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4号推理当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基本可以证明夏时的推理是正确的,密室之谜已经解开。接下来,我只想知道村里有多少人参与了这次案件,而第一个要确认的……就是我的父亲。
  回到家,我走进父亲的小房间,翻箱倒柜,看能否发现什么可疑物件。在他的床底下,我找到了一双钉鞋,钉尖一根根从鞋底刺出,像一块扁平的仙人掌。钉鞋?对啊!人走在冰面上肯定容易滑倒,再加上要拉动一间屋子,就更不容易站稳了。钉鞋是作案必备工具啊……父亲……难道……他真的参与了作案?那天早上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也是由于整夜没睡吗?所有的疑点都指向“父亲是凶手之一”这条命题。此刻我的脑子很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是要即刻报告队长,让他们一家家搜钉鞋吗?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姐姐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背后。
  “你全都知道了吧?”姐姐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说。
  “姐姐,你……”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你也参与其中了吗?”
  “对不起,小冰……”说完这句话,姐姐刚才一直放在背后的手突然举到身前,五根手指紧握着的是一把深黑色的剪刀,刀尖直对着我的胸口。
  “为什么……为什么?”做梦,这一定是在做梦……
  “那个袁斌是禽兽,是吸血鬼!”姐姐歇斯底里地叫着,和之前那个温柔贤淑的影像已经彻底叛离了,“而我们必须要找一个牺牲者……小冰……你的死能换来村里每个人的幸福……”
  什么?这是怎么回事?这……这怎么可能?
  短暂的迷茫后,我似乎明白了一切……邀我参加姐姐的婚礼,把我叫回村来,甚至那天村民们和我在门口其乐融融地交谈……这些全是假的!全是假的!全都是在演戏!还有值班室插销上的刮痕、门口的熏香灰,全都是他们故意弄出来的……把钥匙交由我保管,也不是因为信任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嫁祸我,让我成为代罪羔羊,我是被这个村选出来的祭品。如果到最后密室之谜没有解开,那么警方一定会将矛头指向我,因为只有我可能作案。他们根据种种迹象会推测出:我带着巨扣锁的钥匙先来到值班室,用熏香弄昏村长,用刀片移开插销,闯入值班室打开巨扣锁取下挂锁钥匙,再赶往袁斌住的小木屋开门杀了他,最后锁好门把钥匙放回值班室。而动机可以解释成为了保护心爱的姐姐。我怎么这么傻啊?我怎么早没有想到?现在一旦我死了,那么警方也会认为我是畏罪自杀。
  姐姐的剪刀正一步步逼近我,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得缓缓往后退,当背后已经是坚硬的墙壁时,我呼吸更加急促。
  而这时我无意中看见自己的衬衫领口处,有一小点暗红色的圆斑……啊,这件衬衫当时是姐姐拿去洗的。现在看来一切都明了了,这块红斑应该是袁斌的血迹吧,也是他们要嫁祸我的“罪证”之一。姐姐……还有父亲,他们真的能这样残忍地对待我这个亲人吗?现在想来,“亲人”也只不过是表示一种社会关系的名词而已吧。
  正当我脑中一片空白时,姐姐已经站在了我面前,她高举起手中的剪刀……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从背后抓住了姐姐的手腕,把她的整个手臂往后扭去。姐姐因疼痛叫了一声,手里的剪刀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而站在她背后擒住她的,正是我们的徐队。
  “你们为什么会来?”我坐在外屋的椅子上,仍然心有余悸地说。
  “是你朋友打电话给我的,就是你以前的老同学。他说你有危险,我们就急忙赶来了。”徐队给我端来一杯热茶,郑重其事地说。
  “哦……谢谢。”我接过茶,举到嘴边大口喝了起来,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还在发抖。
  “他已经告诉我们整个事情经过了。你也真是的,请外援也不跟我报告一声啊,还想擅自行动,你看,差点出事了吧。”队长抱怨道。
