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部分叶剑英 元帅(3)
1954年5月,叶剑英(中)和朱德、彭德怀等在延安
1939年6月上旬,叶剑英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常委,在周恩来领导下,继续进行统战工作。叶剑英在中共南方局期间,曾经担任统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并负责军事组工作。军事宣传是中共宣传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当战局、时局发生变化及重大节日,叶剑英便组织军事组人员写文章、做报告、接见有关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本人还赶写了大量的文章。1940年3月,《新华日报》社出版了《叶剑英抗战言论集》。此书分为论战局、论战略、八路军抗战的经验、纪念和悼文等七个部分。当时发行量很大,很受读者欢迎。 由于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经历,叶剑英在国民党政军界都有很高威望。他凭这种关系,同国民党上层人物广泛接触,出色地开展了统战工作。皖南事变后,他立即找国民党代表交涉,多次向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等人提出抗议,并写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的传单,广为散发,及时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血腥屠杀和欺骗宣传。 1941年2月,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兼第18集团军参谋长,成为毛泽东、朱德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从各根据地送来的战报中发现,敌后军民的战略战术有许多新的发挥和创造,便组织参谋部的干部及时总结上报,并以军委名义转发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推广实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他还组织力量收集国内外有关战争情报资料,编辑出版《作战周报》、《国际资料》等,并定期召开作战情况汇报会,向中央军委首长及各战区领导提供情况和经验,分析研究作战部署。此外,对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建设、生产、作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谋略。 在考虑对日军作战的同时,叶剑英还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的阴谋活动,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了反摩擦斗争的方针。1945年夏,国民党妄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结四五十万军队,准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大都已深入敌后对日作战,陕甘宁边区兵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政治作战方案,即使用中共掌握的军事情报,公开揭露国民党军队进攻阴谋,以为退兵之计。中共中央采纳这一方针,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 1944年夏,叶剑英受中央委托,先后向在延安的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抗日武装的作战情况,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诬蔑。中外记者听后,对中共抗日情况倍加赞赏。报告的内容很快被他们传到英、美等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叶剑英的安排下,美军观察组还分小批赴抗日根据地考察。他们大多对解放区的政治、军事情况的看法比较客观,对中共部队抗日决心和实力有较正确的估计。 1945年,叶剑英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剑英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达成了停止内战的协议。随后到北平担任军调处执行部的中共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叶剑英参与领导全国范围的人民解放战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1948年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南局代理书记、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因病在北京逝世。 (刘志青)
第十部分叶挺 将军(1)
叶挺(ye tinɡ,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无产阶级军事家。 叶挺原名询,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周田村的农民家庭。7岁时进本村的腾云学堂读书,学习成绩优秀。当时学堂聘了一位名叫陈敬如的老师,时常给学生们讲中华贫弱受欺的历史,并指导同学们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激励大家发奋读书,长大了救国救民。“叶挺”这个名字也是他给起的,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1911年叶挺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读书。惠州是革命党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叶挺来到这里读书后,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十分钦佩。不久,即投考在广州黄埔的陆军小学。1914年毕业后又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称武汉南湖陆军小学)。1916年毕业,欲去德国留学,继续深造,但家庭及亲友无力资助,只得作罢,返乡暂居。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手中。孙中山进行护国护法运动。1919年,叶挺经同学邓士章介绍,前往漳州投奔孙中山的护法军,从此开始革命生涯。先后任参谋、营长等职。1924年,经孙中山同意,叶挺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该校学习期间,他在思想上完成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叶挺离开苏联,经上海到广州,置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陈延年等领导人把筹建独立团的任务交给了他。