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不愁嫁:穿越之N嫁新娘 完结-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魔镜说有女主有九世的机会,说实话,直到我写这个大结局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写那么多故事。后来的决定是不写了,转世太多了,难免会审美疲劳。

  毕竟曾有过思路,还是说说我原计划写的几个转世吧。对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着看看。本来我计划是让女主再次转世成为宿瘤女。

  先说说她。

  她是战国时期齐国东郭(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脸长的挺好,人也是德才兼备,只是脖颈处长一肉瘤,所以人称宿瘤女,因终日以采桑为业,所以亦称“采桑女”。

  有一天,也就是小白脸的儿子,出城到东郊巡游。国家领导人到乡间露脸,老百姓自然都不放过这个机会,都围到路边看热闹,宿瘤女却继续在路旁采桑,瞧都不瞧。


大结局大结局 ;(4)
  宿瘤女的矜持傲慢,大大刺伤了的自尊心,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居然对他不屑一顾。齐湣王很郁闷,专门下车跑到桑林里质问宿瘤女。

  宿瘤女是这样回答的,她说“妾承父母之命采桑,其他则不曾在意。”

  乖乖,这可不得了,古代可是超级讲究孝道礼仪的,齐王一看宿瘤女不慕荣华富贵,比宫中那些趋炎附势的女人不知要强到哪去,当即下令空出后面车辆,准备载她回宫。

  一个乡间的丑女子能被大王看上,这已经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可是宿瘤女不干,她说:“大王不弃,私心窃喜,然未禀明父母,即是私奔,大王若不能以礼相求,则虽死不能相从。”

  这话的意思就是,大王你喜欢我,我挺高兴,可是没禀告父母就跟你走,这算是私奔。注:私奔在古代是犯法的,奔者为妾,也就是说要是哪个女子跟男人私奔了,你这一辈子都是做妾,当不了妻。妻和妾,是很分明的。

  所以宿瘤女说,大王你是要强行要带我走呢,我就是死也不答应。

  齐王立即被宿瘤女折服了,更加觉得她和自己见过的女人不一样,非常正规地择吉备礼来迎。

  按理宿瘤女应该沐浴更衣,盛装打扮才是,然而她却穿着那天采桑的家常衣裳,跟着车到了王宫。

  宫里的女人一听大王带回来个女人,心想着女人一定是貌美如花,那个嫉妒就甭提多严重了,立马把自己最好看的衣裳穿上,把压箱底的首饰也戴上,要跟着新进宫的女人比美。

  结果宿瘤女一下车,众人傻了眼,这明明就是个村妇吗,而且脖子上还有个大瘤子。大伙哈哈大笑,对宿瘤女指指点点。

  这是,齐王站出来说话了,他骂那帮宫里的女人:“貌美不如德美,涂脂抹粉何如素面自然,而绵绣其外,败絮其中又有何益?”

  这话的意思就是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的多,你们内心黑暗,打扮再花枝招展有什么用。


大结局话番外 ;(1)
  宿瘤女也说话了,她说:“过去尧舜桀纣都是天子,尧舜以仁义为本,安于俭朴;茅茨不剪,采椽不断;后宫后妃,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千载以下,而为人津津乐道,称颂不衰。桀纣以奢华为务,习为苛酷,酒池肉林,穷奢极欲;后宫蹈罗绮,弄珠玉,笙歌不歇,纸醉金迷,结果身死国亡,为天下所笑,视为暴君。妇人女子贵能相夫教子,守贞不二,又何必虚伪矫饰以媚人!”

