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妙偶天成 完结+番外-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人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事。
甄妙又问起了老伯爷的情况,得知老伯爷早已清醒,只是每日总念叨着短命的阿贵。
老夫人说这话的语气,格外咬牙切齿。
甄妙忙转移了话题。
祖孙二人其乐融融的聊着,等甄妙吃得差不多了,老夫人看白芍一眼:“白芍,去沏一壶花茶来。”
等白芍出去,才道:“四丫头,你看白芍如何?”
甄妙笑道:“祖母调教的,自然是极好的,远的不说,看紫苏就知道了,现在可是沉香苑的顶梁柱了。”
“那祖母把白芍也一并给了你可好?”
甄妙一愣。
老夫人叹口气:“你看白芍那张脸,虽用了宫内御赐的雪肌膏,恐怕那疤还是消不掉了。她前两日和我表明了心意,要自梳。”
“自梳?”甄妙心里一惊。
白芍如今正值妙龄,若是终身不嫁,那太可惜了。
这个年代,一个女人不嫁意味着无子,无子到老了是很凄凉的。
像白芍这样伺候贵妇人的丫鬟,若是跟对了主子,且主人家富贵绵延,那晚年光景也还好说,怕就怕所跟非人。
“白芍这丫头,是我们对不住她。她若是不打着自梳的主意,祖母也没想着把人给了你,自当像嫁半个孙女一样把她嫁了。可她要自梳,我却没松口。祖母这个年纪,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她才十几岁,等我百年之后,谁又能容了她。祖母把她给了你,无论是等她慢慢解了心结也罢,自梳也罢,总归你们岁数相仿,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甄妙抱着老夫人胳膊蹭了蹭:“祖母,您放心,孙女会好好待白芍的。”
“老夫人、四姑娘请喝茶。”白芍端着茶壶进来,把茶水奉上。
甄妙冲她笑笑,喝了几口茶这才起身:“白芍姐姐,这包袱麻烦帮我放到碧纱橱里吧。”
老夫人以为里面只是些换洗衣裳,也没多问。
甄妙带着阿鸾和青鸽一同向和风苑走去。
两个丫鬟因为甄妙的归来,脸上都带着喜色。
阿鸾只是淡笑着,青鸽却眉开眼笑的道:“姑娘,等您回了宁寿堂,婢子想去沉香苑一趟,告诉姐姐们您回来了。”
阿鸾跟着道:“姑娘,这几日,紫苏姐姐她们确实惦念极了,一日三遍派小丫鬟来问。”
甄妙含笑点头:“便是你们不说,等我回去也要去一趟沉香苑的,那儿好歹是咱的窝。”
两个丫鬟都笑了。
“娘,妙儿回来了。”还没进门,甄妙就欢快的喊道。
立在门口的丫鬟挑了帘子,甄妙快步走了进去,不由怔住。
屋内除了满脸惊喜的温氏,还有一个穿紫红色衫子的妇人,下首坐着两个少女装扮的姑娘。
那紫红色衫子的妇人就是甄妙的二舅母焦氏,两个少女她也是有印象的。
鹅蛋脸的那个是三表姐温雅涵,桃心脸的那个是四表妹温雅琦,一个十七岁,一个十三岁。
甄妙很快反应过来,盈盈施礼:“二舅母。”
然后冲两个少女微微欠身:“三表姐,四表妹。”
温氏已经扑了过来,一把抱住甄妙:“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说着忍不住拭泪。
那鹅蛋脸的少女不着痕迹的打量着甄妙。
这个表妹,和印象中似乎不一样了。
这些年,温氏也回过几次娘家,二表妹每一次看破落户的眼神,她可忘不了。
桃心脸的少女却是看着甄妙身上的裙衫露出了羡慕的眼神,被温雅涵狠狠瞪了一眼才垂下了头。
“娘,二舅母——”见温氏过于激动,甄妙小声提醒了一句。
温氏这才收敛了情绪,拿帕子拭拭眼角,转身冲焦氏歉然笑笑:“二嫂,实在不好意思。”
焦氏忙道:“这是说的什么话,见着妙丫头,我都激动的不行了,何况你这当娘的。妙儿,快过来,让二舅母看看。”
说着从手腕褪下一个金镯子给甄妙带上:“二舅母没什么好东西,这个带着顽吧。”
金镯子是空心的,甄妙看一眼焦氏鬓角的银丝,暗暗叹了口气。
外祖母家,日子似乎越发不好过了。
第九十一章 美人儿,你可回来啦
“多谢二舅母赏。”甄妙曲膝道谢。
焦氏隐隐的担忧终于放下。
她真怕这位外甥女当场给她难堪……
焦氏想起了那一年,温氏带着甄妍甄妙姐妹回去,婆婆纪氏给了姐妹二人一人一个小金佛。
