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第一强藩-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父,你说话啊,怎么打?这可是开封啊,咱们平叛而来,哪里带什么攻城器具,难道徒手爬上这几十米的城墙么?”

    “小将军,别说了,听曹将军的吧。”

    曹文诏长叹一声,说道:“鸣金收兵,撤回宣武卫,等待朝廷调令。”

    城楼上岳辰风,沈慕鸿等人还在研究这神机营的火炮怎么用,就看到曹文诏的兵马,调头撤军了。

    沈慕鸿捻须笑道:“曹文诏果然是个良将,不做无谓的牺牲,不过他虽会为将,却不会为官,他这一退,恐怕要倒霉了。”

    岳辰风奇道:“先生,他若不退,只是徒增伤亡,多死几个手下兵卒而已,为什么他退了明明是最好的选择,还要倒霉?”

    沈慕鸿背着手,说道:“开封被我们夺了,必定震惊天下,朝廷丢了这么的脸,岂能不拉出几个替罪羊,出来背黑锅。三路大军围攻我们,两路尽皆被我们杀败,俘获,唯独这曹文诏,未放一箭,未死一人,他不倒霉,谁倒霉?”

    “黑!真黑啊!朝廷可比我们绺子黑多了。”一众悍匪面面相觑,心有戚戚地说道。

    这时候前去王府抄家的葛九戴着一顶亲王才能佩戴的九旒冕,摇头晃脑,走了上来,兴奋地喊道:“大哥,沈先生,这下咱们发大财了!你们知道周王府有多少钱么?”

    众人纷纷朝他望去,这厮带着人前去周王府抄家,本来只当是跟平日里抄没县里土豪劣绅一样,带着几个手底下心腹的喽啰就去了,结果一眼看到比整个洛阳城还要大的周王府,彻底傻了眼。

    一行人跟着他,来到周王府,葛九记性好,虽然只来过一次,轻车熟路地带着大家,来到王府府库,一脚踹开府库的门。

    饶是众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震慑住了。

    民间常用家有金山银山来夸张地形容一个人多有钱,但是周王府确实当得起这个说法,第一任周王是朱元璋的儿子,一代代下来,王府的富贵运祚基本上和大明王朝一样长。

    饶是向来不重钱财的岳辰风,也不禁为之动容,精神一振,说道:“沈先生,有了这样的财富,咱们可以坐稳这开封城,招兵买马了吧?”

    沈慕鸿轻轻摇头,遗憾地说道:“岳帅,开封守不得。”

    二当家魏群急道:“为什么守不得,这样的大城,我们又有这么多财宝粮食,谁能攻破?”

    “开封非比其他地方,我们人数虽多,根基不稳,正真的实力其实非常有限。如果真的拉开架势,和刚才曹文诏的兵马堂堂正正一战,都未必能赢。

    我们能取开封,实在是弥天的运气,取巧为之,要是死守,我们只会被朝廷围死在这座城里。朝廷耗得起,我们耗不起啊。

    只能弃城,像以前一样,和朝廷周旋中,发展实力。”

    “那这么大一座城,说不要就不要了?”

    “河南是四战之地,我们待不起的,朝廷也不会坐视中原被我们占据。我们去陕西,那里久遇天灾,民怨沸腾,人心思变。我们若是能占据关中,退可守潼关以谋巴蜀,进可出长安,以争天下。”

    沈慕鸿侃侃而谈,岳辰风手下却并不打算买账了,老四陶乐游黑着脸说道:“大哥,沈先生,咱们好不容易,费心费力打下这么大一座城池,说扔就扔,兄弟们心里不痛快啊。”

    岳盈盈虽然也舍不得开封,不过沈慕鸿的话一直以来,都是对的。她知道自己这帮叔叔伯伯,虽然有点武艺,但是论机谋加起来也比上一个沈先生,所以她选择站在沈慕鸿这边。

    岳盈盈向来直来直去,从来不隐藏自己的想法,俏脸一扬,脆生生地说道:“四叔,咱们能打下开封,沈先生的功劳最大,我们夜袭魏良卿,诈开开封府。

    四叔你跟着我们进城,费什么心,用什么力了。

    沈先生的话,我虽然听不懂,不过既然是沈先生说的,那自然就是大有道理的,你就别在这班门弄斧啦,咱们还是听先生的吧。”

    陶乐游老脸一红,吹胡子瞪眼,却无法反驳,只能说到:“大哥,你看看她,教训起我这做叔叔的来了。”

