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婚:重生嫡女不入宫-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跟吴家人有什么往来,从今往后是断断不能再跟吴家有任何关系的。

    桑落前脚刚回京,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接到了慈安宫送出来的消息,说是吴太后要见她。

    康宣帝已经吃过慈安宫的亏,桑落相信慈安宫不管往外给谁送消息,皇帝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既然这消息能送到她手里,这也就证明这是皇帝默许的。

    就算再不愿意,桑落连沐浴更衣的时间都没有,又急匆匆的赶往宫中。

    算起来跟吴太后也差不多只有一个多月不曾见面,可现在的吴太后跟一个月前相比,就好似忽然就老了十岁,整个人都憔悴的不行。

    “给太后请安!”桑落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浅淡的微笑。

    吴太后冷然看了她一眼,嗤笑一声:“太后?哀家现在哪里还有个太后该有的样子!”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抱怨,换成任何人都该说上几句好话。只可惜桑落是个例外,她可不会为了讨好吴太后去回应她这抱怨。

    她的没反应让吴太后愈发的烦躁,天知道她最近这段时间过的有多么的艰难。皇帝自从上次离开慈安宫后就再也没踏入过这里半步,就算她想要见皇帝,去送口信的人全都被拦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家始终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吴家的无辜。相反的,因为不少人担心吴家的事情会牵连到自己,干脆落井下石。局面对吴家越来越不利,吴太后心中越来越着急,再这么下去,就算有吴瀚,想让吴家翻身恐怕也是难了。

    她思来想去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走——找殷桑落!

    吴太后有感觉,这次吴家的事情跟殷桑落和穆战北肯定脱不开关系。尤其是穆战北,在边关这么多年,要说谁最有可能从大沥手中得到吴家跟大沥私通的舒心,除了穆战北之外不做第二人想。

    如果,如果能让穆战北为吴家辩白一句……吴太后咬着牙,狠狠的压下心知肚明的结局,不管如何,她是一定要尝试一把的。而且吴太后也有后招,只要穆战北肯松嘴,她就有办法扭转吴家不利的局面。至于到时候要利用什么人,牺牲什么人,只要不是吴家人就行了!

    吴太后也做过无数次准备,告诉自己在殷桑落出现的时候她一定要给殷桑落一个好脸色,至少要摆出托人办事的姿态。

    可是真等见到了人,再看到她那面色红润,姿态高傲的模样,再想想自己倒下的娘家和她最疼爱的不知下落侄儿,心中陡然不平衡,原本到了嘴边的安抚的话语立刻就变得尖锐了起来。

    好在吴太后也不是太过愚蠢,心知肚明这时候殷桑落就是她唯一的法子。就算有再多的恼恨,此时也只能压下去。

    “你此番去为受灾百姓祈福之事做的极好,前些时候哀家还跟皇帝说起此事,你有心了!”虽然有些生硬,可好歹把场面勉强转了过来。

    桑落配合的轻叹一声:“太后言重了,我能做的也不过如此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吴太后疑心太重,总觉得这话是在暗中挤兑她一般,火气差点又没能摁住。连忙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这才勉强压了回去。

    “你也莫要太过客气了,该如何便如何!”吴太后斟酌着该如何开口才能把话说的委婉可让殷桑落这种桀骜的人容易接受一些。毕竟她也明白了殷桑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人绝不会因为温言软语就会软下心肠的。想要找她办事,自恃身份想要老拿捏她是万万不能的。越是压着她,这人就越不会屈服。

    桑落哪里会猜不到吴太后这次让她入宫的意思?闻言也只笑了笑,面上很快带上一缕惋惜之色,道:“吴家之事……太后也莫要心焦,事情已经发生了,心焦也是无用。不若安下心来,毕竟吴家也是皇上的外家,哪怕是看在太后的面上,皇上总归也是会心软几分的。”

    吴太后面色微变,她还没开口,这人就直接认定了吴家这“通敌卖国”的罪名是铁定要落实的了?看来想要让她松口找穆战北为吴家说句公道话怕是难了。

    若是桑落知道吴太后想着的是找穆战北为吴家说句“公道话”,她指定会当面笑给吴太后看!

