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相国的解释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最佳策略还是合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不过合作并不意味着与李风云一起造反。他对未来的预测与翟让一样;造反没有出路;所以坚决不造反。在决不造反的前提下;可选择余地就很小了。翟让有退路;可以退到大河一线苟延残喘;但韩相国没有退路;他不能逃跑;逃了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他只有帮助官府围剿李风云;不过他的损失无法弥补;就算击败了李风云;官府也不会补偿他在黑道私利上的损失;为此;韩相国唯有“脚踩两条船”;一只脚踏在官船上;明面上帮助官府剿贼;一只脚踏在贼船上;暗地里与义军合作;共同劫掠通济渠之利。

    “所以某必须马上见到李风云。”韩相国说道。

    王伯当心动了。韩相国的这个计策好;如果韩相国说服了李风云;那么翟让的困难也就解决了;瓦岗人也就没有必要全部撤到大河一线避难;完全可以一只脚踩在通济渠上;一只脚踩在大河里;兼顾两边的利益;如此便能在局势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只是翟让实力有限;瓦岗人在通济渠上攫取的私利也有限;既没有与李风云谈判的实力;也没有与李风云瓜分通济渠利益的资格;而韩相国就不一样了;他是通济渠上真正的黑老大;他的背后还有庞大的豪门势力;如果他倾尽全力帮助官府对付李风云;李风云肯定占不到便宜;双方势必两败俱伤;既然如此;双方就有了谈判的可能;各退一步对大家都有好处;共赢当然比两伤好。

    “俺是翟法司的信使;唯翟法司马首是瞻。”王伯当同意了;但提出了条件;这件事你必须告诉翟让;有利可图的事不能少了瓦岗人的份;再说翟让和瓦岗兄弟与李风云交情匪浅;由翟让和你一起去谈判;成功的把握更大;所获利益也会更多。

    韩相国一口答应了;当即拟写书信给翟让;并派自己的亲信即刻带着书信去找翟让。在这件事上;他的确需要翟让的帮助;毕竟李密的安全太重要;若翟让也能参与此事;最起码可以确保李密的安全。

    王伯当担心自己给韩相国骗了;用暗语给翟让也写了一封信。韩相国很不高兴。王伯当解释说;这是他和翟让事前约好的;若没有他用暗语写的这封信;韩相国的那封信就算送到翟让手上;翟让也不会相信里面的内容是真的。

    韩相国说服了王伯当;随即出城报讯李密。李密仔细询问了一下;他只关心王伯当能否帮助他顺利见到李风云;至于王伯当其人如何;途中又会遇到何等风险;他一概不问。

    “明公;某扈从左右;与你一同前往。”

    李密笑着摇摇手。韩相国这句话自然是口不对心;形势如此紧张;韩相国要应付的事情太多了;哪能离开宋城?即便他真有此意;李密也会拒绝。

    “明公;某府内有一批武技高强之士;某命令他们扈从明公左右。”

    李密再次摇手拒绝。豪门子弟的身边岂会缺少武技高强的卫士?李密祖上三代皆为军中统帅;其本人又是本房长孙;其身边护卫之人不是久经沙场的家将就是身经百战的锐士;江湖上的剑客侠士岂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再说;用陌生人充当护卫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李密岂会犯这种错误?

    韩相国一脸苦笑;神色悻悻;似乎歉疚不安。

    “某此行胜券在握;必能与李风云达成一致。”李密信心满满地说道;“你在宋城依计行事;不可大意;如遇变故;可临机处置;随机应变。”

    韩相国连声诺诺。

    李密走出船舱;上了甲板;抬头看看天边烈日;“某进城拜见叔父;你回城做好准备;黄昏时在此会合;某要连夜北上。”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嫁危机() 
现任梁郡郡守李丹在关陇贵族子弟中很有名气;其名气不是来自于他的才学、军功和家世;而是来自于他的浪漫情史。

