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挽宋从靖康开始-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道李纲接到回信后什么表情,最终赵君还是收到了回信,是直接写给赵君的,不过仅仅四个大字:好自为之。

    赵君琢磨不透这四个字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李明月的。但是既然李纲回信就意味着他已经知道此事,同时经过杭州谍情司人员传回来的信息,说是由于李明月的逃婚,使原本的大婚无法举行,成为杭州轰动一时的新闻,不过最终这件事却不了了之,李家和万俟家并没有为此再闹出什么风波。

    这让赵君大为安心,而李明月更是坚信自己的当初的逃婚是无比光荣而正确,很快把驸马府当成了自己的家,看到柔福去给女子班上课,也嚷嚷着要去当一名女先生,赵君自然拿她没办法,就由她性子。

    驸马府从此多了一位相爷的千金大小姐,但是也少了一位,一直暂住在府中的李师师要走了,回到自己原来的住所。

    李师师住在赵府快一年了,经过成无己的静心调养已经完全康复,前几次想离开赵君以她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为由挽留,但是这次赵君没有挽留,他看出了李师师现在住在自己府中并不感到多少快乐,毕竟她的年龄和阅历和柔福她们还是有一定的代沟,在这里她没有像其他女子那样,有家的感觉。

    “你回去以后也要注意自己身体,如果闷了就到处走走,自有我派的护卫保护安全你就不必担心,以后就别去青楼弹琴了,另外我会经常过去看你,听你弹琴的。”赵君叮嘱道。

    李师师点点头,她头一次感觉这个大男人怎么变得有些啰嗦,有的话已经重复了好几遍,不过心里暖暖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男人关心着自己。

第175章 土地改良运动() 
府中还发生的两件大事,一是洪小娥在腊月底,十月怀胎分娩了一个女婴,当赵君抱着包裹成粽子一样的小人,看着皱皱巴巴的小脸庞,心想怎么这么难看,一点也不像她的娘。

    最后还是接生婆笑着解释小孩出生都是这样,看着小鼻子小脸将来长大一定是个大美人,赵君听了高兴就多赏赐了接生婆银两,又给起了乳名叫丫丫。

    对于坐月子的洪小娥赵君自然很是关心,不过他一个大男人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每天下午都到洪小娥的闺房坐坐,和她说说体贴话,也算尽自己做丈夫的责任。

    还有一件事就是远在东京郊区的陈家庄庄主陈重任,竟然带着自己的庄里的百姓,拖家带口千里迢迢赶到了扬州府,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自己唯一女儿的婚事。

    陈重任全村搬迁到扬州,赵君还是很欢迎的,因为在自己军中许多中下层军官,原本就是在陈家庄招来的百姓,现在其全家搬迁过来,定然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另外,这个本来是也去年赵君答应陈珍珍的,说是联系上她爹爹以后,有了娘家人再出嫁比较合适。所以陈珍珍看到自己的爹爹出现在自己的府上,自然高兴万分,一下子扑到了怀里竟然忍不住哭起来。父女见面的场面分外感人,当晚赵君就决定在府上大摆宴席,邀请陈重任以及村上德高望重之辈参加,其余的百姓赵君让赖布衣和扬州府尹联系,先暂时安排住所,等日后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看到原本只是一个被赶如一条狗一样,躲到陈家庄暂住的赵君,仅仅过了三年就一跃成为手握重兵的朝廷封疆大吏,陈重任不得不心里感叹人生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赞自己的女儿的眼光。

    而第二天,陈珍珍就理直气壮的找到了赵君,说是自己父亲已经来了,你看什么时候兑现诺言,嫁给你了。

    赵君当然没法推脱,所以只好找柔福和洪小娥商量此事,后来又找管家钟会、陈重任等一起商谈,选定了黄道吉日迎娶陈珍珍。

    花桥从正门抬进赵府,大摆筵席庆贺,赵君依旧一丝不苟按照对待迎娶洪小娥那样把陈珍珍接进了门。对于这个从东京城就一直跟着自己的女孩,开始自己只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但是风里雨里这几年,陈珍珍痴心不改,无怨无悔,自己总要给她一个好的归宿。

