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之后一份从西北医药研究所的一份关于去氧麻黄素的报告出现在西北医药高层主管的面前,得到这份报告后的医药公司的高层主管们。立即从去氧麻黄素的药效中看到了商机的存在,无论是任何药物总有他的实用价值和用途,即便是这种去氧麻黄素也不例外,抗疲劳性!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

“……上个月咱们渗透到阿穆尔的分队解决了800多名日本兵还有几十名军官,等于干掉了他小半个联队,只要日本人还扶持社工党游击队,咱们就和他们这么扛下去,看谁最先撑不住!”

在上乌金斯克的后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内,一名参谋军官面无表情向司令官汇报着渗透作战的成果。

现在西北和日本在西伯利亚打着一场暗战,日本人扶持着远东苏维埃并利用其手下的两万余名武装人员,不断的对西北军控制的后贝加尔等地发动偷袭,几个月来已经有近千名西北军或模范军的死伤他们的偷袭。

尽管后贝加尔集团军曾经和俄罗斯护**合作,向日本人控制的滨海州以及阿穆尔州派出了不少由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人组成的游击队,但是效果非常有限。所以现在后贝加尔集团军都是从部队中直接抽调分队袭击日军,以杀伤日军士兵为目的。

“日本人和咱们不一样,不会在乎那些只值一分五钱的士兵,相比于士兵的性命,他们更在意的是那些宝贵的物资!从今以后,咱们敌后渗透作战从杀伤日军转向摧毁日军物资仓库,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人肉痛!”

在日本陆士留学并在日本军队中服役半年的冷御秋对于日军可谓是再了解不过,他们会在乎士兵的性命,那根本就是笑话。相比于只需要一份征召令就征来的士兵,物资贫瘠的日本人更在意的是物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的不可再生的物资。

想让他们撑不下去,只有从这方面着手,日本现在的经济无法承受军队在西伯利亚接连不断的损失大量的物资损失。更何况日本还需要利用现在日元大量贬值的机会,把宝贵的物资出口到欧洲以挣取外汇,缓解目前日本的经济危机。

第104章 袭击

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或许是因为成见吧,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不过的确,冰雪和严寒就是西伯利亚的代名词。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探险家、商队、平民埋身于西伯利亚的冰雪之中,但是人们对于西伯利亚的热情,却从未有丝毫减退。俄罗斯人没有减少他们对于西伯利亚的热情,同样现在的中国人同样满怀热情的来到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当然也包括对这里同样持有野心日本人。

数十万来自中国三十余省的子弟在这面冰面上奋战,忍受着严寒、历尽千辛万苦,也只为了能够在有一日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国的领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忍耐着、牺牲着、奉献着,“我们这一代人所要做的就是忍耐、牺牲、奉献!一切为了我们的国家!”这是长官们告诉他们的,也是他们要尽的义务!

此刻在在绵延上千公里的外兴安岭的一座高山的山腰处,有几十个人正奋力向上移动。他们的装束相同,皆是头戴厚厚的风帽,一副巨大的遮阳镜盖住了大半个脸,身上则穿着厚厚白色的防寒服,绳索通过索扣连接着每个人。

他们地脚下穿着及膝的登山靴,靴底铝制的雪鞋踩在松软的雪地上,在冰雪中和狂风中奋力的前行着,如果不是他们背后的步枪和身上武器地话。恐怕人们会把他们当成一支登山队或抢险队,但他们从他们的装束来看显然是一支军队。

所幸,在大雪不止的西伯利亚这几天之中的竟然没有下雪。但在西伯利亚这种极地环境,即使阳光明媚,也不会令人有丝毫暖意,更加之现在从北冰洋吹来的寒风依然如刀般刺骨。走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这些强健的士兵们此时个个呼吸不畅,每挪动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

白雪映日,劲风疾吹,天有不侧风云,就在这他们行走至半山腰的时候,本来那深蓝色天空中的白云,突然逐渐聚集。并逐渐增厚,显然是快要下雪地模样。

走在前方的队长张云亮推了一下墨镜,观察了一全天。对后面的战友说道:“可能要变天了,今天看样子是过不了山了。”从皮制地挎包内取出地图看了一下,喘了口气道:“估计距离目标区域还有7多公里,如果有暴风雪的话,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宿营。”

