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瑾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低下头来继续大吃,根本无视诸葛亮的请求。

    想想也是,自己的弟弟都要杀自己,谁还会蠢到分口救命的食物给这样的弟弟。

    诸葛亮无可奈何,他双腿已断,根本无力上前挣抢,只能巴巴的坐在那里,眼馋的看着诸葛亮把一碗糟糠,统统都吃尽。

    诸葛瑾这还不够,又用舌头把整个碗都舔了一遍,舔到油光泛光,一粒渣子都不剩。

    咣铛!

    诸葛瑾把空碗往诸葛亮眼前一扔,冷冷道:“你不是想吃么,那就吃吧。”

    〖

第九百零七章 兽性诸葛亮() 
诸葛亮盯着那空荡荡的碗,暗暗咬牙,心股愤意油然而生。

    他猛然间抬起头,愤慨的瞪向自己的兄长。

    诸葛瑾没有半点忌惮,用阴冷的眼光,死死的回敬着诸葛亮。

    那眼神之,充满了怨恨,仿佛在控诉当日白水河,诸葛亮不顾兄弟之情,残忍的斩断他的手臂,将他推入河的无情之举。

    诸葛亮那愤怒的眼神,马上就软了下来,惭愧的低下了头,不敢正视诸葛瑾。

    诸葛瑾也不骂他,就那么目不转睛,死死的盯着他。

    诸葛亮如芒在背,羞愧难当,只能低着头,默默的承受着他哥那充满怨意的盯视。

    连三天,诸葛瑾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间,都用来死死的盯着诸葛亮,如同要用眼神杀死诸葛亮样。

    开始的时候,诸葛亮还会被盯得极不自在,尴尬羞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心的愧疚却越来越少。

    饥饿。

    那饥饿难耐的痛苦,已逐渐取代了羞愧。

    三天的时间里,牢卒每天都会送来小碗糟糠,但每次,诸葛瑾都会把夺去,风卷残云吃个干净,口都不给他剩下。

    连数天颗粒未尽,本为虚弱的诸葛亮,愈加的饥饿虚弱,甚至连呼吸的力气都快没有。

    饥饿的本能,正迅速的蚕食着诸葛亮的精神,逼着他忘记那杀兄的罪孽感。

    第四天,牢卒又将糟糠送来,诸葛瑾照例全总拿下,口口的吞了起来。

    诸葛亮实在饿到不行,连滚带爬的挪近自己兄长。苦苦求道:“哥,求你了,给我吃口吧,我饿得不行了。”

    诸葛瑾瞥了眼诸葛亮,忽然间,他站起了身来,走到另处的墙角,蹲下来继续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这几步的距离,对于断腿饥饿的诸葛亮来说。已经算是千山万水,诸葛瑾这么做,分明是在捉弄于他。

    诸葛亮怒了,喘着气叫道:“哥啊,我好歹是你的亲弟弟。你真忍心把我活活饿死吗?”

    诸葛亮饿得是头晕花,激动之下,竟跟诸葛瑾谈起了兄弟亲情。

    “亲弟弟?你还敢说是我亲弟弟,古往今来,有把自己的亲兄弟,砍断了手臂,往死里推的亲弟弟吗?”诸葛瑾愤怒之极。(百度搜索:;看小说最快更新)冲着诸葛亮怒吼。

    诸葛亮顿时被喷得哑口无言,但这次,饥饿的驱使下,他却于没有羞愧。

    “我那也是被逼无奈。为了汉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必须那么做啊。”诸葛亮又搬出了道理。

    “什么汉社稷,什么天下黎民。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你简直比颜良都不如!”诸葛瑾怒之将。将手之碗,猛的便掷向了牢门。

    只听“哐”的声,碗重重的砸在栅栏上,摔得粉碎,内残留的些糟糠,散落了地。

    诸葛亮见状,什么也顾不得,连滚带爬,疯了似的挪至栅栏边,也不顾肮脏,捡起地上的糠粒,擦也不擦下就往嘴里塞。

    此时的诸葛亮,完全已没有了那高冠长剑,潇洒儒雅,指点江山的气度。

    此时的诸葛亮,只是个饿昏了头,为了求生,什么不要脸的事情,都能做出来的饿汉。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那副狗吃食的样子,眼眸尽是厌恶之色,冷哼了声,不于理会他。