  “对不起……”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可是,迷案怎么会知道我有危险呢?是夏时!这么说,下午我临走时,她对我说的那句“你要小心哦”是真的在提醒我要小心吗?她当时是看着我的脖子……不不,她是看着我的衬衫领口说的!她……她当时就已经察觉到一切了……
  差点被血浓于水的至亲杀害的我,却被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小女生救了一命……这就是讽刺的世界吧。
  鸡丁 中国原创推理最强劲的新势力,创作诸如《神的密室》等多部专攻密室的推理小说,其诡计新颖巧妙,被誉为中国本土推理的密室之王。
  

饮料之王与密室之王——评《凄凉的锁》
王稼骏
  密室杀人,每位推理小说创作者都志在挑战的经典模式。意指违反正常的物理逻辑,使被害人处于完全密闭的空间中,而非自杀的谋杀手法。
  如果非要将此种类型的推理小说比作一种饮料的话,我想没有比可口可乐更适合的了。它们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且听我一一道来。
  可口可乐的销售量占世界饮料市场一半以上,被称为“饮料之王”。密室杀人在黄金时期一度成为本格推理小说最具号召力的卖点,被人称之“本格诡计的王道”。
  这个王道起源于1841年,当时侦探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创作了第一篇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此案中的凶手不可思议地消失在了密闭的谋杀现场,从此一系列以密室为题材的名作接连诞生。1892年的《弓区之谜》,1907年的《黄屋奇案》,以及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探案系列中,也大量使用了密室题材,这些作品在密室杀人的创作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密室杀人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可口可乐提神醒脑的功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两者在各自领域中独占鳌头。阅读密室杀人的推理小说,读者往往不由自主地被情节所吸引,会绞尽脑汁去思考犯罪上的种种可能,头脑就像喝了可口可乐之后那般清醒。
  推理小说进入黄金时期,密室手法的创作数量和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被誉为三巨头的三位名家:埃勒里?奎恩、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密室之王”的约翰?狄克森?卡尔,更是表现出对此类作品的狂热,大量经典之作来源于这个推理创作的黄金阶段,而其中卡尔的《三口棺材》中的密室讲义更是堪称密室犯罪创作的巅峰。
  不少后起推理作家,对于密室杀人的研究和延伸,多少会受黄金时期名家名作的影响。本文作者鸡丁可谓是密室杀人的狂热分子,几乎他的每篇作品都会涉及密室杀人的手法。
  本文《凄凉的锁》以近郊的农村为背景,在开头处,作者不动声色地渲染铺垫着情节。父子间的冷战,姐姐不幸福的婚姻,小村庄骇人的习俗,以及小木屋中那把拿不到钥匙B就永远无法拿到的钥匙A。
  这些都是密室杀人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可口可乐离不开碳酸化合物一样。两者在让你产生*之时,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着相反的作用。密室的线索为你制造出盲点,可乐中的古柯具有杀精之效。
  随着本文不疾不徐的节奏,作者悄悄地在读者内心里埋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推理小说就像电影中依靠他人恐惧而获得力量的怪物。把气氛煽动到顶点之时,作者适时地抛出了一具断首的尸体,正式拉开了构思精巧的密室好戏。
  全文笔触细腻,笔尖所到之处布下重重伏笔。例如:木屋中的煤油灯和姐姐拿去洗的衬衫,这些细节描写完全将读者同文中的人物摆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最终败下阵来的,总会是疏忽大意的读者。
  “凶手是如何进入这间全封闭的小木屋中杀人后离开的呢?”本格小说迷们对如此诱人的问题是无法抗拒的,密室永远都是读者倾心的对象。