那金佛虽小,却是当地有名的寺院开了光的,总代表了长辈一片实心。
大姑娘甄妍是个懂事的,一脸感激的收下,当时就挂到了脖子上。
这位二姑娘却撇了撇嘴,随手丢给了丫鬟拿着。
婆婆当时的难堪,她可是感同身受。
随着温家的落没,这种没有明言却无所不在的轻视他们早已不知遇到了多少,可是嫡亲的外孙女儿这个样子,也难怪婆婆格外难受了。
直到温氏带着两个女儿离开好些日子,婆婆想起此事仍心情郁郁,连带的她们两个做舅母的,想起这位二姑娘也是只得苦笑。
这镯子,已经是她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首饰了。
温雅琦目光牢牢落在甄妙手上的金镯子上,暗暗扯了扯裙边。
温雅涵警告的瞪了她一眼,随后站起来,拿出一个绣工精致的香囊:“二表妹,这是我闲来做的小玩意儿,你别嫌弃。”
温雅涵已经有十七岁了,个子又高挑的,更显得成熟。
甄妙接过香囊,真心实意的夸赞:“三表姐绣工真是好,你真该早些来的。”
甄妙并没有说违心话,伯府里,除了甄静就属她的绣工最好,可比起温雅涵绣的香囊来,还是差了一截儿。
而温雅涵手指上那些针眼儿,也被甄妙看在了眼里。
这位三表姐,定是日日针线不离手的。
富贵人家的姑娘,女红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就比如琴棋书画这些,多少总要会一点,免得有些场合拿不出手去。
但像温雅涵这个年纪了,女红肯定不是学了一两天,手上还有深深浅浅的针眼儿,就有些不寻常了。
除非——是以此为生的绣娘。
甄妙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这位三表姐,恐怕是靠着做些绣活儿来补贴家用了。
“呃,早不早来,有什么关系?”温雅涵浅浅笑着。
心道若不是母亲硬拖着,这一趟,她都不想来的。
见惯了逢高踩低,又何必凑上来让人往心口捅刀子。
“三表姐早点来啊,我二姐可不就有帮手了,省得她日日发愁。”甄妙笑道。
温氏嗔甄妙一眼:“妙儿,哪有这样说自己姐姐的。”
甄妙抿着唇笑:“娘,二姐呢?”
“前些日子惦念你祖父和你,也没心思做事,这不马上出阁了,闷在屋里赶着绣被面呢。”说到这,温氏也忍不住笑了。
长女要出阁,幼女又平安归来了,一时间,她心情大好。
焦氏是个有眼色的,知道甄妙才从宫里回来,母女二人定有许多话要说,闲叙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三妹,昨儿到时已经晚了,还有许多东西没收拾好,我先带她们两个回去收拾收拾。”
“二嫂急什么,今日大夫人就会拨丫鬟过来了。”
焦氏推辞:“那些惯用的东西,总要自己安排才顺手。”
温氏拉住焦氏:“二嫂,你和两个侄女住在和风苑西厢实在是有些挤了。今日妙儿也回来了,我正好就说了。不如让雅涵和雅琦住到沉香苑去。你就在西厢住着,陪我做个伴。”
焦氏连忙摆手:“这可怎么使得,那不是妙儿的住处吗,她们和我住在一起就好。”
“二舅母,我现在在老夫人那的碧纱橱住着呢,沉香苑空着的,本来还担心时日久了少了人气儿,现在表姐和表妹住进去,我可就放心了。”甄妙拉了焦氏的手。
焦氏还不到四十岁,手却粗的硌人,对比温氏那双白嫩的手,无端让人心酸。
“娘,等会儿我先回沉香苑收拾一下,然后就请表姐表妹过去。”
“不必劳烦二表妹了,我们和母亲住在一起就好。”温雅涵突然出声,态度虽客气,却隐隐透着疏离。
甄妙看了温氏一眼。
对于远道而来的亲戚,她愿意热情一些,但也不想用这种热情勉强别人。
所以干脆等着温氏做主。
“雅涵,这次你们来,又不是住一天半天,都挤在一起确实不便的,听姑母的,去你二妹妹那里住。”温氏不容拒绝的道。
温雅涵还待再说,焦氏使了个眼色,带着二人走了。
甄妙更加放松下来,伏在温氏身上:“娘,还是家里好。”
温氏揽着甄妙:“回来就好,你不知道娘这几日,心里油煎似的。”
温氏仔细问了问甄妙在宫里的生活,说起娘家来:“现在府里越来越艰难了。你大舅常年卧床不起,药不离口,你二舅前两年和人斗气伤了一只眼睛。到如今府里就靠你大舅母和二舅母支撑了,也苦了你外祖母——”
温氏说着,心里格外的难受。
“娘,那二舅母这次带着表哥表姐他们过来,是要长住的吗?”
