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相又何尝不想发兵。”曹操苦叹一声,“可是眼下诸路兵马都捉襟见肘,除了从并州还能调些兵马。本相哪里还有闲余兵马给妙才。就算是并州的那点兵马,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陇西之危。”

    曹操所说,也正是其余谋士们所想,这也正是他们无从献计的原因。

    郭嘉却微微一笑:“丞相忘了么。其实我们还有一支兵马可以利用。”

    还有一支兵马?

    曹操和其他谋士们,神色皆是一震,众人说皆茫然,扳着指头数来数去,实在想不通哪还有闲余兵马可用。

    “未知奉孝所指的,是哪一路兵马?”曹操半信半疑的问道。

    郭嘉抬手遥指北面,道出了五个字:“栾提呼厨泉。”

    栾提呼厨泉?

    这个怪异的而陌生的名字。让曹操愣怔住了,一时未反应过来。

    片刻后,曹操才然省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郭嘉这是在让他向南匈奴借兵啊!

    当年南匈奴内乱。其单于栾提于夫罗被迫归降于汉廷,遂为汉廷安置在了并州所属平阳一带。

    于夫罗病亡前,传于其于呼厨泉,任南匈奴单于。

    曹操退往长安后。又以朝廷的名义,正式策封了呼厨泉。并封南匈奴为五部。

    可以说,曹操是有恩于那呼厨泉的,在这个危机关头,曹操若向呼厨泉求援,呼厨泉多半会出兵。

    曹操沉思半晌,却道:“朝廷无力讨贼,而召胡虏助战,此若传扬出去,后世将如何评价我曹操。”

    “当年鲜卑叛乱,朝廷无力征讨,不也曾借南匈奴之力助战么。如今南匈奴既归顺于朝廷,便为朝廷臣民,丞相以朝廷的旨意,征召朝廷的臣民为国而战,又有何不妥。”

    郭嘉三言两语,巧妙的把匈奴外族的身份,转化成了汉朝的臣子身份。

    曹操眼眸微微一亮,显然郭嘉这一番话,令他大为动心,心中所存之顾虑,也大为减轻。

    此时,刘晔也道:“呼厨泉既归顺朝廷,那眼下朝廷有难,他为国出力也是合情合理。且呼厨泉麾下至少有铁骑四万,倘若能召得这样一支雄兵来,别说拒退颜贼,便是转守为攻,反败为胜也未尝没有可能。”

    听得刘晔此言,曹操身形猛的一震,眼眸中迸射出兴奋之色。

    四万铁骑,那可是四万铁骑啊。

    尽管曹操有西凉产马地,但屡战屡败之下,他的骑兵数量,也仅仅余下不足一万。

    四万匈奴铁骑,莫说是对付颜良,纵然是横扫天下也足够了。

    曹操心动了。

    权衡良久,他腾的起身,摆手道:“尔等言之有理,传本相之令,速以朝廷的名义,派使节前往南匈奴,命呼厨泉率军南下助战。”

    曹操终于放下包袱,决定引借匈奴之兵助战,麾下文武,有人暗松了口气,引以为喜,却也有人暗暗皱眉,但又不敢反对。

    曹操却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此刻他心中所想的,只有那四万铁骑洪流。

    “颜贼,你想逼死本相,可没那么容易,待本相借到四万匈奴铁骑后,看本相如休反败为胜,哼!”

    ……

    潼关。

    十四万楚军,连营十余里,战旗遮天蔽日。

    黄昏时分,颜良驻马城外,远望雄关,不禁感慨道:“潼关之险要,果然天下无双啊。”

    眼前之潼关,南有秦岭,北有渭、洛二水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山,实乃形胜之地。

    巍巍潼关周围是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者,唯一条狭窄的羊肠小,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如此之险关,也难怪颜良十余万大军,攻关多日,却毫无丁点破关而入的希望。

    又是一天攻关无果,颜良兴叹一番后,下令全军收兵。

    回往行帐。颜良召集了文臣武将,正待商议对策时,却有亲兵前河东细作发来的最新情报,送抵案前。

    颜良只道是曹操陇西形势不利,已调动了并州的兵马,前去陇西赴援。

    当颜良将那情报,展开来一看时,眉头却不禁微微一皱。

    左右文武,见得颜良脸色有变。皆预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大王,河东有何军情?”庞统问道。

