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24-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妃姐姐,这个位置去年就是你坐的,今年肯定还得你来坐。”任容妃谦虚地说道。

    任容妃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独自用餐,从不离宫,悉心照顾朱慈炅,已经数月没有一起用餐了。这次朱由校的团圆饭,她肯定是要参加的。

    “还是妹妹坐吧。”王良妃依然不肯落座。

    “容妃,你就坐吧,等下皇上就来了,皇上不喜欢宫里有任何不和睦的。”张嫣轻声说道。

    “诺。”任容妃点头说道。

    任容妃就在右手的第一位坐了下来,左手边的第二位便是李成妃,而剩下都按各自的封号坐好,小小身份不明,没有任何封号,肯定只能坐在末位。朱由校本来想将小小安排离他近一点的地方,但被张嫣阻止了,如果这样的安排的,明天小小就不能去凤求凰了,否则的话,刘宗周等人第二天就会来死谏了。

    还好,朱由校从去年就开始全家一起这样吃饭了,而且朱由校也没什么架子,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是太拘谨。

    吃过年夜饭,便是守岁,这个年代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也没有电视,唯一的娱乐的就是搓麻将,自从麻将兴起之后,“杀手与捕快”的游戏在宫内已经退居第二位,呈现出没落的现象。

    朱由校对于搓麻将没什么兴趣,在坤宁宫待了一会儿,他便独自离开了坤宁宫,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他有很多事情要规划。

    “陛下,天气寒冷,你怎么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张嫣给朱由校披上一件衣服说道。

    “还好,就想出来走走,现在什么时辰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亥时一刻了。”张嫣说道。

    “马上就是新的一年天启六年了。”朱由校轻声说道。

    “妾进宫也快五年了。”张嫣轻声说道。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两年来,帝国依然是风雨飘摇,没有根本性变化。”朱由校说道。

    “皇上诛奸邪,行新政,励精图治,苍天定不会辜负皇上。”张嫣安慰道。

    “苍天?!苍天现在在要帝国的命,明年的灾害只会更加的严重。但朕不怕,朕就是要跟这贼苍天斗上一斗。如果天敢拦朕,朕也会手握天子剑,率领帝国亿万百姓将这天给劈开了,朕要这天也不敢逆朕。”朱由校冷声说道。

    “皇上……”张嫣轻声唤道。

    “王赛儿,你来宫中也有几个月,朕答应你的一切,朕可办到?”朱由校突然问道。

    “皇上自然是一诺千金。”王赛儿恭敬地回答道。

    王赛儿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仇视朱由校了,尤其他弟弟现在生活得非常安稳,她也不想他弟弟再过那种刀口舔血的生活。

    “你们闻香教潜伏在帝国这么多年,都不曾被发现,可见还是很有真本事的,从明日起,你去东厂报道,领掌班职,替朕收集情报。”朱由校下令道。

    “诺,只是民女……臣手上无兵无卒,该如何收集情报?”王赛儿轻声说道。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宁锦大捷

    “你可以去孤儿学堂挑选一到两千名人员,加以培养,朕给你两条收集情报的路子,第一条就是凤求凰,第二条就是勾栏院,尤其是勾栏院,是情报最重要的来处。”朱由校吩咐道。

    “诺。”王赛儿说道。

    “记着所有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只能卖艺不卖身。”朱由校冷声说道。

    “诺。”

    “你先下去吧。”朱由校说道。

    “臣告退。”王赛儿说道。

    “明年朕要大范围的推行新政,极有可能会引起地方藩王,甚至是豪强的造反。”待王赛儿离开之后,朱由校看到张嫣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不介意地解释道。

    “皇上要再次削藩?”张嫣诧异地问道。

    “不止是削藩这么简单,此事成则可暂保帝国上百年的平安,如若事不成,可能两三年之内,朕的皇位都可能会不保,到时候可要苦了你们了。”朱由校略有所思地说道。

    “无论成败与否,妾都与皇上共生死。”张嫣坚定地说道。

    ……

    1626年丙寅年,即天启六年,朱由校迎来了他到大明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对于朱由校来说,将是极有意义的一年,这也是朱由校一直在等待的一年。朱由校要在这一年借助“天人感应”之说,完整将他的新政全部推行出来。