    李丹的夫人叫司马令姬;来自河内温城司马氏。司马氏乃中土豪门;前朝皇族;其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司马令姬先是嫁给了北周朝最后一个皇帝;做了皇后。司马令姬的父亲司马消难为推翻时为北周朝大丞相总揆朝政的先帝;与尉迟炯、王谦一起发动了兵变。兵变失败;司马消难逃亡江左;妻、子均受连累;其中司马令姬被废黜为庶人。不久先帝受禅开国;统一中土;北周宇文氏皇族被杀戮一尽;司马消难也郁郁而终。先帝法外开恩;赦免了司马氏。这时司马令姬还年青;司马氏又是中土豪门;愿意与之联姻的还是大有人在;但司马令姬的身份过于特殊;其家族又与皇族之间充满恩怨;所以娶她之前必须权衡清楚其中的利弊;若承担不了可能出现的种种恶果;那就不要动这个念头;结果人人敬而远之。李丹就在此刻出现了;偶遇司马令姬后惊为天人;当即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攻势;搞得李氏和司马氏两家鸡犬不宁;最后竟然惊动了先帝。先帝倒是开明;从中撮合;促成了这段姻缘;一时传为佳话。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李丹已两鬓斑白;早已不再风流倜傥;更没有当年的浪漫激情;但政治上的睿智却已臻化境。当他看到李密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府邸;立刻意识到李密此行之目的;虽然脸上依旧带笑;但心里十分不快;“多事之秋;你不在家里安心读书;孝敬娘亲;来这里于甚?给某添乱吗?”

    “多事之秋;母亲对叔父和婶娘甚为挂念;特命某前来探望。”李密喜笑颜开;“叔父若有差遣;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丹摇了摇头;暗自为长房可惜。在下一代子侄中;以长房这位侄儿才智最高;天赋最好;但正因为才华过于出众;结果自视甚高;锋芒毕露;性格上的缺陷过于明显。过刚易折;年少轻狂的李密栽倒在政治风暴里;饱受挫折。本以为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会有所改变;变得上善若水;结果改变是改变了;却与大家的期望背道而驰;他不但没有“回头”;反而越走越远。各房长辈们非常失望;但毕竟是自家儿孙;又是长房所出;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该教训的时候还是教训丨该帮忙的时候还是帮忙;只要他不恣意妄为;不损害家族的利益;也就随他去了。

    只是;这一次李密舍身跳进风暴;其目的性太明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家族利益;李丹不得不出言警告。

    “某不想在这里看到你。”李丹很严肃;声色俱厉;“法主;你不该来;你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对李家产生了不利影响?”

    “叔父差矣;叔父难道不知道圣主御驾亲征之前;把你从关中调到中原的目的?”李密神色平静;态度谦恭;但言辞之间却没有丝毫的恭敬;“圣主对我李家越来越忌惮;尤其自‘李氏当兴;之谶流传坊间后;我李家也就被某些居心叵测之徒合力推上了风口浪尖;危如累卵。”

    李丹的神情骤然凝重;眼里更是布满了浓浓忧色。李密的这句话正中他的要害;让他的心弦难以自制地颤栗起来。

    李密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扑面而来的危机;我李家若被动防御;必受其害。叔父;最好的防御实际上就是进攻;唯有主动出击;才能予敌以重创。”

    李丹同意李密所说。李家是山东李氏辽东房;虽然李家自李弼开始四代都效忠于关陇;但它的根始终在山东。中土没有统一之前;关陇贵族集团内部就分为很多派系;诸如崔、王、卢、李、郑五大汉姓贵族就属于山东系。中土统一后;山东系贵族理所当然要回归本堂;要以本堂为中心把遍布中土的各房各支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如此一来;原关陇贵族集团中的山东人;原江左贵族集团中的山东人;再加上始终立足于山东发展的山东人;就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山东贵族集团。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根深蒂固;若关陇人借助“李氏当兴”这一谶言打击山东李氏;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李氏辽东房的李弼这一支;想跑都跑不掉。

    然而;对手已经出招;而且是致命一击;虽然天下李氏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当今天下;权势最大、政治力量最强、对国祚威胁最大的李氏就那么几家;除了陇西李氏就是山东李氏;而本朝国祚的基础便是关陇贵族集团;其中陇西李氏更是辅佐先帝开国之最大功臣;试想皇帝岂能对陇西李氏下手?那不是自己动摇自己的根基吗?无疑;山东李氏就成了目标;而李弼这一支更是成了唯一目标。突如其来的生死危机;打了李家一个措手不及;急切间根本找不到拯救之策。