  这一堆古文的大意是,穿金戴银光知道讲究奢侈生活,是要亡国的,做女人,最重要的辅佐丈夫,抓好孩子的教育,不去搞小三。

  这下妃嫔哑口无言,她们哪里想到一个村妇居然能讲出这么一长篇大道理来,齐王听得是心肠澎湃,对宿瘤女更加刮目相看。立即下令拆除重楼层阁,填平池泽,损膳减乐,停筑苑囿,后宫不得佩戴珠王,也不得衣着彩衣。

  后来的后来,是宿瘤女早亡,齐王又恢复了从前的昏庸生活,差点亡国。

  有人说要是宿瘤女多活几年,齐王也不会这样。这个都是是后话了。

  而宿瘤女,在历史上甚至没有留下个名字。

  宿瘤女和钟离春,是共性比较多的两个女人。钟离春也早亡,齐王在钟离春死后开始过期了腐败的生活,结果给儿子留下了一个已经衰败的齐国。

  …

  一直跟着看下来的读者,一定会知道,本文中的角色,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人物的命运,也是符合史书上记录的。实际上,史书能够记载的信息很少,就像读者馨竹所说“书中冰冷的记录,生于何时,死于何地,嫁与何人,居与何处,仅此而已。我们不知道的,是丑女也曾有爱,妖女也曾纯真,西施也曾自卑。”

  古人的生活,他们的故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许多,每一次我查资料,都会有令人惊叹的发现。全文写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历史人物的坎坷命运,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比如夏姬,谁能想得出一个女人一生可以经历那么多的事情。我在简介里这样说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这些数字代表的人,大家可以对照本文找一下。


大结局话番外 ;(2)
  屈巫此人,我要说一下,历史上的屈巫,的确是等了夏姬二十年,为了娶到夏姬,用了二十年的时候经营,最终娶到了夏姬。屈巫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放弃了自己一生拼搏才得到的职位和前途,并因此家族被诛。

  《特洛伊》中的海伦相比,也不过如此吧。

  而屈巫,为了向楚王复仇,扶植了吴国,也就是夫差——梦生所在的国家,当时的吴国还是个小国,因为屈巫,才崛起,也才会有后来的夫差俘虏勾践,也才会有历史上的西施美人计。

  这是一种历史上的连锁反应。

  也就是说,郑旦的命运其实是由夏姬决定的,女主的前世决定了她的后世。

  ……

  说说春秋战国吧。

  很遥远,很不热门,相当不热门,跟清穿比起来简直都不能一提。这是个被文学作者遗忘的时代,可是它非常非常特别,很高兴,因为我的书,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时代的精彩和与众不同。

  可以这么说,你知道的相当一部分成语,都是出自这个时代。比如第一世,棺材人拒绝了文姜,他拒绝的理由成为后世的一句成句,有读者猜出来了,那就是“齐大非偶”。

  还有“头悬梁锥刺骨”、“鸡鸣狗盗”等等,几乎你想的到的成语,都在这一时期发生。

  时代因人而精彩,说说那个时代的人。

  看完全文的人想必会有一定的感慨,这感慨,自然是对于人的。从头说起。

  先是姜诸儿和文姜。史书上是认为他们是兄妹乱伦的。这不符合人的道德观。但有一件事,我得说说。历史上文姜嫁给另类男后,相隔十八年才再与诸儿相见。

  有多少爱,可以等待十八年?

  什么乱伦,都抛一边去,爱就是爱。

  有人快乐,就有人痛苦。诸儿一生都只宠幸文姜一人,他的妻子根本就见不到丈夫一面,最终寂寞孤独的死去。此后,诸儿再没有立过王后。

  然后是夏姬。


大结局话番外 ;(3)
  若芽占据了夏野萌的身体,她不算那个时代的人,我要说的,是历史上真正的夏姬。

  从鬼谷子口中,我们大概了解了夏姬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火辣,她勇敢,她不受男人不受世俗束缚,她为自己而活。史书中把夏姬描述成一个祸水,无数男人拜倒在她的脚下,而夏姬在乱世中,游刃于各种各样的男人之间,却能全身而退,试想,哪个女人能有这样的本事。哪个现代女人有这样的能耐?

