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亩薄田闯天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值晌午,宁远村的乡亲们围着越野车看了一会儿热闹,也就各自回家用饭,顺便拉走了那些围着车子恋恋不舍的孩子们。

    照着农人的话,谢玉音这个城里人就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小姐,此刻来到方翔的祖屋,只觉得处处新鲜。

    “祥子,这些不就是西兰花吗?是你种的?哈,这些玉米也是你的杰作?”

    方翔一一点头,谢玉音连连咋舌不已,以一副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方翔,满脸疑惑的道:“种地这么简单?”

    方翔失声笑道:“哪里简单了?我小时候跟爷爷一起种地,种了好多年,所以一些基本功还是懂得的,即便这样,种地的时候还多亏了铃铛的爷爷他们来帮我,我种的这些东西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顿了一顿,方翔望了一眼头顶的烈日,忙道:“玉音,屋子里坐吧,今天中午我给你做几道乡下菜,管饱你胃口大开。”

    谢玉音美眸一亮,大张檀口做出一副开怀大嚼的样子,乐呵呵的道:“好啊,好久没吃你做的菜了,这一次,哼哼,本小姐可要大吃一顿。”

    ……

    “铃铛,你去苞米地里摘十瓣苞米,拾掇干净,我给你做牛奶玉米吃。”

    铃铛欢喜雀跃,用力拍着小手,在一连串清脆悦耳的铃儿响叮当中,一溜烟的跑远了。

    安排好铃铛的任务,方翔准备去池塘捕鱼,谢玉音毛遂自荐,要给方翔做助手。

    网鱼的工具很简单,一个长长的木杆子,顶端加一个铁条弯成的圆环,圆环中间套一个纱布就齐整了。方翔与谢玉音踏上池塘里的小船,竹竿轻轻一撑,小船晃晃悠悠驶向塘心。

    “祥子,真是看不出,你家祖上这么阔气,这里简直就是一处小庄园嘛。”谢玉音探头探脑,就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满脸的新鲜感,啧啧赞叹之余,蓦的又紧张兮兮的指着水面,低声嚷嚷着:“快,快看,那里有条鱼,就在芦苇的边上…快抓它啊,不抓就跑了…”

    “别急,在这里捉鱼不需要技巧的。”方翔望着谢玉音激动的神情,忍俊不禁,笑呵呵的道:“这一亩池塘里的鱼多的是,你想想啊,养了十多年没人捕捞,这里面的鱼能多到什么地步?”

    为证明自己的话,方翔举起手中的竹篙,在水边上用力打了几下,水花四溅中,七八条大大小小的鱼跃出水面,飞也似的逃窜开来,它们这一惊慌失措,倒是引起了整座水塘鱼儿的慌乱,霎时间,池塘水面翻滚起来,原本平整如镜的水面被揉碎了,处处可见锦鳞游泳,在骄阳的映衬下,耀的人眼发花。

    “老天,这里面究竟有多少鱼?”谢玉音看呆了,小嘴毫无淑女形象的张开。

    “多了不敢说,一两千尾是很准成的。”方翔随手抓了几尾肥美的鲫鱼,扔进一旁的小塑料桶里,谢玉音逗着在桶内乱蹦乱跳的鲫鱼,纤柔的嘴角露出几分孩子气的开心笑容,突然抬头望着撑船回岸的方翔,轻声道:“祥子,那个小女孩铃铛,怎么从头到脚一句话都不说?”

    望着谢玉音那若有所悟的神情,方翔叹了口气,道:“她不会说话,她去年得疟疾,治疗不及时,就留下了这个后遗症。”