    只不过现在朱由校正忙着迎接新年,皇家礼仪太过复杂,朱由校虽然去年已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仪式,但今年他依然还有点不适应。

    正月初六,朱由校收到辽东急报,“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看到这份急报,朱由校感到历史上的宁远之战要来了。朱由校记得在历史上,辽东宁远之战的爆发是因努尔哈赤想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一举拿下辽东,而现在的朱由校并没有易帅,没有易帅自然就没有撤军,可为什么努尔哈赤还毅然出兵锦州和宁远呢?而且历史宁远之战会不会变成锦州之战?

    关于宁远之战,具体情况朱由校已经记不太清,他只知道此战明军取得“宁远大捷”。

    辽东的急报,让原本喜气洋洋的新年显得有点压抑,原本在新年之后就要开拔去云南的乞活军也被内阁强行要求留了下来。从初六开始,辽东急报每日不断。朱由校并不打算干预辽东战事,他下旨,辽东之事由孙承宗全权负责。

    正月初十,努尔哈赤从十方堡出边,前锋已至广宁附近地方打围,孙承宗令赵率教领三万大军驰援锦州,此时锦州还在大明手里,是锦宁防线最重要的一环。宁锦之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大军,号称二十万出沈阳。孙承宗令各地小堡撤兵,归并大城,坚壁清野,合为御敌。正月十七日,努尔哈赤渡过辽河,逼近锦州和宁远。锦州的守将赵率教和宁远的守将袁崇焕,参将祖大寿,副将左辅、朱梅等人决定死守不退。

    后金军渡过辽河的消息,终于传遍了整个北直,现在整个京师上下,无一不在讨论宁远之战。朝会上已经在讨论封锁京师之事了,但被朱由校拒绝了。

    正月十九日,后金兵围锦州,南功宁远。此时的朱由校才意识到,历史上的宁远之战已经变成宁锦之战。

    孙承宗的坚壁清野使得后金连陷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七座城堡之后,于正月二十三日进抵宁远。

    正月二十四日到正月二十六日后金接连三日猛攻宁远城,宁远城凭借着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大炮和全城上下悍不畏死的决心,硬是守住了宁远城。

    后金见在宁远城事不可为,突然出兵觉华岛,此时正值隆冬季节,海面都被冰封,后金骑兵踏冰而战,而守卫岛上的又大多都是水师,不习陆战,全军上下虽拼死抵抗,但依然无法抵挡后金的大军。

    觉华岛一战,七千多明军和七千多商民全部被杀,将领全部战死,粮料八万余石和两千余艘战船被焚烧一空。就在此时为解宁远之围,毛文龙配合辽西明军出兵袭击后金后方的城市永宁,迫使努尔哈赤不得不不于二月九日撤兵。

    宁锦之战结束。

    由于朱由校穿越使得原本的宁远之战变成了宁锦之战,虽然此战的战果跟历史上宁远之战一样。大明输掉了觉华岛之战,却赢得了宁锦之战。

    二月初,宁锦之战的战报传到了京师,“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虽然大头目是谁,并不明了,但朱由校觉得有必要将这个大头目就定义为努尔哈赤,按照历史记载,努尔哈赤八个月之后,就会因疽发而亡。

    而大明需要这场胜利来激励民心,重新树立战胜后金的信心。帝国的信心比任何武器都更为重要。自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之后,努尔哈赤横扫东北,未尝一败。在大明上下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大明的军队、官员和百姓都畏惧后金如虎,谈后金色变。

    “传旨,将战报登于《帝国报》之上,让帝国臣民尽知。”朱由校下令道。

    “诺。”王礼乾高兴地说道。

    “陛下,辽东方面建议与后金议和,不知应该如何处置?”韩爌问道。

    “这种事情交给吾师亲自处理即可。”朱由校说道。

    后金撤兵,孙承宗也没下令追击,当然也无法追击。袁崇焕建议与后金暂时议和,获得时间抢修工事,这个意见得到孙承宗的支持。大明开始为明金之间的第一次议和做准备。

    “诺。”韩爌答道。

    ……

    而此时民间听闻宁锦大捷,整个京师上下一片欢腾,“京师士庶,空巷相庆”。自后金崛起之后,大明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后金就像是一块阴霾笼罩在大明的头上,宁锦大捷的消息让大明头上的这块阴霾冲淡了许多。

    搬起脸皮求订阅!

