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都已疲惫不堪,只得各自回书张济,还让牛文李武带回,同意罢兵。张济看了回书,大赞二童能干,又托二人带回奏表,请天子驾幸弘农。
小皇帝刘协在杨奉保护下,离开郿坞,在长安与杨彪等众位公卿相见,看看西京未央宫也化为灰烬,君臣抱头痛哭。刘协止泪安慰公卿们:“朕早就想回东都洛阳,现在正是机会。”于是降旨封张济为骠骑将军,与李傕一同留守长安;封杨奉为兴义将军,同郭汜一同护送车驾东归。
八月,车驾到新丰,小皇帝想要去祭汉文帝陵,杨彪劝阻,说赶路要紧。十月进入华阴地界,一天夜里小皇帝和伏后住在一个村庄的学舍里,郭汜乘夜里风大,派人放火焚烧学堂,带兵劫驾,阻止东归。幸得杨奉早有警觉,率兵与郭汜力战,打败郭汜。与国丈伏完、太尉杨彪,保护帝后连夜起程东逃。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动乱立后(9)
十二月,李傕又带兵与郭汜联合,追赶皇帝乘舆,在东涧与杨奉大战,杨奉抵敌不住,官员宫人多人被杀。幸好这时董太后的侄儿董承带领一支招降的白波军赶来,援助杨奉,打退了李傕、郭汜之兵。杨奉和董承护着帝后车驾赶到陕县(今三门峡市)北面黄河边上,已是夜晚。人困马乏,苦不堪言。二人计议,若继续东逃,恐怕被李傕、郭汜追上;要想渡过黄河,暂避河东,又苦无渡船。小皇帝刘协向董承道:“朕是祖母董太皇太后一手养大,心想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还会保佑我的。现幸遇将军救我脱险,朕今封你为安集将军,望与兴义将军杨奉齐心协力,设法保朕夜渡黄河吧。”
董承谢恩。又对杨奉:“既然皇上意在渡河,那就请将军在此护驾,收留逃散官员及兵士,我去找条船来。”
董承在密林深处找到一家猎户,说明来意后,老猎人听说是天子驾到,就从茅屋墙上取下一个破竹篮子,把那里边的一块熟兔肉交给董承。董承命人立即送给帝后充饥。老猎人又指点说,在岸上一座废弃的堡垒里,住有一家渔民,藏有一条渔船。
董承见到老渔夫,请他用船夜渡天子。老渔夫:“自古黄河不夜渡,倘渡天子有失,小民吃罪不起。即使送过天子,你大队人马又如何过去呢?”
董承:“只要能先让帝后渡过黄河就好。对岸不就是河东郡大阳县城吗?能过去我再想办法嘛!”
“那我就舍出这条老命夜渡天子吧。”老渔夫应承下来。
小船上只能载几个人。划到河心,伏后大口呕吐起来,污物弄了小皇帝一身。原来她已身怀有孕,又吃了一点凉兔肉,再加上坐在这骇人的一叶扁舟上,有点晕船,心里难受极了,她哭道:“让我跳到河里吧,我真受不了啦。”
小皇帝刘协怕伏后真的跳下去,搂着伏后说:“寿姐姐,你就吐在我这龙袍上吧。”
牛文、李武帮着老渔夫把小船划到北岸,搀扶帝后下了船,交由柴迎春、杨玉兰照顾。二人又在老渔夫指点下,找到了两只小船,划回南岸接人。
怀川改元(1)
王屋
小皇帝刘协,小皇后伏寿,国丈伏完,太尉杨彪等人,还有一部分官兵,从陕县渡口夜渡黄河,先后登上了对岸,到了河东郡的大阳县。刘协惊魂未定,问太尉杨彪:“李傕、郭汜会追上来吗?”