温氏摇摇头:“府里单靠你大舅母哪行,你二舅母住上一段日子就要回去的,不过她和我说了,想把你四表哥他们留下。”
“呃?”
“海定府那边毕竟比不了京里繁华。你四表哥打算在京城寻个合适的铺子,做个小生意,今日大哥就领着他去寻了。”
“娘,依我看,这铺子倒不急着寻,不如问问表哥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再寻也不迟。要知道不同的生意,这铺子的大小和位置都是有讲究的。匆忙盘下来,要是折了本就麻烦了。”甄妙忍不住道。
听焦氏的话,他们也是昨日才来,这么急急忙忙就寻铺子,并不是上策。
毕竟四表哥不是富贵人家的少爷拿银子练手的,而是肩负着养家的重任。
温氏点点头:“是我太心急了,一大早就催着你大哥带你表哥去。不如这样,等你表哥回来,你们兄妹见见,到时候你跟他好好说道说道。”
“娘,我说的这些,做生意的人都是熟知的,跑去和四表哥说,不是让他笑话吗?”
温氏可不同意这话:“你是进过好几次宫的,还跟着太妃住了好几日,这见识定是比寻常姑娘家强的。”
“是。”甄妙哭笑不得的应道。
温氏又叹了口气:“唉,你三表姐是个可怜的,这次你二舅母带他们来,主要是为了她。”
“三表姐怎么了?”
“你三表姐本是订了亲的,前两年你二舅不是伤了眼睛吗,男方家本就不满温家的日益落没,借着这个由头把亲退了。原本海定府那边比京城民风开放,退亲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只是你三表姐是个好强的,硬是不松口再找人家,日日绣活儿补贴家里嚼用,总说弟妹还小,过两年再说。这一拖都十七岁了,你二舅母怎么不急。这次来就是想把她留下,让我给寻户合适的人家。”
说到这里温氏犯了难。
她一个内宅妇人,也不是当家的,各府各门的谁家有合适的小郎,家中朝里又是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哪里明白。
至于三老爷——
温氏眼神冷了下来,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好孩子,等你嫁到镇国公府去,让世子帮着寻寻有没有合适的,那些龙虎卫的儿郎们,都是极好的。”
甄妙差点喘岔了气:“娘,二姐马上就要出阁了您不说,好端端的扯我做什么?”
“那能一样吗,你二姐嫁的是户部左侍郎家的嫡次孙。那孩子我虽见过一两回,人品如何都是听别人说的,将来对你二姐如何,我这心还悬着呢,哪好把这种事托给人家。世子就不同了,他对你的好,娘都看在眼里呢。”
“娘——”提起罗天珵,甄妙心情格外复杂。
她实在摸不透那人的心思,曾经翻墙入室的想杀了她,现在又千里奔波救了她的性命。
这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节奏啊,她,她有点跟不上。
不知甄妙的复杂心情,温氏继续道:“且不说户部侍郎家是文官,结交的也是同样的人家。你三表姐虽是个好的,可也免不了被挑剔家世。与其那样,还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我听说龙虎卫中的虎卫,都是不计出身选拔上去的青年俊杰,若是有适合的和你三表姐成就姻缘,那我也算对得起你外祖一家了。”
说到这认真望着甄妙,语重心长:“所以妙儿,你千万记得和罗世子提啊。”
甄妙……
“呃,这次你二姐出阁,罗世子定会过来的,不如——”
“娘!”甄妙急了。
她和罗天珵那团乱麻还没理顺呢,让她跑过去说这个,还不如拿杀猪刀给她一脖子算了。
以为女儿害羞,温氏理解的笑笑:“好,好,那就等你嫁过去再说。”
母亲,到底谁是您亲闺女啊。
甄妙泪流满面。
母女二人叙完话,甄妙带着阿鸾和青鸽回了沉香苑。
“紫苏姐姐,姑娘回来啦——”青鸽高声喊着。
就见一串水灵白嫩的丫鬟奔了出来,当前却是一只白嘴八哥,扑棱棱飞着落到甄妙肩膀上,忽然开口:“美人儿,你可回来啦!”
