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海长天艳山河-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都花到哪去了?
奢华享受品位超绝的大宋皇帝和他兴趣相投的一帮子酒肉哥们十分勇敢的把帝国百姓的供奉挥霍贪墨掉相当一部分。人人都重视,人人都喊口号支持新编练的,地盘少了,人数反而提升到八十五万的禁军,又是加薪又是增加新式装备,理所当然的又占去了一大块份额,不过其战斗力到底如何,还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海军,那是技术性的新兵种,坚船利炮更是要拿钱堆。南方,钟相被干掉后杨幺接着闹腾的更凶,又跳出一个自称是方腊小儿子的方劲,拉了一帮子方腊余部跟随左右,啸聚山林,要秉承其父遗志,打出一片天空,建立一个东方式的理想国(当然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政权,还是要有君主居完全统治地位的),于是乎,大批的钱粮变成平叛军费,扔进了这个烂泥潭中。交给金夏两国的岁币,以及联络友邦感情包括对三方私下默契联盟的义务,赔本也不敢赚吆喝输援性质的倒贴贸易,这全都要用钱支着。弄完了以上这些,还得谋稳定,谋发展,谋和谐,谋国泰民安,谋他个老娘的大宋社稷万年传。于是,钱闹情绪了,干不动了。
经济问题还在其次,由此诱发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才是更加严重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更能使人变成鬼,不甘寂寞不甘守成的地主、士大夫阶层,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向工商阶层转型的道路,当然原有的特权还是不能舍弃的,于是,官僚资本阶层迅速膨胀,已经完全摒弃了原来用来遮羞的那点可怜的伪装和矜持。同一时间,付出越来越多,但受歧视地位依然雷打不动的工商阶层怨气冲天,官僚资本阶层利用手中特权又在疯狂的侵占掠夺他们的生存空间,矛盾已经积累到爆炸的边缘。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普通民众才是最主要的。传承千年的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彻底崩溃了。
纺织时代的开启,包括整个技术革命,无疑会破坏旧的经济体系,所谓破坏,就是需要有一方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圈地运动就不搞了,宋朝本就不限土地买卖,咱也不是另一个时空中的英国,就那么点巴掌大的地方,占有大量资源的地主、贵族阶层第一个进军的就是纺织行业。大批的纺纱织布作坊、工厂被修建了起来,配套的就是棉花种植的全面推广,好在宋庭也不乏明白人,又是数千年以粮为纲的传统,照抄宋联的相关法令,坚决保证粮食作业比例,算是维护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至于毛纺原料,好说,进口就是了,也算是促进金夏的经济发展,宋联那边守着蒙古诸部,条件得天独厚,技术又领先,在这方面着实干不过他们,大头就让他们拿吧,“羊吃人”的游戏就不耍了。
廉价优质的工业纺织品首先翘翻的就是“女织”,大批的妇女被迫走出了家门,然后进入工厂转型成新时代的工人,因为这一点,从宋联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思潮,在宋庭辖地的工商阶层中倒是受到的抵触少了许多,只是妇女同志们是自我解放还是被解放就没人关心了。
一窝蜂的搞出那么多或牛叉或垃圾的工厂后,中央帝国遇到了一个难堪的问题,人不够了。拥有一万万百姓的大宋帝国居然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麻烦,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民族资本家们却是门清,大量的人力资源都被那些地主、官僚和士大夫们廉价的霸占着呢。于是,一方面同官僚资本家们斗争,一方面又和他们勾结起来大量的进口粮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用尽办法把粮价打压下去,把大批大批的农民玩破产,“男耕”也拆了吧。高等技工还是太少,怎么办?从官府,从官僚手中抢,不行就搞fu败,官商勾结又不是他娘的什么高科技活,谁还不会干?