杨彪安慰他:“皇上放心,南岸有杨奉和董承二位将军防守拒敌,他们会诱敌往洛阳方面去的;或者还会击败敌人。陛下少安毋躁,河东郡太守很快会来迎接圣驾的。”
第二天,太守王邑果真赶来迎驾,用牛车把帝、后接到了郡治所在地安邑县城。刘协自出长安,一路见到的景象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到这里他想过一段安逸日子,可是由于连年兵荒马乱,蝗旱灾害不断,这里连座完整的高房也没有,帝后都要住在茅草房中,也无门关闭,四边只插了些荆棘,保护安全。吃食也只得以糠菜充饥,连小米汤也不得常喝。伏后又怀有身孕,身体十分虚弱,住下一段时间,也没保住胎儿,还是流产了。
王邑向刘协建议:“安邑曾是夏朝都城,请陛下在此定都,复兴汉室。”
刘协心中犹豫,最后还是说:“我想还是回东都洛阳吧。”
杨彪提议:“陛下可绕道先进河内郡,命河内太守张扬筹集粮食、布帛;再命董承等人在洛阳修复宫殿,然后可回。”
刘协:“太尉所言,甚合朕意,就这样安排吧。”
杨彪:“臣遵旨。我这就去拟诏书,派天使送给张扬。”
刘协:“长安不安,安邑难安,什么时候才能建立一个安定的国家,让黎民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呢?”
杨彪:“皇上忧国忧民,复兴汉室有望,先到河内,再图良谋。”
兴平三年(公元196年)四月的一天,烈日当空,麦梢初黄。在河东郡通往河内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一头老牛拉着一辆破车,正在由西向东缓慢地行进着。像是一只大蜗牛在蠕动。车前车后都有人护卫着,无精打采,真像是一群逃荒的人。只有车顶上的黄罗伞盖,显示出车上坐着的不是平常之人。这车上坐着的正是十六岁的小皇帝刘协,还有憔悴而不失美丽的皇后伏寿。两人都是蓬头垢面,小皇帝像是有病,皇后伏寿把他紧紧搂在怀里,其实刘协是饥饿难忍,少气无力。
护驾的是皇后的父亲辅国将军伏完,他骑马走在牛车的前边,远远望见一座巍峨大山挡在前边。就问王邑派来的向导:“这是到了太行山的西端了吧?”
向导答:“是的,很快到了轵关,就进入怀川地界了。”
人们把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富饶的黄济沁平原地带,称为怀川。
向导介绍道:太行山的最西一段,称为王屋山。从西南端,向东北望,山势正像是帝王之华盖,像王者之屋,因此名叫王屋山。相传轩辕黄帝曾在王屋山主峰上设坛祭天,以祈丰年,所以这王屋山主峰就取名叫天坛峰。那向导向东指道:“前边就是太行八陉的第一陉——轵关,进轵关就归河内郡管辖了。”
刘协听到这里,发问:“河内太守张扬为何还不来接驾?”
正在这时,从山谷中蹿出一伙强盗,呼啸而上,拦住要买路钱。伏完正要与他们拼杀,又怕伤及皇上和皇后,遂大喝一声:“圣驾到此,休得无礼!”
强人一听,一哄而散。
这时张扬的部将杨丑也从轵关赶来,要追杀强盗,小皇帝说:“不要追了,随他们去吧。”
杨丑向小皇帝报了姓名,小皇帝问:“可带来有什么吃的东西?”
杨丑:“有新麦碾转。”
小皇帝不知何为“碾转”,伏完一边护驾进关,一边解释:“碾转,就是把尚未成熟的麦粒炒熟,在磨上碾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圆条条,用来充饥。”
一进轵关,小皇帝就让人马在山边找树荫歇脚,分吃“碾转”,刘协和伏后也很饥饿,大口吞吃,伏完告诫帝后和士兵:“饥饿之人,不能一下子吃得太饱;不然,这小麦碾转,在肚子里膨胀起来,会把人撑死的。”
。 想看书来
怀川改元(2)
刘协和伏后下车,随地坐在一棵大楝树下吃碾转,抬头看见了树上开着的茂密的紫色的楝花,伏后想让个头儿长得高过自己的小皇帝采下一串来,刘协吃了东西,也有了兴致,伸手探身就去采楝花。正在这时,忽听山上有人发出一声长啸,接着就见一个人从王屋山上走下,手抡一根藤条,背个竹匣子,悠悠下来,他拖着腔儿唱道:
楝花开,
碾转上磨台。
楝花开,
贵人从西来。
楝花开,
皇帝要改元。
这人唱完,就又打起口哨来。走近时,人们才看清这个男子没有穿衣服,用自己的黑色长发绕在腰际,遮盖下体,要是把长发完全放下来,准能拖住地。兵士们议论说,这一定是一个疯子,要上前追打他,被刘协制止了。刘协心想:他怎么知道我是皇帝,又怎么知道我是想改元呢?就喊:“先生留步!先生留步!”那人把竹匣子递给刘协,并不答话。刘协说:“请问尊姓大名!”
