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色浪漫-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军对钟跃民赞赏李奎勇颇不以为然,嘟哝着:〃狗屁,会摔跤有什么用?他能扛住菜刀么?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钟跃民拉下脸∶〃怎么着?要不你先跟我练练?〃

    袁军这才不吭声了。

    当年钟跃民随父亲从南京调入北京工作,由于是半途插班,一些专收干部子弟的小学制度较严,无法安插,只好暂时把钟跃民安插到一所普通小学,在这里钟跃民认识了李奎勇,他俩在一个班里上了半个学期课,两人成了朋友。李奎勇的父亲是蹬三轮儿车的,他家的孩子多,家境贫寒。李奎勇从小就练摔跤,举石锁,在学校里打架不要命,没人敢惹。那时的钟跃民还不象现在这样胆大包天,对李奎勇的摔跤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钟跃民就转学到了育英学校,不过,他和李奎勇一直保持着来往。

    上一场雪还没有化尽,新雪又开始零零星星地飘落,风刮得很紧,好端端的大白天刮得跟黄昏似的,风夹着雪粒打在人脸上生疼。钟跃民、袁军、郑桐竖起大衣领子挡着脸,低着头顶着风去看望他们被隔离审查的父亲。

    探视之前,照例要先接受革委会主任王占英的训话。王占英文革以前是个科长,是部里笫一个起来造反的干部,此人还算正派,就是观点太激进,他真诚地认为钟跃民等人的父亲罪大恶极,枪毙了他们都不过份。至于钟跃民、袁军、郑桐等人,是属于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是走资派,儿子们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小流氓。

    王主任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语重心长地训诫着:〃你们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党和人民并没有抛弃你们,希望你们能和自己的走资派老子划清界限,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边,敦促你们的父亲彻底交待自己的反党罪行,要让他们明白,党和人民对他们实行隔离审查,是对他们的挽救,咦?钟跃民,你怎么站着呢?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整个身子成三道弯儿,一条腿还晃着,你摆出这副流里流气的样子给谁看呢?〃

    钟跃民显得很委屈∶〃王主任,您冤枉我了,我出生的时候就一腿长一腿短,就因为这点儿生理缺陷,袁军他们老欺负我,给我起个外号叫地不平,您说我招谁惹谁了?我长成这样又不是我的错误,干嘛老欺负我们残疾人……〃

    袁军一脸坏笑地说∶〃王主任,您可千万别信这小子的,我太了解钟跃民啦,他身上那点儿零件都是可长可短,上次在澡堂洗澡,他把两腿一叉,两条胳膊一伸,还问我,猜吧,这是什么字?我说这还用猜?这是大呀,您猜他说什么?他愣说是太字,我说为什么是太呢,他说你没看见我那儿还有一个点儿呢?我再一看,可不是,他两腿之间还真有个点儿,刚才我没留神,所以我给看成大了,谁知就这么会儿功夫他那儿忽然直了,于是就成了太,我说,要是那东西也算,那我也会,我一个立正,就成了卜字……〃

    郑桐连忙插话∶〃我证明,钟跃民的确是两条腿不一边齐,我们班有个同学还给他写过一首诗呢,是这么写的,远看金鸡独立,近看骏马缺蹄,跑似风摆荷叶,躺在炕上不一边齐。〃

    钟跃民笑道∶〃郑桐,你丫就挤兑我吧,**你大爷……〃

    王主任一拍桌子∶〃住嘴,说你们是小流氓我看一点儿没冤枉你们,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学得这么坏?咱们这大院有不少…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怎么人家就不象你们这么坏?〃

    钟跃民说:〃王主任,您说我们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爸是走资派,所以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王主任挠了挠头,不知他这么说是何意,只好说:〃这么理解是可以的,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不要叫他们黑帮子女,应该叫…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钟跃民一听主任上了套,立刻来了劲儿,振振有词地说:〃那您是革委会主任,您的孩子该怎么称乎?显然是和我们有区别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反义词应该是…不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王主任火了,他把桌子一拍,厉声喝道:〃钟跃民,你不要胡搅蛮缠,再胡闹我就取消你今天的探视资格。〃