赵楷说的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地主、官僚、贵族们转型来的官僚资本家手中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属于自家奴仆性质,那还用和他们讲什么宋联提出的工人权益,民族资本家们本来就有巨大的生存压力,立法权、监督权什么的又掌握在那些官僚贵族手中,他们带头玩残酷剥削,大家更是要闷头发大财。于是,大宋帝国现在是农民和地主搞,工人和资本家搞,平民和士大夫们搞,民族资本家们和上上下下都在搞,整个帝国到处都是卖矛卖盾的。就在这种背景下,宋联却操着巨大的鼓风机对着南边疯狂的吹送着新思潮,不时有人冒头喊出要变天了,当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不想变天,就得改变自己,其实变不变天的有个屁打紧,只要自己能得到好处,不停往上爬就行了。赵楷就是这种态度,旧的特权阶层崩溃掉,新的特权阶层再建立起来就是了,只要自己还待在特权阶层更或取得更大的权力,大宋朝能变变样子还是赵楷求之不得的事情。
赵楷是奏报的口气,对象是赵佶,可赵佶偏偏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半点反应都没有,堂上随即陷入了一片沉默。这个时候出现僵局可不是好事,赵构可不愿让三哥一个人唱了主角,但他却是有些苦衷,今天东京街头的事情他确实是负领导责任的,这个时候跳出来,难保不会找赵佶的训斥。还有一个,他是夏国和悦公主的老公,当初答应这门亲事就很是权衡了一下利弊,虽然得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襄助,但涉及夏国的事情上,他也站到了一个不利的位置上。赵楷的议案,他很明白背后的意义,对于新兴工商阶层雄起的态度他其实和赵楷一样,能维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就行。问题是,赵楷占着这么一个位置,比自己有利的多,工商阶层在朝中寻找代言人和结盟对象,赵楷自然会是首选对象,便宜让他一个人占了那就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了。一个隐蔽的眼神向秦桧投去。
秦桧自然心领神会。当赵楷还对他保持戒心,只是一力拉拢蔡鞗的时候,赵构就向自己明确表达了联盟意向,经过短暂的考虑,秦桧就投入了赵构阵营,相比赵楷一片风光之下暗藏怯懦的本性,秦桧更看好一向行事果决不计手段的赵构的前景。
“以臣愚见,恽王殿下的提议很好,公私合营是个好办法。至于匠戸制度,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应该尽快予以取消。不但如此,在工商税入已占据整个朝廷收入近九成的态势下,再谈重农抑商的老调显得很不和情理,也使得朝廷失了口舌于民,毕竟,观近年所历,工商之兴的同时,农事并未废驰,反而有不弱的发展。同为大宋子民,又有如此贡献,陛下可广布恩泽,不论士农工商之子弟,皆不再分而视之,科举之门同开,为朝廷尽取天下之士。另外,对于人力不足的问题,臣亦多有思虑,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间厂矿需要大批的有术工匠,一方面又是那些门第大族中蓄养大量的怀技之人以为家奴,一纸出身文挈平白误了多少人的大好时光,此于国也是大不利。臣思虑着,宋联推行之新法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朝廷或可就此之类做些借鉴。臣的想法是,三殿下主理经政,可一方面派员同宋联勾通交流,一方面开设经筵遍请各界工商民意代表和门第大族名士共同探研,采百家之善言,得万民之良策。若此,不但可尽显朝廷对工商之关爱,还可消弥恩怨,化戾气为祥和。”
谁也没想到秦桧能蹦出如此一段话来,堂上诸人无不吸了一口凉气,这个论调可是比赵楷的提议猛出了好几个头去,但第一个反应过来在心里骂娘的偏偏就是赵楷。“这秦桧太他娘的阴损了。”
赵楷先占了地利,要直接和他争可不好争,那就给他捣乱,想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调调可不行,直接给你三步并一步,把你顶到火上烤去,谁叫你赵楷占着这个位置,话又是依着你的思路说的,把你立成靶子放到明处,任由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势力攻讦,那就是你的事了。到时两方斗的不可开交,自然有人出来和稀泥,这天大的便宜指不定会是谁占去。商人逐利,也大有聪明人,一个总是处于风口浪尖的人,恐怕不会是他们理想的代言人,最起码也不会再把宝押到赵楷一人身上。
“诸位,是否有些偏题?西北之事,当作何论啊?”