那人只扭头说一句:“后会有期!”就加快脚步向东扬长而去。刘协没有让人追赶,只说:“我们也向东走吧。”他忍不住打开竹匣子观看,见是手抄的《黄帝内经》,十分高兴,爱不释手。
杨丑向把守轵关的将领李昌传达了太守张扬的命令:守好轵关,不得有失。然后向刘协说明,张扬太守正在亲自监督抢修沁园,迎接圣驾。
太尉杨彪也夸奖:“张扬将军,虑事周到。”传令起行。
走有一个时辰,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哗哗向东南流去,水清可见游鱼。刘协问:“这是沁河吗?沁园在何处?”
杨丑回答:“这不是沁河,这是济水,江、淮、河、济,四渎之一,从王屋山发源,从河内郡平皋县城东流入黄河,又从荥阳出黄河,东流入海。这济水东边的大河才是沁河,从怀县城东流入黄河。沁园在沁河出太行山口不远之处,已经荒废多年。张扬将军预料,皇上驾临怀川大地,必定要求去看沁园,因此,亲自指挥抢修。那里还有温泉,皇上正好驾幸沁园,养息龙体。”
献帝听后,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在伏后脸上亲了一口,左右之人,也都面带喜色,不敢笑出声来。献帝一行,过了济水桥,在轵县城停留一夜,第二天就赶往沁河和丹河交汇处的野王县城。然后在沁河里,逆流北上,数十条小船,一起划向沁园。
沁园
沁园,也就是沁水公主园。它的来龙去脉,刘协是听姑母阳安公主刘华讲的,皇后伏寿和他一块儿听的;如今两人坐在小船上,又津津有味地听老艄公讲那有关沁园的故事。
在沁河穿过太行山的出口处,水流湍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这里修有规模很大的水利工程,称为枋口。在汉明帝刘庄永平三年(公元61年),又在这枋口之南,横跨沁河,建起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庄园。那个时候,沁河和它东边的丹河流域,到处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翠竹,形成我国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竹林。这年汉明帝刘庄带领他的女儿刘致从洛阳来怀川游丹河竹林,公主为这里青山绿水的旖旎风光所吸引,流连忘返,请求父皇在此为她建一座长期居住的庄园。明帝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就一口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封刘致为“沁水公主”,当年就开始建起了庄园,就是沁园。明帝把沁水公主嫁给了高密侯邓乾,小夫妻就长期住在这沁园里,过着快乐的生活。
到了汉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皇帝立了窦宪的妹妹窦氏为皇后,窦宪受宠日盛,以大将军的权势总揽朝政,竟用很低的代价,夺了沁园,成为他的避暑之地。时人瞠目结舌,后有人写诗句咏叹其事,题名为“沁园春”。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沁园春”词牌的由来。
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竹林锐减,沁园荒芜。不过沁园东部分的温泉尚存,一年四季水温不变,人们若能常来这温泉里洗澡,便可祛病健体,延年益寿。帝后未来之前,河内太守张扬本来在河阳、温县、怀县、山阳、野王几县中间地带的射犬聚,督建隔河相对的东西连环城,那是军事要地,距黄河甚近。他听到皇帝要来河内,就离开射犬聚,又来亲自监督,修复沁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怀川改元(3)
老艄公和他的助手都累得满头大汗,把船靠岸,随后的船只也都相继靠岸。上得岸来,只见太守张扬在沁园门口外跪迎,后边还跪有几位官员。杨彪认得张扬,小皇帝刘协记忆都模糊了,张扬是董卓胁迫他离开洛阳之前,朝廷任命的河内太守。这几年他在河内苦心经营,政绩斐然。杨彪上前告诉小皇帝:“前边跪者,就是河内太守张扬将军。”
这时只听张扬说道:“臣河内太守张扬,恭迎圣驾,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余跪的人,也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帝刘协心中对张扬很满意:“张爱卿平身,你辛苦了!”
张扬把帝、后领进一座新整修出来的宽敞的房子里,房里一切俱全。茶几、椅子、桌凳、衣架等全是竹子做成,给人一种清新爽快之感。帝后落座,立即有女仆献上洗脸水和怀川特产菊花茶,有一股扑鼻的清香。随身宫女为帝后洗脸、洗手。
张扬向帝后问道:“皇上、皇后,是先用膳,还是先洗温泉澡?”
小皇帝眼看着皇后伏寿:“就先用膳吧?”
小皇后伏寿笑着点了点头。
张扬传话:备膳!
