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猫眼看天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它是干的,开心得很。”
  “那它到底跑哪里去了?”她想知道——一个她第一次问、此后又自问了不下数百万次的问题。 。 想看书来

《猫眼看天下》 2。失踪记(7)
我们一直不知道它究竟去了哪里。不过我们也终于明白,诺顿这一天的躲猫猫就是要让我们知道,它不喜欢父母不带着它就自己去度假一个礼拜(而且,相信我,现在只要我跟珍妮丝说,诺顿看起来有一点压抑,她就会像听到福音一样立刻检查她的公寓,并把每个房间的门都关上)。不过就在我们继续说话,而我试着让自己不要因松了一口气后精神崩溃,珍妮丝马上就生起气来。这次经验同样让她以自己的方式焦躁不已。我想那大概就像小孩子从很高的荡秋千上摔下来却没有受伤:一开始你为了他的平安而放下一百二十个心,只要能哄他开心你愿意做任何事情:等到惊吓结束,你就想揍死他,因为他害自己——还有你——经历这种折磨。
  “这次不让它好过,”珍妮丝告诉我,“我觉得你今天晚上不应该喂它。”
  “你说得对,”我猛点头,“我绝对不会喂它。”
  “而且不要摸它亲它跟它说一切都没事。”她命令我。
  “绝对不会,”我说,“我绝对不会那么做。我会很严厉。”
  “是啊。”她的语气有些怀疑。
  “没错!”我坚定地说,可能有点内疚。
  “那么明天见,”她说,不太相信我,“还有我很高兴你那只笨猫没事了。”
  “谢谢。我会告诉它。”
  “还有,今天不要喂它。我说真的。这是为了它好。”
  “从现在开始,”我坚持说,“它只吃面包和水。你就把我想成《自古英雄多寂寞》(Lonely Are the Br*es)里的乔治·肯尼迪饰演的警察好了。”
  当我开始用珍妮丝没听过的电影作比喻,通常也是她觉得该挂电话的时候。我知道当电话在曼非斯挂断的那一刻,她一定转过身跟朋友们说,我绝对不可能屈服。我知道,她觉得我一定会在几秒钟之内跑去喂猫抱猫,但是我决定要执行她的命令。严厉的爱是我今晚最新的座右铭。
  很不幸的,虽然有了这个座右铭,要抗拒一只喵喵叫的苏格兰折耳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它那种“我饿了”的喵声。
  “你今晚没东西吃,”我尽可能坚定地告诉它,“你应该受到惩罚。就这样。”我猜它可能会因为我严厉的语气而感到害怕。但我才没那么好运。
  它又喵了。我想到这一整天它带给我的焦虑和恐惧:我想起当我以为它湿漉漉、孤单又害怕地在纽约街头流浪时,我内心的感受;我还幻想诺顿的照片被印在牛奶盒上,旁边有一行字“你看过这只猫吗?”从我挂上珍妮丝的电话后,到现在总共只过了七秒钟。
  “好吧,吃一点点心好了。”我批准了,而且立刻打开一罐它最喜欢的食物,挖进碗里,摆在它面前。感恩的诺顿津津有味地吃到心满意足为止。然后它过来试图一劳永逸地跟我和好。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直直望进我的眼睛,开始呼噜作响。
  “不可能的,”我宣布,“我收到明确的指令,不可以对你好。我不会让你饿死,但是也不必对你客气。”
  它跳到床上,看起来有些惊讶。说老实话,它看起来简直可怜兮兮。这也许是它生平第一次遭到拒绝。我一时健忘,伸手摸它的头。诺顿立刻视之为投降的安慰举动,使出杀手锏——用它的鼻子用力磨蹭我的脸颊——对此我通常只有举白旗投降的份儿。
  “嗯,”我告诉它,一边退后,“我不会软化的。”
  现在它开始用身体摩擦我的腿。
  “这是为你好。”我试着解释。这句话在珍妮丝口中超有说服力的。
  它的呼噜声愈来愈大,眼神愈来愈温柔。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决心薄弱得非常迅速。过了几分钟,当它躺在床上,伸出脚在空中摆动,我的决心就跟我的脊柱一样坚硬——显然脊柱的成分是浆糊之类的东西。
  “好吧,”我叹了一口气,“过来。”
  就这样。我没救了。纪律被扔到窗外,我趴在床上,抚摸搔抓着,跟它说一切都没事了,我真的不介意它让我度过了毕生最悲惨的一天。只要它没事就好。