    只是到了洞房花烛夜,赵君看着依旧带着一丝稚气的陈珍珍,心里依旧还有一种犯罪的感觉,自己真是一个禽兽啊。

    府中算是安定下来,时间也已经到了1131年,这一年元月,南宋皇帝赵构更改了年号改为绍兴元年,寓有“绍祚中兴”的意思,同时对于大宋兵制也进行了改革,刘广世的在杭州附近的东南大军改为御前巡卫军,赵君的御营前军改为神武前军,张俊再一次崛起,其部队改为神武中军、岳飞部改为神武后军,同时,在川陕的吴玠军队被任命为川陕大军,在绍兴初年便形成了赵君、吴玠、岳飞、张俊、刘光世为主帅的五支屯驻大军,总兵力30万,撤销了御营司,算是恢复了北宋初期旧制。

    但这对于赵君而言影响不大,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他的重心在于如何尽快恢复两淮的经济。

    两淮地区是宋金交战最激烈的地方,因此对于当地经济破坏也极大,大量的房屋倒塌,农田水利设施被毁,土地荒芜,而从因战乱从北方过来的大量流民居无定所,更加激化了这个矛盾。作为军政一把手的赵君自然不能等闲视之。趁着这段时间宋金局势相对平稳,都处于休养生息阶段,于是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当地经济上来。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一切经济基础的命根子,赵君当然不会忘记这一条,等赵君仔细研究大宋的土地政策,竟让他大吃一惊,

    宋朝并不像汉唐等历代朝代那样,限制土地兼并和买卖,而是采取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国家不再执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措施,不再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再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国家不再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自由放任的态度。

    这样就直接导致一是土地买卖盛行。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北宋前期,地主侵占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更是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已成俗”的地步。三是私田数量大大超过官田。三是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朝廷对土地买卖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手续,即买卖土地的双方要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种土地买卖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国家对土地买卖合法性的承认和保护。

    作为有了千年知识的赵君,虽然并不是经济学方面的专家,但立刻就看出了其中的利弊。

    有利之处就是土地的流转使得土地向部分有投资能力的人手中集中,起到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并有能力的人不仅可对土地进行投资,而且能够实行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二点土地政策间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提高了生产效益,从而使部分农户失去土地,部分农户由于效益的提高而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也使得宋朝工商业空前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弊病也显而易见,大量的土地兼并,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特别是失地农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很快沦入赤贫状态,成为社会最不安定一份子,遇到天灾人祸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在洞庭湖的钟相、杨幺起义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君作为现在的身份地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后世的那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极端暴力革命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无法实施,于是,他只能对于这种制度进行一些改良,不过现在大量的淮南东路大量的土地因无人种植而荒芜,而淮南西路又有大量的土地还没有开垦,这些对于他而言都是难得的有利条件。

    于是赵君不怕麻烦,带着赖布衣等人走遍了两淮,和当地官员交谈,实地查看当地土地和人口情况,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调查,最后出台了《两淮路田产扎礼》折子,上报朝廷作为两淮路进行土地改良的纲领性文件。

    折子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清查田产,所有田产必须造册登记,依照朝廷律法纳税。二是所有无主田地全部收回国有,然后按照一定的政策分发给无地农民。三是鼓励农民进行开垦,所开垦之地全部归其所有,并且免三年的税。

    折子很快被朝廷批准,从绍兴元年二月初,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良运动在两淮地区展开。

    对于这项工作,赵君深知到大宋官僚系统的低效率和腐败问题,就专门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田产清查衙门,自己亲自担任主事,并调入赖布衣以及府衙中一些有经验的官吏来工作,并命令淮南两路各府、县两级都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作为这项工作主要实施者。

