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皇族-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一门三侯,显然是个极好的机会!

    “笔墨!”

    方云手掌一伸,赵伯言会意,立即将毛笔蘸满了墨汁,递到了方云手中。同时铺开一张宣红,用镇纸镇住。

    方云提过笔,够吻几行字下去,真气一拂,将墨迹晴干。然后折起,交给赵伯言道:“这封信尽快送去给潮汐侯!”

    “是,属下这就去办。”

    方云并没有避讳赵伯言,所以信上内容,赵伯言看得清清楚楚。

    “大人,终于要封侯了!”

    赵伯言脸上神色平静,但内心却是波涛起伏。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方云战功报上去的时候,对整个大周朝必然都是一个极大的震撼,各方势力必然在这件事情上,再起角逐。而且,必定比世子方林封侯时候的反对声音,还要激烈得多。

    一门三侯,贵不可言!

    方家势大,也意味着他赵伯方的崛起。有着一门三侯的方家作依托,他赵伯言便可以大肆招收,宗派界的各位强者。到时他的影响力,必然要远远超出那个小小的五轮派掌门身份!真正的贵不可言。

    有着方云做依托,即便他只有精魄级的修为又如何?那些地变级,灵慧级,天象级的强者,必然要对他惟命是从。

    有着天冲七品的四方侯方胤做靠山,又有方云这位朝廷新贵,天象境的强者,只要有心依附朝廷。照样要听从他的命令!

    抓起桌上的书信,赵伯言勿匆离去。似乎对这件事情,比方云还要上心。片刻之后,便即消失无踪。

    数天后,戒备森严的潮汐侯营地。

    “小侯爷,终于要封侯了!”

    潮汐侯坐在一张雕花宽椅上,望着手中的信纸,感概道。同朝为臣,又有十三皇子这层情面在。潮汐侯实在没有理由,不配合方云的行动。

    “书记官,听合。”

    潮汐侯突然神色一肃,挥了挥手,沉声道。

    “属下在。”

    营帐中,一名儒生打扮的幕僚,闻言立即推开纸卷,蘸了蘸墨汁,准备书写。他跟随潮汐侯许久,知道潮汐侯这般说,必是要上奏章了。

    “立即草拟一封奏章。就说平妖大将军方云,大瀛洲之行,在海上击杀海族无数,立下赫赫战功。同时击杀了秋荒皇室大皇子阿迪拐,立下大功。战功已经足够封侯,按照朝廷惯例,他封侯最后的一笔功劳,是在我帐下所立,故特别通知兵部。提请兵部裁决,平妖大将军是否可以封侯?”

    潮汐侯只是说了个大意。真正的奏章,当然不可能这样子。

    书记官提起笔!思索了一会儿,筹措了一翻措辞,然后挥笔疾书,写下了一封奏章。仔细的察看了一遍,感觉格式和语气,都没有问题后,便塞入了信封。又用军用的铅印封好。

    “再写一张信条,由蜂鸟提前送去兵部,知会各部大人。”

    潮汐侯接着道。

    “是,大人。”

    王侯册封,仪式比军文还要正式、险重。除了用蜂鸟传递消息,提前通知六部外。还需要送上正式的奏章,供儒家各位大人审阅。两者缺一不可,以示庄重。

    “嗡!”

    片刻之后,一只细小的“蜂鸟”,划破虚空,消失在北方的虚空。随着这只蜂鸟飞出,一场真正震动天下的风波,开始了……

    “什么?方林刚刚封侯,方家次子又要封侯?”

    “他杀了秋荒大皇子?还击杀了大量海族?蛮荒的大将军沙摩柯也被他杀了?”

    “方家一门二侯,已经有些过了。若不是武穆的面子,方林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易封侯。现在方云又选在这个时候封侯,他们方家到底想干什么?”

    “不行!不行!万万不行!一门三侯,有违规矩。这个先例绝对不可能破,否则的话,此例一开,以后朝廷还不得兴起党伐之争!”

    “我要上书三公,此例决不可开!方家次子若是封侯,方家便一家独大了,以后很难制衡!”

    “方家一门三侯,贵不可言啊!”