  但高速发展的社会提醒着我们,一味沉浸在黄金时期的光芒下,只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淘汰。当数以万计的密室题材被创作出来以后,一个严酷的问题摆在了现今的推理作者面前,对于密室杀人的创作要求越来越苛刻,似乎密室杀人手法几近用竭,再无创新。《凄凉的锁》的创作难度可见一斑,而鸡丁这样篇篇密室的写手更是难能可贵。
  而我们的比喻对象可口可乐,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随着人们对形体和健康的重视,以及其他饮品对于市场的冲击,碳酸饮料风光不再。
  于是可口可乐发展出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附属饮品,加大对市场的全面渗透。而密室杀人也不应拘泥于它早先的传统形式,成为开放性幻想与逻辑性相结合的最佳产物。岛田庄司高举着新本格大旗,引领一股新势力汹涌来袭。
  《凄凉的锁》也在多元素中寻找着突破,后半部分糅入诙谐的推理过程,是全文的又一亮点。可爱的小女生,在咖啡馆内上演了推理好戏,完美地破解密室之谜,俨然一位老道的安乐椅侦探。而本文虽侧重于那起匪夷所思的密室杀人案,但沉重的动机亦值得细细品味,利益与亲情的冲突之下,这把密室之锁,才会在寒冬中显得这般凄凉。
  正如这个密室的冬季,需要数篇如《凄凉的锁》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来为本格宝座上的密室杀人正名,证明它的当之无愧。
  王稼骏 本书主编。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双鱼(1)
夜先生
  引子
  在踏上自动扶梯的那一秒钟,我收到一条短信。
  时间是晚上七点半,地点是拥挤的家乐福。
  异常奇怪的是,看完短信,我才发现,自己的前方居然空空如也,晚上七点半,最拥挤的时刻,从三楼到二楼的自动扶梯缓缓运行,扶梯上居然只有我一个人。
  那时的我,既不是衣着褴褛、浑身臭味的乞丐,也不是左青龙右*、两肋插着刀的黑社会,更不是被八个保镖二十个保安层层包裹的娱乐大腕儿,我不过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之人,在家乐福最拥挤的时刻,却在本该最拥挤的地方,享受着奢侈的仿佛是末日来临前的一丝宁静。
  我看着对面二楼通向三楼的自动扶梯上各种表情的人,他们同样奇怪、好奇甚至有点羡慕地看着我,仿佛我们正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来回;在到达二楼之前,身后都没有一个人踏上扶梯,这缓慢的传送带,正载着我从命运的一个终点驶向另外一个起点。
  于是我低下头,再次看了一遍那条简单的短信,或者这就是天意。
  在走下扶梯的那一刻,身后十几只脚同时迈出那警戒的黄线……
  一
  “你可知道异手症这种怪病吗?”法医对纳闷的刑警说这话的时候,似乎他自己也不怎么确定,“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比如气体或者心理,可能就会诱发病状,发病人的双手会无法控制,掐住自己的喉咙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一个被害人被发现的时间是中午,报警的是被害人的少妇房东。
  等刑警赶到以后,这个女人又浑身哆嗦着絮叨一遍她看到的景象:被害人扭曲地躺在床上,双手死死掐住自己的喉咙,双眼惊恐地瞪着,仿佛看见了魔鬼。
  刑警们对现场仔细做了检查,床单凌乱,是被害人挣扎的结果;房门、窗户都完好无损。楼下单元门口还有只能用门卡才能开的防盗门,保安证实,在中午的那一大段时间里,只有女房东一人要求他开过楼下的防盗门。因此假设作案人,极有可能是被害者的熟人。但现场既没有提取到有效的指纹、陌生的鞋印,也没有作案人的头发等其他任何痕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个穿着薄衬衫的少妇,颇有几分姿色,她不住地摇着头,说肯定不是自己丈夫干的,因为她把自己偷情的行为保密得很好,不可能被发现。
  这个少妇在这个周二的中午,来到她自己的一处房产里,与租房子的男青年鬼混,在楼下按了门铃没有人开门,于是自己找保安开了门,他们约好的时间从来没有改变过,她以为他在洗澡,结果却发现那人已经挺在床上。
  法医并没有在现场对那个男人的身体做什么细致的检查,因为当发现那个男人还有一丝体温时,就赶紧将他送到医院。“这说明他被害的时间就在刚才,”法医满怀希望地说,“但愿可以救活。”
  不是过度使用药物,没有上吊或者割腕儿,没有煤气中毒……如果真的是自杀,这世界上恐怕还没有人能活活将自己掐死吧?即使他坚定地选择死亡。
  你可知道异手症这种怪病?