    公道?成王败寇,这就是公道!
第447章 傲气
    从头到尾桑落都主导着这场谈话,吴太后数次想要说到正题都被桑落给岔开了,这让吴太后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

    她忍了又忍,最后到底没忍住,开口道:“想必你也知道今儿哀家找你进宫来所为何事,旁的不说,哀家对吴家最是了解。吴家对皇帝忠心不二,断不会做出卖国之事……”

    桑落暗自冷笑一声,这当口想让穆战北站出来为吴家开脱,真当她是傻的不成?穆战北要为吴家开脱,那就得告诉世人那些书信都是假的。然后,世人便会质疑穆战北为何会知晓,是因为是他捏造出来的?就算有其他猜想,可穆战北也必须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总也说不完的谎言来弥补上一个谎言。殷桑落什么人?她能让她男人承受这种完全就不该让他承受的责难和麻烦?不说吴家是仇人,这也是吴家人咎由自取,退一万步说哪怕吴家真没做过这种事情,这都是桑落捏造出来污蔑吴家的,为了避免麻烦,桑落也能眉头都不皱一下的看着人去死。

    跟她有什么关系?

    思绪万千不过只是弹指瞬间,桑落脑海中各种想法掠过,却是没半点停顿,只是笑容浅淡了几分:“太后,您也知道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平时也就是在家相夫教子。旁的,却是半点都不懂的。王爷如何行'一^本^读^小说''。'yb''du'。'事那都是他的事情,我却是左右不了。更何况,吴家是否通敌卖国乃是朝廷大事,我初嫁给王爷之时王爷便与我说过,嫁入穆家的女子,是断断不能将手伸到朝堂之上的。这祖训始终铭记于心不敢或忘。太后若是觉得不妥当,等王爷赈灾回来,尽可当面问王爷即可。”

    她只停顿了一下,却是不给吴太后开口打断的机会,继续道:“不过太后之言也让我有些不解!好似听人说过一嘴,好似吴家通敌的证据也不知是谁送到皇上的御书房中的。王爷对天武忠心不二,此事世人皆知。现在王爷正在南方赈灾,以王爷的忠诚及为天武着想的程度,断不会在这时候揭开此事,免得让天武雪上加霜。太后想必也知道,被百姓们知晓皇上外家竟是私通外敌,将会如何的震惊。先不论事情真假,以太后对王爷的了解,难道认为王爷会冒着这种风险那般行事?”

    吴太后张嘴就想要说她认为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除了穆战北之外不会有人这样对待吴家。可是话到了嘴边她愣是没把那话给说出来。

    好歹是她养过的孩子,这点了解总归是有的。穆战北自小就是个重情义的,至少是看重他跟先皇之间的那点感情的。这江山也是先皇打下的,他既然会为了先皇抛却荣华去驻守边关,那么现在他自是不会冒着民心不稳的风险作出这种事情来。

    可是,这样的话让她如何能说出口?一旦说出来,她该再去责怪什么人?她现在过的这般艰难,若是连个让她怨恨的人都没有,她甚至都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支撑下去。

    但是,也仅此而已。吴家对于她来说远远要比穆战北重要的多,甩开内心那瞬间的不安之后,吴太后仍然坚持自己之前的说法:“就算不是王爷所为,可若是王爷能为吴家说句公道话,吴家也能免去这场无妄之灾!”

    这在桑落的预料之中,桑落只勾了勾唇,笑容愈发的冷冽:“太后恕罪,就如之前所说,王爷的事情,我却是半点不会插手的!”

    她缓缓站了起来,明明是平静无比的眼神,却有种在俯瞰众生的傲气:“至于公道这二字,太后扪心自问,果真想要一个公道?”

    吴太后语塞!

    公道吗?吴家的事情闹的一发不可收拾,再探听到吴家人的态度,吴太后纵然再想要包庇吴家也知道吴家肯定是做了什么让皇帝绝对容不下的事情。倘若真要给一个公道,那么,吴家的下场远远要比她能想象的更加的凄惨。

    桑落勾唇一笑,说不出的嘲讽:“太后,天色不早了,再晚恐怕宫门要落锁了。若是太后没有其他事情吩咐的话,那我便告退了!”