接受过山地和寒区作战的战士们当然都知道,暴风雪是他们在穿越西伯利亚山地时的最大障碍。这一支小分队并没有佩带军衔等各种标识,他们来跋涉数百公里是为了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此时山腰风更大了。战士们俯视四周万里雪原和冰峰。所有人都有悲凉感。仿佛是高处不胜塞地寂寞。但是却又让人不禁生起满怀地壮志。但却不能阻挡他们感觉到北冰洋吹来地寒风带来地寒意。

寒冷地气候是任何一支军队在西伯利亚作战所面对地最强大地敌人。即使你认识到它地危险以及能够利用它地一些个别特征。它还是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地对手。忽视或低估这股力量可能会导致死亡。在寒冷地西伯利亚地区。冷风降温会增加危险。低温症、冻伤随时都有可能夺战士们地生命。尤其是在暴风雪来地时候。有时甚至于只需要几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几个小时。

在大雪覆盖地外兴安岭地山脉上寻找宿营地非常简单。尤其是对与这种接受过山地和极地作战地士兵而言。雪坑和岩坑很易辨认。像山腰处分散地被大雪覆盖地针叶林中。在那些针叶树地枝条下就有可能有天然地坑洞。竟然不那么容易辨别。

一般情况下在稍大一些地树木树干四周可能会有空隙。在大树地某个枝条下也可能有个坑洞。所需要做地仅仅只是在背风处地枝条下面用硬物挖一挖。确认是否有坑洞。然后直接利用雪坑就可以作为一个防寒、防风地宿营地。

张云亮和几名战士在一棵至少有百年树龄针叶树下找到了一面积有五、六平方大雪坑。足够四、五个人在其中宿营。于是便立即钻了进去。一钻入雪坑之中。原本刺骨地寒意便开始慢慢地消除。而用工兵铲休整着雪坑。不一会便整出了一个规整地雪坑。对此每个人都早已是轻车熟路。他们曾在大兴安岭、蒙北、外贝加尔接受过极地作战训练。

“呼!”

检查完二十几外宿营地和十几外暗哨之后,张云亮才顶着暴风雪返回自己的宿营的雪坑之中,一进入雪坑,用雪块堵上入口,拍去了防寒服上的雪花后,便脱掉厚实的手套,将罩着手的毛冷袖缩入袖内,然后冲着手吐了口气搓搓手以让自己感觉暖和一些,随后又**面部皮肤以防形成僵硬红斑。

按照过去在接受极地作战训练时,教官们的话说在遮风挡雪的雪坑内都无论外界温度多低,雪坑的室温不会低于零下,而只需点上一支蜡烛,就可使室温再升高。对于敌区作战的张云亮带领的分队而言,显然没有这个条件。但是外兴安岭常内的驯鹿和其它动物的油脂却是用来作饭和取暖的最好的燃料,雪坑内几个简易的炊架下燃烧着的油脂块,使得原本都有些颤抖的张云亮,不一会儿便感觉到了热意,于是便去掉了防寒服地绵羊皮胆风帽,同时拉下了防寒服的拉链。

西北的防寒服是早在共和六年年初的时候,就由西北联勤处参考外国“防寒服”设计制造,实际上他的原型是二战时美军的N…3防寒服,派克式大衣设计能将大腿以上地部位严密的包裹起来。防风防水的涂胶斜条纹布面料,填充着特制的保暖棉织物,择羊绒的风帽上还挂了一个狗毛外圈。

在这个时代西北冬天的温度底达零下三十度甚至四十余度,所以除了大衣之外为了支持西北军冬季作战,所以装备一种防寒服就成了必然,当初在选择防寒服的时候。司马选择了N…3防寒服这种在美军中服役了60年的防寒效果非常出色的防寒服。

这种美军二战时为阿拉斯加美军研制地防寒服非常适应从西北到西伯利亚的极地低温,现在这种防寒服已经是西北军的制式装备。在后世时,司马曾听过“在俄国打仗,最大地敌人就是他的冬天!”,为了克服西伯利亚冬天对西北的影响,大量取自后世的防寒服、防寒靴、极地睡袋、高热量食品、取暖汽灯等各种各样的防寒装备的使用,甚至使西北军比土生土长的俄国人更适合西伯利亚寒冬的作战环境,这或许就是技术的力量。

“云亮,喝口热汤吧!”