    王主任确实小看了他们了,这几个小子一肚子坏水,而且配合默契。钟跃民激怒了王主任,袁军便忙着打岔,以分散王主任的注意力∶〃主任,我们每月发的十五元生活费太少,党和人民能不能再给我们增加点儿?上个月还不到二十号,我就没钱吃饭了,全靠着东要点儿,西蹭点儿过来的,我还去饭馆拣过人家吃剩的东西,您瞧我这脸色,是不是发绿?这是饿的,老这么下去也给咱社会主义祖国脸上抹黑呀,您说是不是?〃

    (4)

    郑桐也添油加醋的附和着:〃主任,我们可都是祖国的花朵,是花儿就得常浇水,不然就旱死了。〃

    〃就是,我们简直连花儿都算不上,还是花骨朵呢,不给我们浇水,我们怎么含苞欲放?您可别忘了,毛主席说,埋葬帝修反的重任要靠我们这一代去完成,我们天天盼着能早一天长大成人,去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现在可好,花儿还没开呢,却快旱死了,革命事业后继无人了。〃钟跃民补充道。

    王主任一脸不耐烦地说:〃到底是走资派子女,嘴儿都挺能说,告诉你们,这是规定,被隔离审查人员在审查期间本人和家属一律发生活费,十五元的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多一分也不行。〃

    钟跃民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操,我算看出来了,把我们饿死,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战略部署之一……〃

    王主任一瞪眼∶〃钟跃民,你说什么呢?你敢再说一遍?你这是典型的**革命言论……〃

    郑桐连忙打岔:〃王主任,您还管不管你们家老三了?他老欺负我。〃

    王主任不是个思维清晰的人,他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这次又上了郑桐的当:〃是吗?我们老三怎么欺负你了?〃

    郑桐一脸委屈地说:〃上次在院门口,他拦住我,说要找个地方和我单练,我说老三你这就不对了,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我不和你打,你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找组织上解决,打架斗殴是不对的,老三,你爸爸好歹也是个17级的科长,凑凑乎乎的也算是个革命干部吧?你身为干部子弟,是不是应该给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同志起点模范带头作用呢?王主任,您说,我这话没什么错吧?可你们家老三二话没说就给我一个嘴巴,抽得我两个眼睛里冒出了很多小星星,金灿灿的,我感到天旋地转……〃

    王主任的三儿子王跃进是个弱智的孩子,偏偏郑桐和袁军是见着人就搂不住火,王老三没少受他们的欺负,现在郑桐居然倒打一耙。

    王主任有些疑惑:〃我家老三?不会吧?他是个老实孩子,净受别人欺负,他没这个胆子欺负人呀?〃

    袁军说:〃这您就不知道了,我在我爸面前也装得老实着呢,一出了门就不是我了,您家老三也这样。〃

    王主任哼了一声:〃好吧,回去我问问他,如果属实,我会管教他的,要是你小子骗我,我可饶不了你。〃

    郑桐道:〃算了吧,您问也是白问,这年头谁干了坏事还认帐呀?袁军上次在大礼堂的舞台上撒尿,让人家管理员把老二都攥住了,这孙子还一口咬定没尿呢。〃

    袁军不爱听了:〃去你大爷的,你丫才在舞台上撒尿呢。〃

    王主任喝道:〃都给我住嘴,耍什么贫嘴?看你们一个个这二流子样儿,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你们可以进去探视了,钟跃民,你父亲在五号房间,袁军、郑桐,你们的父亲在八号房间。〃

    钟跃民、袁军、郑桐走进长长的走廊,他们辩认着房间的号码。

    钟跃民悄悄问郑桐:〃王老三真抽你来着?〃

    郑桐嘴一撇:〃抽我?还反了他啦?是我给丫一嘴巴,哟,八号,我们进去了。〃

    郑桐和袁军走进八号房,钟跃民推开五号的房门走进去。

    钟跃民的父亲钟山岳当年参加红军队伍之前是长沙师范学校的学生,好舞文弄墨,经常在小报上发表些小块文章和评论,他是鲁迅先生的忠实崇拜者和捍卫者,若是有人在报刊上和鲁迅过不去,钟山岳马上口诛笔伐,和对方展开论战。有个笔名叫〃绿野〃的家伙,在报刊上经常和钟山岳叫劲,钟山岳说鲁迅的文章好,绿野就准跳出来大肆诋毁,两人便你来我往的展开论战,一开始双方还象个绅士,辨论的的内容还只局限于文艺方面。后来就不行了,言词越来越锋利,最后发展到彼此进行人身攻击,互相谩骂的地步。钟山岳年轻气盛,又多看了几本法国,于是按照西方贵族传统给绿野写了封信,要求找个地方进行决斗,绿野自然不甘示弱,欣然应战。双方各自带了证人在郊外的一片小树林里见了面,钟山岳在衣袖里揣着根铁棍,他发现对方的兵器很阴毒,看着似乎是根文明棍,其实是根〃二人夺〃,一旦拉掉鞘,就变成一把锋利的剑。钟山岳心知肚明,在决斗中根本不给对方拉掉剑鞘的机会,他贴身上去,以短制长,一铁棒将对方打成严重脑震荡。他自知惹下大祸,警察局饶不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夜逃出长沙,到湘西投了贺龙。这是1935年的事。

