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刘表刚死,请让我去向他的两个儿子表示吊唁,并慰劳其军中将领。同时说服刘备,让他出面安抚刘表部众,大家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的建议。如果这事办成了,天下就不难平定了。现在如不赶快去,恐怕会被曹操抢先。”
荆州本来是孙权觊觎已久的一块地方,他又何尝不想利用刘表死去、两子不和的机会,从荆州捞到一些好处。但曹操势力正盛,如果荆州不保,江东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现在通过刘备来稳定荆州、联合荆州确实不失为明智之举。孙权当即接受了鲁肃的建议,派他前去荆州,以吊唁为名探听虚实。
鲁肃刚到夏口,就得知曹操已大举向荆州进军的消息,于是日夜兼程赶路。到南郡后,又得知刘琮已经投降、刘备已经南撤。鲁肃于是往迎刘备,两人在当阳长坂相遇。鲁肃先向刘备问候了一番,然后问:
“现在您准备到哪儿去呢?”
刘备回答说:
“苍梧太守吴巨是我的老朋友,我想去投奔他。”
鲁肃听了,立即说:
“我们孙将军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东的英豪都归附他。现在已经据有六郡之地,兵精粮足,足可成就大事。我替刘将军考虑,不如派人前去同孙将军结交,共图大业。吴巨是个平庸之辈,又地处边远,很快就会被别人吞并,哪能够去投奔他呢?”
刘备听了,非常高兴,即同鲁肃一起撤兵来到夏口。接着,又退守长江南岸的樊口。
刘备投奔孙权的消息传到江陵,在曹操军中引起了一番议论。不少人认为孙权必杀刘备,只有程昱持不同意见,说:“孙权即位不久,威信还不高。曹公无敌于天下,刚刚夺得荆州,威震江东,孙权虽有谋略,但独力难以抵御。刘备早有英名,他手下的关羽、张飞又都是可敌万人的英雄,孙权肯定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对付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杀掉刘备的。”
程昱的意见,既看到了孙、刘之间有矛盾的一面,更看到了两者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的一面。事实上,孙权接受鲁肃建议,已有联合刘备的打算;而刘备刚刚战败,损失惨重,弄到几乎没有立身之地的地步,更深感到了联合孙权的必要。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很快地就走到了一起。刘备刚退到夏口,诸葛亮已经意识到了曹操即将顺江东下的危险,当下建议刘备说:
“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请让我立即去找孙将军求援!”
刘备便让诸葛亮同鲁肃一起到柴桑拜见孙权。当时的情况是,孙权虽已有联刘抗曹的打算,但他坐拥六郡之地,部队还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不象刘备那样有火烧眉毛之感,思想上不免有犹豫反复。因此诸葛亮见到孙权后,首先根据当时的形势,针对孙权的犹疑态度说:
“天下大乱之后,将军起兵占据了江东,刘将军也屯兵荆州,与曹操争夺天下。曹操已基本上平定了北方,眼下又攻破了荆州,威震四海。刘将军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撤退到了夏口。希望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考虑一下该怎么办。如果能以江东之众同曹操抗衡,就应马上同他断绝关系。假如不能这样,何不干脆放下武器,向他投降称臣呢?现在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里却还犹豫不决,紧要关头还下不了决心,眼看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权听了,马上反唇相讥道:
第十三章兵败赤壁(9)
“如果真象你说的那样,刘将军为什么不去向曹操投降称臣呢?”
诸葛亮乘机用激将法激孙权说:
“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且知道坚守节操,不肯向高祖刘邦投降,何况我们刘将军呢?我们刘将军是王室的后代,英才盖世,天下士人都仰慕他,就象江河流向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成功,这也是出于天意,哪里能够屈从曹操,拜倒在他脚下呢?”
这一激果然有用,孙权听后,马上激动地说:
“我不能拿江东这么大块地方和十万兵众去受别人控制。抵抗曹操,我的主意拿定了!”