身为副队长地杨晨拿着一个饭盒递给了张云亮。然后接着在地图上查找着最佳的路线,并计算着目标距离和所需要的时间。

“嗯!”

尽管饭盒里的驯鹿肉汤没有大料之类佐料只有些咸味,但是喝了一口还是让张云亮从嘴一直暖和到胃。只用几口张云亮就连汤带肉的下了肚,肉汤一下肚,原本被暴风雪吹的没有什么暖意的身体立即暖和了起来。

“云亮,如果明天咱们走这条路的话,虽说远了二十多公里,但不用像现在这样翻山越岭的,这条路有三分之二地路都是冰面上,另外一半也只是起伏地带,完全可以用雪橇行进。估计明天晚上就能到达目标区域,到时咱们可以休整一天一夜。”

指着手中的地图上用铅笔划的一条虚线杨晨开口说道,这条路线是杨晨在地图上找到的虽不是最近但却是最快的一条路。

从军营出现到现在都已经九天了,在这种大雪覆盖的时候大半像之前这样依靠步行翻山越岭,已经耗尽了战士们身上的体力,现在大家都是在坚持着。现在选择的这条路尽管有些危险并且距离稍远,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体力,

“嗯!这条路好是好点,就是……过这两道悬崖地时候。恐怕要费些功夫!如果这两道都是下崖到也没什么,还有需要翻越其中地一道悬崖,在这时候……风险是不是大了点!”

感觉暖和一些的张云亮地看了一下地图,杨晨选择的这条路线张云亮在之前行军休息的时候也考虑过,只不过需要过两道悬崖的所担的风险,让张云亮不得不小心一些,尽管张云亮带领的分队是从西北的唯一的山地一师抽调来的,翻山越岭是山地部队的看家本岭,像这样的悬崖在过去的训练之中也经常翻越。但是现在对于自己而言完成任务排在第一位。在行军时必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但是。云亮你看看战士们,这几天已经累的够呛了。要是再这么走下去,估计等咱们到那里,至少得休整两天才能投入战斗,这条路尽管是困难些,但是却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战士们的体力!再说咱们可是山地兵,要是连这种小悬崖都不敢过,那还是什么山地兵?”这条路会有多少风险杨晨当然明白,不过相比于队长张云亮的稳妥而言,杨晨更多了一分冒险精神,而这种冒险精神来自对战士们的信心,当然这种信心是训练场上的训练给予的。

“嗯!……就走这条路吧!”

张云亮想起之前检查雪坑里战士们疲惫的神情便皱了皱眉,犹豫了十数秒后才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像先前那般在覆盖着大雪的深山里行军尽管很安全,但是翻山越岭消耗的却是战士们的精力,作为指挥官很多时候总是要做出一些取舍。

强劲的风雪在浓雾的伴随下将正在攀登着悬崖地张云亮吹得摇摇欲坠。尽管带着有浓密的狗毛外圈的风帽,但是张云亮仍能感觉脸颊已被冻僵,口中吐出的热气还没飘出多远就被寒风冻得中途折断。

然后借着靴底峰利的钢齿找着一个支撑点的张云亮缓了口气,然后抽出腰间冰镐钉上冰壁稳住身形,朝头上看去,作为分队之中攀登技术最好副队长杨晨此时自然是一马当先。利用手中地镐和登山索上在最前头开路,还有十几米他就能到达崖顶了!

但就在他把试图把绳索的钢钉敲进冰雪下的岩内,以帮助战友翻越这座悬崖的时,一阵疾风吹过,他的冰镐没钉住,一个趔趄。滑了下去,张云亮一下没抓住他,他身体急速下落,但人降下了十来米,一直拖掉了两根钉在崖壁内的钢钉后才被绳索拉住,好险!

十几分钟之后,当张云亮攀上满布冰雪的崖顶的时候,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地他把冰镐仍在一边,然后狠狠的坐在雪地上;慢慢的抬头环视着这白雪皑皑山顶。过这座山前面再有不远就是结雅河,剩下地一路都是一马平川的被冻实的河道。

“云亮,我说过了!要相信咱们的战士!”