  二
  有天晚上我去了家乐福,去那上面的一个小店找朋友推荐给我的文身师,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有些无奈地看着我:“照片的清晰度不够,能描摹成这个样子,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我看着她递过来的样稿,微微地点点头。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因为脚踝这部分没有什么肌肉组织,皮也比较薄,可能会有些疼。”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双鱼(2)
我说:“不着急,我有的是时间。”
  在文身师开始工作之后,我开始想一个女孩。
  我已经三十岁,还是个单身汉。
  在之前漫长的岁月里,我是个孩子,是个学生,然后开始工作,从满怀青春到理想破灭再到挣扎与现实,最后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不知所措。我爱上过很多女孩,并同她们中的几个发生过一些故事,人生与每个人的交错,都只是一次路过,有些人停留的时间长些,有些只是擦肩而过,仅此而已。
  我曾是个从警校毕业的好孩子,但因为没有关系与钞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学过的东西在记忆中慢慢变成过去。我曾幻想自己是刑警,每天路过死亡,触摸死亡,但那仅仅是幻想。
  于是我像你们一样,时常漠视甚至幻想死亡,幻想着有一天死了该会去到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么消极而颓废的思想,不止我一个人有,所有人从朝气蓬勃到麻木不仁再到冷血动物,都是一个过程,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妥协的过程,一个越来越浑浊的看不到未来的自我放逐的过程。
  于是,三十岁时,我依然是个单身汉,在工作的时候昏昏欲睡,在空闲的时候,从一个女人的床走向另外一个女人的床。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自我放逐,还是自我放弃。
  文身的偶尔的疼痛让我轻轻换了一个姿势。
  嗯,是这样的。这一次,其实我是在想一个女孩,一个从没见过的女孩,我们在网上谈着情说着爱。我曾以为她与其他女孩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约出来吃个饭玩个浪漫,花不了多少钱,然后在床上做一个了断,但我花了很多力气,却从来没有见过她。
  我在想,她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勾引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
  你见过她吗?她的网名叫:接吻的双鱼。
  三
  第二个受害者发现于四天之后,发现时尸体已经完全僵硬,甚至开始轻微地腐烂,初步化验应该死于两天之前。
  他的好朋友说这个人连续两天不接电话,没去上班也没有上网,感觉肯定出了什么问题,赶忙过来看看,一下就发现这个死亡的现场。
  与此同时,第一个受害人的状况依然非常危急,虽然很侥幸地活了下来,但由于他大脑过度缺氧,目前仍然在重度昏迷之中,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醒,或者到底还能不能醒过来。法医在医院里对他的身体进行了第一次详细的检查,没有流血或者致命的伤痕,没有被钝器击打的痕迹,只有脖子处被掐的种种痕迹,全是受害人自己的指纹。
  “只是相当惊恐,”法医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受害人到现在依然死死瞪着双眼。”
  而眼下,最让刑警们纳闷的是,第二个受害者的状况与第一个被害者几乎完全相同,无论姿势还是现场的状况,他双手掐住自己的喉咙,惊恐的双眼中布满着血丝;门窗依然完好,邻居没有听到争吵声或者打斗声,作案时间选择在工作日的中午,居民楼中最有可能没人的时候,如果真的有凶手,那个家伙一定是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的。
  与第一个现场一样,钱包在遥远的皮包或者衣服口袋里,钞票、信用卡丝毫没动,所有的衣柜、抽屉也没被翻过。不是为了钱,被害的又都是男性,应该不会是为了劫色,难道是仇杀?调查两个受害者人际关系的任务成了当务之急。
  他们都是单身男性,都是一个人租房子居住,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家里都有电脑,都是标准的网虫,还有什么其他遗漏的共同点吗?

双鱼(3)
对了,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怀疑,两个受害者都是没有任何残疾的男青年,尽管都不能算强壮型的,但面对死亡,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脆弱?仿佛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他们究竟有没有遭受到袭击呢?
  最可怕的是,他们被发现时的表情,都是极度恐慌,仿佛目睹了什么让人极度恐惧或者绝望的画面。
  尽管对死人场面早已习以为常的刑警们依然纷纷忍不住猜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