    “果然是不会说话。唉,可怜的孩子,多可爱啊。”谢玉音玉容黯淡,叹息声中,有着无尽的怜惜之意。

    【文中设定,中州市是地级市,周莱市是中州市的附属县级市,而宁远村,则是周莱市的村子。方翔的家在周莱市区,毕业后工作的地点则在中州市。】



………【第十三章 其乐融融】………

    回到屋子,铃铛早已摘好玉米,一瓣瓣剥的干干净净,此时的玉米早已挂满粒子,只是那粒子还没有成熟,籽粒如白玉似可爱,就像是婴儿刚长出的牙齿。

    方翔将玉米棒切成一块块的小圆段,从储藏室中取出一大罐牛奶,牛奶是刘大壮送的,自家养的奶牛挤出的鲜奶。

    在铃铛期盼的眼神与谢玉音好奇的眼神中,方翔将牛奶倒入铁锅内,然后在上面放了一个篦子,将玉米棒整齐的放在上面。

    “铃铛,你烧火,我来做鱼。”方翔宠溺的摸摸铃铛的小脑袋,柔声吩咐着。

    铃铛用力点头,麻利的到屋后取来玉米秸,坐在灶台前喜滋滋的开始烧火。

    方翔拾掇着鲫鱼,鲫鱼极鲜活,满肚子籽粒,方翔利索的刮磷剖肚后,有的鲫鱼居然还能从盆中跳出来,直惹得一旁看热闹的谢玉音大呼小叫不已。

    方翔从小就对厨艺很有几分兴趣,小时候与爷爷住在这乡下的时候,就没少跟着爷爷学习烹饪,煎炒烹炸样样在行,在一旁的小灶台上简单发挥,很快就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鱼汤。

    在鱼汤熬的白如牛奶的时候,放入西兰花同煮,碧玉般的西兰花入锅,与雪白鱼汤相映成趣。待煮到鱼花同熟,盛入汤盆中,只见白的雪白、绿的碧翠,光看颜色就让人心动,更别说那鱼汤香气四溢,透着一股子让人迷醉的鲜味儿。

    一旁的谢玉音早已垂涎欲滴,如果不是为了维护形象,怕是早就飞扑过来抢过汤盆大快朵颐了,即便这样,她也还是忍受不住这鱼汤的诱惑,偷偷的尝了几口,鱼汤入口、齿颊生香,真个是回味无穷,让人不忍放下汤勺。

    鱼汤做好,玉米也已经熟透。

    方翔揭开灶台的锅盖,顿时间热气蒸腾,满屋子都洋溢着一股子奶香味。方翔用筷子将玉米棒夹入盆中,只见原本白玉似的籽粒微微有些泛黄,那种夕阳余晖似的黄意,透着一丝格外的美丽。

    “铃铛,给你一块,小心烫。”方翔夹起一块玉米棒,递给铃铛,继而又夹起另外一块递给一侧谢玉音,笑呵呵的道,“玉音,尝尝,怎么样?”

    谢玉音吹吹玉米棒上面的热气,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籽粒,籽粒入口即化,口感绵软的就像是糯米做成的甜糕,而玉米的清香与牛奶的奶香完美的糅杂在一起,这是一股子奇异的香味,就像是有某种魔力,让人吃上一口,就像是受到某种驱使似的,无法停止嘴巴的咀嚼。

    “太好吃了,这玉米棒太好吃了。”谢玉音与铃铛争先恐后的吃着玉米棒,就像一大一小两个饿死鬼投胎,什么淑女形象全都丢到了九霄云外,莹白如玉的粉面上沾满了玉米粒也是浑然顾不上了。

    方翔望着二人恐怖的吃相,忍俊不禁之余,也是极为自豪。

    吃过玉米棒,三人坐在简陋的餐桌旁,吃着玉米做的饼子,喝着鲜美的鱼汤。

    一顿饭宾主皆欢,餐后,谢玉音满意的拍着肚子,娇喘吁吁的道:“哎呦,撑死我了,玉米饼子就着鱼汤,这才叫一个对味儿!祥子,可真有你的,以前我就知道你做饭好吃,没想到,你现今的厨艺更是一日千里,这顿饭,我差点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

    谢玉音不吝啬褒奖之词,方翔心头大为舒畅,却也笑呵呵的解释道:“其实我的厨艺倒是没什么长进,只不过是这里出的东西好,种的菜,养的鱼,很少用药,完全是绿色食品,哪能不好吃?铃铛,你说是吧?”

    铃铛笑嘻嘻的用力点头,经常跟方翔混在一起,什么绿色食品无公害之类的话题,她可是听得明白。

    “呵呵,一唱一和的,我看你呀,纯粹是被死祥子收买了。”谢玉音宠溺的将铃铛拥在怀中,似嗔实喜的在铃铛雪嫩的脸颊上捏了捏。

    铃铛虽不喜欢跟外人接触,只是谢玉音容貌娇美,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性格更是大大咧咧的,让人容易生出亲近感,加上她与方翔熟稔,铃铛也就很容易接受谢玉音。

    与铃铛逗乐几句后,谢玉音却陷入了沉思,美眸呆呆的望着屋外那大片的菜地,神情间若有所思。

    见多了谢玉音笑语嫣然的样子,乍一见到她这副思考者的派头,方翔倒是极为不适应,好奇的问道:“玉音,怎么了?想什么呢?”