但过不一会孙权又担心地问道:
“除了刘将军,目前还没有能够同我们一起抵抗曹操的人。但刘将军刚刚打了败仗,哪有力量再打仗呢?”
诸葛亮为此对敌我双方的力量作了一番细致的分析:
“刘将军虽然在长坂战败,但陆续返回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还有精兵上万人,刘琦集合的江夏战士也不少于万人。曹军远道而来,相当疲劳,已经成为强弩之末。而且,北方人又不习惯水战。此外,荆州民众归附曹操是迫于兵威,并不是心服。现在将军如能派一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将军同心协力,是一定能够打败曹操的。曹操兵败后,一定会退回北方,这样荆州和东吴的势力就会大大增强,鼎足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就看您今天如何决定了!”
孙权听了这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大为高兴,从而增强了战胜强敌的信心。
曹操方面,在是否立即对孙权用兵的问题意见并不一致。贾诩曾经劝曹操说:
“明公此前打败了袁氏,现在又夺取了荆州,威名远扬,军势大盛。如果能够利用荆州富饶的条件,奖励吏士,安抚百姓,使之安居乐业,那么不用兴师动众,就可以让孙权前来归服了。”
这是一个从长计议的办法,目的是要在荆州站稳脚跟,获取民心,最后再迫使孙权不战而降。但曹操轻而易举地夺取了荆州,眼下兵威正盛,雄心勃勃,恨不得立即就将孙权拿下,哪里听得进贾诩的劝告。再说关中还有马超、韩遂的威胁,后方的巩固还存在问题,他也不能安坐荆州静待孙权前来归附。因此,在稍事准备之后,曹操就派人给孙权送去了一封信: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实际上是向孙权下的一封战书。“奉辞伐罪”谓奉天子之命###有罪,说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旄麾南指,刘琮束手”将大军南下、席卷荆州、守军望风披靡、刘琮不战而降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水军八十万众”乃夸饰之辞,目的是要对孙权进行恫吓,如果孙权能象刘琮那样,慑于兵威,不战而降,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全文语气踌躇,措辞委婉,特别是将一场恶战说成是一次轻松的会猎,表现了曹操非凡的气度,但同时也反映了他过高估计自己力量、盲目骄傲轻敌的心理。
这封信送到柴桑后,果然产生了不小的威慑效果。孙权将信拿起众人看,竟然将不少人吓得变了脸色,纷纷劝孙权迎降曹操,长史张昭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说:
“曹操就象豺狼猛虎一样,假借丞相的名义,挟天子以征四方,什么事都说成是朝廷的命令,今天如果加以抗拒,对我们将会很不利。而且将军抗拒曹操的条件,只不过是长江天险;而现在曹操占据了荆州,将从刘表那里接收过来的水军和上千艘蒙冲斗舰沿江摆开,兼有步兵,水陆俱下,这样长江天险曹操已经同我们共有了,而兵力的大小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依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前去迎接曹操。”
鲁肃却在一旁一言不发。当孙权起身上厕所时,他立即跟上去说:
“我刚才观察众人的议论,都是想误将军的大事。我鲁肃可以去迎降曹操,而将军却不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鲁肃迎降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乡里,评定我的名位,少不了还可以做一个太守、县令属下的小官,还可以乘着牛车,带着随从,和士大夫们交游,弄好了还可以得到州、郡长官的位子。而将军迎降曹操,能得到一个什么结局呢?希望能早把抗敌大计定下来,不要理睬众人的议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兵败赤壁(10)
孙权听了,深受触动,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说:
“这些人的议论,实在是让人失望!您刚才所发表的意见,正与我的想法相同,这是老天把您送来辅佐我啊!”