    吴太后的目的没达到,原本对她的容忍也就立刻减弱了。尤其是听到她一口一个“我”,简直膈应的恨不得狠狠的打她一顿板子,好让她牢记不得逾越了。

    可是不等她开口,桑落已经自顾自的微微欠身后,转头就走。

    吴太后大恨,嘴巴张合数回,最后死死的抿成一条直线,半天都不曾缓和下来。

    桑落可不管她这一套,这时代的马车实在是不够舒服,她折腾了这一天了早就想回府好好的休息一会儿。偏生这吴太后拎不清的非得跟她扯这些!要是说点有建设性的事情倒也罢了,居然还妄想让她男人替吴家去承认责难,真不知道她的脑回路到底有多么的奇葩!

    不过刚才那些对话想必皇帝现在也已经都知道了,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吴太后怕是没有机会再宣她入宫了。

    事实上,桑落猜测的半点都不差。她前脚刚离开慈安宫,紧跟着皇帝就收到了消息。康宣帝只沉默了数息的功夫,而后就冷淡的开口:“传朕口谕,从今往后,没有朕的允许,不准太后的人轻易出宫。”是他太过放任了吗?所以到了这种时候母后想着的还是为吴家开脱,她开口要求桑落那般作为的时候想必是没想过,一旦小皇叔果真那般行事对小皇叔的影响有多大!他是嫉妒小皇叔,也想要收回小皇叔的兵权,但是那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今小皇叔因为亲自前往赈灾,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之外,连带着朝廷和他这个皇帝的名声也水涨船高。在这当口把小皇叔推入深渊,带来的后果绝对不是他愿意承受的。

    而这些母后明明应该知道的,可她却决定视而不见,只一心为了吴家出头!

    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当桑落走出宫门的时候,吴太后就知道了康宣帝刚下的口谕,顿时气得倒仰,半天都缓不过神来。

    不过这一切跟桑落也没什么关系,她出了皇宫之后直接回了亲王府。

    然而迎接她的,是让她看完之后会心惊肉跳的,来自她家男人的一封“家”书!
第449章 墙倒众人推
    时间转眼就到了三月中旬,南边的雪灾在二月的时候就停下了。只是穆战北预料的没差,雪融化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洪水泛滥。好在穆战北到了南边之后在给灾民安排讨生活的时候,拓宽渠道和河流也在其中。所以虽然灾情有些严重,可好歹造成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而且因为疏散的及时,因为水患死伤的人数倒是不多。

    只是先是雪灾,紧跟着又是水患,春耕到底是耽误了。这种事情就算是穆战北也是无能为力,毕竟**好解决,天/灾又岂是人力可对抗的?

    康宣帝倒也知道这时候不是闹脾气的时候,在跟诸多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受灾之地今年免赋税。粮种还是依着之前的决定发放下去,不过今年可酌情归还。若是实在是归还不了,在明后两年逐步归还即可。圣旨一下,原本唉声叹气的灾民们愁苦的脸上也终于多了几分笑意。他们有手有脚的,只要肯下力气,加起来可是统共有三年的时间,足够他们还债了。

    接下去的事情就用不上穆战北继续留守了,在走之前,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铭丰县的县令陈河陈大人,当初因为贪污受贿,联手当地乡绅商人趁着雪灾哄抬物价,又有一个监管不严的罪名,最后导致百姓有死伤。当时穆战北判人一个流放,只是因。小说 ;为当初需要人手管理铭丰县,这陈县令也不是良知泯灭之人,主动要求能补偿。当时他是同意了,陈县令后来做事也算出色。

    不过错了便是错了,穆战北不会因为他后来的出色就忘记他之前的巨大过错。是以在灾情稳定之后,在铭丰县百姓的再三求情下,仍然革掉了陈河的县令一职。但是相比起当初的流放,现在只恢复了白身的陈河,显然已经是占了便宜。