    不多时,牢房内的糠粒,已被诸葛亮捡空,他又将手探到外面,试图捡食栅栏外面的糠粒。

    只可惜,诸葛亮双手被铁链所拴,无法伸到太远,部分溅在外面的糠粒,他都无法捡到。

    尝试了半天,诸葛亮没办法,只好放弃。

    诸葛亮翻过身来,躺在了那里,口的喘着气,品味着那糟糠的味道,舌头不断的舔着嘴唇,只怕落下粒。

    尽管只是小口的糟糠,但对饿了三四天的诸葛亮来说,简直比山珍美味还要可口,濒临在饿死边缘的诸葛亮,总算是喘过了口气来。

    夜深人静,墙角那边,渐渐的响了鼾声,不知什么时候,诸葛瑾已歪倒在地上,沉沉的昏睡过去。

    诸葛亮却半无点睡意,不是他不困,而是他的饥肠在抽搐,那种剧烈的绞痛,令他无法入睡。

    诸葛亮艰难的爬了起来,靠着牢栅,借着微弱的月光,盯向他那昏睡的哥。

    诸葛亮的脑海,不禁又浮现起了白天的画面,想到诸葛瑾宁可把宝贵的糟糠扔掉,也不肯给自己这个亲弟弟吃口,诸葛亮心里的愤怒就悄然的滋生。

    尽管诸葛亮勉强的吃了几口糟糠,但他知道,明天他不会再有好运气,如此挨饿下去,不出几天,他非要饿死在这牢房之不成。

    此时的诸葛亮才深深的感到,什么江山社稷,什么黎民百姓,什么宏图志,都比不上口饭更重要。

    “我要活下去,我要活下去……”脑海,个强烈的声音,不断的重复着。

    诸葛亮渐渐握紧了拳头,眼眸闪烁着阴冷之色,缓缓的,悄无声息的移向了诸葛瑾。

    不多时,他已伏在了诸葛瑾身旁,他的哥仍在沉睡着,丝毫未有觉察。

    看着那张熟睡的脸,诸葛亮是看越恨,越看越气,双手缓缓的抬起,悬在了诸葛瑾的脖颈上空。

    “我要活下去,你就必须死,哥,这都是你逼我的!”

    狠狠咬牙,诸葛亮再无犹豫,双手猛然落下,手上的铁链瞬间勒住了诸葛瑾的脖子。

    诸葛瑾猛然惊醒,当他看到自己弟弟,竟然要活生生勒死自己时,整个人惊得是惨白如纸。

    “诸……葛……亮……你……你”诸葛瑾脸色鳖着通红,双手拼命的抓住铁链,试图将之掰开。

    诸葛亮却如疯了般,将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拼命的将双手死死的按在地上,无论如何也不肯松手。

    “呜……呜……”诸葛瑾身躯抽搐,两眼翻白,眼珠几乎要爆裂出来,却始终难以挣开诸葛亮的束缚,越来越窒息。

    终于,不知过了多久,诸葛瑾的挣扎越来越弱,最后,他的身体彻底的僵硬,双手缓缓的耷拉了下去,再也不能动弹半分。

    诸葛瑾,终于被活活的勒死。

    此时的诸葛亮,已是气喘如牛,全身冷汗直下,明知诸葛瑾已被他勒死,却仍死死的按着不肯松手。

    许久之后,情绪失控的诸葛亮,方才缓过来,再低头时,正撞上诸葛瑾那斗睁的眼睛。

    那几乎要爆裂出来的眼珠,死不瞑目的瞪着诸葛亮,仿佛已死的诸葛瑾,仍然冤魂不散的怒视着他。

    此刻,诸葛亮才感到了深深的恐怖。

    “我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兄长,我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兄长!”

    诸葛亮吓得语无伦次,连滚带爬的退向了另面的墙角,整个身躯缩进了阴影之,再不敢看诸葛瑾的尸体般。

    恐惧了许久,诸葛亮深深的惧意,渐渐却为重复而至的饥饿感所取代。

    那彻骨的饥饿,远比杀兄的愧疚更强烈,整整夜,诸葛亮都只能沉浸在饥饿之,直至昏昏沉沉的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吱呀呀”的声响,将诸葛亮从昏醒叫醒。

    诸葛亮睁开模糊的眼来,却见牢房门被打开,名牢卒将碗糟糠放下,“砰”的声又将门狠狠关上。

    原来,诸葛亮觉醒得,已然是到了次日午时。

    眼见食物在前,诸葛亮睡意全无,如狗似的猛扑上前,捧起碗来就疯狂的吃了起来。

    饿了数日,几乎快要饿死的诸葛亮,终于能够尽情的享受食物,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兄长会跟自己来抢。