    岳辰风苦笑一声制止道:“好了好了,吵什么吵。我们起兵,本来只是为了杀张黑虎那狗贼,给福八报仇。既然已经打下了开封,平白得了一场富贵,大家何必得寸进尺。说实话,我岳辰风对打天下做皇帝毫无兴趣,人生一世,图的不就是兄弟们聚在一处,痛痛快快,你们这样吵闹还有什么意思。

    我虽然不懂兵法谋略,但是咱们自从费县起事,沈先生那一句话不准过了?我们就听先生的,把开封的钱粮带上,兄弟们去关中快活,还不是一样。”

    魏群陶乐游等人,虽然还是不服,不过岳辰风的话他们不敢不听,梗着脖子散去,带着手下搜刮开封去了。

    沈慕鸿神色落寞,这些人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根本没有能成大事的一点样子,他们从内心还把自己当啸聚山林的好汉呢。就算是岳辰风,虽然对自己言听计从,但是身为一个领袖,也没有什么锐意进取的野心。

    “我是不是错了,辅佐这样的人物,就算闹得天翻地覆,闹垮大明,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吧!”

第82章 算计() 
京城西苑皇庄内,朱由校和魏忠贤,王体乾等近臣,正在苑中人工湖里泛舟饮酒。

    春风送暖,湖畔柳枝新抽的嫩芽,伸展在暖意融融的日光下,湖面一圈圈的涟漪泛着光,偶尔有几只燕子,衔了虫儿飞过,回巢喂食新生的乳燕。

    朱由校兴致勃勃,不断饮酒,魏忠贤伺候在一旁,不断说些他喜欢听的话,王体乾等太监也起哄凑趣。

    皇城外,一匹骏马载着一个劲装骑士,飞奔而来。这是八百里加急快报,撞死人都不用偿命的,被撞死的还有延误军机的大罪。一路上没人敢阻拦,遇门开门。

    进了皇城,早有专职的小太监,接了驿卒,不敢怠慢,带着他前去西苑皇庄。

    看到朱由校后,小太监上前行礼,说道:“万岁爷,外面有加急驿报,是河南来的。”

    魏忠贤一听就知道是自己侄子的消息,心道“哦?良卿已经大功告成了么?”

    朱由校也从魏忠贤那里得了保证,认定这次剿匪万无一失,深信不疑。

    朱由校脸色泛红,醉眼朦胧,举着酒杯正在兴头上,趁着酒兴说道:“传!今天良辰好景,正须捷报佐酒,才是人生至乐。”

    小太监拉着长腔,喊道:“传驿卒觐见。”

    驿卒喝了口水,缓了一下,来到湖边,跪地疾呼:“前线战报,开封陷落,河南告急!”

    “什么?你说什么?”朱由校惊怒交加,再加上醉意上涌,腾地一声,直挺挺坠入湖中。大小太监们慌了神,会水的不会水的蹭蹭跳进湖中,将他拽上岸来。朱由校乐极生悲,加上落水惊惧,昏迷过去。

    魏忠贤划到岸上,眼色赤红,拽住驿卒问道:“那良卿呢?”

    “宁国公被贼人削首悬于城门,壮烈殉国了。”

    这下轮到魏忠贤两眼一黑,随着皇帝,晕了过去。

    万岁和九千岁同时昏迷,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整个皇宫乱作一团。御医们倾巢而出,守在朱由校床前,轮流把脉。

    魏忠贤的亲信扶了他,上了马车,急匆匆赶回魏府去了。魏忠贤毕竟没有落水,受到惊吓,所以朱由校还在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已经悠悠醒来。

    “千岁爷爷,您醒了?”

    魏忠贤抬眼一看,自己的心腹们早就赶来,围在自己身边。魏忠贤心下大定,这么多人的簇拥,让他重拾安全感,虚弱地说道:“良卿死了,陛下势必怪罪我等,你们有什么主意啊?”

    兵部尚书田吉,凑上前说道:“千岁爷爷,事到如今,只有尽力挽回河南局势,收回开封,彻底平定一阵风,才能消陛下的雷霆怒火。”

    魏忠贤恨恨地说道:“对,咱家还要一阵风碎尸万段,给良卿报仇!”

    乜了一眼田吉,魏忠贤继续说道:“当初是你给咱家出的主意,让良卿这孩子挂帅出征,如今你要是说不出个好主意,咱家先要了你的命!”