    穆战北也没断人后路,至少没牵连到陈河的一双儿女。虽然陈河终身不得沾官职,不过他的子嗣若是够出色,倒是不影响入仕。

    而后,穆战北又为此次灾难中表现出色的官员请赏。而溪洲,赫然也在当中。

    溪洲的身体不是太好,他太过操劳,偏偏他的身子最是经不过劳累。为此得知消息之后的桑落又是恼怒又是无奈,最后只能从京城请了个名医直接打包送了过来,让他专门为溪洲调理身体。溪洲知道这是为了他好自是也不推脱,只是每日做事总被人盯着也让他有些头疼。好在他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倒也能够忍了下来。

    处理完这些事情,三月下旬的时候穆战北就踏上了回京的路。

    跟来时的速度相差不是太大,当时赶的急,可路况不好,速度也就那般。回去的时候则是因为穆战北心里带着怒气,再不回去那个做事无法无天的主儿,也不知道还会再做出什么让他气怒攻心的事儿来。他还是早些回去盯着好,免得迟早被她给气死了。

    穆战北的行程并未告知任何人,桑落这段时间也忙着抓吴瀚,只知道穆战北一切顺当,其他的事情倒也没太关心。好吧她承认,这其实也是因为她心里有那么点逃避的心思。主要是想起穆战北的时候她就会想起自家儿子说的那些话,略心塞!所以,不去想就是最好的了。

    吴家的事情没个结果,吴太后在初次见面未果还被皇帝狠狠的落了面子,往后想要往外头送消息都不能之后,很是沉寂了一段时日。不过这跟桑落关系不大,为了避免吴太后堵她,桑落连宫里都没去过。不过倒是去了景王府几回,老王妃对吴太后的所作所为也是怒极。她对皇帝再不待见那也是穆家人,好歹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辈,现在被吴太后这个当亲娘的这般作践,老王妃还专门进宫一趟,指着吴太后的鼻子一通大骂!吴太后被骂的面无血色,加上心中郁结,最后竟是活活被老王妃给骂的晕了过去。

    老王妃见她晕了,也只是冷哼一声,扭头就走。

    至于皇帝知道了会不会担心……老王妃这是为了皇帝出头,皇帝再没脑子也会接受这份好意,而不是因为一个为了娘家把自己儿子往死了坑的吴太后出面。事实也是如此,就算吴太后哭哭啼啼的让人去请康宣帝,康宣帝也没露面,只让人请了太医过来给太后把脉。这又让吴太后哭了一场,这闹剧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吴瀚还是下落不明,然而康宣帝也不愿意再僵持下去。吴家私通外敌的罪名已经落实,连带着吴家仗势欺压百姓,逼死无权无势的无辜之人的证据也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当现在几乎都可以被称为天武首富的鲁飞鲁老板现身,击鼓鸣冤,世人这才知晓原来这一个鲁老板出自商贾世家鲁家。鲁家前些年因为背负上了一个“收买贪官,草菅人命”的罪名最后落了个满门抄斩。当初也曾有人怀疑过鲁飞是鲁家人,只是后来都不了了之。没成想,原来鲁飞果真是出自那家族。而他击鼓鸣冤就是为了鲁家平/反,他状告的人,毫无意外就是吴家。他更是拿出证据来证明,当初鲁家之时乃是吴家觊觎鲁家历代积累下来的财富,这才与当地官员勾结,最后才让鲁家家破人亡。

    “鲁家历年来的财富不说富可敌国,可也不会相差太多。而这些财富都被吴家收入囊中,鲁某倘若哪一日有机会将东西拿来,鲁某断不会给自己留点一星半点。作为天武子民,鲁某愿意将那些害了我家人性命之物全数充当军饷,送往边关。”鲁飞大义凛然,话说的非常漂亮。当堂而做的景尚书差点被气死,这小子也是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东西还没找回来呢,就算真是鲁家的东西可是现在吴家都这样了,就算能在吴家找到那也都是充公的。这小子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合,就想要把这些东西硬生生的咬下来送人情吗?

    可是半知半解的百姓们可吃这一套了,就觉得这鲁老板实在是仗义!爱国!

    真真是个好人!

    对这好人的夸赞同时也引起百姓们对吴家的加倍痛恨,于是进入四月,吴家的罪名全都落实。单是那些罪名,就足以把吴家诛九族!只是最后这九族是诛不了了,满门抄斩还是可以的。

    也不用等秋后,定了罪后眼见着吴家人也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