蔡大情圣轻飘飘的一句话迅速把堂上的话锋扭转了过来,赵楷感激的看了蔡鞗一眼,心中又给秦桧记了一笔。
“我看还是原来的方案,明帮暗抑。宋联不是提议建立一个高级参谋联席机构吗,可以随他们的意,刚好可以把朝廷大军的调动布防通过这个机构透露给他们,他们不敢不防,能牵制他们一部分兵力也算是咱们对党项尽了联盟的义务,至于党项最后能干成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为争民心,对党项宣战是需要高调的,有了民众游行请战一事,朝廷更需做出姿态。臣觉得,由康王殿下代表朝廷表态最为合适,一则殿下是主理军务的宰臣,二则又是这么个夏皇姻亲的身份,正一正视听还是很有必要的。”
得!情圣大人一番话后,又轮到赵构在心里问候蔡京的老婆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个比一个狠
下了朝堂,赵构并没有回衙门,而是投了贴子入宫,要求拜见母妃韦氏。他的心有点乱,那是因为从父亲那里闻出了一些别样的味道,他急于和老娘商议一下。
朝堂上自然不免一番争吵,可赵佶的表现就有些不正常了。其实赵佶只不过是懒洋洋的中断了争论,直接乾纲独断的准了秦桧和蔡鞗的提议。说起来这倒是符合赵佶的一贯作风,这个决议也算是让赵楷和赵构打了个平手,但赵构却从赵佶懒散的模样背后敏锐的察觉了一些东西,老头子对宋联所谓的“和平演变”根本就不在乎。
相比赵构还有些捉摸不定,韦氏却是早就看清了老公的本心。“不要再对你那个父皇抱有任何幻想了,他是怎样一个人,我比你更清楚。只要能让他安享这富贵,身后是个什么样子他才懒得关心。所以,你和老三斗的再厉害也不是问题,祖宗规矩全改了去照搬老大那边的也不是问题,甚至这正是他乐见其成的,将来把大位再还给老大更是方便。构儿,南边不太平,这是你的机会,去把它弄太平吧,以后也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赵构自然懂得老娘的意思,那可不仅仅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是争锋天下的策源地。有了半壁江山,至不济也学老哥来个划江分治,那样起家的资本可是比老哥还要强上不是一点半点。现在手中有军权,弄钱就是关键了,既然对老爹已经不能再抱幻想,有些事情就得下定决心,秦桧的建议可以执行了。要尽快召海军都统制孔彦舟进京面授机宜,南洋上来往的商船得加收一笔保护费,各部海匪需要控制起来,给他们劫掠南洋诸国和外邦商船提供隐秘的庇护,必须分出不低于三成的所得上交,此外,成立几支自己完全掌握的大海盗团也是很有必要的。
宋大定六年,统元1353年4月18日,在夏国军队侵入大宋宋联辖地之后五天,赵构代表大宋朝廷对夏宣战,除了通牒夏军迅速撤出宋境并赔礼道歉之外,十万大军增援西线的计划也同时公布,向天下宣告大宋南北一体,宋庭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当然,赵构少不得还发表了一番劝告其岳父悬崖勒马的演说,可惜,这种事再怎么弄都是撇不清的,越是拱到台前辩解越是麻烦,蔡鞗阴人的本事不浅,占大宋一半军力的西北,赵构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和限制了。
大宋北京辽王府统帅部,宋联的中枢核心正在开会。不需等到宋庭发布宣战声明,在情报确认的第一时间,统帅部就向韩世忠发出了指示,可以反击了。
宋庭明帮暗抑的策略,宋联这边当然知道,一番运作不是对宋庭能真的帮着宋联对抗夏国抱有幻想,而是必须要宋庭明确表态,宋联和宋庭是大宋一体的,是血脉相连的,这个政治大气候或者说这个理念影响必须得到巩固和加强,这就是逼迫宋庭表态要同仇敌忾的重大政治价值之所在。
“征召预备役转入现役的工作已经开始,三总部和政府部门配合好,特别是政府相关单位要做好抽调了兵源的相关企业的宣传交流工作,不能因为有律法规定的尚方宝剑,就忽视对企业的影响,思想、宣传工作要做细做到位,要取得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预备役人员就业和回岗就职时就会少出很多问题。当然,对于那些敢公然对抗律法,拒不放人或是借口开除应征人员的,司法部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政府宣传部门也要在这方面加强力度。第一批转役人员,除军方指定的,都先加入国民警卫队,充实地方安保实力。征召预备役的问题就是这样,下面请总理介绍一下联邦战时经济运行情况和下阶段的政务方略部署。”
