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玩人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代卫宏《汉旧仪》说: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官署不漆朱红,以区别于天子。朱漆大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不能随便使用的。
由此,朱户被纳入“九锡”之列。所谓九锡,是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
《韩诗外传》讲: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禾巨,谓之九锡。
“九锡”之物,所以要等待天子赐给,倒不一定是因为诸侯或大臣的资财少,置办不起。比如,那排在第六的朱户,只要天子有此礼遇,恩准可以漆上朱红色,也就是“赐”了。受此礼遇者完全有能力自己操办,来壮自家的门户。朱户的赐予,是一种高规格的待遇。汉代何沐注《公羊传》,说到“礼有九锡”,更是将朱户排在第四位。
“老曾,你就别卖关子了,给我们好好说说。”吴家山跟曾大很相熟,轻轻拍了他一下,笑着说。虽然他也在古玩市场开店,可他玩的是石头跟珠宝,对古玩的其他类别并不是很熟悉。
“那好,这枝朱漆描金夔凤管紫毫笔,用的是描金工艺。描金,指的是在漆底上加描金花纹的做法,分一色描金、识文描金和**象描金等多种技法。我国描金漆工艺之运用始于战国时代,清代是描金漆器发展的辉煌时期,技法多样,工艺精绝。描金常以黑漆作底,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底,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像这枝朱漆描金夔凤管紫毫笔,就是以朱漆作底的。”曾大说说道。
“我记得明黄成的《髹饰录》是这么讲的:‘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黑质共宜焉。其文以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而细钩为阳,疏理为阴,或黑里,或**像。’”苏大海说道,
“看来两位果然是知识渊博,这么小的笔,能在上面做这么精致的工艺,真不知道那些古人是怎么做的。”吴家山叹服着说。
“沈福文《漆工资料》具体介绍了描金漆装饰的制作过程:‘将打磨完的素胎涂漆,再髹涂红色漆或黑漆,这层漆叫上涂漆。干燥打磨平滑后……推光达到光亮后,用斗透明漆调彩漆。薄描花纹在漆器面上,然后放入温室,待漆将要干燥时,用丝棉球着最细的金粉或银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成为金银色。’这种方法制成的漆器有金碧辉煌的效果。早在战国、汉代,中国已掌握了用金的方法,到宋代出现描金花纹的漆器,明代仇英即擅长描金彩漆制作。”曾大说道。
“紫毫笔头,是不是用免毛制成的?”齐云升没想到曾大这方面的知识,比苏大海还要厉害。他跟吴家山一样,主要是玩石头,对文玩的东西,只知道点毛皮,忽悠外行可以。
“紫毫笔乃取野用山兔背上一小部位的黑针尖毛为主要原料,紫毫表面有光泽,锋颖尖锐刚硬,毛杆粗壮直顺,润湿捏成扁平型行细观察可以看出锋颖细长,呈黑褐色透明状。南北方之山兔毫坚劲程度亦不同,也有取南北毫合制的。北豪偏软也叫淮兔毫,意为安徽淮北出的,实乃东北出的较好,现在濒临绝种了,本来也出的少。这枝笔,很有可能就是东北出的紫豪。”曾大笃定的说道,同时看向于立飞的目光中带着羡慕。这么好的笔,自己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才是,可是李轩墨家的院子,他也去过几次,以前也记得那棵树底下插着个东西,但一直以为是根棍子,哪想到却是个宝贝。
“老曾,你是不是对这枝笔有兴趣?”齐云升看到曾大眼睛都快冒出光了,笑着说。
“如果于老板有意转让,我愿意收藏。”曾大说道。
“曾先生,这是纯紫的紫毫笔头吧?”于立飞问,其实他知道,紫毫分为纯紫,也就是毫身子全黑紫、二花即毫身子中间是花白的、三四花、五六花、七八花等。紫毫的毫长度一般不超过4。6厘米,所以只能制作大中小楷笔,比如“纯紫”、“披白紫毫”、“花紫”、“小花”等。
