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24-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朱由校的话,众位大臣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了,修路的钱是内努出的,修路的百姓还有工钱拿,这一切似乎太不合理,不合理到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京师到天津驰道到好说,但其余三条驰道横跨都有数千里,如果要求明年年中之前完成勘探,做好预算,恐怕难度很大。”陈长祚说道。

    “修路这事是一段一段的修的,例如京广驰道,我们可以先修京师和河南这一段,其余路段待勘探完之后再修,争取五到十年之内修筑完毕。”朱由校说道。

    “陛下,这四条驰道修筑可是需要数千万两银子的。”陈长祚再次强调道。

    “朕知道,朕有办法的。”朱由校也认真地回答道。

    “诺。”陈长祚答道。

    朱由校扫了一眼众位大臣,他又从桌上取出一个小本子,说道:“此次修路,督察院这边会派出巡路御史,严查贪污一事,如果谁敢贪污,朕此次绝对会从严处置。在此次大同案中,朕查到京师也有许多人参与了贪污受贿,朕都记录在这个小本子上了,但朕决定不再追究,但是如果有人还敢再犯,朕定会严惩不贷。”

    在场的大臣,都有一种把柄被朱由校抓住了的感觉,这个时代像杨涟这样完全清廉如水的官员真的是凤毛麟角,很多自诩清廉的官员,就算不会收银子,但也会收一些例如名画,名家字帖等等的古董。这些古董,可不比收银子少。

    “朕两次给帝国的官员提高俸禄,就是希望帝国的官员真的能做到廉洁如水,奉公守法。以后什么雅贿、炭敬、冰敬等等别敬就不要收了,如果俸禄不够,朕可以再给官员增加俸禄,朕不介意高薪养廉,但如果高薪都无法养廉,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了。”朱由校冷声说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

    “诺。”众位大臣恭敬地回答道。

    “另外明年朕决定对东吁再次用兵。”朱由校的语气不用质疑。

    “陛下,隋朝耗尽民力修大运河,又接连对高句丽等地用兵,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困苦,天下皆反。现在帝国之外有建虏之患,帝国之内天灾瘟疫不断,现在陛下又要对东吁用兵,此绝非明君所为,臣恐怕帝国会重新走上隋亡之路。”乔允升直言道。

    “永乐年间,诏定平缅、木邦、孟养、缅甸、八百、车里、老挝、大古剌、底马撒、清定十宣慰司,永乐之后,各宣慰司纷争不断,到明中期,仅余孟养、车里、木邦、老挝、缅甸、八百大甸六宣慰司,传到朕手里,可又还剩下几个?”朱由校严厉地问道。

    “百年之后,朕又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帝国的确是地大物博,但绝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一两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问谁将这片土地丢掉的?你说他们会怎么说?”朱由校接连问道。

    “鹤皋,你说今天的起居注上面会不会写上天启五年,皇上决定对西南用兵,乔允升力阻,致使西南一地丢失的数千里土地再也无法收回?”朱由校问道。

    “臣……陛下,臣绝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现在还不是用兵的时机。”乔允升脸涨得通红地说道。乔允升没想到朱由校会在这件事情上纲上线,像他这种人是最注重名声的,那怕是百年之后的名声,如果死了还被骂成卖国贼,他只怕死都不会死得安宁。

    “你们不想百年之后被人骂成卖国贼,朕也不想百年之后被人戳脊梁骨,所以对西南用兵一事绝不会变,在我大明手里丢掉的领土,绝对要在朕的手里拿回来,朕那怕现在背上穷兵黩武的骂名也无所谓,朕相信百年之后自有公断。此次出兵的费用也会从内努中拨出。”朱由校说道。

    “六慰横跨上千里,用兵需几年之功才能结束,消费钱钞更是难以计算,臣以为可以等建虏平定之后,再对西南用兵。”韩爌这时站出来说道。

    “朕决定先对孟密和孟养两地用兵,派五万乞活军前往收复两地,收复之后,孟密、孟养、木邦三地合并成立新的缅挝承宣布政使司,袁化中出任缅挝藩司的巡抚,同时从四川、云南两地移民去缅挝,趁兵威正盛,在缅挝实行改土归流,要确保缅挝藩司要永远都属于帝国。”朱由校强调的。