    潮汐侯的奏章送到上京城,顿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六部,辅政阁、议政阁,太和殿,诸部大人,列位贵族侯、平民侯,亲王、总督、大将军、将军…………,顿时炸开了锅。

    第二天,方家门前以庆贺为名送的贺礼,堆积如山。九州各地,数以千计的使者,汇集在方府门前。

    “华阳夫人,恭喜恭喜!贺喜贺喜!一门三侯,贵不可言啊!”

    ‘,世子!听闻世子在西北任职。小犬年方十六,不知可否到大人麾下任职。卑职拜谢了!”

    “夫人,这是我家大人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四方侯府门外,人声鼎沸。

    出去买菜的仆人,网网打开大门,立即被眼前一幕吓到,迈出去的大腿,慌忙收了回来。

    “关门,谢客!”

    华阳夫人的声音,从府内传来。一干下人不敢怠慢。慌忙把大门再次关上。方府大门也不过几丈高而已。会武功的,一跃而过。

    不过,没人敢这么干。方家即次一门三侯,贵不可言。这个时侯,谁敢跃这二丈七尺的高墙?谁敢在方家如此放肆?!

    “娘亲。”

    大门前,被鼎沸人声吸引过来的方林和福康公主。回到看到,从大厅里踏出的华阳夫人,连忙请安行礼。

    “公主,你就不必多礼了。”

    福康公主现在还没过门,华阳夫人倒也不敢让她行礼。望了一眼门外沸腾的人声,华阳夫人眉头微微皱了皱,有些忧心忡忡。不过并没有多说。

    “林儿,公主,你们现在先不要出去了。”

    华阳夫人道。

    “是,夫人。”

    福康公主微微屈膝,盈盈的行了一礼。

    “是,娘亲。”

    方林也应声道。

    华阳夫人没有多说,转身又过了屋里。!~!

    ..

第五百二章 谏议

    “小弟封侯,母亲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福康公主回过头来道。她虽然还没正式嫁入方家,但与方林感情甚笃。而且已经得到了皇室的默允和武穆的祝福。几乎和嫁入方家没什么区别了。说起方云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从方林的角度出发了。

    “母亲从来都不是那种追逐名利的人。否则的话,在上京城,也不受这么多贵妇、夫人的数辱了。而且朝廷里从来没有一门二侯的先例。

    如果不是武穆大人和人皇的约定,加上我被架空了权利,儒家勉强可以接受。我这个侯也难封。连一门二侯都是如此,更别提是一门三侯了!我封侯的事情,还没完全尘埃落定,小弟就在这个时候封侯,时机并不是很好,我感觉,小弟这是为了我们的婚事,吸引其他的注意力。”

    做为兄长,方林有种直觉,能够直指问题核心,很容易就看穿了弟弟的打算。

    听到方林提起婚事,福康公主眼中掠过一丝黯然的神色。人皇和方胤的事情,她已经得知了。自己的婚事,公公居然不能参加。福康公主多少有些失望。不过,她心性善良,不愿把人往坏处想。只觉得公公方胤必有苦衷。

    “世子,爹爹即然不能来上京城的话。不如我们向陛下请求,让婚事在蛮荒举行,怎么样?”

    福康公主对方林的称呼,还是延袭着以前的称呼。

    “这倒是个好冻法。”

    方林当然清楚,父亲方胤是绝对不能返回上京城的。把嫁礼迁到蛮荒去举行,当然是个好办法。只不过,福康公主的身份毕竟特殊,要让这位皇室公主在蛮荒举行婚嫁,恐怕皇室并不会那么轻易答应。

    “即然如此。那我们不妨请求父皇同意吧。父皇生性仁慈,必然不会太过为难我们的。”

    福康公主道。

    方林对于人皇的看法,却完全不同。只不过,他也不愿意反驳福康公主,只是点了点头:“嗯。”

    方云准备封侯的事情,并非完全是一个喜事。就在四方侯府门前,车水满龙,水泄不通,人满为患的时候。兵部门前人山人海,许多皓首穷经的老儒,大儒手捧奏章,颤巍巍的站在门外,上奏章,请丵愿。

    “礼不可废。方家一门三侯,则臣重而君轻,有违君臣纲常。方云不可封侯啊!””