赵桓指示完军事方面后,把发布政务指令的任务交给了李纲。这是一次开放会议,除了到会的各职能部门领导之外,还有新闻舆论监察总署安排的各大媒体记者,有些需要宣传的东西通过这种形式效果更好,同时,这也是联邦统帅部带头执行政务公开的一个表率,这种开放式会议成为一项制度已经有四年多了。
能公开,需要公开的弄完了,几个核心圈的人进入秘密会议室接着讨论秘密,联邦最神秘的两个人,军情局两大首长燕青和时迁早就等在了里面。联邦现在有三大情报机构,军事情报局、国土安全部下辖的联邦调查局和外务部下辖的外交战略情报司,军情局无疑是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其担负的任务也更艰巨和重要。军情局现在已经发展成拥有属员五千多人的庞大机构,情报触角遍及四方,虽然编制在总参,首长最高也只是中将军衔,但军情局基本上是直接受军事大本营的指挥,其对联邦战略决策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军情局的首长不但是处在联邦核心权力圈中,而且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然,燕青和时迁在开始构建军情局的时候,就始终严格遵照江烈的告诫,保持情报的客观性,利用情报左右高层决策的事情,那是大忌。
赵桓放下手中的报告,脸上一阵阴冷,他确实是从小就不太喜欢自己这个九弟。“你们怎么看?”对于南方的事情,赵桓想先听听大伙的意见。
李纲摇了摇头说道:“看来康王是决心一意孤行,我们和他之间没有妥协的余地了。南洋方面,海军要有足够的威慑力,必须确保南洋海上商道和我方商船的安全,估计康王现在也没有胆量和实力向我们挑衅,这个事情上他目前还不会做的太出格。关键还是南方,支援力度还要加强,要多管齐下,绝对不能让康王把南方纳入控制之中。”在对待搞分裂这个问题上,李纲不会遮遮掩掩,也不容有丝毫含糊,这是最起码的原则问题,其他人的态度也是一样。
李纲所说的多管齐下,一个是官方和民间方面,另一个指的就是南方的义军,大宋南方几支义军和宋联有或多或少联系是联邦的最高机密之一,这个机密限于军事大本营成员和负责具体操作的军情局相关人员知道,此外还有一个就是河北省省长崔灿。
当年宋金大战之前,崔灿就着燕山送往京师的一批武器设局的时候,那支来自南方欲结交江烈的队伍,就和崔灿勾搭上了,那十万石大米就是在崔灿的援助下,让那伙人给劫走的。那伙人当时的首领不是别人,正是钟相。方腊的儿子方劲也是熟人,当年还和李纲等人做过狱友。方腊被俘,一众亲眷皆被立即处死,只有这个庶出的小儿子不为外人所识,虽然冒了个假身份避过了斩立决,但还是作为重犯关押在天牢中,不知什么时候还是个砍头的下场。托了李纲和宗翰等人的福,方劲才得以被方腊旧部顺利救出。汤怀的人可不是吃素的,方劲等人离开天牢后就没有脱出特战队人员的跟踪视线,崔灿就这样和他们搭上了线。及至南北分治定议之后,这么好的资源崔灿再不知道把握那可真就是愚蠢了,所以,这几年来,南方义军闹的风起云涌,宋联的作用颇深,这其中,尤以和方劲部的关系最为密切。
“有什么想法就讲出来,坐在那里一个人傻乐什么?”虽然现在北地政治格局已经构建完毕,权力架构基本稳定,但赵桓好似养成了习惯,总是时不时的要对江烈敲打敲打。兄弟间早就形成了默契,有些惊世骇俗或是过于前卫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提出来,效果会更好,江烈年纪放在这,大伙又早就习惯了他狗头军师的定位,比较敏感的议题由他提出来却是最佳人选。
“哦,我是再想这么一个词,‘海匪经济’。这种非正常的手段,前景不错啊,对那些有冒险精神的人相当具有诱惑力。”江烈脸上挂着笑容,语气却是很严肃。
座中大多都是受正统儒学教育成长起来的,江烈的话一出口,他们就闻出了其中的意思,几个人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宇文虚中更是直接笑骂道:“焰天,别胡闹,这种事情咱们做不得。”
江烈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