    (本章完)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无私事

    《大明帝国报》的《宁锦大捷》增刊两天之内就卖出了数十万份,数次脱销。无论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庶民,都忍不住要去买一份来看看,来读读。

    而今天的茶馆生意更是火爆,茶馆座无虚席,就连走廊上都站满了人。今天无论大小茶馆,无论是否是书茶馆,都自发地增加了读报环节,整个京师的茶馆“好”声不绝于耳,一份报纸被读数遍,但是没有人去介意这个,这个消息宛如天籁之音,那怕听过好几遍,大家依然都觉得不满足。

    现在在大明,无论贵贱,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着大明能彻底击败后金。在大明人的心中,后金就像是一群闯入了家园的强盗,都有除之而后快的想法。

    ……

    “皇上,正如你所料,宁锦之战取得了胜利,为何您还心事重重?”张嫣轻声问道。

    “宁锦大捷的确在朕意料之中,但觉华岛之战却是惨败,数万军民被杀,而且觉华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现在被毁于一旦,此战最多只能算平手而已。”朱由校解释道。

    “皇上,我大明帝国地大物博,而建虏不过弹丸之地,就算是平手,也是帝国取得了胜利,论人口,论物资,建虏不及大明的十之一二。”张嫣安慰道。

    “宝珠,言之有理,是朕考虑不周,觉华岛毁了,朕可以再建两个觉华岛起来。”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皇上乃天纵英才,当所有人都为宁锦之战担忧之时,唯有皇上智珠在握,断定此战必胜,现在宁锦大捷,世人皆在庆祝,唯皇上在此分析敌我得失,思虑以后的决策。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嫣轻声说道。

    “宝珠,你也开始学着拍马屁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哪里,妾只是实话实说。”张嫣脸微红道。

    “呵呵。”朱由校不由得笑笑。

    “皇上你取笑妾。”张嫣的脸更红了。

    “这个真没有。”朱由校一本正经地说道。

    “皇上,妾差点忘了正事了,段纯妃怀孕。”张嫣说道。

    “段纯妃怀孕了?”朱由校惊讶地问道。

    段纯妃,南京鹰扬卫人,父段黄彝,锦衣卫千户,后升任同知,母肖氏。跟张嫣一起被选入宫的,当时选美的前三甲之一,选入宫时,都是十五岁(虚岁),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就病逝了。所以朱由校听到段纯妃怀孕之时,才会这样的惊讶。

    “恭喜皇上,新年刚开始便是喜事连连!”张嫣微笑着说道。张嫣只以为朱由校这是惊喜的表情。

    “纯妃身子弱,从内帑中拨一批补品给纯妃吧。”朱由校说道,说完,他又觉得还不合适,又说道,“再封纯妃为皇贵妃。”

    “皇上,任容妃和李成妃可还都不是皇贵妃,纯妃刚怀孕就封皇贵妃,是否不妥?”张嫣提醒道。

    “那就干脆一起封皇贵妃。”朱由校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这恐怕不妥,皇上此举可是会招来朝廷上下的反对的。”张嫣没想到朱由校直接就一下封三个皇贵妃。

    “朕要封赏自己的妻妾,难道还要其他人同意吗?”朱由校说道。

    “皇上,天家无私事,正所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张嫣劝谏道。

    “宝珠,纯妃身子弱,生这个孩子很可能是九死一生,朕想帮她,也不知道从那里帮起,你要朕如何是好?”朱由校懊恼地说道。

    “皇上有心,这后宫所有的人都会铭记于心,皇上无须苦恼,就算不封,纯妃知你心中有她,她也定不会怪罪的。”张嫣安慰道。

    “朕意已决,这次必须封,只是下不为例。朕还不相信这点主朕还做不了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张嫣这次没有说话了,她只是微笑地点点头。此时朱由校不再是皇帝,更像是一家的家主。