周瑜像当时周瑜已被派往鄱阳,鲁肃劝孙权将周瑜召回,共商抗敌大计。周瑜回来后,先激励了孙权一番,然后分析曹操的弱点说:
“假定曹操的后方已经稳定,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旷日持久地同我们在陆地上争个输赢,但他是否就能在水面上同我们争个胜负呢?何况现在曹操的后方并不稳定,马超、韩遂还在关西威胁着他。曹操舍弃鞍马、凭借舟楫来同我们较量,这是放弃了他的长处,而突出了他的短处。目前又正当严寒季节,马无草料。曹操的士兵又多是北方人,让北方的士兵远涉江湖之间,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以上所说的四个方面,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却都违犯了。将军要活捉曹操,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我请求给我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把敌人打败!”
孙权听了周瑜这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慷慨激昂的请求,心情异常激动,当即拔出宝剑,砍去奏案的一角,厉声说:
“曹操老贼想要废掉汉室自己当皇帝,蓄谋已经很久了,只是碍着二袁、吕布、刘表和我而已。现在二袁等人都被消灭了,只有我还在,我同老贼誓不两立!文武官员谁还敢再在我面前提投降的事,就同这奏案一样!”
当天晚上,周瑜又来见孙权,针对所谓曹操兵力强大的说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说:
“大家只看到曹操书信中说有水步兵八十万,就害怕起来,不去弄清虚实,便主张投降,这太没有道理了。从实际情况看,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已经疲惫不堪;所得刘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而且对曹操还抱有疑惧心理。曹操带着疲惫不堪的军队,指挥心存狐疑的降兵,人数虽多,有什么可怕的呢?将军给我精兵五万,我就完全可以把曹操打败,请将军尽管放心!”
周瑜和诸葛亮对曹军情况的分析,大体是一致的,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曹操的兵力并不象他信中所说那样有水步兵八十万,最多也不过二十三、四万人。第二,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十五、六万军队,经长途奔袭作战,已经相当疲劳;北方兵习惯于骑马陆战,而现在要进行水上作战,并不是他们的特长;又因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丧失战斗力。第三,新归降的刘表军队七、八万,对曹操还心怀疑惧,不会卖力替曹操作战。第四,时值寒冬,缺乏马草,给养不足。第五,曹操后方尚不稳定,有后顾之忧。以上各点确实都抓住了要害,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了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正确性。
经过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反复做工作,孙权终于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当即任命周瑜为左监,程普为右监,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精兵三万人溯江西上,和驻军樊口的刘备会合,准备迎击曹操的挑战。
四火烧乌林
曹操自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攻占江陵后,一面休整、操练部队,作顺江东下的准备,一面对孙权进行恫吓,希望收到不战而屈敌之兵的效果。当军事上已做好一定准备、而对孙权的讹诈却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时,便开始从江陵挥师东下,打算一举平定江东。
驻军樊口的刘备,得知曹军日益逼近,心中非常焦急,天天派人到江边巡逻,打探孙权军队的消息。这天,他得知孙权水军已经开到,立即派人前去慰劳,并亲自乘着小船前去拜见周瑜。接着,两军一起西上迎敌。
孙、刘联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与曹军相遇,刚一接战,曹军就吃了亏,于是退守北岸的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正如诸葛亮和周瑜所预料的那样,这时曹军因水土不服,不少人染上了疾病,大大地影响了战斗力。北方人不习惯乘船的问题这时也充分暴露了出来,不少人在船上站立不稳,眩晕呕吐,别说作战,连正常生活都发生了困难。曹操看到这个情况,非常忧虑。为了解决晕船的问题,他不知是听了谁的建议,也可能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下令将战船用铁链互相连接起来,以减轻船身的摇晃。这样一来,士兵在船上有了如履平地之感,精神又都振作起来。
。。
第十三章兵败赤壁(11)
这一情况,很快被周瑜的部将黄盖发现,他向周瑜建议说:
“现在敌人众多,而我军人少,很难同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如今曹军用铁链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我们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把他们打败。”
周瑜立即接受了黄盖的建议。为了麻痹曹操,以便在展开火攻时尽量接近曹营,周瑜决定让黄盖诈降,由黄盖写了一封降书,派人送到江北曹营。降书写道: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曹操细细读了降书,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上次送书孙权之后,在江东引起很大震动,不少人主张投降,对这曹操已有所闻,因此感到降书中所说的都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黄盖愿意前来投降,也属情理中事。但曹操仍担心其中有诈,于是又把送信的人叫来,仔细盘问了一番,仍没有发现什么破绽。这下,曹操高兴了,对送信的人说:
“黄将军如果真照所说的办,我一定要重重地赏给他爵禄,超过此前此后所有前来投顺的人!”
