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大汗,阿敏部被卢象升挡在了通州,现在已经于额驸李永芳部汇合。”

    一听多尔衮如此说,皇太极不由得怒火陡生:“这个李永芳,本汗要宰了他,让他去吸引明军,他怎么先去找阿敏了!阿巴泰为何不阻止他!”

    多尔衮见皇太极如此暴怒也不敢再劝,但心中却是不由得鄙夷道:“谁也不想去送死,更何况阿巴泰和你本就有嫌隙。”

第一百二十六章 请先生救我

    皇太极和他的八旗鞑子此时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在蓟州境内乱窜。

    蓟州的黄得功、太0原的周遇吉、延0绥的赵率教、山海关的满桂、南边的侯世禄等勤王之师开始慢慢合围。

    皇太极要想突围出关,必须击破其中一路,而这样做,势必让他的八旗再一次减员,这是皇太极不愿意看见的。

    好在这些来援的明军对鞑子心存畏惧,虽有陛下严令,一个个也是走走停停,深怕被鞑子吃了去。

    此时的禁卫军也已经到达了蓟州境内的翠屏山,翠屏山的某处寺庙被朱由校临时征用为了自己的行宫所在地。

    禁卫军也在这里暂做休整,接下来对付八旗的事自然是由各地勤王援军应对。

    朱由校很欣慰,这一次鞑子入关没有出现己巳之变那样京城被围,鞑子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的糟糕状况。

    目前的情况至少让鞑子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甚至也没有成功掳掠大量战略资源出关,而且现在还被大量明军包围在了蓟州一带。

    不过,此战,禁卫军也算是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淬炼,骑兵营伤亡过半,步兵营也伤亡过了五百人,辎重营也损失四五百,工兵营还算完整,炮兵营倒是零死亡,五人被利箭所伤。

    但能抵挡住八旗主力连续数日的进攻,且在战场结束后光是披甲兵的人头就统计有上千之数,可以说,禁卫军的第一战之战绩已经远远超过了现今任何一支明军,而这一次阻击战也算是自与鞑子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大捷。

    而这次大捷则由朱由校亲自指挥。

    谁也没想到朱由校和他的禁卫军能挡住八旗鞑子,那些期盼着朱由校成为第二个朱祁镇的文官们在知道朱由校已经击退鞑子且包围了鞑子时候,心情倒也很是复杂。

    这时,寺院老僧端上茶来,朱由校先接过后就让汤复生到近前来,问道:“各军现在进展如何?”

    汤复生忙拱手道:“延绥总兵赵率教已控制住了蓟州以西,满桂即将到达蓟州,准备控制住蓟州以东,黄得功也已经控制了蓟州以北,另外,侯世禄部也在卢侍郎带领下挡住了李永芳部。”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鞑子阿敏部现在是何下落?”

    “已与李永芳部汇合,也正要北来”,汤复生说后,朱由校点了点头,吩咐道:“敦促各地勤王之师,加速前进,务必在三日内到达蓟州境内,毋得扰民,若经发现,必严惩不贷!”

    ……

    永平境内,同满桂一起入关勤王的锦州总兵吴襄心情不是很好,因为他已刚刚得知自己大舅子祖大寿被朝廷诛杀的消息。

    吴襄很惶恐的看着帐外,他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再去勤王,王督师催他和满桂勤王的制令还在手中捏着,满桂部的先头骑兵已经开拔,也就自己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朝廷会不会也会这样对我”,吴襄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帐外是把守严格的十八重甲兵,都是跟随吴襄征战多年的亲族家丁,其悍勇不亚于满洲之白甲兵。吴襄现在是让这十八重甲兵片刻不离自己的中军大帐,究其原因,是为了防备满桂。

    吴襄有种直觉,当今陛下应该给满桂下过密旨防备自己,若不然满桂手底下最精锐的两千蒙古骑兵不会一直留在永平城,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监视自己。

    这时候,一身材魁梧,与吴襄容貌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此人就是吴三桂,虽年纪不过十六,但已官居千户之职,当然目前他的任务只是替自己父亲打杂,还不是日后那位献出山海关甘坐鞑子走狗而葬送华夏数百年国运的大汉奸。

    “父亲,范叔叔求见”。

    吴三桂说后就退后一步,俄然,就是范文程掀开帘子进来,朝吴襄拱手笑道:“吴兄,别来无恙啊,范某为见你一面,可是数日马不停歇,直到今日才到了你这里。”

    吴襄见是范文程,一把手就将范文程拉了进来,并向外张望了半天,见满桂巡逻的骑兵没在这边,才松了口气:“如今正是你我双方交战之时,范兄你这个时候来吴某这里,是上门来自寻死路吗?”