  这个阶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它确定我已经完全原谅它,而我也确定它了解躲猫猫这回事以后绝对不能重演。
  握手言和后,我去厨房犒赏了自己一杯啤酒。然后我回到我的猫身边,再跟它说了两句话。
  “不要告诉珍妮丝。”这是我的第一项吩咐。毕竟,她不需要知道我有多么没用。很幸运地,从诺顿的眼神看来,我知道它会好好帮我守住这个秘密。我再喝了一大口啤酒。“然后你到底跑哪里去了?”我很小声地说了这句话。
  然而这时诺顿把头转过去,不让我瞪它。过了一会儿,它回头看看我,安静地闭上眼睛,睡觉去了。
  我猜,猫就是不愿分享某些秘密,甚至是对它最要好的朋友。
  ①尼尔·赛门(Neil Simon)从事戏剧写作三十多年,是纽约百老汇最负盛名的剧作家。
  ②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创作《推销员之死》(The Death of a Sale*an)的著名美国剧作家。
  ③伊西卡毕宝(Ishkabibble):可能是出自1930年一出广播剧里角色的名字。表示轻蔑的俚语。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猫眼看天下》 3。新书首卖(1)
我们决定在普罗旺斯租一幢房子。
  没有基于什么特别的理由,不过我们倒是遵循了一些逻辑:我们想住在乡下,不要城市。我们不想去太具异国风情的地方,因为我必须待在一个能够立刻修好坏掉传真机的地方。珍妮丝希望有温暖的气候,至少要还算温暖。我们希望那里要有美食,而且风景要优美。这样大概就排除了半个地球,然后我们开始认真地进行挑选和删除。
  首先我们把不用英文字母的国家划掉;再删去任何可能遭到飞毛腿导弹攻击的地方;接下来我们淘汰任何会吃猫的国家。很快,而且很轻易地,就只剩下意大利和法国。我们删去这两个国家的某些区域——西西里岛不错,但我不想在开车的时候被炸成碎片;勃艮第可以认真考虑,但后来珍妮丝认为那里的天气就跟英国一样,总是让她觉得又湿又冷——想象一下阿诺主演的《终结者》(Predator)里的怪物,大概就可以想象珍妮丝在又湿又冷的天气里是什么脾气。很快地,我们只剩下托斯卡尼和普罗旺斯。我们比较了两地的酒和奶酪,比较了美元和里拉的汇率,做了所有该做的事,然后根据一个关键因素下定决心:意大利话一句不通,法文倒是会一点点;因此我们决定去普罗旺斯。
  几年前,当我和罗曼·波兰斯基合写剧本的时候,诺顿与我曾在巴黎住了三个月。罗曼和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出去用餐,通常是跟他的朋友一起。他的朋友有意大利人、波兰人、法国人、俄国人,什么人都有。因此我们在用餐的时候,会有人用法语说了什么,然后有人用波兰语回答,有人用意大利语、丹麦语或是美国俚语回答。每隔十五分钟左右,罗曼就会用保护性的口吻插嘴说:“好了,各位,请为彼得说点英文吧。”(翻译过来就是:“好了,各位,在场有一个白痴美国人,说点他听得懂的东西吧。”)我很少感到这么无能,因此当我回到纽约,我决心至少去学一种他国语言。
  我高中时上过两年法文课,但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只记得很基本的东西。我会去、有、是等动词变化;我知道该怎么问最近的药房在哪里;如果有人送来适当的蔬菜,我会说:“太棒了,芦笋!”以示感激。有这么充实的背景作后盾,我开始跟一位住在上东区,有点古怪的女人学法文。她住在一房一厅的公寓里,养有六只鸟(包括一只从公园捡来的瞎眼鸽子)、一条狗、三只猫,还有几只老鼠(我想老鼠也是宠物,不过我不敢肯定)。她还喜欢把室温保持在大约华氏60度左右。但我还是辛苦地去上课,到了要选择一个国家的时候,我想我的法文已经可以派上用场了。
  我们决定落脚普罗旺斯后,接着就是找一幢房子。我完全没概念该怎么找,但是我做了一次象样的尝试:打电话到法国大使馆。他们把我转到一家在美国设有分公司的法国房地产中介,这个中介商再把我转给几家公司,而这些公司则寄来录像带,内容是售价只要三百万的各式城堡。我甚至还打到法国的一个房屋中介那里,她说我要找的房子根本不存在,要我别再烦她。