曹操与送信人约定了黄盖前来投降时双方联络的信号。然后,命士兵每日注意观察江面上的动静。
周瑜这边,加紧准备主动出击的工作。他调来几十艘战船,船上装满干草枯柴,把油脂浇到中间,外面用红色的帷幕遮盖起来,再插上旌旗。同时,还准备了快艇多艘,分别系在大船后面,以便大船点燃后士兵撤离。
一切准备就绪,周瑜选择一个有东南风的日子向曹操发起进攻。黄盖指挥几十艘战船,依次向北岸急驶而去。船到江心后,东南风刮得越来越大,黄盖下令让十艘战船驶在最前面,并挂起了风帆。眼看离曹营不远了,黄盖便命士兵按预定的联络信号举火,并齐声呼喊:
“黄盖来投降了!”赤壁之战示意图
曹军信以为真,一点不加防备,还纷纷走出船舱伸长了脖子观望。两军相距不过二里地时,黄盖命令解开快艇,同时在各船点起火来。曹军这才发觉上当,但要避让已经来不及了。
火烈风猛,船驶如飞,转眼之间便冲进了曹军水寨,将一艘艘战船点燃,曹军水寨顿时淹没在一片烟山火海之中。这时风势正猛,大火很快蔓延到岸上的营寨,一时间火光冲天,把南岸的赤壁映照得一片火红。周瑜和刘备率领精锐跟在黄盖后面,擂鼓声震耳欲聋,将士个个奋勇冲杀。曹军本来多为陆战士兵,不少人又有病在身,特别是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毫无防备,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完全丧失了抵抗力,被烧死、淹死和杀死的人不计其数。
在一片混乱和弥漫的烟火中,曹操被众将保护着弃船上马,带着残兵败将从陆路经华容向江陵方向逃去。逃走前,又下令将还没有烧着的战船和带不走的军用物资烧掉,以免落到孙、刘联军手里。
华容道既狭窄又泥泞,战马在淤泥中行进,十分艰难。偏偏天又大风,一行人又冷又饿,十分狼狈。后面仍有追兵,不能耽误太久,曹操于是命士兵四处寻找枯枝败草铺填道路,战马才勉强得以通过。衰疲不堪的士兵争先恐后,挤成一团,人马践踏,又有不少人死伤。
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好不容易脱离了险境。曹操突然仰起头来,哈哈哈地一阵大笑。诸将莫名其妙,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回答说:
“刘备是一个能同我相匹敌的人物,但他遇事主意拿得慢。如果他早点派人到这华容道来放火,我们就要死得一个不剩了!”
不久,刘备果然派了人来华容道放火,但这时曹操一行已经逃远了。
曹操在逃跑中,想到这次失败得这样惨,不由得悲从中来,想起了曾经屡建奇策、使他屡战屡胜的郭嘉,十分感慨地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三章兵败赤壁(12)
“要是郭奉孝还在,我是决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停了一停,又万分悲痛地喊道:
“悲哀啊奉孝!痛苦啊奉孝!可惜啊奉孝!”
郭嘉死后,曹操曾在给荀彧的一封信中,回忆郭嘉生前曾同他谈过有关南征荆州的事:
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也许正因郭嘉生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