    颜良将那帛书往案上一丢,冷哼一声:“看来大名鼎鼎的曹操,终于也不能免俗,竟然要借胡虏之兵。来对付本王了。”

    众臣神色皆是一变。

    庞统将那帛书接过,与众臣一看,方才知道,原来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已于数日前南下,率领四万铁骑进入河东,并由蒲坂津西渡黄河,向潼关方向急行。

    大楚国的众将们。又岂会惧怕区区胡虏,但那四万铁骑,却着实令人听着头大。

    如今楚军虽有十余万之众,但因夺取辽东产马地的战果。尚来不及转化为成果,故十几万大军中,骑兵的数量仅有八千左右。

    这八千骑兵中,尚有近一半乃是新编练出来的。实际上并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大战。

    匈奴人乃马背上的民族,那四万铁骑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其战斗力之强,当然不可小视。

    王帐之中,气氛一下子沉重了起来。

    这时,颜良却忽然间狂笑起来,笑声中皆是傲然与不屑。

    心中忧虑的众人,不禁抬起头来,茫然的望向颜良。

    颜良扫视众将,冷傲道:“尔等难道都忘了吗,当年南阳之时,本王所据者,不过区区两郡,麾下将士不足数万,却杀得马超那四万西凉铁骑片甲不留。如今本王坐拥大半个天下,麾下雄兵十余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难道还会忌惮那几万胡虏铁骑不成!”

    这般豪然之词,霎时间感染了众文武,每个人的心灵,受是剧烈一震。

    是啊,当年的楚王,那般弱小,都能杀败四万西凉铁骑,难道今日还怕同样数目的匈奴骑兵吗?

    当然不可能,他们的楚王,神威无敌,根本就天地不畏。

    忧虑一扫而空,沉寂的热血,陡然沸腾。

    “匈奴人敢来一战,就让他们来好了,正好叫他们见识我大楚的天威,让他们永世都铭记对我大王的畏惧!”老将黄忠,第一个站出来,振臂高喝。

    这怒烈自信的豪言,如星火一般,将诸将激荡的情绪点燃。

    众将群情激怒,皆是振臂高呼,战斗如火狂燃。

    看着激愤慷慨的众将,颜良豪情大作,高声道:“好,很好,就让胡虏来啊,本王就陪他们战个痛快!”

    ……

    “颜良有什么了不起的,丞相放心,有我匈奴铁骑在,必将颜良杀个痛快!”

    几天后的潼关上,头上插着鸟毛的匈奴单于呼厨泉,拍着胸膛向曹操大发豪言。

    看着信誓旦旦的呼厨泉,曹操哈哈大笑,欣然道:“栾提单于忠心为国,勇气过人,实在朝廷之福,本相甚慰啊,来,本相与你共饮一杯。”

    呼厨泉哈哈大笑,将杯一饮而尽。

    酒饮尽,呼厨泉嘴巴上的酒还没抹干,便笑道:“曹丞相,我匈奴五部,为朝廷拼死而战,不知事成之后,朝廷有何赏赐。”

    这匈奴单于也不拐弯抹角,当着许多人的面,公然就跟曹操谈起了条件。

    曹操脸色微微有变,却哈哈笑道:“栾提单于果然直爽,金银绸缎,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呼厨泉便道:“金银绸缎,这些我都不要,我只希望朝廷能把西河、平阳还有冯翊三郡各割出一部分,赐给我们匈奴五部,做为我们永居之地,未知丞相可否愿意。”

    赐地匈奴!

    曹操听得此言,眉头顿时一皱。()

第七百零一章 华夏之贼() 
曹操本来是打算,用一笔厚赏,来作为匈奴人出兵的回报,但如今看来,这个呼厨泉却看似粗鲁,实际上却精明的很,一开口便要地。

    赐地给匈奴的恶果,曹操岂能不知。

    当年汉武帝的西汉朝,无论对匈奴人还是别的胡虏,都采取的是严厉打击政策。

    但光武东汉中兴后,对外政策开始转变,诸如羌、氐等归降的胡虏,均是允许他们移居汉地,胡汉杂居。

    这种政策的后果,虽一时令胡夷感恩,但却造成了胡夷逐步内迁,使汉帝边边疆叛乱不止,迫使汉廷不得不将巨额的人力物力,用于平定边疆叛乱。

    西凉羌人的屡屡叛乱,就是最好的例证。

    如此,则加重了朝廷的负担,而朝廷又不得不将这种负担,转嫁于百姓身上。

    灵帝朝的黄巾之乱,百姓揭竿而起,若追溯根源的话,其实与汉廷边疆战乱不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倘若如今赐地给匈奴,使之更深一步的迁入内地,将来匈奴一旦作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精明如曹操,又如何算不到这一点。