    谢玉音悠悠的道:“嗯,我在想,既然这里的东西这么好吃,咱们何不想个办法,在中州市开家餐馆,肯定人流如潮。”

    方翔笑着摇头:“这个我也想过,不过一来嘛,城里人吃农家饭,其实就是吃个新鲜,时间久了,也就腻歪了。而最关键的问题是,这里离中州市可是路途遥远,运输费贵的吓人。开一家小餐馆,靠着自身的营业额,怕是连运输费都赚不出来。”

    “哦,也是啊。”谢玉音不由的有些失望,寻思半晌,美眸中突又一亮,兴致勃勃的道,“我看这里山明水秀的,怎么没有相应的旅游业呢?哈,如果旅游业一开,你完全可以在这里开个餐馆,就冲着你的手艺,保管赚个盆肥钵满的。”

    方翔也乐了,笑着道:“你别说,要是开旅游业,我倒是还可以开个餐馆。听说以前有人打算在这里投资兴办旅游业,可是因为这里山路难行,这投资计划就搁浅了。这路修不好,旅客们进不来,就是环境再好也白搭。”

    “是啊,要想富先修路嘛。”谢玉音颇有同感的点点头,旋即柔声问道,“对了祥子,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就靠着这十亩地养活自己?”

    方翔微微颔首,“差不多吧,其实这十亩地种好了,奔个小康还是不成问题的。我也盘算过自己以后的路:如果我够本事够运气,就先自己致富了,以后领着穷乡亲一起发展,发展种植业,等村子里有钱了,就开发旅游业,到时候村子富了,我会更富;如果我没本事没运气,就顾着自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得了。”

    “呵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谢玉音用力拍着纤手,朝着方翔一翘大拇指,正色道,“祥子,我挺你,你办事踏实脑瓜也聪明,一定能发达的。”

    “借你吉言了。”能与人一诉衷肠,方翔也觉得身上轻快了很多。

    谢玉音突然一拍脑门,失声笑道:“哈,瞧我这脑子,光顾着吃饭聊天,什么事都忘了。”

    谢玉音一溜儿小跑出了祖屋,方翔与铃铛急忙跟上,却见谢玉音早已出了街门,打开车门,从里面拎出大包小包的东西。

    几件新款休闲衬衫T恤,大包装的可乐易拉罐,大袋的开心果榛子与松子,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甜品零食。

    “我也不知道你这里缺什么,反正你爱吃的东西,每样我都随便打点一些。”

    方翔正要道谢,谢玉音一句话却给他堵了回去:“是哥们就别说客套话!”

    谢玉音说着话,掏出一罐可乐打开来递给铃铛,又喂铃铛吃着巧克力,然后轻轻捏捏铃铛的小脸蛋,柔声道:“铃铛啊,姐姐不知道祥子身边有你这么个可爱的小丫头,等姐姐下次来,一定给铃铛买好看的衣服穿。呵呵,姐姐好不好啊?”

    铃铛轻易的被谢玉音收买,欢天喜地的吃着在她看来美味到极点的零食,更是用力点头,就像是小鸡啄米,乖巧的样子引得谢玉音娇笑连连,更是在她可爱的小脸蛋上用力亲着,一大一小两个美女,笑闹成一团,此间气氛,怎一个惬意了得。



………【第十四章 农忙时节】………

    时光逝若流水,二十多天匆匆而过。

    谢玉音与方翔经常通电话,只是她远在中州市,与宁远村距离遥远,虽然自己有车,可一来一回极耗时间,毕竟她在私企工作,没有太多的假期。这就只好通过邮寄的手段,隔三岔五的寄一些东西:给方翔的养殖技术手册,给铃铛的衣服与干果零食,还有最新的游戏光盘…

    有这么一个红颜知己,方翔心头实在是自豪的很,而多了这么一个关心自己的大姐姐,铃铛更是乐坏了,每次邮局的人来宁远村送包裹,喜滋滋的铃铛就像是一个快乐的小狗。

    原本因为不会说话,在山村小孩子中最不受欢迎的铃铛,此时俨然成了小朋友中的红人――谢玉音寄来的那时尚而美丽的童装,将漂亮的铃铛包裹成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公主,那些色彩缤纷的前卫衣衫,让小朋友们着实是眼馋的很;而铃铛手中的美味零食,即便是大人瞧见了,也有些垂涎欲滴,更遑论是馋嘴的小孩子了。

    庄稼地里,有了太岁与瓶子草这对黄金组合对付害虫,西兰花长势喜人,方翔瞧在眼中,喜在心头。西兰花处在花球成型期的当口,方翔栽种的三亩玉米先一步成熟。

    宁远村属于锦华镇,镇上有联合收割机,只是宁远村与锦华镇之间有一百多里的山路,联合收割机开不进来,所以宁远村的庄稼全都采用人工收获。

    十月份,村南头吹来的暖风一天天的将满地的玉米吹成金黄色,提醒着人们,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十月份的田野,是金色的田野。

