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聂荣臻的非常之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完会,下午2时许,张太雷在返回总指挥部的路上,遭到敌人袭击,不幸牺牲。
  张太雷是广州起义的领导核心,他的牺牲,无疑是对起义的一个重大打击。
  12日傍晚,叶挺、聂荣臻想看看各处战况究竟如何。
  他们来到总指挥部东南方的财政厅,登上院内的天台制高点,在夕阳西下的苍茫暮色中,看到观音山有大队敌人已经绕过起义军坚守的阵地,向总指挥部方向袭击。
  珠江以北市区,到处火光冲天,有些地方,显然已进入巷战。
  总指挥部危在旦夕,起义军危在旦夕!聂荣臻对叶挺说,老总,这个局面怎么办?叶挺说,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什么办法!聂荣臻接着说,现在不能再坚持了,再坚持下去,只能是无谓的牺牲,必须马上撤退,否则起义军有被全部消灭的危险。
  撤退的方向,你说的两个去向中,去韶关太远,还是去海陆丰好。
  叶挺没有吭声,只是叹息。
  聂荣臻深知,叶挺是因为受了诺依曼的无理斥责,继续进攻又是张太雷决定的,他不好表态了,但他是不反对撤退的。
  聂荣臻赶到总指挥部时,在门口碰上了恽代英、陈郁。
  他们问,怎么指挥部里什么人也没有了?聂荣臻说,现在敌人四面向广州市区进攻,事态严重,观音山上的敌人来势很猛,我们必须马上撤退,我已经跟叶挺说过,他没有表示反对。
  总指挥部没有人了,就由我们军委来下达撤退命令,你们赶快离开吧。
  说完,聂荣臻进入总指挥部,见确实没有人。
  以后他辗转找到黄锦辉,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确定下达命令,起义部队都立即撤退,到黄花岗集中,然后经花县去海陆丰。
  聂荣臻去通知教导团,因为他不懂广东话,又不熟悉市区交通,教导团比较集中,容易通知到。
  黄锦辉去通知赤卫队。
  聂荣臻来到四标营教导团团部,找到了起义时被任命为教导团团长的李云鹏。
  告诉他把教导团集中起来,到黄花岗集中后,经花县向海陆丰撤退。
  下达完命令,聂荣臻由四标营往八旗会馆方向走,因为那里还有叶剑英。
  一路上,碰到了起义部队,他就通知他们撤退。
  下半夜,当他来到长堤时,长堤已经被反革命军队占领。
  但仍然到处枪声不断,这是反革命在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
  聂荣臻不走大街,专串小巷。
  一次他碰到商团(国民党的地方武装)搜身。
  名曰搜身,实际是抢掠,把他身上值点钱的东西,像钢笔、手表等全部抢走了。
  敌人问聂荣臻是干什么的?他就是不吭声。
  任凭他们搜,因为不会广东话,一吭声就可能遇害。
  到了八旗会馆附近租住的房子见了叶剑英,聂荣臻把详情告诉了他。
  他对叶剑英说,现在不能马上走,敌人在交通要道,轮渡码头等处搜查正严,待过几天后再说。
  到12月16日,广州的街面上比较平静了,敌人的搜查已经放松,聂荣臻化装成商人,回到了香港。
  广州起义,高举工农兵武装夺取政权的大旗,使苏维埃旗帜在广州上空飘扬了两天多。
  但这场起义,又像事先预料的那样,在优势敌人的压迫下,起义行动失败,被害革命烈士达5700多人。
  这样的一次大起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可以说是伟大的意义与惨痛的教训同时并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在广州起义中(5)
但在总结这次起义时,刚调来主持省委工作的李立三却认为起义领导人犯了“军事投机”的错误,在关键时刻动摇,对起义指挥不力等等,对起义全盘否定,进而大批处罚参与起义的领导人。
  聂荣臻不同意这种做法,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了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
  在到达香港以后,他写了《广州暴动的经验教训》文章,刊登在1928年初的《广东省委通讯》第七期上。
  针对“军事投机”的说法,他在文章中说:“这一次十二月十一日的广州暴动与今年三月十二日的上海和八一的南昌暴动,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兵士的武装暴动,直接解除敌人的武装,夺取敌人的政权。
  但广州的暴动,比上海、南昌更添特色的是:”八一南昌“参加暴动的有工人、农民、兵士,是工农群众的大暴动。”
  “镰刀斧头交叉的红旗,飘展于全广州市。”
  “这一次的政权,是工农兵代表大会产生的苏维埃政权。”