甄妙僵在原地。
紫苏沉着脸扫了众丫鬟一眼,最后落在小蝉脸上。
小蝉都快哭了:“我,我教它说的明明是姑娘您回来啦!”
第九十二章 少侠,多谢
“锦言,你快说‘姑娘您回来啦!’”小蝉急得跳脚。
她好不容易不用看炉火了,改为照顾锦言,结果锦言成了个地痞!
那她以后恐怕连看炉火的差事都轮不到了。
锦言看也不看小蝉,亲昵的啄啄甄妙头发:“美人儿,我可想你啦!”
甄妙被啄散的头发随风飘啊飘,真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
小蝉都快哭了:“姑娘,真的不是婢子教的啊!”
甄妙看着一排貌美如花的丫鬟,抽了抽嘴角:“无妨,锦言就爱说实话,进屋吧。”
众丫鬟……
坐在玫瑰椅上,百灵捧了香茗来。
甄妙吩咐道:“青鸽,去一趟宁寿堂,和白芍说一下,把我从宫中带回的包袱拿过来,并请她一道过来。”
“是。”青鸽领命出去了。
甄妙又看了看四周。
桌椅床柜俱是一尘不染,看来她不在的这些日子,丫鬟们并没有懈怠。
满意的点点头,吩咐百灵:“遣几个人,去请二姑娘、五姑娘、六姑娘还有两个表姑娘过来。”
甄妍和甄妙都是三房的姑娘,两人的院落离的也近,不多时就先到了。
一进屋,就过来挽了甄妙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她。
“好姐姐,你放心,我没少块肉。”甄妙笑道。
“那就好。”甄妍坐了下来。
“倒是二姐,看着清减不少。”
姐妹二人说着话。其他人陆续到了。
甄妙忙招呼众人坐下,把青鸽带回来的包袱解开,打开里面的匣子:“临出宫时,皇后娘娘赏了些珠花绢花,姐妹们一人挑几支。”
温雅琦眼睛都移不开了,盯着满匣子的珠翠发呆。
“四姐进一趟宫,倒是收获不小,那妹妹就不客气了。”甄玉率先站起来,过去挑选。
甄妙还在宫里时。赵皇后就给了不少赏赐,直接送到了伯府里,现在这匣子珠花,就是赏给小姑娘们戴着顽的了。
说不上贵重,却胜在精致新巧。
甄玉挑了一串紫丁香的绢花,看着跟真的似的。又挑了一朵珍珠攒的珠花。
甄妙拣出一朵酒杯大小的栀子花,簪到甄玉发间:“这个挺适合你。”
甄玉别扭的皱了皱眉,又忍不住问甄冰:“是么?”
“嗯。”甄冰点点头,神色却有些不济。
“五妹怎么了,没睡好吗?”甄妙有些纳闷。
甄玉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甄冰一眼,道:“五姐没事。”
甄妙便不好再多问。招呼温雅涵姐妹来挑珠花。
温雅琦立时站了起来,温雅涵扫她一眼。随后对甄妙道:“多谢二表妹了,我和妹妹那还有,尽够戴了,这些表妹自己留着吧。”
甄玉看不惯的撇了撇嘴。
温雅涵仿若未见,脸上挂着客套的浅笑。
甄妙笑了:“三表姐这话就不对了,我刚刚还收了表姐的香囊呢,姐妹间互赠些小玩意儿。不是常事吗?你要是执意不肯要,回头祖母母亲知道了。才会骂我不懂事呢。”
甄妙这么一说,温雅涵才勉强挑了两朵不起眼的,温雅琦却选了里面最大一朵珠花,被甄玉悄悄瞪了好几眼。
挑完珠花,又闲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