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起北方-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一样大,都是先人一步;如此情况下陈炳焜只能先考虑自己的出路,谁叫他手里掌握有军队呢!

    此时的广州粤军,各路人马连同陈炳焜新招收的军队,人数在两万左右;萝岗那场战斗,损失了约一万粤军,基本上都是陈炳焜的部下。这两万粤军直接听从陈炳焜指挥的,也就一万四五千人,其它的就是孙大炮个人招募或者另外有山头的人马;孙大炮逃跑时,因为运输工具问题,他并没有带走大量军队,最后离开广州城去香港的,也就百十来人。陈炳焜希望自己最后能凭借这一万五千军队,北京政府能够招纳接收;当然,这还得看英法等外国佬能不能真心帮忙,北面那位新任的实权总长网开一面。之所以由他自己亲自来找英法领事帮忙,也是知晓英国人在赵总长跟前能说上话,朱尔典那可是和总长大人私人关系很不错。

    派宋安枢去找日本人,这是另外一条退路,打探一下日本人在北京政府军队打到广州之后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之前他们曾经答应过孙大炮,派海军在厦门支援华南共和国的;可是等到厦门被政府军队全面控制,日本海军也没有丁点动作,让陈督军很是失望。现在人家都打到华南共和国首都广州了,最后的阶段这日本人会不会袖手旁观,还是有什么行动,最好去了解一下。

    快六点时,陈炳焜回到了督军府,宋安枢已经先他一步回来。见到陈炳焜之后,宋安枢有些无奈的说到:“舜琴,日本人的嘴很严,基本上什么有用的话都没有说。我在那里见到了总统(孙大炮)的随从李一球,他没有去香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留在督军府,而是留在日本领事馆。不过从他那里我获悉了一个重要情报,北京政府竟然派遣海军堵住了珠江口,而且是几艘大型军舰,其中还有不知是英国还是法国人的军舰也在里面,所以他们(孙大炮)估计日本人是不可能出动海军来帮忙的”。

    叹了一口气,宋安枢看着有些闷闷不乐的陈炳焜继续说到:“你没有回来前,韦师长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将军队带到北校场,山东陆军前锋也到了城外的东关,不过没有马上进攻的迹象。你那边和英国人谈的怎么样,吉诺领事有没有答应帮忙”?

    说是去英法领事馆,其实陈炳焜只去了拜会英国人,法国人那里他没有心情再去。看在他带去的大量金子的份上,吉诺答应给他传个话,但朱尔典那边怎么做,就不是吉诺能决定的了。听见宋安枢问,陈炳焜有气无力的回答到:“我是看着他亲自写完电报,交给手下人去拍发才离开的,现在我们只能等消息了,吉诺说晚上八点会有回复,要我安心等待,你说我能安心吗”?说话的功夫,陈炳焜脑袋开始快速思考起来,要不要把广州城里面还没有撤走的革命党抓起来交给北京政府?这样是不是就能减轻自己的错误,让总长大人宽恕自己?

    刚有这个念头,陈炳焜自己又颓废的坐回椅子,可能性太小了,谁叫自己最后为了表功,把龙济光给干掉了;一切都做的太过了,现在只有等英国人这个和事老表现如何了。

    晚上八点还不到,陈炳焜没有等来英国人的电报,督军府却等来了一伙不速之客,一伙身穿花里胡哨,脸上涂抹的乌漆嘛黑的武装分子。这伙人对督军府的地形好像非常熟悉,穿堂过远,顺手解决掉府里的警卫看护,从三个方向摸向陈炳焜所在后院,沿途竟然都没有弄出大的响动。等击晕书房外面的护卫,走进陈炳焜的书房,陈宋二人才发觉已经成为孤家寡人瓮中之鳖。

    见到如此来势,陈炳焜哪里还不知道是北京政府的人,他马上大声说到:“各位好汉不要动手,我已经托人给总长大人去了电报,陈某愿意请降,交出兵权,归顺北京政府成为。。。。。”。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八二章 赵一天的多事烦恼()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八二章赵一天的多事烦恼