    “为臣者,征战在外。戍守边荒乃是本份。方家一门二侯,已是皇恩浩荡。方林封侯已是皇恩极致,一门三侯之事,万万不可……”

    “一门三侯!有违圣人礼法。当今王公贵族,三妻四妾子孙无数。若是此例一开,则四侯、五侯、六侯、七侯,,将来皇家必封无可封。恐怕造成将来王侯‘家天下,的局面!方家一门三侯,祸在当时,延及千古啊……,——……”

    这些老儒手捧圣贤之书,痛诉陈辞,言辞激烈。大有方家一门三侯,则天下将祸乱大起,永无宁日之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方家若是一门三侯,关系重夫,朝廷千载完善的律法、礼法,恐怕毁于一旦。礼废,则朝毁啊!列位大人,不可不甚重啊!”……——”

    一些皓首穷经的老儒,说起一门三侯的弊害,激动处,甚至跪伏地上,痛苦流涕。

    方云以往行事,向来借助儒家之力。但这一次,他在儒家中掀起的争议,却远比兵家激烈的多。最激烈的反对声,就来自于这些一辈子读圣贤书,皓首穷经的老儒。倒并不是他们特别针对方云。

    历朝历代,一旦涉及重大的事情。儒家儒生、老儒群体上书,针眨时事,痛诉陈辞的事情,层出不穷。只要他们认为危及到了国体,危及到了社稷、江山,便会这么做。谁的面子也不会给,哪怕是三公。倒并非特别针对方云。

    兵部,是封侯程序的第一关,所以兵部大门前,集聚的老儒、儒生是最多的。但在其他五部,上书的儒生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案头上积聚的,从九州各地递来,累积如山的奏章、文书,却让这些各部大人,在方云封侯一事上,产生激烈的争执。

    吏部之中,灯火通明。吏部尚书、侍郎等诸位大人,齐聚一堂,神色严肃。

    “兵部条例,向来是论功行赏。方云为朝廷立下大功,战功足以封侯。而且本身并无大过,按照律例,就该封侯。若是说,因为方家一门三侯,就罢黜方云封侯的机会,那兵家律例,朝廷律例,当如何自处?那些边荒将士,又该如何作想?”

    “将军封侯,我的品性,都不可或缺。方云文曾经元宵夺魁。得过三公笔墨。品性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当初,他曾经为了兄长,弹劾过武侯。有孝梯。儒家忠、孝、礼、义、悌,此子几乎全占。没有不封侯的道理!”

    “李大人,我们反对方云封侯,并不是说他品性不行,或者什么。方家一门之内,已经有两位侯爷。方云若是再封侯,就不止是封侯那么简单的事情。以后此例一开,若干乱臣贼子有谋反之心,只需引此行例,便可大开私利之门。一门之中四侯、五侯、六侯,——……,。不错,方家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其他人呢?我们能保证吗?而且诸位大人可以看看手头的文卷,此事,可并不只是方云本身封侯那么简单!”

    吏部这样的争论,几乎在其他各部同时上演。作为朝廷大员,他们的言辞相对比较缓和一些,但态度同样鲜明。一时之间,各部几乎分例成三方。一方赞成,一方反对,另一方不知该如何自处!

    辅政阁、议政阁,甚至三公所在的太和殿,这样的争议,不绝于耳。一门三侯的争议,已经远远不止于方家本身。

    方云与儒家向来极有缘份,甚至他的老师就是大儒郭伯济,更甚至得到儒家之首夫子的接见。可以说,不管是辅政阁,议政阁,还是六部,许多儒家大臣对于方云都是有好感的。但是这件事情关系太大。并不只是一个平妖大将军封侯那么简单,在大是大非面前,儒家从来讲究网正不阿,并不会因为方云与儒家缘渊极深,就一味包庇,纵容、袒护,这是一种原则问题,是一种儒家精神!