    钟山岳到了辽沈战役时已经是东北野战军各纵队中最年轻的主力师师长了,部队马上要打锦州的时候,他认识了东野总部的宣传干事姚萍,当时姚萍风华正茂,又是大学生,东野各纵队中师团级干部里有一半都是光棍,大家都知道总部有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光棍们有事没事就往总部跑,和姚萍搭不上话,就是看一眼也好,那眼神都跟狼盯着羊似的。

    钟山岳听说后也动了心,他带着警卫员骑马到了总部,牵着马四处溜达,四只眼睛象雷达似的到处扫描,结果碰上了罗荣垣政委,罗政委说∶〃小钟,你鬼鬼祟祟的找什么呢?〃

    钟山岳张嘴话就来∶〃我来看看罗政委。〃

    罗政委笑道∶〃怎么你们这些光棍见了我都是这话?我有这么大面子吗?你就别在我这儿耽误时间了,该去哪儿去哪儿。〃

    (5)

    钟山岳后来在井台上发现了姚萍,姚萍当时正在洗衣服,钟山岳牵着马走到姚萍面前∶〃你就是姚萍?〃

    姑娘点点头。

    钟山岳又说∶〃我是五纵二师师长钟山岳,你仔细看清楚了。〃

    姚萍还真抬头仔细看了看他。

    钟山岳当时刚满三十岁,相貌英俊,身材适中,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黄军装,皮带上挂着一把名贵的象牙柄左轮手枪。

    姚萍当时有些蒙了,她言不达意地问∶〃您有事吗?〃

    钟山岳说∶〃我们已经把锦州围得象铁桶一样,总攻快要开始了,要是我们解放了锦州,我就回来娶你,你等着我。〃他说完就窜上了战马,头也不回地扬鞭而去。

    姚萍愣在那里足有半个时辰没缓过劲儿来。

    钟山岳和姚萍结婚后,钟山岳问姚萍∶〃当时有这么多人追求你,你怎么就单单看上了我?〃

    姚萍反问道∶〃不是你说的叫我等你吗?〃

    姚萍命薄,她1952年生下钟跃民后,就因子宫肌瘤切除了子宫,因此,钟跃民注定不会有弟弟妹妹了。钟跃民十岁那年,姚萍患肝癌去世。

    钟山岳从此没有再娶,这倒不是他不想再成家,而是没有合适的,加之工作繁忙,实在是顾不上。

    钟山岳性格复杂,他早年是个浪漫的文学青年,喜欢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喜欢新诗,有时也写上几首,内容无非是风花雪夜,小桥流水之类的伤感爱情,多年以后,他意外地在一张三十年代的小报上发现自已当年的小诗,差点儿酸倒了牙。大半辈子的戎马生涯使他从一介书生变成了一个从外貌到语言都很粗犷的汉子,难怪当年姚萍对他一见倾心。

    钟山岳和儿子钟跃民关系不大好,这父子俩太相象了,遗传基因的神秘作用使钟跃民从小就不大安份,而钟山岳象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早忘记了自己儿时的调皮捣蛋,对儿子的行为通常是采用触及皮肉的教育方式,父子俩的关系曾一度很紧张。不过,自从钟山岳被隔离审查,父子俩的关系倒好了很多,来探视父亲的权利还是钟跃民硬跟革委会的人闹才争取来得。

    钟跃民走进关押父亲的房间,见钟山岳正在写交待材料,他把一些换洗衣服和牙膏肥皂递给父亲说∶〃爸,您还好吧?〃

    钟山岳哼了一声∶〃放心吧,我一时还死不了。〃

    钟跃民信口开河地说∶〃爸,我都替您冤得慌,您革命了一辈子,越混越不行,最后混得让个科长给关起来了,早知道这样,您当初还不如投国民党去呢,。〃

    钟山岳火了,他一拍桌子∶〃跃民,你又胡说八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嘴上没个把门的?再胡说你就给我滚。〃