    此刻李家唯有被动防御;唯有做好本分;坚决不参与任何政治斗争;有条件的就急流勇退。李丹就打算借助这次通济渠危机退出仕途;但退也要有策略;要全身而退;不能给对手抓住把柄;否则就变成自取其祸;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拱手把头颅送给了对手。

    李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唯恐走错一步;李家其他高官如京兆内史李长雅等也是如此;但偏偏家族里出了一个异类李密;他和杨玄感称兄道弟;与河洛贵族集团走得很近。

    本朝皇族便出自河洛贵族集团;所以河洛贵族集团不但是关陇贵族集团中实力最强的政治派系;也是国祚根基力量所在;而与之相对应的;它常常也是政治风暴的中心所在。当年李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与太子杨勇非常亲近;不出意外的话;大展宏图之日指日可待;哪料风暴一起;转眼一无所有;差点把性命都搭上了。之后李密并没有吸取教训丨继续游走在“大海深处”;只不过攀附的对象变成了当今朝堂上权势倾天的礼部尚书杨玄感。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为两代皇帝所信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文治武功;权倾朝野。当年太子杨勇废黜;今上在皇统之争中胜出;杨素居功至伟。杨素死后;长子杨玄感继嗣袭爵;继承了其全部的政治遗产;而杨玄感本人也在短短四年时间内一跃至权力巅峰;出任礼部尚书;位列中枢核心;高踞宰执之位;成功代替了他父亲在中枢中的尊崇地位;也成功掌控了他父亲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庞大政治力量。可以预见;功成名就的杨玄感;未来必定是中土政治的核心之一;但高处不胜寒;古往今来;包括本朝;站在最高处的人;顶着咆哮狂风而不倒的有几个?假若杨玄感倒了;李密必受株连;而李家也会因此受累;这只是其一;其二是杨家和李家隶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是政治对手;李密与“敌人”亲近;帮助“敌人”对付自家人;这让李家情何以堪?

    然而;李丹所有的担心;布满内心深处的厚厚阴霾;随着李密“出动出击”这句话;突然消散;仿若万道金芒照亮了内心;让他蓦然顿悟。

    李密没有变;李密还是原来的李密;所变的不过是李密的使命;过去李密是为太子杨勇效命;是忠诚的太子党;现在他依旧在为杨勇效命;只不过是为死去的杨勇报仇雪恨而已。

    “法主;你知道自己在于什么吗?”李丹语重心长地问道。

    李密微笑点头;“某知道;清清楚楚地知道。”

    “既然你清楚;为何还要来?”

    “转嫁危机。”李密笑道;“唯有把危机转嫁给别人;李家才能摆脱危机

    李丹抚须沉思;良久;他叹了口气;“你有多大把握?”

    “某没有丝毫把握。”李密回道;“但有人有把握;而且是绝对把握。”

    “以他的实力;的确有这样的把握;但痕迹过重;一目了然;根本瞒不了圣主。”李丹说道;“如此明目张胆地毁了圣主的心血;圣主岂能善罢甘休?

    “关键在于;圣主怎么想。”

    李丹微微皱眉;迟疑了片刻;问道;“在圣主的心目中;储君另有人选?

    “关键不是储君;而是变革。”李密说道;“对于圣主来说;变革重于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变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丹叹道;“只是鹬蚌如果争得你死我活;对中土又有什么好处?变革的阻力是否会因此而减少?变革的速度是否会因此而加快?”

    李密笑了起来;“叔父杞人忧天了。鹬蚌相争;对李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若他们相安无事;李家又如何转嫁危机?”

    李丹欲言又止。

    “某知道叔父有全身而退的想法;但某想问叔父一句;你当真能全身而退

    “就目前局势而言;如果东都蓄意养寇;某当真难以全身而退。”李丹苦笑摇头;“但某担心你;不想让你去冒险。”

    “某意已决。”李密说道;“某自有万全之策。”

    李丹迟疑着;还是欲言又止。

    “叔父言犹未尽;是否还有教诲?”