    方云封侯,真正是震动天下。朝廷几乎所有官员,全部卷入其中。而上京城的茶馆、酒家、学馆等处,但凡有儒生聚集之处,都是关于方家的议论之声。有人说,四方侯镇丵压边荒二十载,半足未踏入上京城,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忠臣,朝廷就该让方云封侯,也有人说方家一门三侯,真的太过。总之,所有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

    上京城学宫,气氛极其热烈。与外界不同,这里的学子,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成方云封侯。不管怎么说,方云毕竟是从学宫中走出去的。方云封侯,学宫中学子,都觉得颇有面子。而且方云的军队之中,召收了大量的学宫学子,倒学宫的普通士子之中,倒是颇有人缘。

    “真是的!封个侯而已,那有那么严重。而且那么多人可以封侯。为什么小侯爷就不能封侯。照我看啊,小侯爷就该封侯!”

    一名学宫士子站在亭子韦,激烈陈辞道。

    “不错!不错!小侯爷就应该封侯,他不封侯,谁还能封侯!”

    “嗯。他不封侯,难道还是杨谦、李平那些家伙封侯?!”

    学宫之中,立即是一片大笑之声。杨谦和李平在学宫之中,现在是极不得人缘。随着方云的强势崛起,已经没有多少人在乎平鼎侯和镇国侯的虎威了。他们应对方家尚且自顾不瑕,还有时间来耍威风?

    这些学宫中的学子并不知道,仅是一墙之隔的地方。几位两鬓花白大儒,正端坐在房间中,一动不动,默默的听着窗外的议论着。

    “伯济,你这位学喜,在学宫之中,可是极受欢迎啊!”

    前任三品通议大夫凌公绩坐在郭伯济的对面,嘴唇蠕动,缓缓道。房间里,除了他外,还有方云的老师郭伯济,以及耿季行、刘公寿、杨孝直等方云已经见过的大儒。

    他们这次滞留京城,是应三公之请,在学宫之中,教授一段时间的。没想到,正好碰到方云封侯,这件现在震动天下的大事!

    “一门三侯”这件事情,现在的影响已经超过任何一件事情。各州各府的儒生,几乎都参与到了其中。

    郭伯济听到凌公绩的话,沉默不语。方云是他的学生,儒家有言“大公无私”,但同样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做为前资政阁正二品通奉大夫,按理他应该“大义灭亲”,加入到反对的浪潮中,以示公正。

    但正是因为方云是他的学生,郭伯济和他相处过不短的时间,郭伯济知道,方弄乃是江山社稷栋梁之材。“封侯”,对他对朝廷都是件好事!

    方云年纪轻轻,正是气血方刻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泼他冷水,郭伯济担心这对他会是个打击。对于朝廷并不是件好事。!~!

    ..

第五百零三章 暗流

    “公绩,方家次子你也见过。他曾得夫子破例召见,与我儒家有缘。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桌旁,清矍老者陈文达问道。

    凌公绩眼头跳了一下,犹豫了一下,道:“方云大家都见过。我对他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过,一门三侯的事情,确实需要甚重。在私人感情上,我是赞成方云封侯的,不过……”

    凌公绩望了一眼木无表情的郭伯济,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了。

    “孝直,你呢?”陈文长又道。

    “我的意思倒是很简单。方家封侯对朝廷只有利,没有弊。至于说到乱臣贼子谋反之事……。纲常正,则天下正。纲常废,则天下废。这与方家封不封侯没什么关系。所以,我倒是赞成将方家的次子册为王侯!”

    杨孝直的观点,相当的简单,明了。毫不拖泥带水。

    杨孝直这话一出,其他人心神微震。也是若有所思。

    “季行,你呢?”陈文达又道。

    “礼不可废。群臣之道不可废,纲常不可废,我不赞成方家次子封侯!”

    耿季行嘴唇蠕动,脸上木有表情。说话相当的言简意核,又简洁明了,把话直接说死。

    耿季行在思想上,本来就是属于那种古板、守旧的类型。众人对于他这一翻话,倒也不意外。

    “伯济,你呢?”

    陈文达一句话,让房间里所有人把目光投注到了方云的这位老师身上。整个房间里,能够左右方云封侯之事,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也就只有这位了。

    六部封侯,郭伯济的话,能起到极大作用。

    郭伯济闻言眼睑颤动了一下,瞳孔中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就在众位同窗好友的目光中,郭伯济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我不知的……”

    众人都是愕然。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露出理解的神色。一句叹息,真正的道尽了郭伯济内心复杂的想法。连身为方云的老师,都这么难以决断,这件事情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儒家意见泾渭分流兵家虽然不如儒家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