    ……

    同时封三位皇贵妃,朱由校再次刷新了皇家的底线。被封三位妃子,自然是欣喜,尤其是任容妃,她自从生了朱慈炅之后,做梦都想封皇贵妃。

    而朝廷的文官肯定是无法容忍朱由校刷新他们的底线的,朱由校几天之内就收到了上百的奏章,劝谏朱由校的大臣更是络绎不绝。

    每天都说这个事情,朱由校听着也烦了,他想着有什么事情来转移这朝廷上下的注意力,此时江西御史田珍疏陈限禄一法。看来皇室宗族繁衍,人口日多,致禄入不敷分配的这个问题,许多人也都看到了,只是朱由校太过激进,而这些文官们想到了一种平和的办法来处置此事。

    其实田珍的这份奏章早就写好了,只是朱由校当时西巡去了,在西巡之时,又弄出削藩一事,才让奏章到今天递上来。

    宗室限禄法就是以万历四十八年见给之数禄银二十万六千为额,根据各府宗室多寡均定,除亲王本人定额外,以现在人数为准,日后子孙增多,止在原额内均支,要在禄支不滥。

    对于这个宗室限禄法,朱由校想到没想就同意了,他就想通过这个宗室限禄法来试探一下大明皇室宗族的反应。

    宗室限禄法颁行之后,所有的皇室宗族都没有反应,不知道是摄于朱由校兵威,还是这条法令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

    二月十五,五万乞活军正式兵发西南。原本要一月份就要出发乞活军,硬是在收到了宁锦大捷的消息之后才出发。

    而就在此时,山西和陕西两地的移民正式开始了,这次移民光准备工作就准备了近半年,而大小船只足足安排了上万艘。两省的移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水路便是利用黄河能通行的河段,进入山东之后,便从山东到天津卫,从天津卫登上海船,经海将移民最后送往台湾和琼州。

    移民前后分成五批,每年一批,五年之内将两省的移民全部转移出来。朱由校要赶在陕西大乱之前将陕西的问题解决,避免内部先出问题。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钞的计划

    第168章行钞的计划

    虽然今年陕西遭灾了,但今年的山西和陕西两省的移民都过了一个好年,朱由校不同于以往,只要愿意移民的人,他就先银元。对于参加移民的百姓来说,移民绝对是一个体力活,朱由校想在他们移民之前,先将身体调养好。这些穷苦的百姓手里也第一次有了银子过年。

    “陕西和山西两省的移民已经开始,台湾和琼州两地的展未来可期,朕有意将两地单列出来,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各位爱卿意下如何?”朱由校问道。

    “臣以为两地乃蛮荒之地,无须再设新的藩司。”王绍徽说道。

    “臣以为此举甚好,自陛下加大开关之后,台湾一地的展乃是有目共睹的,去年台湾岁入已经过万两,而琼州虽然变化不大,但一旦提升为藩司,再加上上百万的移民,琼州一地定不会弱于台湾。”魏广微支持道。

    “就算完成移民,一地也不过一两百万人口而已,将两地设为藩司,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王绍徽反驳道。

    “朕要将两地破格提拔成藩司,一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二是出于战事方面的考虑,台湾和琼州两地,乃咽喉要道,位置极其重要,这两地一旦失守,海外贸易必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一旦他国夺得海洋,帝国危矣。帝国的未来必定属于海洋,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帝国注定是要世界的霸主,天下的共主。”朱由校解释道。

    朱由校慷慨激昂地说了一大通,众位阁臣也算明白了,朱由校看来是一定要将台湾和琼州两地提升为承宣布政使司的了。

    “我们还按老规矩来,投票决定,同意将台湾和琼州破格提升为承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