  最后我们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找到了房子。听起来很牵强,不过这绝对是找东西的最好方法。只要告诉你认识的所有人,说你想在法国南方租一幢房子,一定会有人说:“喔,佛列德两年前也租过。他在乡下找到一个很棒的农家——老天,真是便宜。”那房子也许不一定是在普罗旺斯——但多尔多涅又不是匹兹堡——而且佛列德租过的那户农家,现在的房租搞不好已经涨了三倍,但是佛列德在那里的时候可能知道还有其他地方、或是认识某某人,而这某某人认识的某人认识的某人,知道还有人要出租房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猫眼看天下》 3。新书首卖(2)
当我们要离开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我接到一位作家朋友打来的电话。他老婆认识一个住在巴黎的好友,在普罗旺斯有两幢房子,有时候会租出去。我打电话去巴黎,他们说房子已经不出租了,但是——这就是关键,也是为何随时与人攀谈必有收获——他们很喜欢自己住的地方,也很高兴知道有人想住在那里:所以他们问我想找什么样的房子,看看是不是能帮上忙。我告诉他们:我想在卢贝宏地区(Lubron)找一幢三到四间卧室的房子。我要旧房子,迷人,还要附花园;要在小村庄里面,但是不要太乡下(珍妮丝不想过于与世隔绝)。我们还需要一些方便的设备——像洗碗机和洗烘衣机就不错——但是不要太现代或太美国,让人觉得好像在大西洋城租了一层公寓。换句话说,我要的是完美。而且不能太贵。
  让我惊讶的是,他们没有叫我到疯人院去替自己租一个小房间,反而说他们可能帮得上忙;一个朋友正好有我需要的地方。他们向那个女人提到我正在找房子——如果她有兴趣的话,就会回电给我。
  隔天我收到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人传来的八页传真,她不仅有我们要找的完美房子,还是一位高尚、可敬、非常好的女士。传真里有房子细致的描述——屋龄三百年,石墙,有四个房间和一间办公室,还有跟足球场一样大的花园。里面也有一个洗碗机、洗烘衣机,还有一辆宝马欢迎我们使用。她是法国人,先生是美国人(几年前过世了),因此房子是半法国(迷人的部分)半美国(方便的部分)的。哦啦啦!她强调那里非常乡下,不过装点得很舒适。“不要期望你们有煎饼锅,”她警告我,“那里还是法国。”我没问题。我想要的是煎蛋卷的平底锅,而不是该死的煎饼锅。
  一切都安顿好了。我有一间办公室,珍妮丝有一个花园,诺顿则有三个世纪之多的老鼠可抓。现在要做的只剩下一件事。
  很不幸的,为了要写出我该做的事情,我必须打破对一个密友所许下的郑重承诺。
  好几年前,我和我的写作伙伴戴维立下一个协定。就我们的谋生方法而论,他是一位非常正直、有品位的人。这项协定就是:我们永远不会——就艺术层面而言——去吃自己的内脏。
  事情其实远没有听起来的那么恶心。我是说真的。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我们年轻时曾经立誓,若是有朝一日能成为成功的作家,我们绝不会写自己是多么地成功。以下是最最应当避免的事项:不可写当一名作家的艰辛处;不可写为何从来都没有人在乎当作家有多辛苦;不可写其他作家、编辑或是评论家,因为这些人的无聊程度令人咋舌;也不可写这些无聊的作家、编辑或评论家为何讨厌你;还有名单上排名第一的,永远,永远,不要去写你自己巡回宣传书的经过。这很不得体、不有趣,而且就是很令人讨厌(举例说明:“哦,是喔,你在波斯尼亚的时候是很辛苦没错,但你可不知道,当那个戴着难看假发的矮子把我的名字印错时的那种感觉。那才叫噩梦!”)。
  总而言之,戴维,我不是真的在写我的宣传书巡回之旅。我已经准备好动身前往法国那幢有三百年历史的房子,保留我身为艺术家的最后一点尊严。我发誓真的是这样。反正也没有人想跟我说话或是会见我。但是在我能够跳上飞机、匆匆溜走之前,我还有最后一项细节需要处理,原来,有很多人想见我的猫。

《猫眼看天下》 3。新书首卖(3)