尽管嘴上这么说不过在心里杨晨还是倍觉侥幸。如果不是钢钉扯住了自己,如果不是那几名战士拼尽全力把自己扯上来,恐怕自己已经变成了崖下的一堆烂肉了,到时自己恐怕会成为西北军校第三期学员中第一个实现了毕业的诺言——“忠烈祠见!”

“……从滨海州到阿穆尔州的每一座城市、乡村里,到处悬挂着日本的太阳旗,日本的军官和士兵主宰着这里地一切,**、抢劫、屠杀似乎是这些日本军人唯一善长的事情,而浦盐派遣军司令部对此却从来都是视而不见,有谁会在意占领区的平民的安全呢?即便是那些社工党的赤卫游击队恐怕都不会在乎这些。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只有和复辟的沙皇合作的中国军队,才是他们眼中的入侵者!天知道中国军队没有残杀过一个俄国男人或**过一个俄国女人,……但愿上帝保佑俄罗斯!”

在俄国人聚集地哈尔滨,《Nov》(生活新闻报)上一名从阿穆尔州逃到哈尔滨的俄国人如此写道,很多俄罗斯人为了安全逃到了哈尔滨,尽管这座城市早已经被中国人收复,但是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工作,最重要的是安全可以得保障,相比于残暴的日军。中国人仁慈的就像天使一般,以至于一些俄罗斯人都祈祷,如果真的无法避免占领的话,那么就让中国人占领这里吧!

位于结雅河支流托米河畔的阿列克山德罗夫斯克是阿穆尔州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建于1860年,是阿穆尔铁路上重要地铁路枢纽,有一支线通往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这里和阿穆尔州以及滨海州地每一座城市一样,四个多月前就被日军占领,城里随处可见的日本地膏药旗和日本兵。总是会让人心生一种这里或许是一座日本城市。如果不是街面上随处可见的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话,只不过在这里绝对见不到一面俄罗斯国旗。

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位于城郊的一处民居里不时传出女人痛苦的嘶喊声,过了一会哭喊声停了。接着一个提着系着腰带的面带着淫笑的日本兵从民居里走出来,在大门外将步枪放到门旁的柴田重二穿起了大衣,想着之前那个俄国女人的尖叫和哭喊声,柴田重二感觉的脸上带着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作为占领军总是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权。

顶着头上的雪花背着步枪的柴田重二,一边走着一边哼着没人能听懂的日本歌,走的时候还不忘记从包里拿出从那个俄国女人的家里抢的银质的餐具仔细看了一下。对于周围那些房屋的窗后带着仇恨的眼神根本就是视而不见,死一个日本兵就要枪毙二十个俄国人地命令,早已让这些俄国人选择了屈服。

在堆满积雪的冰封的河道中,鹅毛般的大雪仍在漫天飞舞着。几十名划雪橇的背着武器的军人悄无声息地从河道内一闪而过,他们头戴毛领防寒风帽、大型的遮阳镜、身着白色伪装服、手上戴着厚实的羊皮作战手套。领头的张云亮紧握滑雪杖,熟练的在满布雪花的冰面上穿行着,在他的身后几十名部下则紧紧的跟在后面。

突然,从河岸边的树林后传出地一声异响。使得正在滑行的队伍停了下来,张云亮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在冰雪反射地光线下出现了一道正在走动的人影。

“这至少值两百多日元吧!如果要是一年多前的两百日元多好!”

看着在闪烁着银光的餐具柴田重二如此想道,如果是一年多前的两百日元,柴田重二相信凭此自己就能娶个漂亮的老婆,而现在这些还不够。以后还要再努力努力!一年多以来日元的含金量狂跌,价值甚至于不及过去的三分之一。不过尽管如此,这些银餐具对于每个月只五元浦盐派遣军军票的柴田重二而言,这仍然是一笔不菲地收入。

“唉呀!竟然忘记那件大衣了!太可惜了!”

把闪烁着银光的餐具放进包里之后,已经走远的柴田重二才想起来自己竟然忘记拿一样很值钱的东西,那个俄国女人的那件呢绒大衣,狐狸皮制成的毛领,拿回日本至少值五十日元。想到值这么多钱,柴田重二不禁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回去把那件大衣再抢过来。

此时柴田重二显然没有留意到脚下的一个突起的雪包。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