    “臣以为东吁不灭,待大军一撤,东吁必定会再次犯边,缅挝藩司恐难自保。”韩爌说道。

    “朕会暂时留下五万的乞活军在缅挝,守卫缅挝,确保缅挝完成改土归流。”朱由校说道。

    “臣还有一事需启奏陛下。”韩爌说道。

    “何事?”朱由校问道。

    “关于山西与河北、陕西两地比试之事,臣希望能将比试再延期一年,至明年年底。”韩爌请求道。

    “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朱由校的比试的目的从明面上来看的确是要取消东林书院,还一个目的就是要逼着文官自己动手清理队伍中的渣渣,如果他们再不愿意自己动手,那他就不介意亲自动手了。

    山西与河北、陕西的比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山西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力压河北和陕西,尤其是在赋税上比河北和山西加起来还多。

    山西虽然取消盐专卖,但这部分赋税光是新增加的土地税就足以抹平,对商人实行十五税一之后,山西光几个月的商税就比以往一年所收的税还多。赋税增加了,山西境内的三年义务教育普及速度也非常的快。

    而新到任的官员和提拔上来胥吏,现在基本上都不敢贪污受贿,吏治也比其他两省也要清明,而且胥吏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朱由校相信,如果明年河北和陕西不改变的话,明年只会输得更惨,山西此时才只是刚刚发力而已。

    ……

    现在黄尊素、左光斗和杨涟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左光斗和杨涟两人就在西安府就在讨论此事。

    “浮丘,现在到了我们必须要改变的时候,如果再不变,明年我们会输得更惨。”杨涟劝说道。

    “大洪,你以为该从哪里下手?”左光斗问道。

    “第一、整顿吏治,提拔胥吏;第二、勘查田地,摊丁入亩;第三、征收商税,征收矿税。至于兴办乡学到是可以放到后面,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光靠陕西一地是无法实行的。”杨涟建议道。

    “整顿吏治,提拔胥吏倒是可以,至于其他两项我都知道该如何下手?”左光斗说道。

    “我等东林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而受天下百姓敬仰,今日岂可因事到临头而退缩。”杨涟慷慨说道。杨涟深知左光斗担心的是什么。

    “陕西不同于山西,陛下当日在大同之时,挟大败林丹汗之威,迫使晋王同意削藩,而代王和沈王两人此时同在大同,晋王都同意了,两位王爷不得不主动请求陛下削藩,否则他们绝对很难离开大同。而陕西一地,有秦王、肃王、庆王、韩王、端王等五位王爷,尤其端王还是陛下的叔父,陕西藩司的土地有近五成在五位王爷极其家人的手里,这摊丁入亩该如何执行?”左光斗诉苦道。

    “浮丘,五位王爷极其家人我们无法动,但是其他人的土地我们还是可以动的,这样最少可以拉近与山西的距离。”杨涟建议道。

    “征收商税之事倒是可以按三十税一来征收,但是矿税是我等费尽心力才废除的,今日又要重启,是否不妥?”左光斗说道。

    “叶阁老曾言东虏发难,封疆突坏,举国之财不能继辽饷,不得不时时请发内帑,阁老才明白了皇祖的深谋远虑,我也认为征收矿税是没有错的,只是在于用人不当,现在陛下已经调回三省的守备太监,而山西矿税征收皆由当地衙门负责,以前之弊端尽除,可见矿税的征收在人,而不在此策。”杨涟反驳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