随即有四位花枝招展的姑娘用四方红漆条盘端来四种水果,搁到小皇帝面前,张扬介绍说,这四种水果都是河内特产,顺口介绍道:
轵县红李,
河阳白桃,
温县黄杏,
沁水葡萄。
又有四人,端上四样凉菜,张扬介绍道:
野王驴肉,
修武变蛋,
平皋凉粉,
波县黄鳝。
又有四人端上四样热菜,张扬介绍道:
清化竹笋,
黄河鲤鱼,
沁南山药,
林虑野鸡。
仆人把主食献上,张扬介绍道:
山阳酥饼,
怀县油茶,
原阳炒米,
百泉浆面。
张扬又介绍酒水道:
地黄酒,
山药露,
牛膝宝,
菊花茶。
这些东西,都是河内太守张扬命令河内郡当时所辖十八个县的第一把手亲自抓上来的,要是在太平盛世,一个皇帝吃喝这些东西,一点也不稀罕,那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此时是连年战乱不息之时,皇帝能吃到喝到这样的东西要比山珍海味、燕窝鱼翅都好上十倍百倍,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了。小皇帝称赞张扬一片忠心,立即封张扬为大司马,说道:“朕封你为大司马,与太尉杨彪,共同到洛阳辅佐朝政。”
张扬谢恩:“陛下封臣为大司马,臣谢主龙恩,但想兼任这河内太守。三公外任,大汉朝已有先例。陛下还是在怀川多住一段时间,调养身体,以后再回洛阳不迟,洛阳现在是一座废城,陛下怎好回去?”
刘协没再多说,要求张扬安排帝后到温泉洗澡。
张扬派人安排小皇帝刘协及皇后伏寿到温泉洗澡。二人吃了一顿饱饭,心情很好,在温泉中戏水欢笑。
刘协在水中托着伏寿的肚子,教她游水,也不管远处是否有人观看。
伏后自从流产以后,身体一直很虚弱,在沁园里住了一些天,健康状况略有好转。张扬不仅陪同刘协和伏后去游了丹河东岸最大的竹林,而且还游了野王县北部的一段太行山,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山峰采药祭天,因此称为神农山。张扬请当地的民间医家给伏后治病,只是腿肿一时治不下来,便劝帝后到山阳去求藏梅寺住持念一大师诊治,小皇帝刘协一时犹豫不决。游神农山时,刘协还遇到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名叫王烈,向刘协说:“陛下崇拜炎黄二帝吗?孙登送帝一部《黄帝内经》,我再送帝一部《神农经》吧!”刘协想:二经已失传,今朕复得,天意!他在心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学习炎黄二帝,使自己成为一位帝王医生!
山阳
“寿姐姐,这怀川风光,真是胜过秦川呀!轵县有王屋山,野王有神农山,张扬说,山阳还有云台山,咱也去游一游吧。”
怀川改元(4)
“小弟,你可不能贪图玩乐,耽误正事呵!”
“还想到山阳给你治病嘛。”
小皇帝刘协和伏后住在沁园里将近两个月,这是他自从登基以来,最平静的一段生活。常常是上午登山林观景,下午在温泉中戏水,晚上相拥而眠,尽情欢乐。
太尉杨彪是原司徒杨赐之子,忠心耿耿,昼夜为社稷着想,看到小皇帝在沁园乐而忘忧,心中很是着急,一日向刘协进言道:“我君臣实际上尚无立足之地,陛下决不能高枕无忧。李傕、郭汜二人各怀鬼胎,互相猜忌,因此被董承、杨奉击退,但他们还会卷土重来;袁绍占冀州,袁术据淮南,都有称帝之心;现得到消息,杨奉已带部分兵士投奔袁术去了,洛阳空城,董承将军,很难固守;近日还得知曹操收编了数万黄巾军余部,进占颍川,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派人四处打听皇上下落,其意难测;张扬将军想留皇上在怀川建都,也是好意。陛下何去何从,应早作决断。”
小皇帝刘协听了太尉杨彪一席话,头脑大为清醒,说道:“太尉一席话,使朕茅塞顿开,如今正是国难当头,朕还是想回到东都洛阳,重振朝纲。”
杨彪道:“从河东到河内,在这两地的时间,转眼工夫半年就快过去了。时不待人,正如我们在沁河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陛下亲眼看到的事实,现在大汉国家也是一条船,不进则退,后果如何,请陛下三思。”
刘协问道:“朕还是想回洛阳,以太尉之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