    赵一天的情况和毛大队长说的差不多,确实很忙。朱尔典来找他,陈炳焜托英国人发来的电报特都见到了,不过真的没有时间处理。他当然知道毛峰的特战大队要做什么,这就更加不愿花时间去管了,至少要等他八手头上几件重要事情处理完。尘埃已定,南方几个跳梁小丑的表演,现阶段已经算不上大事件了,他手头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一件是远征军军队替换问题。作为后世人,赵一天知道军队如果不长期进行战场实战锻炼的话,训练场是训练的再好,也是花架子;所以他必须要仿效太祖后世抗美援朝时的做法,把全国军队都拉出去轮战,一支支的进行战场实战训练。之前他当然参谋总长时,就已经在这样安排,可惜随着他退为,这个计划也随之夭折;现在他又上位并且成为陆军总长,军队轮战换休的事情也就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当然,赵一天要轮换的主要是他自己系统的军队,要是换别人的,一来他不放心,二来人家也不愿意。

    另外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俄国国内最近闹腾的有些大,日本间谍明石元二郎在中国东北根本无法开展工作,随时随地都处在惊弓之鸟状态,最后只能重回日本,被安排到俄国使馆工作。日本人最近的胃口很大,想通过俄国内部的矛盾,把远东俄国领土变成大日本帝国的领土;所以俄国国内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正在积极活动,开展各种反对沙皇政府的行动,到处煽风点火制造事端。这一点正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这就像清末时期的中国,越是混乱,国内各派越是争斗分裂,日本人才最好下手最好浑水摸鱼。

    因为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和破坏,到今年八月份,俄国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五分之一,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百分之十六,车厢减少百分之十四。机器、车床严重不足,铁路工人罢工严重,交通、运输也严重阻塞。从美国购买海运到各个港口的货物堆积如山,仅在海参崴,粮食和其它物资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而海上的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甚至几个月。

    这个情报被暗影递交到赵一天案头时,叫他如何不脸红,他可不愿意这些东西便宜了日本人。因此在国内南方平叛基本上已成定局时,自己不会再去重点关注,他要趁明石元二郎和列宁勾结,在俄国国内大肆活动,搞各种革命、罢工、颠覆、破坏的机会,也浑水摸鱼一把,把俄国从美国以及美洲各国购买的大把堆积在海参崴的各种物资弄到手。

    第三,明年就是俄国真正开始内乱的时候,二月革命和随后而来的十月革命彻底粉碎和颠覆了沙皇政权,让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强大帝国几乎完全分裂。随后接踵而至的俄国内战以及欧洲干涉军的进入,让布尔什维克高层焦头烂额。历史上俄国国内的战争从十月革命后开始,好像到一九二〇年才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最终胜利而结束,前后打了三年多。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好像也因为袁世凯称帝弄的中国也在开始打仗,各军阀都在窝里闹;现在赵一天出现了,国内局势发展而稳定,要不乘此机会从俄国人身上割下几块肉,拿回失去的领土,赵一天才是傻子,所以他要分心去谋划。

    之前西亚远征军主力调头攻打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就是这其中的第一步;现在日本人参合进来了,赵一天的计划就想改变一下,最好能够利用一下日本人的野心,把这个机会发挥到最大。历史上外国干涉军中,日本是出动军队人数最多的国家,整个东线战场各国联军只有十二万,日军就有七万之多,最远到达了贝加尔湖附近东西伯利亚地区。这一次如果能够引诱一下,说不定日军可以打过贝加尔湖,深入到中西伯利亚或者西西伯利亚地区;要知道,这一时期日本可是在俄国境内有一支六个师团十万人的欧洲远征军。如果日本人真的想动手,上面说的完全有可能实现。那个的话,对中国来说是最有利的,也许通过和布尔什维克合作,拿到整个远东地区。这就是赵一天现在谋划的。