    小说巴士玄幻魔法武侠巴士》历史军事》大明1624》《大明1624》正文第164章分歧第164章分歧推荐本书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杨涟和左光斗虽同属东林党,但两人出身完全不同,在政治主张上肯定有所出入,以前为了对付阉党,东林党团结一致,现在最大的敌人消失了,东林党内部的诉求开始有所不同,这就让两人在一些问题出现了分歧。“大洪,不如我们先从吏治开始,至于征收商税,摊丁入亩等我们逐步推行,如何?”左光斗建议道。对于左光斗的这种态度,杨涟难免有所失望,他无可奈何地说道:“整顿吏治本就是督察院的事,我身为左都御史,责无旁贷,处理完此间的事情之后,我还要去河北藩司一趟,协助黄抚台处理河北之事。”“大洪,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我做事只求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而已。”左光斗看着杨涟诚恳地说道。“我出身贫困,自幼求学于外塾,万历二十六年秋,科举失利,曾因贫困差点一命呜呼,才明白民间的疾苦绝不像朝廷粉饰的那样,万历三十二年,我以‘遗才’中得湖广藩司第四十六名举人,从那天我起就对自己说要以帝国兴旺、百姓生计为己任,绝不奉承权贵。从万历三十二年到天启五年,我可以自豪得说一句,我杨涟绝没有做过一件违背良心,违背道义的事情,今陛下励精图治,中兴大明,虽有些事情做得过于激进,但我等身为臣子,岂能不帮陛下分忧解难?”杨涟声音不大,但却说得慷慨激昂。“大洪,我的意思只是说有些事情需从长计议。”左光斗说道。“你是陕西的抚台,陕西一事自然由你做主,我定会从旁全力协助。整顿吏治一事,最多三个月,我会还你一个清明的陕西。”杨涟信誓旦旦地说道。“浮丘在此谢过大洪兄的了。”左光斗诚恳地说道。……杨涟做事雷厉风行,而又果决,在陕西的反腐风暴,一时之间整个陕西官场风声鹤唳,那怕新年将至,整个陕西官场的人都无心过年。当然杨涟做事没有朱由校这么狠,贪污的官员大多都被流放,只有极少的人都被处斩,而陕西一地的王爷在山西一地王爷被削藩之后,在这次反腐风暴中也都变得非常老实。左光斗也学山西从胥吏中提拔了一部分人,然后又从吏部要了一批人来充当山西一地的官员。对于陕西****由校是非常支持的,他甚至派出了《大明帝国报》的记者跟踪报道这件事情。同时朱由校决定在山西和陕西两省各州府县均设置御史台,各地御史台归督察院直属管辖,各地衙门无权干涉御史台的工作。朱由校的决定得到了杨涟的支持和配合,他甚至上奏建议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御史台。朱由校考虑到此事牵连甚广,决定逐步推进。……陕西在****由校现在正在给乞活军做动员。“在历史曾经有一支军队也叫乞活军,虽然他们完全是由当时的流民组成的,但他们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为什么乞活军会有这么高的评价?那就只有一点,乞活军的悍不畏死。”朱由校大声对五万乞活军说道。“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当时正处于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差点就要亡国灭种了,北方幸存下来的流民为了活下去,他们组建乞活军,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心中仅存一念:敌死我生,所以他们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武悼天王冉闵就出身于乞活军。”“你们中许多人可以说曾是帝国渣渣,一无是处,甚至为祸一方,但经过一年多训练,你们现在正式成为了一名帝国的军人,但是否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还需要去战场上检验。朕要求你们决不能辱没了‘乞活军’三个字。”“新年过完,你们即将奔赴战场,朕要你们拿出悍不畏死的决心,此战许胜不许败,在战场上,朕允许你们使用任何手段,朕要求的只有结果。”朱由校大声强调道。……跟乞活军训完话,朱由校又找到孙传庭:“待平定此地之后,朕决定设立成都都督府,管辖云,贵,川,西藏以及缅挝五省的军事,秦良玉出任都督一职,你协助秦良玉依照京师都督府对成都都督府的军队重新进行整编。”“诺。臣会全力协助秦都督完成军队的整编。”孙传庭说道。“此事在平定孟密孟养之前要绝对保密。”朱由校强调道。“臣明白。”孙传庭点头说道。见完乞活军,朱由校便出了一趟武器制造局。现在武器制造局正在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尝试制造膛线枪。“陛下,膛线枪管的生产废品率极高,而且极其耗时,生产一根膛线枪管所花费的时间比生产一根普通枪管所花费的时间要多数十倍,所费钱钞也比生产普通枪管多出数倍。”毕懋康说道。膛线枪管生产不难,难就难在现在全靠手工打磨。“弹药的生产怎么样?”朱由校问道。“只要明白了生产过程,此类弹药的生产倒不是问题。”毕懋康说道。“陪朕一起去试试枪。”朱由校说道。这次试枪是毕懋康亲自试的,在武器制造局待久,毕懋康一手枪法也练得不错了。这次试枪一连试了三枪,第一枪的距离是一百步,第二枪的距离是两百步,第三枪的距离是三百步,毕懋康三枪都击中了目标,当然吸取上次熊廷弼试枪的教训,这次目标都比较大。“四百步外的目标能否击中?”朱由校问道。听到朱由校这个问题,毕懋康也是一愣,能击中三百步外的目标,这比以前燧发枪的射程足足提高了数倍,难道朱由校还不满足吗?毕懋康也不敢多想,他回答道:“四百步外,要击中目标就很难了。不过此枪一旦大规模装备军队,一万人当可横扫天下。”(本章完)推荐本书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和《大明1624(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启枪