  然后是郑旦。

  说郑旦必说西施。

  两个乡间女子,居然有着为国献身的精神,我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个时代,无需去呼吁什么,道义刻在人们心中。

  说点跟本文无关的,关于道义的事。

  宋楚交战,宋襄公“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一定要等敌人排好阵形。站稳脚跟才发起进攻,结果打了败仗。

  楚国攻晋,晋文公重耳令军队退避三舍,说:“当初在楚国时我曾对成王说过,日后两军相遇,我要先退避三舍。所以即使这一仗打败了,也要履行诺言。”

  楚元王招纳贤士,左伯桃前往投奔,途中与羊角哀一见如故,一同去楚国途中遇到大风雪,左伯桃脱衣送粮,让羊角哀独自走出绝境,自己冻死山林。

  羊角哀向楚王献上治国良策后,抛弃了荣华富贵,自刎而死,追随左伯桃去了。

  这事搁到现代挺可笑不是,可是笑过你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那个时代的人,为了诚信,可以吃败仗,可以自尽,那时的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应该的。现在的人能做到吗?

  当然,也有不守信的人。譬如勾践。夫差可以放了勾践,但勾践却对夫差斩尽杀绝。

  说说夫差的墓。

  据无锡民间传说,夫差死后,越王勾践为了表明自己是仁君,提出厚葬吴王夫差,遂在太湖中的一座孤岛拖山(今名,该岛距今马山八公里)上建墓。他动用5万官兵在对岸的吴塘门挖土,一人一筐,运至拖山,堆成土墩。至今拖山顶上还有一个大土墩,旁边有九个小土墩,在太湖周围的老百姓称它为夫差墓。

  当地盛传一句谚言:欲见夫差身,要到齐水面。


大结局话番外 ;(4)
  原来大土墩的下面满是石排,勾践为了稳坐江山,让吴族永远不得翻身,想出了深埋夫差的恶毒计谋。

  可见勾践是一个心胸狭窄、诡计多端之辈,历史上也有所评论。如今吴塘门还有不少深潭,传说是当年挖土所留。

  据说在民国初年,有三个小墩被盗,拿出来九只古乐器,形像橄榄形,二头有孔,中间皆空,太湖上多风,常发出嗡嗡声,盗墓人疑为有邪,不敢拿走,放在岛上大王庙的神龛中,后被南方泉塾师朱浩然趁夜偷走,到上海文物市场出售,获得巨款。

  还是回头说说郑旦。很多人都知道西施,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郑旦。郑旦当年是何西施一起被送进宫的,民间传说证明,郑旦比西施要美。这点我在前面写过,这里就不说了。

  说说郑旦的死。

  郑旦与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一对美女。她们来自同乡同村,入吴的职责相等,但郑旦的命运没有西施好。就连她的死,也始终是个谜。后人关于郑旦之死,有多种文学的联想。代表性的是三种:

  一种是犯妒而死。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宫。后郑旦“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史官称,郑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宠”。

  一种是乱箭射死。陈道明主演的《卧薪尝胆》中,郑旦被处理成乱箭射死。《卧薪尝胆》剧本里,越军攻占了吴国,吴国城门被打开,郑旦被乱箭射死。

  一种是坠金而死。就是将一颗大的金戒子吞进肚里,自寻短见。小说《财神范蠡》里将郑旦描写成与西施争风吃醋,她得不到夫差的宠爱,寂寞中与夫差之子苟合在一起。偏偏夫差儿子是个色鬼,某天他碰到西施时又动手动脚,恰好这一幕被郑旦看到了。本来想告恶状置西施于死地的,不料弄巧成拙,夫差反而因此事而更喜爱西施了,怕自己的事东窗事发,只好一死以求解脱。

  这三种说法我很不喜欢。郑旦既能帮助西施克服自卑,又如何会是这样一个人。关于她的死,我宁愿是失踪。所以在文中,我刻画了一个双面形象,白天是旦,晚上是寐。

  再说钟离春。


大结局话番外 ;(5)
  钟离春到底有多丑呢,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生得高额深眼,长腰粗腿肥颈秃发,鸡胸驼背,皮肤漆黑。由于貌丑,到四十岁还没出嫁。