    狼吞虎咽的诸葛亮,下意识的抬起头来,看了眼角落里横躺的诸葛瑾的尸体,他的心,却无半点愧意,只看眼,便又低下头来,全身心的役入了糟糠当。

    诸葛亮却不知,牢房的那面,名牢卒通过墙壁上的孔洞,已经将牢发生的切,早就清清楚楚。

    “快,去报知陛下,诸葛亮当真把他的亲哥哥给勒死了。”

    ……

    殿,颜良伸着懒腰,迈着慵懒的步迈,步入了议事的殿。

    昨天夜里,他又肆意的征伐了陈氏许久,今晨醒来,自是副荣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样子。

    颜良方才坐下,正听着臣们汇报着近来的军政事时,却有天牢派人奏报,言是诸葛亮为了争食,已在昨晚将自己的兄长活活的给勒死。

    此言出,殿之,众臣们都片悚然。

    前番诸葛亮为了逃命,将自己兄长砍手之事,已经够令人惊奇,众人却没想到,如今的诸葛亮为了争食,竟然能做出杀兄这般残忍之极的事。

    “没想到,诸葛亮竟是这种人,我与这种人同窗多年,真是种耻辱。”庞统感慨道。

    颜良却只冷笑着,对于诸葛亮的所为,早在他意料之。

    他知道,越是满口仁义道德,社稷黎民的道貌岸然之徒,他们的内心就越是黑暗。

    因为,这些道貌岸然之徒,长年累月的用道德的羊皮伪装自己,压抑着自己的本性,旦伪装被撕去,长久压抑的他们,反而最容易做出禽兽不如之事。

    刘备和诸葛亮,都是这类人,这样的人,为了生存,牺牲自己的妻儿,杀害自己的父兄,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第九百零八章 追你到天涯海角() 
“那就把那诸葛亮两兄弟,继续给朕关下去吧,朕倒是要看看,诸葛亮他还能干出什么更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来。文學馆”

    颜良还不打算杀诸葛亮,好戏还没有看够,他要把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尸体,就这么一直关下去。

    “陛下,那刘禅小儿,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庞统拱手问道。

    庞统不问,颜良还差点忘了,自己的手中,还握有刘禅这小子。

    如今刘备的老婆已经轻为了千人骑,万人上的娼妇,妃子陈氏也成了自己的玩物,还有刘备唯一的儿子,颜良岂能轻易放过。

    “来人啊,把刘禅那兔崽子,给朕押上来。”颜良冷冷一喝。

    不多时,数名凶神恶煞的御林军士,将那肥嘟嘟的少年,拖将上了殿中。

    那刘禅满脸惶恐,一见颜良,当即就跪倒于地,伏首颤栗的向颜良请安。

    颜良却手一挥,喝道:“把这小子的裤子给朕扒了,先抽三十鞭子再说。”

    号令下,几名御林军上前,几下将刘禅裤子扒了,沾水的鞭子“啪啪”的就抽了起来。

    “啊……陛下饶命啊……啊……”

    刘禅痛得是脸形扭曲,四肢乱蹬,如杀猪一般的嚎叫。

    颜良却品着美酒,饶有兴趣的欣赏着,刘备的儿子被抽的好戏。

    转眼三十鞭抽了过去,刘禅被抽得是皮开肉绽,口吐白沫,几乎就晕死过去。

    寻常人挨这三十鞭,只怕早就痛到断气,这刘禅长得是肥头大耳,屁股上的肉极厚。竟也生生的挨下了这三十鞭。

    抽完了鞭子,颜良摆手屏退御林军士,俯视着刘禅,冷冷道:“小子,三十鞭只是小试牛刀,朕现在给你个选择的机会,你是想千刀万剐死呢,还是想五马五尸死,由你选。”

    痛不欲生的刘禅。吓得险些就背过气去,挣扎着爬将起来,肥头“砰砰”撞地,不断的向颜良叩首。

    “陛下饶命啊,小人知罪了。请陛下饶小人一命啊。”刘禅卑微的哀求声,响彻大殿。

    在场的众人皆露鄙然,心想刘备好歹也算一枭雄,却养出如此不争气的一个儿子。

    颜良却冷哼一声,“刘备乃朕死敌,你是刘备的狗崽子,朕凭什么饶你一命。”

    刘禅眼珠子一眼。急道:“刘备无情无义的抛弃了小人,小人跟他早就恩绝义绝,小人在此宣誓,愿与刘备绝断父子关系。请陛下开恩啊。”

    堂堂汉国皇帝的儿子,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竟然要跟自己的父亲断绝关系,如此荒唐之事。恐怕古往今来也难以数细吧。