    “现在制作了多少支?”朱由校赶忙问道。古代一步的距离相当于现代的一米三到一米五左右,三百步可就接近四百五十米了,在这个距离一旦步兵阵型布好,形成密集射击,骑兵根本无法靠近。

    “只不过七支而已。”毕懋康老实地回答。

    “这么少!哎……”朱由校难免心里非常失落。朱由校知道如果不解决枪管生产的问题,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军队。

    “目前在武器制造局中,只有两个人能保证膛线枪管的生产成功率能达到五成以上。”毕懋康回答道。

    “为什么只有两个人?”朱由校问道。武器制造局可有数千人。

    “无他,唯手熟尔。如果其他人多练,也是能达到,只是非几日之功,需经长年累月的积累。”毕懋康回答道。

    “赏,每人赏银百两。另外传旨,如果有人能解决膛线枪管生产的问题,赏银千两,封县子。”朱由校说道。

    在明朝时候,明朝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男、子两等爵位被革除,朱由校有意恢复这两等爵位,用来赏赐为大明做了贡献的普通百姓。

    “臣代工匠们谢陛下赏赐!”毕懋康施礼说道。

    “李永贞……”朱由校喊道。

    “臣在。”李永贞躬身跑到朱由校跟前。

    “武器制造局全体上下,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武器制造局的武器制造不会被泄露出去,另派重兵守卫武器制造局,严防有人窃取武器制造局的秘密,凡泄露武器制造局秘密者,斩立决!”朱由校下令道。

    “诺。”李永贞回答道。

    “陛下,此枪还无名,还请陛下为此枪赐名?”王礼乾在边上轻声说道。

    “就叫天启枪吧。”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陛下圣明,此枪本就来自陛下的想法。”王礼乾微笑着拍马屁说道。

    “毕局正,到明年年底能生产出多少支这样的天启枪?”朱由校说道。

    “在不影响其他武器生产的情况下,到明年大概能生产出三百到五百支。”毕懋康说道。

    “可以,明年上半年先给朕一百支装备到龙腾军试试效果。”朱由校点头说道。

    “臣领旨。”

    ……

    朱由校迎来了自己来到大明之后的第二个除夕夜,现在还没有年夜饭的传统,但朱由校却在后宫已经开始实行了。

    团圆饭自然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小小也被邀请过来了。朱由校的妃嫔太多,肯定不可能用后世圆桌的吃饭,他依然采取的分餐制,只是采用分餐制,座位就特别有讲究了,朱由校和张嫣肯定是坐在首席的。

    范慧妃是皇贵妃,坐在左手第一位。而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也是妃子的座位,只是去年团圆饭的时候,这个位置上坐得是王良妃,王良妃是跟张嫣一起被选入宫,入宫便是良妃,起步高。

    但今年情况就不同了,任容妃生有儿子,这右边第一位的位置王良妃也不好坐了。

    “容妃妹妹,这个位置你来坐,我坐你的下手。”王良妃谦虚地说道。

    “良妃姐姐,这个位置去年就是你坐的,今年肯定还得你来坐。”任容妃谦虚地说道。

    任容妃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独自用餐,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