    庄稼地里的玉米,一个个像是标兵般的茁壮挺立,只是早已褪去了绿装,穿上了黄袍,胖胖的玉米棒子,让人瞧了从心眼里透着欢喜劲儿。

    晨曦时分,庄稼地里到处是人头攒动。

    家庭里的夫妻分工合作,丈夫用‘小脚’(一种简易的单手锄头)来刨玉米,将玉米连根刨起;妻子紧随身后,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将玉米秸上的棒子掰下来搁在一侧,顺手还能将玉米秸秆根部的泥土抖落。

    男子闷头前进,往往刨上一垄玉米不带休息的,腰都不抬一下,像是最为勤恳的老黄牛;女子手脚麻利,尾随在男子身后,就像是全天下最忠实的跟班。一刨一掰,简单的分工就是一种最佳的统筹合作。

    等到一亩地刨完,男子捶着酸疼的腰部,与女子一起,开始将掰下的玉米棒装到麻袋里。依然是一种很完美的合作方式:一人撑着袋口,一人从地上捡起玉米棒,随手扔入麻袋里。装玉米棒,这种配合讲究的依然是默契:负责捡玉米棒的,往往头不抬信手一放,就能将手中的玉米棒准确的放入口袋里。

    眼瞅着一片片的庄稼倒下,农人们的脸上,也渐渐的露出了灿烂如秋的笑容。

    庄稼地里也少不了孩子。

    农忙季节,大人们都忙着抢收,也就顾不上去管孩子。孩子们开始变得无拘无束,周六日放假的小学生领着尚未上学的孩童在地里疯玩,虽说吵吵闹闹有些嘈杂,可也给这个紧张的抢收季节,带来了一抹喜人的童趣与放松。

    孩子们也不单纯是玩,他们有时候会帮自家的大人装玉米棒、捆玉米秸,当然了,更多的时候,是在玉米地里寻找公玉米秸吃。

    宁远村地远人穷,孩子们很少能吃上甘蔗,甘甜如乳的公玉米秸就成了一种替代品,一种童年的甜美享受。

    公玉米秸长相精瘦,翠绿中带着醒目的红色,不结玉米棒,好似是把全身的精华都浓缩成了糖分,来喂养宁远村孩子们的贫瘠童年。

    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庄稼地里折腾着,到处寻找着公玉米秸。一瞅到扎眼的猩红,立马上前一步抢到手中,如甘蔗一样放入嘴中咀嚼,乳汁般的甘美液体涌窜到口中流入腹内,是一种久违的幸福感。

    ……

    在宁远村的庄稼地里,劳作的农民都是中老年人,五十开外的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宁远村的青壮年劳力,基本全都在外面打工。

    “农忙时节要是赶回来啊,耽误的工时、花的路费加在一块啊,损失上千块哪。照着往年的收成,一亩地最多产个1400斤玉米,一斤照着九毛钱算,毛收入才一千来块。合计合计,不划算,所以小壮他们基本都不回来,我们累点没什么,不能耽误孩子们打工赚钱。”

    刘大壮与几个村民来帮方翔收割玉米,空里在地头上休息的时候,方翔好奇的问起为什么村里的青年在农忙时节都不回来帮忙,而刘大壮掰着手指头给方翔算了这笔账。

    方翔这才恍悟。只是年轻人都不回来,倒是苦了村里的老人。宁远村人均不足一亩地,平均到200多户人家,每户有三亩多地,农忙时节,这三亩多地的农活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刘大壮这样的家庭还行,刘大壮与妻子五十多岁,体格康健,干起活来不输小伙子,早早就把自家的玉米收好了;可是有些家庭就不成了,那些七十多岁的老爷子老太太,守着三亩地实在是挠头的很,好在村民大多都是实诚人,乐于互帮互助,这才能勉强把这个难关度过去。

    刘大壮与几个前来帮忙的村民有滋有味的抽着方翔从城里带来的红塔山,方翔却在暗自琢磨:‘仅靠着村民互助,可不是长久之计。村里的老龄化很严重,而且庄稼活催人老,最要命的是,现在村里的精壮劳力大多都是刘大壮这样的年纪,要是再过个三五年,怕是他们的体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到时候自助都很困难,谈何助人?那时候的农忙季节,还真是个问题。要是有一个小麦玉米两用的联合收割机,倒是能解决一些问题。’

    心有所想,方翔就随口道出:“刘大叔,为什么没有联合收割机开到咱们这里?”

    “嘿,老侄子,咱们爷俩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