  但钟无艳武术高强,天生聪慧,才智过人,是位很有才干的女政治家。虽然齐宣王喜欢饮酒作乐,好色无能,但他对钟无艳的奇才高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便立她为皇后。在她的辅佐下,齐宣王从此罢宴乐,除佞臣,强兵马,强国库,使齐国强盛一时。

  历史上并称四大丑女的,分别是嫫母、钟离春、孟光。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来的资料,作者不详。

  钟离春丑得并不寂寞,还有另外三个女人和她并称“四大丑女”。她们都身残志坚,发挥内在美优势,最终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从此以后,丑姑娘们都有了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楷模,父母也不用难过了,再丑也丑不过“四大丑女”吧。于是,循循善诱,让丑姑娘们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嫫母以其具有标志性的长相位居四大丑女之首。究竟有多丑,实在抱歉,在下才疏学浅,确实找不到恰当的词句形容,只能说丑不堪言,丑不堪言哪。但嫫母并未因先天的长相劣势而放弃毕生追求,她专心求学取得三个博士学位,得到轩辕黄帝的爱慕。嫫母的奋斗事迹感动了无数女性同胞,大家都以她为楷模,开展了赶超帮学的活动。在时装设计史上,嫫母还搞了一个创新,结束了人们冬衣兽皮,夏穿树叶的个性时代,发明了养蚕缫丝,纺织丝绸染上各种颜色,用来做衣服。嫫母还协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

  东汉的孟光也以其具有考古价值的长相闻名。孟光长得又黑又胖,看了的人恨不得把她脸上的分辨率调低点。这样的长相,需要勇气非同一般的男人才敢接近,所以孟光30多岁了还没结婚。她也不着急,放出狠话,除了梁鸿,我谁也不嫁。父母急得团团转,凭你的模样,有人要就算不错了,你还要挑迷倒万人的白马王子。嘿嘿,癞蛤蟆还真吃上了天鹅肉,梁鸿偏偏喜欢长相节约的孟光,人家看中的是品行。据说,结婚后两人相当甜蜜,梁鸿每天下班回家,孟光便将饭菜双手托着,举得与自己的眼眉一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这就叫“举案齐眉”。

  东晋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很有意思是吧。

  说说鬼谷子。


大结局话番外 ;(6)
  鬼谷子的确是真有其人。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代卫国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

  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鬼谷子从衣、食、住、行、医等、了家理财、治国方案、外政外交、兵书战策、兵器发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养生教子等等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传说他是为个人而笑天下之人。也可以说是个难驾驭之人。他的书籍流传甚少,多为抄译。冶铜炼铁、钨铁铸剑、过目不忘、贫富均化、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空气动力的人,热气球等。

  所以说他是天人也不为过。

  文中提到他到了欧洲,春秋时期古人的确有人到了欧洲,有证:

  周穆王生活在西周王朝的中期,即公元前960年前后,距今已有近3000年,是一个可信的历史人物,上古史籍中都有关于他的记载。

  《穆天子传》里十分明确地说,周穆王在西行途中,曾经到过古昆仑,参观过黄帝留下的宫殿遗址,并派了兵士看守保护。如果《穆天子传》可信,那么他就是到过昆仑山唯一的历史人物,因为在3000多年以前,当时的昆仑山上还有黄帝的帝宫存在。这反过来证明,昆仑山是存在的,关于黄帝的神话,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穆天子传》的前三卷详细记载了周穆王西行的情况,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会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书中都有记载。最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是按六十甲子来记日的,戊寅日到了哪里,庚辰日到了哪里,记载得十分详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穆天子传》缺了首页,一开始就是从漳水记录的,至于穆天子的西行从哪里起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