    范文程笑了笑:“吴兄若想拿范某脑袋给朱由校,尽管拿去便是,不过吴兄您也得摸摸您自己脑袋还能长在脖子上多久?”

    “何出此言?”吴襄内心微微一动,他也猜到范文程所为何来,他虽然话上带着不亲不近,心中倒是很想听听后金那边对于如今这朱由校的举动有何看法。

    “想贵舅子祖大将军为明廷兢兢业业戍边十余载,立功无数,到头来却也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那朱由校欲除你关宁铁骑之心昭然若揭,你吴大总兵麾下领有上万关宁精锐,难道你认为他朱由校只会动祖大寿不会动你?”

    范文程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看了吴襄半晌,很是自鸣得意的捋起颌下黄须起来。

    “三桂,奉茶!”

    吴襄态度忽然又冷漠转向热情,朝吴三桂吩咐了一声就亲自过来朝范文程拱手道:“还请先生救我。”

    让一个近乎是地方诸侯的明朝总兵相求自己,这是范文程当秀才时想都不敢想的事,也正因为此,让范文程越发觉得自己当年投靠努尔哈赤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什么大明,什么汉人,在个人抱负面前,都不过是可丢可弃之物而已。

    “那鄙人就有话直说,其实吴兄应早已明白,如今大明早已没了你关宁兵的容身之地,即便是你现在逃回辽东,也会被督师王在晋控制,倒不如直接投我大金,我大汗雄才大略,早有图谋中原之志,可做当今之唐宗宋祖,若兄来投,定封王爵。”

    “口说无凭,此乃我大汗亲笔信,吴兄可亲自拆看。”

    范文程说着就抽出一封信递给了吴襄,吴襄阅后却沉思不语,他不得不承认这皇太极开出的价码够大,直接封王爵,这在大明想都不敢想,但说实在的,此时的后金不过是一落后的贫瘠之国,让吴襄舍掉大明的总兵之位去做一个山寨王爷,也有些舍不得。

    但现在正如范文程所说,自己肯定是不能在大明待下去的,只怕此次朱由校驱走了鞑子就会对他下手,所以吴襄觉得自己不得不做出投靠皇太极的选择,便道:“这倒也不是不明智之举,只是现在满桂对我监视甚严,不好行动。”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

    范文程自然知道吴襄口中的满桂是何人,也深知此人虽是蒙古人,却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皇太极也曾派人给这满桂投过劝其归附后金之信,但去的使者都被满桂直接砍头。

    对于满桂这样不识抬举的,范文程自然同他主子一样深恨此人,甚至将他和毛文龙列为最不可饶恕之敌。

    “满桂既然安心要为朱由校卖命,我们何不除之而后快,我八旗主力就在此附近,一旦时机可待,我们两边可以联合伏击满桂部,到时候你能得自由以回辽东,我等也可破满桂部出关。”

    范文程如此说,吴襄没有答话,满桂的实力比他强,且品阶要比他高,让他对满桂下手,的确让他为难,但一想到皇太极的八旗从旁协助,但也有些意动。

    谁知,就在吴襄犹豫不决时,吴三桂却是奉上茶来,并问着范文程:

    “范叔叔说的好轻松,我们吴家也算是世受大明国恩,朝廷诛杀舅父虽是不明之举,如今仅凭你一人之口就让我们吴家认鞑子作君父,这不是在逼我们吴家做那不忠不义之人吗?”

    范文程一愣,不禁苦笑起来,他深知这吴家中最难对付的不是吴襄反而是这个看上去只有十六岁却少年老成的吴三桂。

    在聪明人面前,范文程的忽悠之计自然不好使,只好坦诚问道:“那依贤侄所言,你们吴家该如何应对明廷朱由校对你们的制裁?”

    “当今天子昏聩,轻信奸佞谗言,欲除我关宁军,我等自然不能不自保,以小侄之见,归附贵可汗不必再提,但我们可以结盟,父亲可以昏君当道为由宣布辽东暂时自保,且自立为国主,替大明守边,到时候与贵邦结成两国之交岂不更好?”