  “过去五十几年的巴黎公社,我们还常作很重要的功课不断地去研究它。
  列宁同志得巴黎公社的经验,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方才在我们眼前过去的事实,我们怎能不去寻得经验?”聂荣臻在热情讴歌的同时,着重从军事上总结了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起义前没有做充分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去广泛发动群众。
  2、指挥机构不健全,叶挺只能指挥参加起义的军队,不能指挥工人赤卫队和农民赤卫队。
  因为缺乏统一的指挥,就难以充分发挥起义队伍的整体力量。
  3、起义开始,没有很快占领邮电局,占领后也没有有效地加以控制,致使敌人在11日还能使用邮电通信工具,指挥调动部队。
  4、没有在事前制订周密的撤退方案,致使起义部队匆忙退却时,秩序混乱,损失很大,缴获的大量武器弹药,没能带走,也没有破坏。
  5、没有组织有效的后勤保障工作,像吃饭,弹药供应等,都没有得力的措施。
  6、肃反工作不彻底,尤其是起义一开始,没有注意把反革命头子抓起来。
  7、没有破坏连接广州的广汉、广九(广州到九龙)、广三(广州到三水)铁路,致使敌人能通过铁路,快速调兵,向革命反扑。
  8、没有组织有效的侦察工作,有关敌人的许多情况,大多不够清楚。
  9、没有明确的俘虏政策。
  俘虏中的步兵、炮兵约2000人,都是北方穷人,经教育,多数愿意革命,但没有注意去领导指挥他们。
  10、党所领导的各种革命力量,平时都要注意学习军事技术和战术。
  起义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很少有人会用。
  起义军不懂巷战,不能有效杀伤敌人,反而加大了自己的伤亡。
   。 想看书来

第一节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1)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了西安三原附近的宫和镇,国难当头,聂荣臻热血沸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红军的高级将领,定当请缨杀敌。
  8月19日,聂荣臻接到红军前敌总指挥部通知,毛泽东从延安来电,一军团作为红军抗日先遣兵团,由陈光、罗荣桓率领,率先行动,同时通知他前往洛川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红军出师抗日的有关问题。
  8月23日,聂荣臻赶到了洛川。
  洛川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在会上,毛泽东还把我军的战略方针,归纳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经过讨论,大家都同意这一方针。
  聂荣臻是坚决拥护这个方针的。
  8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3个师。
  第一一五师由原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七十四师(留陕北)组成,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10月改称师政委)。
  8月29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
  聂荣臻任该会委员。
  洛川会议结束后,聂荣臻与林彪坐卡车向西安进发。
  他们准备在西安换乘火车追赶第一一五师已出征的部队。
  谁知,遇上北方秋季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卡车多次陷入泥坑之中,聂荣臻等将领不得不下车搬石垫路,冒雨推车,弄得泥水满身,疲惫不堪。
  卡车行至宜君县附近,再次陷入泥坑,车轮打滑,无法前进。
  为了争取时间,聂荣臻和林彪改乘马匹,带上警卫人员先行出发。
  去前方的军队领导分两批从西安出发,林彪先走,聂荣臻同周恩来一起,两天后乘坐蒋鼎文派出的专列,前往太原。
  火车到达侯马车站。
  第一一五师的第二梯队——师直属队和徐海东率领的三四四旅正好行军抵达侯马。
  聂荣臻在这里赶上了部队,便与周恩来分了手。
  这时,林彪已经带着第一梯队——陈光率领的三四三旅先行出发。
  天不作美,连降暴雨,第二梯队的干部战士,由侯马北行不远,同蒲路被洪水冲断,部队行动受阻。
  聂荣臻要部队抢修被洪水冲坏的铁路。
  部队边修路边前进,于9月中旬到达太原。
  第二天离开太原,车到原平不能再往北开了。
  聂荣臻率领三四四旅步行北上。