巡回正式展开的地点是在洛杉矶。不过就像出版界的春季训练一样,我们先录制了一个康乃迪克州小型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作为出场的暖身。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没有人知道猫在面对镜头时会有什么反应:而更急迫的一点,可能是大家都想知道当小红灯亮起时,我会不会有“未来大厨”①般的表现。
  基本上,一切都很顺利。诺顿当然一如往常,表现得十分完美。我们被告知要提早到达,然后被带到演员休息室:假如你有兴趣知道,房间其实是咖啡色的(在几个礼拜的巡回之后,我待过无数个演员休息室,没有一间是绿色的。我想打电话给美国CBS电视台《六十分钟》这个新闻节目,看看他们能针对这件事做什么报道)。我在房间里徘徊了半个钟头,不时看向镜子、用手顺头发、整理领带。除了唱“咪—咪—咪”发声和漱口外,我几乎什么都做了,而诺顿则表现出一副它上过的谈话性节目跟泰瑞·盖尔(Teri Garr)一样多的样子。它坐在沙发上,让一些舞台工作人员过来摸它,甚至友善对待排在我后面上节目的特别来宾:她写了一本教人如何正确打包行李的书。啊,是的,再也没有什么事,比得上这种让人觉得自己是重要文化影响人的宣传活动了!
  我们一开始录像,节目的男女主持人就无法抵挡诺顿在整段访问中都在我的膝上正襟危坐的模样。它甚至还坐起来,直直盯着摄影机看,好让正在看节目的三十五个人不再听我说话,只顾注意它到底有多可爱(我想每当它感觉到我话说得太多、开始觉得无聊的时候,就会这么做)。
  我这部分的表现还不赖,只有一点除外:因为虚荣心的缘故,我穿了一套深蓝色的西装和蓝衬衫,心想这是初次上电视的我最好看的德性。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是这样没错。然而随着节目继续进行,诺顿就跟所有的猫一样——尤其是在很热的光线下——开始掉毛。它的毛掉得我深蓝色西装上到处都是。访问结束时,我身上的灰毛之多,让我看起来实在很像一只大型、会说话的史前鸟。
  但我们不只通过第一次测验,而且很明显的,诺顿天生就是一块当明星的料。
  我刚才说过,这是一次提前的面谈,一次试航。新书还有好几个礼拜才会上市,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等待出书。既然已经通过考验了,接下来就等着美国市场的处置了,
  对于一个作家以及一只猫来说,等待是最难熬的。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等待通常是值得的。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付梓是件非常特别的事。不管质量如何——不管你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或是丹妮尔·斯蒂尔(Daniel Steele)——写书真的是该死的难。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写,但是对着空白稿纸、然后决定自己有胆量把不只一页,而且是更多同样空白的纸张填满时,其实是相当令人气馁的。当你终于写完初稿,然后二校、三校;当你校对过编辑后的原稿,然后校样、装订校样;等你终于能够亲手拿着出版后的成品——长达数百页,有真正的书封、折口的宣传词让你脸红,一个实在、永恒的物品——剎时得到一种纯粹而心满意足的感受。恶评还没出现,经纪人也还没打来说这本书才出版三天就已经滞销……此刻存在的只有这项物品,从某方面来看,它就是你心智的延伸。

《猫眼看天下》 3。新书首卖(4)
这一切大概会持续个一到两分钟。然后——当然了——现实就来敲门。
  《生命中不可抗拒之喵》带给我特别心满意足的两分钟,因为这本书是如此地私密。我和诺顿要出发做巡回宣传的前一天,我第一次在书店——格林威治村第8街的B。道顿的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当晚,我和诺顿就要在那里首度公开露面。我得签书,而且还要表现得妙语如珠。诺顿要看起来很可爱,让大家崇拜它。当巡回继续进行,有太多时候我恨不得可以交换角色,只是从出版商到编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