    可是,如果不答应匈奴人的条件,借不到兵马,他曹操控制的朝廷,便有为颜良掀翻的危险。

    到那个时候,身死人灭了,他曹操化为一坯黄土,连担忧的机会都没有。

    曹操又想到,颜良那厮好色成性,倘若他失败了,那自己收集多年的美人佳玉,必然会为颜良所占有。

    一想到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女人,皆将臣服在自己的胯下时。曹操心中就一阵的绞痛。

    而且,残暴如颜良,只怕会杀光他曹氏所有的男丁,将曹氏所有的女人,都收为自己的玩物……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愈寒,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好,匈奴乃大汉臣民,大汉朝廷自然当给匈奴安居之地。这个条件一点也不过份,本相答应你便是。”前一秒还有犹豫的曹操,后一秒便痛快的答应。

    呼厨泉大喜,叫道:“丞相果然是豪爽之人,那咱们就击掌为誓。”

    说着。呼厨泉就抬起了手掌。

    曹操知道,这一掌拍下去,他说出的话,便将无法再反悔,否则,必将信誉扫地。

    “答应他又如何,我可以让匈奴人暂时窃居。待我扫平了天下后,再用软硬手段,变相的将匈奴人逐出去便是。”

    曹操安慰过自己,不再多想。当即挥臂一掌击出。

    协议达成,呼厨泉的骑兵,旋即尽曹操所用。

    得到了匈奴兵的曹操,一时声势复振。潼关一线的兵力,猛增至了七万之众。

    兵力复振的曹操。并没有急于出关与颜良决定,而是在郭嘉的建议下,利用骑兵的优势,对颜良采取了骚扰战术。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月时间里,曹操以匈奴骑兵四出,不断的绕击楚军侧后,袭据楚军东面的粮道。

    从陕县到潼关的几百里长的粮道,处处都成了匈奴人袭扰点,不到半月的时间,颜良就被烧毁了近二十万斛的粮草。

    颜良当然不能坐视粮道被不断的袭据,而想要解除曹军的威胁,唯有的选择自然就是以骑兵来克制骑兵。

    但不幸的是,颜良的骑兵数量有限,而曹操却有四万匈奴铁骑,倘若颜良派出骑兵护粮,粮草保护不成,派出去的数量有限的骑兵,反而有可能为匈奴骑兵围杀。

    楚军大营,王帐中的气氛,一片的凝重。

    “曹贼竟然借胡虏之手,来对付我们,实在是卑微无耻。”

    “咱们岂能再坐视不顾,一定要主动出击,杀光袭我粮道的匈奴虏子。”

    ……

    大帐中,众将愤慨不已,有的骂曹操无耻,有的骂匈奴人可恨。

    愤慨归愤慨,众将叫骂了半天,却没人能拿出个破解的对策。

    颜良的十余万大军,面对着几万匈奴骑兵的袭扰,却只有干瞪眼的份,这也真是无可奈何。

    骑兵对步兵,机动性的天然优势,远非数量可以弥补。

    若兵多就能胜的话,历史上的宋朝,拥有百余万的步军,又何以会屡为金辽所欺。

    诸将愤慨,颜良却表情平静,只沉默不语。

    颜良很清楚,光靠嘴是骂不死匈奴人的,他必须尽快的找出破敌之策,以扭转目前的被动。

    因为细作已经发回情报,邺城方面,刘备已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很有可能打算援助曹操,颜良必须赶在两面受敌之前,化解当前的不利局势。

    “匈奴骑兵飘忽无踪,杀之不易,要想除掉匈奴人,除非能诱使他们正面与我军决战。”

    一片愤慨声中,庞统缓缓道出了冷静之词。

    正面决战么。

    颜良微微点头,庞统所言,正也是他所想。

    “曹贼被我军杀破了胆,若他敢正面决战,又何以会使如此卑劣的手段。”黄忠表示了质疑。

    不过,黄忠这番话,却无意见提醒了颜良。

    他眼眸猛的一眼,说道:“本王逼关下寨,咄咄逼人,曹操自然不敢正面对战,既是如此,那咱们就撤兵东退,放曹操出关便是。”