    吴三桂此言让吴襄和范文程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吴襄也觉得与其背离大明投靠野人般的女真倒不如自己做土皇帝,便也说道:

    “吾儿所言甚是,范先生,烦你告知你家可汗,若愿意接受犬子所说,我们可以共击满桂,并永结同盟,若不可,那我吴某就借你人头一用献陛下,没准那朱由校会因此对吴某网开一面。”

    “不必了,难得吴兄和贤侄有此列土封疆之大志向,就依你们所言,到时候若能全歼满桂一部,助我大金出关,辽河以西之地可尽数还于尔等。”

    其实,范文程在来之前就得到了皇太极指示,若吴襄所部愿意归附,自然可封王,若不愿,也可裂土于他,诱惑他自立一国。

    如今,只是将自立一国想的法由吴襄之子吴三桂提出来了而已。

    “那好,就请范兄暂且回去告知贵邦可汗,我和满桂部约定汇合的地点是何家堡,如今满桂部已经大部赶往此地,你们可运动至此地,等我们跟上来后,两面夹击,一举歼灭满桂部,除掉朱由校在辽东最强悍的一支力量,如此毛文龙也失去侧翼的护卫,到时候我们再联合收伏毛文龙,则山海关以东之地尽归于你我矣。”

    吴襄如此说,范文程自然大喜,忙不迭地赶了回去。

    ……

    寒寺微冷,又没有女人偎依取暖,虽说有炭火在旁,但也不可能让炭火放进被褥里来。

    过了几个月帝王生活的朱由校也有些不适应,卷缩着身子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但谁知,就在他睡意微浓,被褥渐暖时,外面传来守门士兵的喝令声:“谁!”

    “锦衣卫千户沈琏,有紧急消息通知陛下,赶快让开!”

    一听此喝叱声,朱由校自然知道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如同当初粮草被劫一样,他也只好掀开被褥坐了起来。

    “陛下,据辽东锦衣卫来报,今日有人秘密见了吴襄所部,我们动用内部眼线后得知锦州总兵吴襄部有勾结鞑子之意,盖因鞑子许诺辽河以东二十余城尽归吴襄所部,只怕原因还有祖大寿被诛一事所引发,吴襄意图联合皇太极除掉满桂部。”

    朱由校愣了片刻,他没想到吴襄会勾结鞑子,虽然他知道祖大寿与这吴襄是姻亲,自己动祖大寿势必让其他关宁大将如吴襄等产生疑惧之心,可自己已经对其他关宁铁骑采取了安抚,甚至自己也担心祖大乐和祖宽投降鞑子,便让毛文龙防备这二人,可谁知到最后先与鞑子暗通款曲的居然是吴襄,吴三桂他爹!

    “吴襄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反水,鞑子许给了他什么好处?”朱由校不由得问道。

    “支持吴襄自立辽东国主”,沈琏说后,朱由校不由得笑将起来:“皇太极好大的手笔,不愧是想逐鹿天下的豪杰,也罢,既然人家一鞑子首领都这么大方,那朕也不能太寒碜了;

    传旨:祖大乐和祖宽等部因守土有功,加封为永宁伯和怀恩伯,大凌河以东四城赐予祖大乐,大凌河以西三城赐予祖宽,锦州总兵吴襄加封辽王,辽河以东沃野万里尽赐予他,包括东奴之地。”

    其实,朱由校从决定动关宁铁骑的那一刻开始就做好了这些军事大地主们要做背叛自己的心理准备。

    没办法,这些军事贵族尤其是关宁铁骑不除,则大明财政一日得不到缓解,百姓就一日得不到抚恤,自己的改革一日没法展开,所以这个毒瘤必须铲除。

    但现在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没壮大,再加上还有鞑子的威胁,因而自己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除掉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

    既然不能除掉你只能安抚你,让你得意,让你误以为朕是怕你们的,不敢动你们。

    反正山海关以东的土地都被这些辽东的军事地主所实际控制,自己也可以学皇太极乐得做个顺水人情,顺便还把后金的土地送给他们,也就是说,如果吴襄能占领沈0阳和赫图阿拉,那这些地方也是他的。

    “同时,传密旨给满桂,让他率本部回撤永平,他们是骑兵,现在火速撤回还来得及,皇太极和吴襄等想联合吃掉不可能,另外,让赵率教和黄得功部前去救援,顺便将皇太极部包围在永平一带。”