    田吉脑门汗如雨下,他知道魏忠贤说得出做得到,即使自己真的想出了主意,只怕以后也免不了遭到这个太监的报复。

    “贼人攻陷开封,声势日大,仓促之间想要平定,只能抽调辽东守军了。”

    魏忠贤抓起正在给他喂药的小太监手里的药碗,朝田吉砸来,田吉不敢躲闪,滚烫的药汁浇了一头一脸,哀嚎不已。

    “你个蠢才,辽东已经调来了个曹文诏,再从辽东抽兵,鞑子打进京城,你有几条命可以杀。咱家真是瞎了眼,保举你个蠢材做了兵部尚书。这一遭国库空虚,要短时间夺回开封,需要大把军饷,从哪里出?”

    田吉忍着痛,说道:“那些贼人毫无根基,咱们围住开封,断水断粮,时间一长,他们自然完蛋。”

    “蠢材,蠢材!陛下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么?开封必须马上夺回来,你还围起来,你,你,咱家真想打死你个蠢货!”

    田吉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只跪在地上颤抖不已。

    围在一旁的亲信小太监,闻言一动,魏忠贤不识字,好多奏章都是他念给魏忠贤听,小太监听到缺钱缺粮,突然想到上次洛阳福王府上奏的奏章来,上前附耳说道:“千岁爷爷,小福王前段时间不是上奏,说道愿意出钱出粮招募兵士,助朝廷剿匪么。”

    魏忠贤一怔,记了起来,心里算计起来,福王府富可敌国,如果让他前去剿匪,败了可以把黑锅扣在他的头上,晾他一个藩王,能有什么办法跟我斗。如果真被他赢了,也可以寻个由头,把他治了,正好还想等良卿回来,拿他开刀呢。

    “好,难得你能有这个主意,比这个饭桶强了一万倍,小福王的奏章在哪呢?收起来没?”

    小太监当时贪恋奏章使用的是澄心堂纸,名贵无比,偷偷收了起来。现在正好邀功,说道:“小的念着这奏章可能会有用处,就把它收了起来,千岁爷爷要用,我这就去拿。”

    不一会,小太监拿着张奏章,献宝似的交给魏忠贤。

    魏忠贤扫了一眼,如获至宝,揣到衣袖中,说道:“快扶我进宫,我要去见陛下。”

    乾清宫里,朱由校躺在床上,面色苍白,魏忠贤守在床前,一动不敢动。

    床上这个皇帝,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自己护他伴他,忠心不二。到后来,他成了九五之尊,自己水涨船高,一个万岁,一个九千岁。

    自己的一切都是这个人给的,魏忠贤对他的感情,并不是作伪,甚至高过了魏良卿。

    从正午守到了天色将暗,朱由校才悠悠醒来,魏忠贤眼都没离开过,第一个发现他醒了,呜咽道:“陛下,您醒了,老奴有罪。老奴罪该万死!”

    朱由校一看到他,本能的心头一暖,但是神志恢复,又想起他和他的侄子,害得江山不稳,怒从心起,想骂几句又看到他这副样子,倒不忍心开口。

    “魏良卿这个草包,朕要狠狠地处罚他!”

    魏忠贤两眼一红,说道:“他已经被反贼割了脑袋,挂在城墙了。”

    朱由校闻言一怔,想到眼前这个老奴陪伴自己一生,到老了亲人也惨死了,更不忍再骂他,说道:“你打算怎么办?”

    “陛下,这里有洛阳小福王的奏章,洛阳开封相距不远,小福王愿意出钱粮兵马,前往讨贼。”

第83章 谋划() 
朱由松在洛阳,虽然离着开封比京城近,但是可没人给他八百里急报。

    等到他得知消息的时候,甚至比朱由校和魏忠贤还晚了两天,当时正在田里和徐光启探讨甘薯论的朱由松,听到开封陷落的消息,差点一个倒栽葱插在地里。

    徐光启更是怒发冲冠,沉声喝到:“一群草寇,竟然都能攻下开封?阉党果然是酒囊饭袋,祸国殃民!”

    开封的地位和重要性,远远大于洛阳,那是中原真正的腹心。城高池深,兵精粮足,更有两路大军增援,这样都能攻陷开封,这是一群什么悍匪?