至于五六花、七八花就只能做狼毫类的兼毫或者叫加健毫了。山兔除了黑针毛之外还有一种全灰白的叫花尖,花尖毫有长到5。厘米的,可以做紫毫笔和狼毫的身子毫,花尖更有韧性。山兔还有旁尖毫,这种旁尖毫质量远不如黑针尖(紫)毫与花尖毫好,价格也不如紫毫笔。除了正宗湖笔之外,其它产地大都是用羊毛染黑或黑羊毛做成的,其质量造价与正宗紫毫笔是无法相比的。
“看来于老板也是爱笔之人。”曾大笑了笑,心时有些失望。于立飞越懂笔,自然就会越爱笔,他想要收藏这枝笔的难度也就越大。
“是啊,我有一位长辈,一辈子都只用毛笔。一直想送枝好笔给他,虽然这笔没有笔帽,但我想他会喜欢的。”于立飞说道,他自然看得出曾大有心收藏,但是刚才他试了试,这笔还是能用的,而且制作精良,出身高贵,送给老头子,最是合适不过。
“这笔你要送给长辈写字用?”曾大张大着嘴巴,用朱漆描金夔凤管紫毫笔这样的珍贵古玩来写笔,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奢侈。但如果他知道,于立飞还打算让老头子用大西洞端石六吉砚和罗小华制古松心墨来研墨的话,不知道会惊讶到什么地步呢?
第七十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于立飞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二点。虽然有些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刚买了店子,马上就上了货,而且还卖了一块石头,可谓是开门红。虽然那四扇刺绣屏风,苏大海最终没有买下,可是他觉得,以后就算卖不掉,摆在店里,也是一道风景。
进门之后,发现黄燕斜躺在客厅看电视。她今天睡了一天,一到晚上精神百倍,根本就睡不着。而且明天她跟吴佳琦都不用上班,又可以睡一天。看到于立飞进来,只是懒洋洋的抬了抬脑袋。倒不是看不起一个保安,主要是觉得,她跟于立飞,恐怕不会有什么交集。在他面前,也就无需顾忌什么,更加不用装什么淑女。
“回来啦?”黄燕虽然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可是却看到了于立飞身上沾着泥土,而且脸上也有灰,不知道晚上钻哪个旮旯窝里了。
“嗯。”于立飞应了一句,“还没睡?”
“睡不着啊。”黄燕幽怨的叹了口气,她对现在的单身生活还不是很适应,而且男朋友的事情也还没有处理好。加上白天又睡了一天,现在真是百无聊赖。
“我下面,你吃不?”于立飞问,他从李轩墨那里回来之后,就一直觉饥肠辘辘。在店里的时候,他曾经提议去吃个宵夜,可是苏大海、吴家山、齐云升和曾大竟然齐声反对,他们这个年纪,已经开始注意养生,晚上是绝对不会吃什么东西的。
“吃。”黄燕突然觉得好像有些不对,脸上更是浮出两朵彩霞,脑子里也突然想起了某种画面。只是看到于立飞是说者无心,她就只好将错就错了。
她是那种属于不管怎么吃都不会胖的人,以前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都会消灭好多零售。可是在吴佳琦这里,想吃块饼干都找不到。
“没想到你的手艺还真不错,做的饭菜也应该好吃吧?”黄燕吃了一口面条,马上把刚才的不快忘记了。同时,觉得吴佳琦真是不会享受,有这么个好男人在身边,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就算于立飞的收入低,但谈情说爱,是精神和**上的享受。再加上于立飞能做一手好饭菜,也能省了天天在外面吃味精啊。
“还可以,哪天有机会我做给你吃。”于立飞给每人煎了两个荷包蛋,又是满满一大碗面,他吃着正好。可是没想到,黄燕竟然也全部吃完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别这样看着我,谁让你下的面这么好吃。”黄燕摸摸肚皮,看到于立飞望着自己,想起他刚才的话,脸上难得露出羞涩的红晕。
于立飞一开始觉得黄燕豪放,他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对这样的女生一向是敬而远之。可是刚才却觉得她很是可爱,而且不虚伪。
第二天,于立飞很早就出门了,昨天才买了间铺子,晚上又上了货,今天必然要先去看看心里才踏实。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创业,晚上一直很兴奋。
“小于,怎么这么早?”吴文古想到江边去散散步,没想到远远的看到了于立飞。
“吴老,您这是要去晨练?”于立飞正想,今天要找个机会跟吴文古解释一下,自己既然买了店,那博物馆这份工作,就无需再去做了。