    “撤兵东退,的确可以向曹操示弱,诱其出战。”庞统点头表示附合,话锋一转,却又道:“不过臣却不得不提醒大王,倘若纵容曹军出关,进入平地,曹操麾下四五万的骑兵,即使正面交锋,于我军恐也有不利呀。”

    庞统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

    弘农的地势虽然狭窄,但毕竟乃中原地带,其地势平坦,远胜于南方,还是比较利于骑兵作战的。

    平原上对付骑兵,颜良自也有一番心得,此前也不是没有胜过。

    但眼下的问题则是,他跟曹操交手多年,曹操对他对抗骑兵的手段,必然了如指掌,再度交手,必然会万般防备。

    这也就意味着,颜良想凭借连弩等利器,击破曹操的铁骑,基本已不太现实。

    那么,颜良想在平原上决战,击破曹操强大的匈奴铁骑,就必须要有全新的战术,可以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想破头皮,颜良也无计可施。

    “奶奶的,计谋都老子一个人想了,要你们这些谋士还有什么用。”

    颜良忽然间想通了,目光望庞统和贾诩身上扫,用命令的语气道:“士元,文和,本王限你们十日之内,务必要想出一个正面决战,击破匈奴骑兵的计策来。”

    庞统和贾诩一怔,二人对望一眼,脸上皆露难色。

    “大王,这个可有些难啊,十天的时间是否太急了。”庞统面露难色。

    颜良却决然道:“十天已经算长了,难道你们还要等到刘备出兵之时,才能想出来吗。”

    颜良的话,提醒了庞统二人,这两位绝顶的谋士,只能咽下了为难,冥思苦想起来。

    颜良把重担压在了庞统和贾诩身上后,便是下令,全军明日拔营,开始向东退却。

    次日,十余万大军拔营,井然有序的向东退却。

    数日的时间里,颜良率军从潼关退到闻乡,从闻乡退往湖县,湖县退往弘农城。

    曹操似乎早料到颜良会退兵,当即率军出关,尾随于楚军之后,一路跟进。

    吸取了前番数败的教训,曹操并没有急于向颜良发动猛攻,而是尾随的同时,继续派出匈奴骑兵,分数路不断的骚扰楚军。

    七天后,颜良退出了弘农城,开始向陕县一带撤退。

    颜良前脚一走,次日,匈奴的骑兵便尾随杀至。

    匈奴人如今名为曹操之兵,但实际上却只相当于雇佣军,这些胡虏抢掠的本性自然不改,几千匈奴铁骑入城后,旋即将弘农城洗劫一遍。

    这些胡虏将城中千余户士民之家,抢掠一空,对城中的妇女,肆意的奸辱,但凡有反抗者,便无情的杀戮。

    弘农城中的士民,原还庆幸着摆脱了颜良这个“残暴”之主的统治,谁曾想到,他们迎来的,却是比颜良残暴十倍的新主。

    当曹操率领着他的本部精锐,赶至弘农城,整个城池早已变成人间地狱。

    残阳西斜,曹操徐行在残破的街道,耳听着妇孺的哭声,眉头紧紧而皱。

    街道两旁那些幸存的百姓,尽管他们对曹操依然敬畏,但那畏惧的眼神中,却更添了几分敢怒不敢言的怨恨。

    “这些匈奴人,实在是可恶。”曹操口中暗暗咬牙。

    身边的刘晔,却是劝道:“匈奴人本性如此,那呼厨泉若不纵容他们洗劫抢掠,那些匈奴人岂会替他买命,听他号令。”

    另一侧,郭嘉也叹道:“这些百姓乃是为了国家大局牺牲,这也算是他们为国尽忠,是他们的光荣,丞相无需太过介怀,事后无非给他们些抚恤便是了。”

    “若非那颜贼作乱,父亲就不会迫不得已,借匈奴之兵作战,如此,此间的百姓也就不会受此苦难,这一切的祸根,终归都是那颜贼。父亲只要杀了那颜贼,就算替牺牲的百姓复仇血恨了。”

    身后,全副武装的曹彰,也替曹操开解。

    臣子们的一番劝慰后,曹操深凝的眉头已尽展开,心情显然已释怀。

    释怀的曹操,便冷哼道:“尔等说得不错,这一切都是那颜贼之罪,本相定当为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