  他们经过五台、龙泉关,于9月23日到达平型关东南的上寨。
  与林彪会合了。
  在上寨师部门口的土场上,他们各自端着饭碗,蹲在地上边吃边谈。
  林彪说,国民党第六集团军原来要求第一一五师增援灵丘正面作战,为此,我到距日军仅5公里的灵丘城,侦察敌情,了解友军情况,还看了平型关一带的地形。
  今天,接到总部命令,要在平型关侧击日军。
  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平型关以北险要的地形打一仗。
  饭后,林彪在油灯下摊开地图,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逐一作了说明,征询聂荣臻的意见,这一仗打不打?聂荣臻想,当前日本侵略军气焰嚣张,友军锐气尽失,这一仗,事关国威军威。
  在洛川会议上,他拥护毛泽东基本上是打游击战的方针,但还有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一条。
  而且林彪制订的作战部署,比较周密,胜利的把握性很大。
  因此,他果断地说:“打!为什么不打呢?利用这么好的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气焰骄纵的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嘛。
  我们要力争在与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交锋中,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9月24日,一一五师在上寨镇小学的土坪上召开了营以上干部战斗动员大会。
   。 想看书来

第一节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2)
会上,林彪宣布了作战部署。
  聂荣臻进行政治动员,语气坚定有力:这一仗必须打胜!在“恐日病”和“亡国论”到处流行的时候,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着八路军出师后的第一个捷报,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我们面对的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第五师团,武士道精神很强,在日军中颇有名气。
  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恶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与会的团、营干部,都是经过长征的钢铁战士,听了作战部署和政治动员,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即与日本强盗决一死战。
  开完会,林彪、聂荣臻又组织与会干部进行了现场勘察。
  聂荣臻爬上山梁,见平型关坐落在群山之间。
  这一带山势不高,但是山连山,峰接峰,有利于部队隐蔽。
  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里,沟深十到一百多米。
  大部分地方宽不过三五米,仅容一辆卡车单行,沟道两侧,是刀削似的危岩绝壁,再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
  在这里埋下伏兵,不愁消灭不了进入伏击圈的日军。
  当天晚上,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从上寨、下关赶到离平型关三十余里的冉庄一带,隐蔽集结,待机歼敌。
  天突然下起了暴雨,气温骤降,秋寒袭人。
  林彪、聂荣臻的决心毫不动摇,两人都说,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出击!午夜,八路军继续向预定地域进发。
  他们既无雨衣,又无斗笠,只得在风雨交加中,沿着山间小路和泥泞的山沟穿行。
  暴雨汇聚成山洪,战士们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在急流中进。
  大家的手脚冻僵了,牙齿冻得咯咯响。
  聂荣臻关注着部队与山洪搏斗的情况。
  三四三旅走在前面,两个团都平安地越过激流,走在后面的三四四旅只过了一个多团,剩下的人马却被越来越汹涌的山洪挡住。
  有几个战士杀敌心切,急于涉过急流,被凶狂的山洪冲走,不幸遇难。
  聂荣臻对林彪说,三四四旅已经过河的一个乡团按预定方案使用,没有过河的部队不再强渡,以免不必要的牺牲。
  林彪同意这个意见。