“是啊,你这么早也是出来晨练?”吴文古打量了于立飞一眼,问。
“我只是随便走走。”于立飞笑了笑。
“如果不介意的话,那就陪我这个老头子一起走走吧。”吴文古说。
“好的。”于立飞跟在吴文古身边。
“小于,你的那个童子浴牛图摆件,已经修补好了,你是晚上来我家拿,还是等会给你拿到博物馆去?”吴文古说,他仔细观察过那个童子浴牛图摆件,发现里面有过放东西的痕迹,只是于立飞不说,他也就不问。
“谢谢吴老,晚上我去您家拿吧。”于立飞感激的说,这样东西和脖子上戴的子冈玉,竟然能跟他的思维产生交流,实在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童子浴牛图摆件和子冈玉,他是永远也没打算要出手的。
“还有件事要跟你说一下才行,你的那本《南岳旧稿》,我已经用你的名义捐给了博物馆。当时柴馆长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把你调入博物馆。这件事当时也没跟你商量,我觉得如果能有编制的话,对你今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吴文古缓缓的说。于立飞作为一个农村人,如果能成为博物馆的正式职工,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如果不是柴宏伟提出这样的条件,恐怕他还真不会把《南岳旧稿》捐给博物馆,在他心里,觉得省博物馆才是《南岳旧稿》最好的归宿。
“吴老,那书我已经送给您了,怎么还用我的名义捐赠呢?”于立飞不好意思的说。
“既然是我的书,我怎么处理,就得由我了吧?”吴文古狡黠的一笑。
“可是……”于立飞很是感动,虽然吴文古名义上收了自己的《南岳旧稿》,可实际上他又以另外一种方式转给了自己。这次的捐赠,没有收到任何费用,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自己正式进入博物馆。这让他想辞职不干的话,怎么说得出口?
“怎么,你好像有点不高兴?”吴文古见于立飞耷拉着脑袋,问。
“不是的,原本我打算跟你商量,今天就辞职的。”于立飞说,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件事,所以这件事也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为什么?找到其他事了?”吴文古有些不悦的说。他对于立飞有些失望,虽然捡了几次漏,也赚了点钱,可不能一有了钱,马上就忘了本吧。
“我昨天在古玩市场买了个铺子,准备开一家古玩店。”于立飞说。
“你是不是买的小牛的铺子?”吴文古马上就知道了原委,虽然他不怎么来古玩市场,可是这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很快就能知道。
“是的。”于立飞暗暗好笑,昨天晚上的人喊牛老板都是“老牛”,到了吴文古这里,就成“小牛”了。
“价格有些贵了,但好在那间店子以后还有升值空间。”吴文古显然知道于立飞是二十五万买下来的。
“吴老,您可真是消息灵通。昨天晚上我收了四扇刺绣屏风,我也不太懂这个,什么时候您有空,能帮我掌掌眼么?”于立飞说。
“哦,刚买下店子就上了货,小于,你的路子很广嘛。”吴文古有些诧异的说,古玩店很多都是慢慢进入的,于立飞才接触古玩没多长时间,猛然就要开家店,如果没有人带的话,恐怕想上件货都难。可是没想到,他刚买了铺子,马上就上货了。
“正好认识一个铲子,昨天他收了货回来,就去看了看。”于立飞说。
“嗯,想要上好货,就要多跟这些铲子打交道,而且还要搞好关系。做古玩生意,跟搞收藏是不一样的。做生意,收货跟出货,要保持平衡。如果收的多卖的少,资金压力就大。如果收的少卖的多,又没货可卖。”吴文古提醒道。
“谢谢吴老教诲,我一定注意。”于立飞诚恳的说。
“咱们也别去江边了,去你店里看看。”吴文古说道,很多人觉得让他鉴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是只要有时间,他却喜欢帮别鉴定。一来可以多接触古玩,二来也能开阔眼界。当然,如果天天拿着一些新仿给他看,自然也是会拒绝的。比如说任静天,他基本上不帮任静天看东西的。