    第四,英法政府派人来中国,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加大雇佣军团的实力,最好能够将“雇佣军团”这个有代表性的国际名称改回中国军队,比如“中国欧洲远征军”,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称呼。如果担心和西亚的中国远征军名字重复,可以叫“远征军第二军团”也行。为了人中国政府出动更多兵力,英国人甚至承诺不再对西藏问题指手画脚,可以说为了笼络中国出谋划策到了极致。这也是伦敦看到赵一天复出,担任了军方最高长官,成为中国军方最年轻的实权人物,又受过美国式教育,和中国那里老古董比较起来,应该能够站在自己一方。

    还有一件事就比较让赵总长苦恼,就是自己最终位置的事情。想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军队收回被占领的国土,赵一天就必须坐上那个位子,凭他现在的实力只要愿意他也能够坐上那个位子。可是在心底里,赵一天又想通过平和的、民主的、国人都能接受认可的形式来做到这一点,而不是通过高压手段,武力威胁。

    这一点,以杨永泰为代表的赵系内部一些人就很有意见。杨永泰认为,现今的中国国内,除了那些学了一些洋文化,能够看得懂报纸文章的人之外,有多少人知道民主自由这回事。文人虽然了解民主,但他们能够代表所有中国人吗?数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已经习惯了服从习惯了唯命是从,突然给他们自由的话只能造成社会混乱。国外的民主政府虽然民主,但数权鼎立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不一定适合中国,毕竟民族构成、信仰传承、社会组成、风俗习惯、文化底藴等等东西方实在是相差甚远。中国可以实行民主,但说话算数的只能有一人,而不是大家;在中国,国家权力必须高度集中统一,而不是给国家议会和地方政府。这样做的话,最终就是:地会分南北,政会出多门;争权夺利的人多,去干实事的人少,弄不好,国家就会四分五裂,绝对万万不可。

    就是这几件事,让赵一天很是烦恼和繁忙。不过烦恼是烦恼,事情还是要做。西亚远征军轮战的事情,就交给参谋总长王士珍去负责了。军队最高层这一块,赵一天是陆军总长,王士珍是参谋总长,可以说完全被自己人所掌控,调哪一支部队去西亚,就容易多了。赵一天早就安排,王士珍只要按照他的程序去走就可以了。

    关于俄国内乱的事情,有明石元二郎帮忙,赵一天不想再多参和,只是让暗影注意一下,掌握七状况就行,暗影的重点任务就是海参崴港口和沿途车站上的大批物资。粮食、被服、燃料、钢铁、车床、机器设备、军火装备等等,这些都是好东西,总不能让它们放在那里腐烂或者生锈报废吧。赵一天亲自召见了暗影最高头目,面授机宜,给他极高权力,可以动用包括军队、飞机在内的一切力量;当然,能调动军队最高上限人数为五千人、飞机十架。

    第四件事,就是对英法政府如何回应。代总统徐世昌和总理段祺瑞已经把这件事交给赵一天全权处理,因为在出兵欧洲雇佣军团这件事上,当初政府可是没有出一毛钱吱一声的,全部都是当初的北五省巡按赵一天一手操办的,因此在这件事是政府没有发言权,何况现在出兵欧洲或者雇佣军团改换门庭,也得通过陆军总部进行调配安排,也是赵一天的事情。只是牵扯到西藏问题之后,徐世昌才让外交总长陆征祥参与讨论一下,不过也是以副手的身份,至少暗地里是这样。谁叫西藏现在的掌权者李树峰王炳旭二人均是出自山西,和赵一天有千丝万缕关系。

    所以在西藏问题上,赵一天就要自己出马,暗地里和朱尔典进行一番勾心斗角讨价还价,等大的方面确定以后,再由陆征祥出面,和英国人光明正大的谈判,商讨西藏正式回归北京政府,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质性的回归。这是赵一天要亲自参与解决的第一件重大事情,被他安排在首位;西藏问题谈妥之后,就是雇佣军团改名和增加兵力的事情了。

    西藏问题上,英国提出了一个要求,可以完全回归北京政府,英国和印度不再对西藏领土和问题染指,但西藏必须将之前,也就是一九一三年拉萨草约签订时所写的“将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下游)南岸八十公里区域土地划归西藏地方所有”这一条做修订,意思剔除掉,这是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意见。按照英国伦敦政府所提,中国在获得西藏完全归附后,就要增加欧洲出兵数量,在欧洲战场发挥盟军的作用。了解拉萨草约是怎么回事的朱尔典却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因为他清楚条约中的麦克马洪线是怎么回事,那是一条让印度失去大片土地的线!