    同时借鉴那个时空有些做法,赵君又在自己的军队中抽调有经验的老兵组成了一个个工作组,奔赴各个州县协助当地搞好田产清查工作,并且严格进行考核如果发现工作队在清查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现象,一律军法处置。

    这些老兵本身都是农民出身,对于田产清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各种猫腻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现在由赵君在后面撑腰,又有严苛的军法,所以干起活来倒也不留情面。清查工作进展的倒很顺利。

    当然这项工作自然会引起一些既得利益者的不满,朝廷中对此非议的人存在。但是赵君一方面发动舆论宣传作用,暗地里命令扬州周刊大量报道在这次田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曝光一些大量瞒报土地的地主土豪,引导普通民众对于此次田产清查工作的支持。而位于杭州刚发行不久的杭州周报则在欧阳澈的主持下,选择性的报道在两淮地区进行的田产清查,并且评论分析,宣扬田产清查的好处。另一方面,两淮地区毕竟地域相对较小,而朝中大臣家乡在此地也较少,所以那些反对的声音很快就销声匿迹。

    田产清查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但是在淮南西路的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就遇到了阻力,原因竟然来自现任参知政事的秦桧之妻——王氏的家族。

第176章 万俟卨来了(上)() 
这是赵君在淮南西路舒州视察工作才发现的,在别的州县的田产视察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而舒州却进展缓慢,就起原因就是这里有一个大族——王氏家族。

    这支王氏家族原本是成都华阳,几十年前才迁到此,之所以很快成为当地一家土豪地主,主要是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宰相——王珪。

    王珪出生于1019年,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副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王珪历仕三朝,是有名的三朝元老,在朝廷和民间威望都很高,而起王氏家族自然水涨船高,几十年下来称为当地有名大家族。

    虽然王珪去世多年,但是其后人也多在朝廷为官,所以家族经久不衰,查阅王家的家室更让赵君感到惊讶的是王珪长女嫁给了著名文人李格非,生下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王珪第四子王仲岏之女嫁与秦桧为妻,就是臭名昭著的“长舌妇”王氏。因此,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秦桧妻王氏是王珪的孙女,这两个以不同方式留名青史的名女人,实际上是姑表姊妹的亲戚。

    历史是多么充满了戏剧性!

    赵君很明白,清查田产最大的阻力来了。

    现在秦桧逐步得到皇帝赵构的宠信,竭力排挤范宗尹,最后导致后者被罢相,一时间秦桧在朝廷上风光无限。

    舒州的知州叫闫天学,是个多年为官的老油条,他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关节所在,所以赵君视察的时候,一方面毕恭毕敬,另一方面叫苦连天,似乎在看赵君的笑话。

    对于这些官员的伎俩,赵君也不想讲什么大道理,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立即责令驻守舒州的隶属于西路军团第六厢第三镇的一部抽调兵马,配合当地工作队进入王家,彻底清查其家族名下的所有田产,如有阻拦者立即抓捕。

    面对穷凶极恶的士兵,看着被当场带走几个王家子弟,原本嚣张的王家人也只好乖乖的配合工作队进行田产清查工作,

    有了王家的这场风波,一时间那些原本还想暗地里抵制的土豪地主,也纷纷偃旗息鼓,舒州的田产清查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当时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当赵君回到扬州的时候,就接到朝廷的旨意,大意是由于田产清查议论颇多,故官家钦差尚书比部员外郎的万俟卨前往两淮地区进行实地检查云云。

    赵君知道在宋朝还没有钦差大臣一说,但是这个万俟卨现在来两淮就是干的这个活!