    “白发贼为何突然杀进中原?”李丹郑重其事地问道;“法主;你应该知道北海段氏与越国公父子之间的关系;这里面……可能另有玄机。”

    “他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担心这是一个阴谋;一个针对他的阴谋;所以如坐针毡;请某十万火急赶赴通济渠探查真相。”

    “若想知道真相;就必须探知白发贼的真实身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密说道;“某此来便是向叔父求援。”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 
鲁西南义军在通济渠一线展开了全线攻击;攻势如潮。

    戍守通济渠一线的官军初始还积极剿杀;但先是震惊于铺天盖地的人潮;惶恐不安;接着又受困于义军的百团大战之计;疲于奔命;再看到上游浚仪重镇闭关自守;拒不支援;而下游宋城鹰扬府亦是偏守一隅;自扫门前雪;遂调头回城;固守于陈留、雍丘、襄邑、宁陵四镇;静观其变。

    通济渠水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中断;先东都就急了;必然要兵救援;其次上至荥阳下至梁郡;凡通济渠一线军政官员;都要承担责任;一个都跑不掉。现在东都不急;荥阳、梁郡的军政长官也不急;那其他相关人员就更不急了;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谁怕谁啊?

    奇怪的事情生了。义军的劫掠势头虽然异常凶猛;全部军队都在长达数百里的通济渠水道上大肆掳掠;但非常有节制;不论是一船物资还是一个船队物资;只劫掠一半;并且不劫人;船上的船夫水手商贾仆役一个不劫;更不伤害他们的性命。

    当然;也有不遵守命令的贪婪猖獗之辈;杀人越货;但各军团的长官们均已被李风云说服;知道“竭泽而渔”是错误的;若想展壮大;就必须保障通济渠的畅通;所以对李风云的命令严格执行;凡违令者杀无赦。血淋淋的头颅震慑了义军将士;结果遵章守纪的越来越多;胆大妄为的越来越少。

    运送物资的官船每行驶一段路程进入重要城镇后;都要接受官方检查;凡缺斤少两的要追究责任;耽误了行程的也要追究责任。这种管理方式有效保证了运输物资的安全和度。然而;经过义军劫掠之后的官船抵达浚仪后;就经不起检查了。依照规定;船只和船上的人都要扣留;如此一来;所有船只都要羁留于浚仪;通济渠水道还是中断了。

    荥阳都尉崔宝德和武贲郎将费曜马上意识到了义军劫掠半条船的目的;那就是保障通济渠的畅通;只要通济渠始终畅通;义军就可以持续劫掠;而保障通济渠的畅通;正是戍守官军的职责所在;只要通济渠畅通无阻;只要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北上;那戍守官军所承受的压力当然就小了;如此便给了东都充足的应对时间。

    崔宝德和费曜都松了一口气。义军的这一劫掠手段;使得两人之间的分歧不复存在;而梁郡方面也一样;他们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也无需拼命求援了

    当务之急是告之东都;请东都在政策上给予变通;赦免那些被劫官船的罪责;让他们继续北上;毕竟这属于特殊情况;是不可预测之变故;不在追责之列。如果东都不予变通;不愿运用皇帝所授予的临机处置之大权;不愿承担责任;非要追究被劫官船的罪责;那通济渠必然断绝;而因断绝所带来的恶果;谁也承担不起。

    留守东都的中枢大员经过商议;果断变通。维持通济渠的畅通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戡乱;为此东都敦促武贲郎将费曜和荥阳都尉崔宝德;马上出关剿贼。

    费曜和崔宝德以各种理由搪塞东都;百般推诿;对东都的剿贼命令更是阳奉阴违。现在劫掠通济渠的并不仅仅是叛贼;还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河南灾民;而这些灾民都被叛贼所挟持;怎么剿?难道连灾民一起杀?若要剿贼;先就要拯救灾民;而拯救灾民;先东都就要下令开仓放粮、赈灾救人。

    然而;地方官府坚称;灾情不严重;灾民人数也非常有限;形势很乐观。虽然此刻的形势已经恶劣到了极致;但地方官府还在极力隐瞒真相;东都也在极力帮助地方官府隐瞒真相;原因无他;东征不容有失;皇帝也不允许东征失败;凡阻碍东征者;都是皇帝的敌人;都要人头落地。

    地方官府和东都对此理解得非常透彻。如果把灾情如实上报;那么皇帝要标榜仁义;救灾要优于战争;东征自然半途而废。东征半途而废肯定要追究责任;皇帝不会承担这个责任;中枢大臣们也不会承担;最后承担者就是东都留守大臣和地方官员。相反;如果不奏报;拼命隐瞒;把由此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