    朱由校说着就叹了口气道:“皇太极呀皇太极,我大明国门虽进来容易,但要想回去可不容易啊,不来找朕,找吴襄之流是没用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吴三桂

    范文程一回来就把吴襄答应联合歼灭满桂部的消息告知给了皇太极。

    这几日在这燕赵之地如丧家之犬般到处乱窜落得个人困马乏的皇太极听后不由得浸出了一丝笑容。

    “这吴襄倒也野心不小,不过,能让我等八旗主力顺利出关并除掉满桂部也算是断送了他朱由校最厉害的一支骑兵,如此以来,支持他做辽东之王倒也不算亏。”

    皇太极说着就摔马一鞭奔了前去:“传本汗命令,赶赴何家堡!”

    吴襄这边也是精锐尽出,吴三桂更是脸色带着冷峻之色:“满桂部现离何家堡多远。”

    “回公子,不过半日路程”,一探子回道。

    吴三桂听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并打马来到吴襄这里:“父亲,满桂这厮一直压在我们头上,一个未开化的蛮夷之辈却能官拜都督,还以忠臣良将自居,今日倒也让他尝尝教训。”

    “他要效忠朱家人,就让他去阴曹地府效忠吧,各处都打听清楚了吗,此次联合攻击满桂的消息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吴襄笑说着后又很是认真的问道。

    “父亲放心,一切都准备就绪,鞑子那边也已经朝这边运动而来,只要满桂一进入何家堡,我们就可以直接出击!到时候他骑兵被困在城中,即便是想逃也逃不出去!”

    吴三桂呲着牙说道。

    天开始下起雨来,整个燕赵之地倒也如三月江南般变得薄雾袅袅,左都督兼山海关总兵官满桂有些着急的转身看了看:“吴襄所部还有多久来,眼看就要起大雾了,再不到达何家堡,若是被鞑子偷袭了如何是好,快去询问一番。”

    满桂说着就下了马,命令士兵就地生火做饭,赶了一夜的路,他也是饥肠辘辘,坐在草地上就和其他士兵一起咀嚼起干粮来。

    满桂是典型的蒙古人特征,脸圆而肩宽,身材高大,体格魁梧,也有些微胖,肚子很大,但战场上杀起敌来却是骁勇异常,而如今督师王在晋主张联蒙抗金,对他这个具有蒙人血统的山东大汉也很是照拂,甚至将投来的最精锐的两千蒙古骑兵都给了他。

    这满桂倒也知道感恩图报,朝廷的诏令从来都不敢不从,这些日子以来,他从山海关赶到永平,再从永平奉命赶赴京畿围攻鞑子,虽是长途跋涉,身心俱疲,倒也无丝毫怨言,甚至当陛下严令各地援军毋得扰民滋事后,还亲自斩杀了自己两员掳掠百姓财物的亲信将领。

    卢侍郎的命令是让他于今日到达何家堡堵住鞑子东进的口子,他便马不停蹄地赶了来,但就在他准备休整些时间且等待吴襄部消息时,前方一锦衣卫突然奔赴而来,此人满桂认识,是负责辽东锦衣卫事的锦衣卫千户沈琏,便忙起身问道:“沈千户可是有何事?”

    沈琏也不下马,递出一枚令牌道:“满将军,吴襄部勾结鞑子意图除掉你部,消息已被陛下所知,陛下特命你部立即秘密火速撤回永平城,到时候赵率教部会给你们提供粮草。”

    “什么!”

    满桂大声问了一声,听沈琏说后,就气得一刀插在地上:“这个王。八。蛋!”旋即忙组织其本部骑兵掉转方向。

    ……

    吴襄一想到自己即将正式反叛大明,且还要同鞑子勾结夹击战斗力强悍的满桂部,其心里仍然有些忐忑犹豫,但一想及自己只要除掉满桂,然后在鞑子帮助下出关自立王国,做土皇帝就也有些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

    “三桂,你觉着我们和鞑子联合起来能歼灭满桂所部吗?要知道,朝廷其他各部援军离此不远啊,特别是那朱由校的禁卫军,没想到居然能击退鞑子还使得皇太极这样的人也不敢再触其锋芒,由此可见,这禁卫军不容小觑啊。”

    吴襄虽有野心但无大的魄力胆略,行事反而靠着自己这个年未弱冠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