  1937年9月25日,聂荣臻同林彪指挥了威震中外的平型关大战。
  当天早晨,部队按预定时间赶到了目的地。
  由杨得志、陈正湘率领的六八五团和由李天佑、杨勇率领的六八六团,埋伏在沟的东岸。
  三四四旅张绍东、韩振纪率领的六八七团,占领了东河南以北的高地,以便切断敌人后路。
  陈锦秀、田守尧率领的六八八团,作为预备队。
  杨成武的独立团和刘云彪的骑兵营已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以东开进,配合平型关作战。
  大战一触即发。
  激战前的战场,出奇的平静。
  聂荣臻想到,中国有句成语叫“请君入瓮”。
  日军要进攻平型关,必走这条十里长沟,这帮凶狠暴戾的强盗只要进入这个有几千伏兵的“巨瓮”,就会成为“瓮”中的死鳖!上午7时许,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进入了伏击圈。
  一百多辆汽车载着日军和物资在前,二百多辆骡马大车拉着大炮和给养紧随其后,压阵的是骑兵。
  日本兵毫无战斗准备。
  山沟里,马达声、马蹄声、大车的轱辘声,响成一片。
  敌情汇集到师部,敌军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沟道里足有一千多人。
  林彪、聂荣臻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
  顿时,八路军的枪弹、迫击炮弹飞向敌群,手榴弹雨点般地泻进沟道。
  日本侵略军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汽车撞汽车,人挤人,马狂奔,乱成一片。
  聂荣臻发现日军很顽固,利用汽车作掩护,进行顽抗,并且组织兵力抢占有利地形,忙对林彪说:“对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还不能让他们有喘息时间。”
   。。

第一节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3)
林彪说:“是这样。
  部队得冲下沟道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掉!”于是他们立即命令部队出击,并指令六八六团派出一个营,冲过公路,抢占在设伏前因怕暴露目标而来不及占领的老爷庙制高点,以便两面夹击敌人。
  八路军勇士高喊着向敌人扑去,展开了肉搏战。
  聂荣臻透过望远镜看见那群经过武士道训练的日军失去指挥,被分隔开来,仍然利用汽车和沟坎,进行顽抗。
  我军攻势越来越猛,连伤员也与敌军扭打在一起,互相用牙齿咬,用拳头打。
  敌人终于支撑不住,逐渐被消灭。
  他知道,六八六团副团长杨勇在激战中负了伤,仍继续指挥部队。
  六八五团一连连长曾贤生,带领战士冲入敌群,在肉搏中壮烈牺牲。
  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有位战士与敌人拼刺刀时,双方的刀同时刺入对方的胸膛,一齐倒在血泊中。
  中午时分,被堵截在辛庄、老爷庙、小寨村一线山谷的一千多名日军全部被歼灭。
  八路军缴获步枪一千余支,机枪二十多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马车二百多辆。
  日军增援部队被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
  独立团还在灵丘与涞源之间的腰站,击毙增援的日军三百余名。
  血战后的十里长沟,日军人仰马翻,尸体狼藉。
  燃烧的汽车,遗弃的武器,散落的文件、作战地图,写有“武运长久”的日本军旗及各种罐头食品满地皆是。
  聂荣臻走下山谷,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部队对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估计不足。
  干部战士们仍然用国内战争时期对待白军的办法对被击溃的日军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为此吃了许多亏。
  有的战士去背日军的重伤兵,被一口咬掉耳朵;有的战士为躺在地上的日军包扎伤口,反被开枪打死,付出了血的代价。
  在激战和打扫战场中牺牲的二百多人,大多是经过长征的老战士。
  聂荣臻为他们的牺牲痛惜不已。
  突然,从离聂荣臻不远的一个山洞里传出几声沉闷的枪声,警卫员阮寿贤急忙拉着聂荣臻闪到隐蔽处。
  原来,一个日本兵钻进了山洞,不但不投降,还向外打冷枪。
  几个战士朝洞里射击,总也打不着他。
  聂荣臻说:“丢手榴弹,炸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