经过紧张的准备,独立团很快组建起来,叶挺任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独立团斩关夺隘,屡建奇勋,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本人被誉为“北伐名将”。 大革命失败后,叶挺率领所部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南昌起义代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军事总指挥。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的通缉,在中国共产党内又受到错误的清算,因而愤然出走,过了10年流亡生活。这期间,国民党政府曾对他进行利诱,许诺只要他肯反共,就可以委以重要军职,但遭到拒绝。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淞沪抗战开始后,南京、上海、杭州及长江下游地区形势不断恶化,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1937年10月2日国共双方就此问题达成了协议。在国共双方物色这支统编后的部队统帅时,叶挺欣然表示愿意接受这一使命,并提议将这些游击部队组编成一个军,番号定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以示发扬北伐战争中独立团的光荣传统。
第十部分叶挺 将军(2)
1939年春,叶挺和陈毅合影
1937年10月初,叶挺抵达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与秦邦宪、叶剑英商谈关于组建新四军的有关问题。11月3日叶挺专程到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延安还举行欢迎大会,赞扬他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接见叶挺,向他详细介绍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解释了中共的抗日方针与政策,还就组建新四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叶挺则表示今后要听共产党的话,坚持抗战到底。在延安,叶挺还同项英就新四军的改编工作做了交谈。11月12日,叶挺飞抵武汉。第二天就以新四军军长名义向记者发表谈话,强调团结抗日,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建新四军的工作中。他不仅积极与各地游击队取得联系,还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尽可能吸收那些同情革命、拥护抗战的军官和知识分子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的指示,四处联系、动员和吸收了一大批愿意接受党的领导、愿意为抗战事业尽力的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军人到新四军工作。经过几个月 某锉福?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成立,下辖4个支队共9个团1万人,6000多支枪。2月20日,叶挺下令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各地游击队向皖南岩寺地区集中,江北鄂、豫、皖及豫鄂边游击队分别向七里坪、竹沟两地集中。
第十部分叶挺 将军(3)
叶挺与周恩来、项英在一起
蒋介石历来重视嫡系,新四军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隶属于国民政府,按规定应由国民党政府支付军费。但是,由于这支部队是由红军游击队改编的,蒋介石便千方百计限制它。国民党1个师每月军费20万元,但新四军仅能领到4。5万元。新四军的武器十分粗劣,弹药也十分缺乏,国民党政府也不予补充。为了筹集资金、发展新四军,叶挺利用各种关系先后到海内外去活动,不仅筹集到大量资金,还购置了一大批枪支弹药。新四军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 新四军活动的地区形势错综复杂,不仅有日军,还有伪军、土匪、忠义救国军,而且国民党顽固派还不断制造摩擦。叶挺虽然多年流落他乡,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与日、伪斗争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团结和利用中间力量,于是部队发展很快。新四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不安,尤其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侵略军把攻击目标对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频繁进攻新四军,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经常制造摩擦。在叶挺的指挥下,新四军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所制造的摩擦。 当时,叶挺的共产党党籍还没有恢复,但是,他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各项指示。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前往云岭新四军军部,指示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叶挺衷心拥护这一指示,并积极付诸行动,先后创建了苏南、皖东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1939年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开始了皖东的抗战局面,建立了皖东抗日根据地,为了加强和统一江北地区各部队的领导,成立了江北指挥部,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将第1支队和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为贯彻向北发展的指示,积极组织挺进纵队渡江北上。 叶挺非常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战斗间隙,总要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在战场上和训练上,对部队要求很严,对不服从命令或临阵脱逃的人处理很严厉。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对部下关怀备至,平时对下级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常与战士们交谈在训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问 饧笆苯饩觥?939年3月10日,主持总结新四军一年来对日作战经验,写成《关于新四军对敌作战说明书》。同月18日,在新四军参谋会议上做了题为《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和指挥》的报告,阐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强调参谋机关、参谋业务建设和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的重要性。