    〃老爸,我滚了谁给您送衣服?您还没过河呢怎么就拆起桥来啦?〃钟跃民才不怕父亲拍桌子。

    父亲缓和了口气:〃跃民呀,你不要总是发牢骚,也不要有抵触情绪,我这辈子经历的事多了,十七岁参加红军,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上百场,能活到今天已经是赚了,象现在这种隔离审查,我在四二年延安整风的时候就经历过,我相信党和人民会把我的问题搞清楚的,我们应该相信党。〃

    钟跃民玩世不恭地说∶〃爸,昨天我用扑克给您算了一卦,卦上说您这辈子命犯小人,您走到哪儿,小人就跟到哪儿,躲都躲不开,您相信谁也不如信自己,信儿子,我看这样得了,咱不跟他们玩了,反正这儿也不是监狱,想走拔腿就走,就那几个看守也就是个摆设,我带几个朋友就把他们收拾了,您先到外地没倒台的老战友那儿躲一段时间,过了这段风头再说。〃

    钟山岳苦笑着∶〃你在说梦话吧?我能躲到哪儿去?问题不解决,连老战友都不敢收留你,别胡说了,你是不是没钱了?我这里还有五块钱,你拿去。〃

    钟跃民惊讶地问∶〃哪来的钱?您每月才发十二块生活费,比我还少三块。〃

    〃我省出来的,这里花不着钱。〃

    钟跃民忽然发现父亲抽的烟变成了一种极简陋包装的经济烟,这种烟是当时最便宜的,每包只有九分钱,他记得父亲以前抽烟的档次不低,不是中华就是牡丹。他的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爸,这钱我不要,您留着买几包好烟,经济烟太毁身体了。〃

    看着儿子懂事了,钟山岳很欣慰:〃儿子,长征的时候我还抽过树叶子呢,人这一辈子总要赶上些沟沟坎坎,这没什么,有时一咬牙就挺过去了,四一年反扫荡,我带一个连被鬼子包围,硬是打了三天三夜,一百多号人最后只剩下七八个,我们每人怀里揣了一颗手榴弹,只等着鬼子再冲上来就拉火,当时谁也没打算活下来,可撑到最后一刻,就来了援兵。儿子,无论什么时候,再困难也要咬牙挺住,不为别的,就因为咱们是男人啊。〃

    钟跃民玩世不恭地哼了一声:〃爸,咬牙也得有个限度,总不能一咬牙就是几十年……〃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宣武区北纬路的东口,毗邻大名鼎鼎的天桥。这一地区的房屋破旧低矮。1949年以前,这里是北平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京城下层老百姓的娱乐场所。1949年以后,这个地区逐渐衰败,江湖艺人们改行的改行,老的老,死的死,当年闻名遐迩的〃天桥八怪〃,也只剩下撂跤的宝三儿、变戏法儿的刘半仙。天桥的寿终正寝是在1966年的〃红八月〃,红卫兵的崛起使宝三儿,刘半仙等天桥遗老吓得卷了铺盖卷,热闹了百十年的天桥终于变得冷冷清清。

    (6)

    天桥的热闹虽然不复存在,但在这一地区居住的居民成份却并没有改变,这里远离工厂区,产业工人很少,居民多是引车卖浆者流,在钟跃民等人的眼里,这里相当于敌占区,平时若是没有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他们绝不会来这儿。北京的军队大院多集中于海淀区,机关大院多集中于东西城,属宣武区和崇文区最破烂,以宣武区为例,天桥向西是南横街,南横街以北是菜市口、达智桥。菜市口以西的广内、广外大街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平民居住区。

    在钟跃民等人的眼里,那些在天桥、达智桥破烂的街头和胡同里闲逛的青少年们,都是些流氓团伙。这些人缺乏教养,心毒手狠,以无知为荣耀。

    在平民子弟们的眼里,干部子弟成天牛逼哄哄的,倚仗着爹妈的势力胡作非为,整个一群少爷胚子,打架缺乏单打独斗的胆量和技巧,他们最喜欢一拥而上,最好是一大帮打一个,徒手打不过就动家伙。他们对干部子弟一律称为〃老兵〃,就是老红卫兵的意思,因为早期的红卫兵几乎清一色是干部子弟。

    如果你站在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