    “刘备养了你这么个儿子,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颜良冷笑着讽刺道。

    刘备能够屡屡的抛弃妻儿,正说谓“虎父无犬子”,刘禅这做儿子的,现在跟刘备断绝父子关系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由此也能证明,刘禅的确是刘备亲生的。

    “既然你这么识时务,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吧。”颜良的嘴角,掠起一抹诡笑。

    颜良便叫刘禅巡回与河北与诸地,向那些原属汉国的百姓,亲口揭露刘备的残暴,并当众宣布,自己与刘备断绝父子关系。

    于是,刘禅便在一队御林军的押解下,往北起燕国,南抵魏郡的河北诸郡中,历数刘备的恶行,向世人宣布,他刘禅要与这个无情无义的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决心。

    颜良这么做,就是要世人都知道,刘备是个连儿子都要背叛的货色,以摧毁刘备最后残存的丁点形象。

    当刘禅四处巡游,揭露着自己亲爹的嘴脸时,颜良已经着手出兵,彻底消灭刘备。

    根据斥候的回报,此时的刘备,已然穿过乌桓人的领地,逃往了昌黎郡。

    根据庞统的推断,刘备很有可能是想与高句丽东西夹击,夺取楚国的辽东四郡,以之为根基肆机反扑。

    如此一来,吕蒙军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陡增。

    颜良当然不会坐视刘备去夺辽东,他很快就下达了旨意,命诸军集结,准备继续向东挺进。

    欲灭刘备,必要先消灭了盘踞于辽西和右北平北部的乌桓残部,打通去往昌黎的通道。

    然而,就在颜良调集兵马,准备一举歼灭乌桓人时,斥候却传来情报,言是那乌桓大单于塌顿,已率十余万口乌桓男女向东北方向迁移,退往了昌黎郡所属的柳城一带。

    那柳城位于昌黎郡的最西端,本为乌桓人的大本营,后乌桓人见汉朝衰落,才趁机南迁,逐步渗透到了右北平一带。

    如今蓟县已失,刘备远遁,那塌顿想必是恐惧大楚的二三十万雄兵,故才抢在颜良大举进兵前,带着部族退往了柳城故地。

    柳城远离幽州腹地,距蓟城有八百余里,且道路难行,并不适于大规模用兵。

    这个时候,楚国大臣们中,便有人建议,暂时不必理会乌桓人和刘备,当先移兵西去,平定了盘踞并州的司马懿,然后再东征不迟。

    “并州山险,易守难攻,若大军征伐,至少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里,倘若刘备联合高句丽,夺取了我辽东四郡,那这形势变化可就大了。”

    庞统站了出来,反对先征并州。

    法正也道:“丞相言之有理,司马懿坐守之贼,早征晚征都没什么区别,倘若给刘备据有了辽东四郡,便将成为大楚北疆的祸患,臣也以为当先东征。”

    这时,太史慈站了出来,拱手道:“臣也认为当先伐刘备,只是我大军若然东征,只能走四百里滨海道,然如今夏末秋初,滨海道泥泞难行,却根本无法容我军车马辎重通过。”

    太史慈这一番话。使众臣们都神色一震,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集中向了地图上。

    太史慈所说的“滨海道”,其实就是一条狭长的滨海平原,也就是所谓的辽西走廊。

    这条路从蓟出发,经过玉田、丰润、延山海关取锦城,是一条通往昌黎的最近道路。

    然这个时候,沿海的交通极不发达,这条滨海道上。并无一座城池,根本无法供楚军停驻休整。

    而且,如今雨季未过,此路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其路艰辛,甚于蜀道。

    太史慈曾镇守幽州,对这一带的地形多有了解,他自然深知这滨海道地形。

    这个时候,原本热议的气氛,顿时沉默了下来,大殿中。诸臣都暗皱眉头,似是无计可施。

    颜良凝视着地图,脑海之中,搜索着那些旧时的回忆。

    沉吟许久。颜良冷笑了一声,英武的脸上,已浮现自信与决毅。

    “乌桓人和刘备自以为滨海道难行,朕无法灭他们。朕就偏要发兵东征,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颜良杀机凛烈。战意无人能阻。

    “陛下,太史将军所言不可不考虑,滨海道不通,地形于我军不利,臣以为此战还当慎重才是。”原本主战的庞统,此时也变得谨慎了起来。

    颜良嘴角斜扬:“谁说朕要走滨海道了。”

    庞统一怔,众臣皆疑。

    欲东征昌黎,不走滨海道,还能走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