一手。如今司空的职位暂缺,臣就担任司空的职位吧。”
小皇帝刘协点了点头,内心佩服曹操考虑事情周密,说道:“那好吧,朕现在就封卿为司空,与太尉杨彪、大司马张扬,共同辅政。”
曹操叩头:“臣领旨谢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曹府赐名(1)
争都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九月,曹操和张扬的联军打退李傕和郭汜之军以后,进驻洛阳。这样军粮就发生了困难,各自的兵士都有饿死的。甚至发生火并,互抢战马,杀马充饥,连兵变都有可能发生。
曹操在青州和颍川收编了黄巾军余部几万人,安置在颍川许县一带,实行屯田,夏秋两季都有较好收成,屯有粮食。张扬也在白波谷改编了黄巾军余部数千人,部署在河内郡野王县一带屯田,也有存粮。两人现在各自打着小算盘,都不肯把粮食运来洛阳。
太尉杨彪心急如焚,他在外无兵,在内无粮,知道自己是个光杆司令,说话不灵。去找曹操商量,曹操说:“你去找大司马张扬吧,他能帮你解决问题,他手中有粮。”杨彪去找张扬商量,张扬也说:“你去找大司空曹操说吧,他手中有粮,他能帮你解决军粮问题。”杨彪是个忠厚之人,只得把这情况如实向汉献帝刘协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提出自己的看法说:“皇上,现在又是一个危急时刻:兵士不能只喝西北风,百官也不能把嘴挂起来。曹操和张扬采取的手段如出一辙,就是要逼皇上和百官就范,听从他们各自的摆布。皇上虽然年少,但确是一个英明之主,现在还真是一个金字招牌,曹操和张扬都想把这招牌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皇上现在出头说话,他们或许还会听进去的。请陛下降旨把他们召到一起商谈,免得他们互相推辞,袖手旁观。”
汉献帝刘协从小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一事,长一智。他心如明镜,知道曹操和张扬如同两只老虎,自己如同一只幼鹿,两虎争鹿,鹿该如何行动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呢?再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若是曹、张两军先打起来,李、郭两军卷土重来,谁去抵敌呢?献帝刘协把这番心事,向皇后伏寿倾诉,说到伤心处,他掉下了眼泪。他说:“寿姐姐,这皇帝我也真不想干了,我实在愿意和寿姐姐去到一个小山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