“屏风”又称为屏门或屏障,是指设在门窗间的屏风。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当然不像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坚固、密实。所以为了挡风,古人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并多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就是说屏风有挡风、遮蔽、隔间的功用。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作用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屏风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式屏风、折叠式屏风等。后来出现了纯粹作为摆设的插屏,它娇小玲珑,饶有趣味。
古时,王侯贵族的屏风制作非常讲究,用了云母、水晶、琉璃等材料,在镶嵌工艺上,用了象牙、玉石、珐琅、翡翠、金银等贵重物品。可谓极尽奢华。然而,民间的屏风制作大都崇尚实用朴素。大有陈设素屏者,而且,自魏晋以来,此风大盛。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素屏谣》曰:“当世岂无李阳冰篆文,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藻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表明了其对素屏的崇尚之意。民间的素屏与帝胄之家的华屏相比,真是别具一格而韵味悠闲。
“这四扇折屏不错。”吴文古只是看了一眼这四扇屏风,马上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他没仔细看,但这四扇屏风给他的感觉,应该是老东西。
“吴老,什么是折屏?”于立飞问。
“折屏,又称曲屏。由多扇连接组成,并可折叠。造型上也有平板和落槽之别。一般为双数组合,如四扇屏、六扇屏、八扇屏、十二扇屏,等等。每扇之间以挂钩相接。摆放时可曲可直,比较灵活。你的这四扇屏也是有挂钩相接的,你试着把它们组合起来看看。”吴文古说,现在这四扇屏,只是随意的靠着墙摆着,看不出整体效果来。
“吴老,这个屏风还有这么多讲究啊。”于立飞边摆弄屏风,边问。
“那是当然,除了折屏,还有插屏,也称座屏。形如立镜,下有座架,屏面插入底座。形制比较高档复杂的还配有顶帽,底座配站牙,组合而成,气势宏伟,又便于拆装。也有屏面和底座实为一体的,但大多是小型的。
小型的座屏可置于客厅面积较大的家庭中,充当影壁或照墙的角色,避免开门见厅,还可烘托出客厅的艺术氛围;大型座屏常为三扇式,也有五扇式,一般正中一扇最大最高,两侧高度依次递减,呈‘山’字形,故称‘山字屏’。清中期以后,不少单扇座屏的屏心被改为镜子,俗称‘穿衣镜’。还有规格较小的座屏,放在书桌几案上的称为‘砚屏’,放存炕上的称为‘炕屏’,遮挡蜡烛的称为‘灯屏’。”吴文古说道。
“没想到屏风还有这么多种类。”于立飞以前也在书中看过这些屏风,可是并没有实际的概念,很多时候知道名字,却不知为何物。
“这只是从体型制作上划分,如果从从材质和工艺上划分,早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等等。再多题材上划分,则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和书画。
此外,还有一种博古屏风。从题材上讲,‘博古’与广泛采用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相比,以古香古色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主题,多配以插花,别有一番书卷气,高雅别致。从寓意上讲,有‘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之意。”吴文古侃侃而谈的说道。
“吴老,跟我说说这刺绣屏风吧。”于立飞说,他对吴文古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尽量记下来,要知道像这样的学习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
第七十一章 两全齐美
“刺绣、刻丝、织成、绵绫,都算是丝绣。而刺绣的起源最早,在舜代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