    且不说京城三大营,单是自己见识过的曹文诏的军队,那种气势,就是做不了伪的。

    朱由松忧心忡忡,后怕不已,幸亏是魏忠贤和朱由校这两个不着调,没同意自己的奏章,这“一阵风”不是什么春风,看来是阵飓风,自己还是别去惹他了。

    徐光启自然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只见他目光呆滞,还以为被吓傻了,轻咳一声说道:“王爷,开封陷了,是不是应该与官府商量一下,加强洛阳防备,免得贼人来袭时出现手忙脚乱,难以应付的局面。”

    “徐老说得对,来人啊,备马!”朱由松心里一动,想到这个徐光启的书里,对兵法也有描述,便顺口说道:“徐老,事态紧急,您随我去一趟洛阳府,多个人谋划,多条计策总是好的。”

    徐光启也知道现在不是推辞的时候,他本来就是忧国忧民之人,当仁不让之下随着朱由松一起进了马车。

    其实徐光启在练兵,制造火器,编撰法典条令方面的成就,也非常之大。只不过他在其他方面的光芒太盛,让人容易忽视他这些才能罢了。

    洛阳府里,马士英也得了消息,正准备出门去王府找朱由松商议,走到门口就发现朱由松已经找上门来。

    朱由松扶着徐光启下了马车,看到马士英,也顾不得打招呼,急吼吼说道:“士英,开封的事你知道了吧?”

    马士英眼里闪过一丝异色,心道:我是朝廷的消息,王爷竟比我知道的还快,王爷私下看来是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好在他对朱由松已经死心塌地,说是上下级都不确切,自有一份兄弟情义在里面,看到他下了车说道:“王爷,我正想找你去呢,魏良卿丢了开封,京城三大营精锐尽失,我们洛阳恐怕难免兵祸了。”

    朱由松步履匆匆,边走边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里面去商讨。”

    进了知府衙门三人坐定,朱由松坐在上首,说道:“士英,如今洛阳以你为首,开封陷了贼人很可能趁势来攻洛阳,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

    马士英长吸一口冷气,说道:“王爷,洛阳承平已久,咱们大明朝立国以来,就没有经历过战事,城防什么的形同虚设。好在城墙修葺的及时,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这伙人连开封都能攻下,只怕是场恶战啊!”

    徐光启一路上一直在沉思,捻须说道:“开封城老夫去过几次,且不论开封府兵如何,那种级别的城池,就算是几千老弱,也能守得住几万精兵。我看一阵风攻陷开封,未必是强攻,应该是开封守将中了什么奸计。”

    朱由松,马士英闻言一怔,自从听到消息以来,他们不自觉地就以为悍匪攻城,想到的只是“一阵风”应该是多么强大,多么凶残,才能攻下开封,从来没想到是用计破城。

    朱由松精神一振,说道:“着哇!徐老说的对,必定是开封自出昏招,中了什么计策,不然开封城上栓几条狗,都能守住半月。”

    马士英疑惑道:“这位是?”

    朱由松这才想起来,刚才只顾着担惊受怕,忘了介绍。

    “这是徐光启徐大人,他的大名,你肯定听过吧?”

    马士英慌忙站起,行礼道:“原来是玄扈先生,下官不识先生面目,失敬失敬。”

    朱由松眼看他俩还要客气起来,赶忙打断将要说话的徐光启,说道:“徐老所言,我看八九不离十。一群没有经过训练,没有攻城器具,没有军规法纪的乱民,不下半月就成长到可以攻下开封府,是不现实的。

    既然他们只是侥幸行计成功,我们就不用担心洛阳了,相反,我反而要想办法帮朝廷收回开封才行。”

    徐光启自认不妥,一个藩王,驻守封地是本分,收复失地就有点出格了,就算成功了,也只能惹来猜疑,搞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只是自己身份尴尬,已经不是朝廷官员,而且小福王此举也是为国为民,自己也挑不出理来。

    朱由松目光一转,觉得有些事还是不好在徐光启跟前讨论,于是说道:“士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还是要召集人手,加强洛阳防备。这几天肯定有开封附近的难民,逃到洛阳来,你要是不好安置,不妨去迎恩寺找张浩,他颇有经验,而且迎恩寺还可以安置几万人,绰绰有余。”

    马士英眼光一亮,难民进洛阳是必然的事,本来这是颇为头疼的一件事,没想到小王爷还有这么个地方。他只当朱由松是为了他,才大开方便之门,不免暗自感激。

    朱由松起身说道:“事不宜迟,士英你作为一府之尊,我们就不耽误你时间了,我跟徐老就先回去了。”

    马士英将两人送出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