    “将军阁下,之前麦克马洪先生之所以将中印双方西藏边界南移,是他那天头脑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不适所致。将军熟读史书,自然很清楚布拉马普特拉河南岸自古就属于印度,不是中国的,所以这次交还给印度天经地义,希望将军能够同意。再说了,我们可是将印度在最东面的一大块领土的一部分也是毫无补偿的给了你们”。

    在见到赵一天后,朱尔典开门见山,在西藏问题上毫不犹豫的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嘴里所说的“印度在最东面的一大块领土”是指缅甸,自一八八六,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缅甸也就成为印度的一部分。四年以前,为了拉拢西藏新政权,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随大英帝国脚步,英国政府就把缅甸靠近西藏(四川……康藏)一块约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西藏。不过那里基本上都是高山密林,平地很少;但不管是平地还是密林,既然已经划给了西藏,自然现在也是中国的,赵一天可不会答应。

    “公使先生说笑了,据我所知,麦克马洪先生那天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出现。合约签订完成之后,他还做东请了陈贻范和王海平两位北京的代表去喝酒庆贺,怎么能说他头脑不适呢!这一点当时参与谈判的英驻锡金政治专员贝尔、藏人喇嘛首席噶伦夏札都可以作证,告诉先生就不要再开玩笑了,还是谈谈雇佣军团的事情吧,我可没有多余时间和公使先生说笑,你知道的,我最近很忙,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就要走了,很多人在等着我”!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八三章 朱尔典的多事烦恼()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八三章朱尔典的多事烦恼

    面对赵一天坚决的态度和对条约的坚持,朱尔典只能心下里叹息让印度吃下这个哑巴亏,该死的麦克马洪就让印度人民去诅咒去吧!那个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就让历史去遗忘吧!朱尔典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决定不再纠缠此事,专心就中国欧洲增兵一事好好和对面的年轻将军谈一谈。从一九一三年开始,朱尔典和赵一天接触打交道,两人已经走过四年多的时间。

    这四年多时间里,随着两人频繁的接触和交往的增多,两人之间的认识也渐渐加深,关系也逐渐建立。尽管都是为各自的国家和利益在相互博弈,人格魅力仍然让双方对彼此好感加深。和袁世凯王士珍梁士诒陆征祥等清廷遗老官员比起来,赵一天的作为更加接近西方人认知,同时也没有中国官员那种老气横秋盲目自大或者谨小慎微胆小如鼠的态度。特别是在山西工业发展起来,朱尔典在和赵一天几次武器买卖的谈判接触中,深知赵是英国什么样的人,所以知道了他的态度以后朱尔典也就不再啰嗦。如果是陆征祥或者其他中国官员,朱尔典又会是另外一种做法,他一定会逼着这些官员更改条约,达成自己的目的,谁叫他们好欺负呢!

    眼下欧洲战场西线战事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东线俄军似乎有些状态,俄国国内的动荡已经开始影响前线指挥作战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心情,俄军似乎有军心不稳全线溃退的可能。这对英法两国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东线不利则意味着更多德军可以调往西线,英法军队是经受不了的;东线的日本军队在最初的昙花一现之后就不再有什么亮点,反而有撤退的迹象。反观西线的中国雇佣军团的表现就抢眼很多,在索姆河东岸担负了几次攻坚和断后任务,并且完成的都很出色,深受左右友军的喜爱,很多法军都十分愿意和这支来自中国的雇佣军团配合作战,法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官米舍莱将军甚至将他的指挥部和中国雇佣军团指挥部放在一起,两家参谋在一起商议军事行动,两位司令官也一起决定双方的军队部署,非常的和谐。

    这种大前提下,英法自然希望中国军队到法国大陆参战的越多越好,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当局愿意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