此报告全文发表于《抗敌》杂志5月号上。 新四军在叶挺等人指挥下,兵力越打越强,仗越打越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但是,在新四军奋力杀敌之时,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事变过程中,叶挺带领部队英勇战斗,视死如归。1月14日下午4时,为了保全一大批高级干部和部队,他按照中共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的提议,带领十多名随员,下山与国民党顽军谈判,竟被扣押,后又被投入监狱长达五年余之久。 叶挺被扣押后,先后被关在江西上饶、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在狱中,他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国民党多次对他说,只要改变信仰,即可获得自由,但均遭他的严词拒绝。中共中央十分关注叶挺的安危,为争取他的自由,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直到1946年3月4日,国民党当局才被迫同意中共的要求,释放叶挺。1946年3月7日,叶挺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1946年4月8日清晨,叶挺偕夫人及一双儿女与王若飞等人一行乘飞机由重庆去延安,飞机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撞山焚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4月13日,《新华日报》社论称叶挺是“北伐时期的虎将,抗日时期的岳飞”。 (刘志青)
第十部分裕仁(1)
昭和天皇裕仁(Hirohito,1901—1989),日本第124代天皇。 1901年4月29日,裕仁出生于东京青山皇宫中,称迪宫裕仁亲王。他是明治天皇的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大正天皇)和王妃九条节子(贞明皇后)的长子。出生不久,按照习惯被寄养在川村纯义海军中将家中。四年后川村去世,裕仁回到宫中,由宫中顾问官木户孝正负责养育。1908年裕仁进入专供皇族攻读的学习院初等科读书。当时的学习院院长是曾在日俄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军国主义分子乃木希典大将。裕仁在乃木的严格教导下,开始接受武士道的启蒙教育。 1912年7月,明治天皇死,嘉仁即位为大正天皇。同年9月,裕仁被封为皇太子,并被授予中尉军衔和海军少尉军衔。1914年从学习院初等科结业后,进入东宫御学问所深造,由几个专职老师给他讲课。御学问所总裁是曾在日俄战争中取得日本海大海战胜利的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在以后近七年中,裕仁学习了军事、历史、数学、博物学、伦理学等学科。一位专门研究满洲的男爵曾详细地给他讲述满洲对日本的重要性。教伦理学的杉浦重刚是一个对外扩张主义者,不遗余力地向裕仁灌输皇室中心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青少年时代的裕仁整天身着陆军军服,在军人的指导下学习。在此期间,他学会了游泳、马术和玩高尔夫球,并对日本海湾昆虫和贝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1年3月初,裕仁乘香取号军舰出访欧洲的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等国,于9月初回到日本,成为日本第一个出国访问的皇太子。11月25日,由于大正天皇长期患精神病,皇室会议宣布裕仁为摄政,从此裕仁开始以天皇的名义行使最高权力。 这时,裕仁开始成为无政府主义团体暗杀的对象,针对他的所谓“不敬事件”有增无已。1923年9月1日发生东京大地震,同年12月27日无政府主义者难波大助暗杀裕仁未遂(虎门事件)。这使年轻的皇太子过着毫不宁静的生活,同时也为政府镇压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机会和借口。 1924年1月26日,裕仁与久迩宫邦彦亲王的女儿良子举行结婚典礼。日本右翼团体为婚礼担任警戒,黑龙会头子头山满应邀出席。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死,裕仁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昭和”。“昭和”出典于中国《书经》的《尧典》,取“百姓昭明、万邦协和”之意。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后不久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1927年4月,陆军长州藩阀巨头田中义一上台组阁,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5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扩大对华侵略,日本出兵山东。6月,田中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对外侵略扩张的具体方针。根据会议内容而提呈天皇的“田中奏折”声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要“利用中国的丰富资源征服印度及南洋群岛,并进而征服中小亚细亚以及欧洲”。1928年4月,日本第二次出兵山东。5月,日军占领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制造了“济南惨案”。日军的这一系列侵略行动,是经过裕仁批准的。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未得到天皇命令而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裕仁为“维护军纪”,命令处罚肇事者。由于陆军和政友会反对处罚,首相田中义一向裕仁做假报告,说陆军 诿?有凶手,遭到裕仁的申斥。田中失去裕仁的信任,被迫辞职。但是,由于裕仁事后的“宽容”态度,这一事件的元凶——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等人只受到轻微的处分。几个月后,同年11月裕仁在京都御所紫宸殿举行即位大典时,却大谈什么“永保世界和平”,足见其虚伪性。田中的辞职,也表明了绝对主义天皇制的实质。 在对外加紧侵略的同时,日本政府对国内社会主义运动和民主运动也进行了残酷镇压。1928年6月,政府公布天皇的紧急敕令,将《治安维持法》规定的最高刑罚(10年徒刑)改为死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久整个东北都被日军侵占。对于这种不经宣战即占领一个国家领土的侵略行径,掌握宣战大权的裕仁并不反对。当侵略中国的胜利消息频频传来时,因擅自从朝鲜调兵增援关东军而犯有越权罪的驻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反而受到裕仁的称赞。1932年1月,裕仁发布敕语,对日本侵略军大加赞扬,同时嘉奖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说什么“皇军已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