    万俟卨!,赵君看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本来和自己两不相干,但是因李明月的婚事却被扯到了一块,事情越发复杂了。

    真是风欲静而树不止啊,赵君看着窗外成荫的柳树,喃喃自语道。

    。。。。。。。。。。。。。。。。。。。。。。。。。。。。。。。。。。。。。。。。。。。。。。。。。。。。。。。。。。。。。。。。。。。。。。。。。。。。。。。。。。。。。。。。。。。。。。。。。。。。。。。。。。。。。。。。。。。。。。。。。。。。。。。。。。。。。。。。。。。。。。。。。。。。。。。。。。。。。。。。。。。。。。。。。。。。。。。。。。。。。。。。。。。。。。。。。。。。。。。。。。。。。。。。。。。。

    杭州秦府。

    原本一向很热闹的秦府今天突然闭门谢客,宣称老爷有恙,故谢绝一切来访。

    但就在傍晚时分,一辆轿子停在秦府大门口,下来一个中年男人,长须黑发,显得相貌堂堂,经仆人通报后很快进了府中。

    “万俟大人,秦老爷在书房已经等候多时,这边请。”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很恭敬地在前面引路。

    来人正是万俟卨,他准备秉承皇上的旨意前往扬州,突然接到秦桧的邀请说是有要事相商。平日里和秦桧交往也不算密切,这个时候相邀自己,万俟卨已经猜出于自己这次出使扬州有关,而秦桧也是当朝红人,自己不敢怠慢于是就依约来访。

    等到了书房,果然看到秦桧正坐在案牍旁边看书,听到有脚步声,秦桧抬头看见,就站了起来笑着说:“万俟大人,离京之时还还请你到府上一叙,甚是打扰。”

    “相爷客气了,有什么话尽管吩咐就行。”万俟卨很是谦逊。

    “那我就开门见山。”秦桧也不在绕弯子:“万俟大人此次出使扬州,为田产清查一事,定然绕不开舒州的王家,不知老夫所猜为真?”

    “的确如此,朝廷上有人弹劾越国候赵君徇私枉法,滥用职权,而王家之事首当其冲,故这次去扬州必到舒州调查此事。”万俟卨也实话实说,他沉默一下又说道:“我知相爷的夫人就出自王家,不知相爷对此事有何指教?下官一定洗耳恭听。”

    “以事实为依据,律法为准绳,无论是谁的家族,都要查清楚!”秦桧很严肃的回答。

    “这。。。。。。”万俟卨有些愕然看着秦桧,谁不知道那些豪门望族瞒报田产已经是人尽皆知。而他这样表态这摆明他要置身事外,而且还有大义灭亲之举!

    “万俟大人,虽然皇上让你出使扬州,但是你似乎没明白皇上的心意啊。”秦桧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

    “下官鲁钝,请相爷明示。”万俟卨赶忙站起来施礼。

    “在两淮进行田产清查,是皇上亲自同意的,这件事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虽然说赵君的做法有些急躁,但并无大错,朝廷上那些御史弹劾都是无稽之谈!”秦桧徐徐说道。

    “那为什么皇上还派我去扬州?”万俟卨有些迷糊了。

    “你知道赵君的身份吗?”秦桧突然神秘一笑。

    “身份?两淮制置使。。。。。。越国候。。。。。。还有是当朝驸马。”万俟卨把赵君的官职全部报了出来。

    “是啊,当朝驸马啊!”秦桧加重了语气。

    万俟卨突然明白过来了,惊讶的望着秦桧。

    “自我朝立国之后,那有驸马手握如此重兵之事?我们做臣子定要为皇上分忧,才算是忠臣啊。”秦桧絮絮叨叨说着。

    万俟卨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发现自己已经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秦桧这是要干什么,皇上又想干什么?

    “万俟大人不必多虑,一切按照皇上旨意去办即可。”说道这里秦桧突然脸色一整:“尚书比部员外郎万俟卨秘密旨!”说完就从袖中掏出黄色的圣旨。

    万俟卨一惊,赶紧跪下,只听秦桧朗声念到:“特钦差尚书比部员外郎万俟卨前往两淮军政巡察,犹如朕亲至!”

    犹如朕亲至!这就意味着万俟卨可以随意巡察两淮所有军政之事,权力不不可谓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