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战旗-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具在哈东一带活动的10纵报告,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上的铁路桥可能在几天内修复。

这才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鬼子肯定是准备抢修,而不是将俄国人留下来的危桥好好的修缮一下,将危桥真的变成铁桥。原来关东军看到北满局势越来越不堪,这时候要有一些雷霆手段,都会毫不犹豫的用出来。

哈尔滨铁路桥确实是其中之一,关东军在半个月之前,放弃了从南满钢铁株式会社采购优质桥梁的打算,将俄国人遗留下来的铁梁检查了一下,能用的都留了下来。

也就是说,原来已经需要限速来维持的铁桥,被炸断后,重新修葺之后也是一座危桥。

但是拥有这么一座铁桥,南满的关东军可以在两天之内抵达被满战场,而且后勤补给从哈尔滨获得,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听到这个消息,曾一阳彻底坐不住了。

从海伦出发,在路上一刻也没有停留,就往庆城赶。双丰镇只不过是其中最后一个补给站,在他之后,就是杨靖宇指挥的1师,全师也开始急行军,预计再有一天就抵达绥化战场。

时间!

高品彪需要时间,可曾一阳也未尝不是。

不管高品彪最后如何选择,对于曾一阳来说都是一个头痛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高品彪彻底消灭掉。

在双丰镇停留了一夜之后,战马恢复了体力,一行人匆匆踏上征途。

在下午天黑之前,战马已经累的全身都湿漉漉的,耳边也能听到绥化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

抵达东富镇的时候,曾一阳一行人倒是没有受到拦截和盘问。谢维俊在总指已经发电报给贾宽沟,告诉了曾一阳可能抵达前线,接过战场的指挥权。

一路上,往东撤离的都是伤员。

而一批批部队往绥化方向赶来,可见战场的激烈程度。

“首长,您可来了。”

贾宽沟迎了出来,一见面,曾一阳就从贾宽沟脸上看到了‘凝重’二字。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二三章表面下的暗流

第四二三章表面下的暗流

“古敬生在哪里?让他马上来见我!”

曾一阳在众人的引领下一边走,往镇子外的一处半地下工事内走,一边说出了他最想见到的人。

22团在绥化保卫战中很英勇,损失更是不用说。

能够完成曾一阳下达的命令已经是不容易,但曾一阳此刻还没心思对22团战后褒奖做出决定。他最关心的是27旅团的兵力配置和战斗力。刚才还了解了一下战场上的情况,22团防守绥化的时候,头两天还能和鬼子互有攻守的在城内兜圈子。

但没想到,2师抵达战场之后,日军的战斗力似乎变强了。

曾一阳忽然摇头苦笑,心中计较:“不是鬼子的战斗力变强了,和22团在绥化交手,日军27旅团施展不开,部队进攻只能一个大队、一个大队投入战场发动进攻。可以说每次日军的进攻都是在兵力和22团相当的情况进行的。要不是22团体力没有问题,日军还会更加苦闷。”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2师抵达战场之后,日军忽然间可以将部队展开,在城外和2师大战。

不仅如此,高品彪似乎还找到了更好的作战办法。

绥化的进攻,日军还在继续,但是每次投入的兵力不多。两个中队,或者多一些,这点兵力对于一个加强旅团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算不得什么。

但对于22团来说,体力、军心都已经抵达最后的极限,每一次的反击都异常的艰难。要不是看到城外的2师已经抵达战场,古敬生和22团的战士拥有了希望,城内的士气将更为低落。

牡丹江军区警备旅抵达绥化,算是彻底将22团从城内解放了出来。

不过奇怪的是,只有不到500人在绥化城内的22团战士却坚决的表示不愿撤离战场。

“首长,古团长到了。”

耳边传来贾宽沟低沉却带磁性的声音,尽管声量不高,但却能听得非常清晰。

“我去迎迎他……”

说着,曾一阳站起来,大步往指挥部外走出。

远远的看到古敬生正在一颗大树边上,似乎有难言的苦楚。但有不好说出口,内心的焦虑让他不自觉的围着大树来来回回的兜着圈子。他是带着团里的数百指战员的殷切希望而来,他也不知道曾一阳已经抵达前线,还以为做主的是警备旅旅长贾宽沟。

两人能够说话的地方不多,按理说他的这个请求贾宽沟应该答应。

但让他意外的是,他在战场上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贾宽沟并没有答应下来。而是说请示总指,看首长什么说。

22团是3纵的部队,贾宽沟也不敢越级指挥。

要是10纵的部队就要办了,而且3纵指挥部在墨尔根一带,他根本联系不上,从心里,贾宽沟是不愿意22团再在战场上战斗。仗打的太惨烈了,撤下阵地的战士,没有一个是轻伤员。

甚至有些重伤员也不愿意撤离阵地,这就让后勤医院非常为难。

总不能让医院搬到阵地上来救护所有的伤员吧!

“怎么,人都来了,还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曾一阳语气中带着赞许,压根就没有因为22团不远撤离战场而生气。似乎这一切他都没有听到一样,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首长……”古敬生想不到见他的是曾一阳,而不是贾宽沟。

“22团是一支英雄部队,是对国家有功的部队,800万根据地老百姓都要感谢你们。而你又是22团的团长,代表全团在战士来和组织谈话,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要求,我在这里给你下个军令状,只要办得到的,我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

古敬生忽然心中苦楚难当,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起来。背着身,用袖子使劲的擦了擦。

心酸,委屈,在狂风暴雨前的不甘心。

曾今让古敬生感觉天都要塌了的绝望,再也不会袭扰他的心头,其实他身上也负伤了,不过伤的不重,一颗弹片从肋骨边上差过,已经包扎过了。这点伤和其他战士们相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你和战士们要相信组织,不会让战士们又流血,又流泪。”曾一阳说完,习惯性的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对于22团来说,这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这一战之后,22团将焕发出一种新的面貌。现在你可以谈谈你的要求,还有22团的损失。”

曾一阳本来不想说这些的,因为政治部刘先河来说更好。

但看见古敬生难受的劲,他内心也有些忍不住。

“首长,在和日军交手之前,团里将一个加强连的部队撤离了绥化。在东富镇组织防御阵地。当时我的想法是一旦绥化受不住,东富镇是鬼子必经之路,所以……”当时古敬生也感觉一个团挡住鬼子一个旅团的进攻不容易,要是绥化受不住,22团在城内全军覆没。鬼子就会长驱直入,从绥化到庆安将一路通畅。

如果在东富镇这个小镇子上建立一个防御阵地,依托事先准备的阵地,阻击鬼子。怎么着也能挡住鬼子两三次进攻,那么小半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也能给增援部队争取一些时间。

原来古敬生手上多了两百多人,所以觉得22团还有一战之力,不想撤离战场?战士们也这么想吗?曾一阳不仅疑问。

22团在绥化城内的城市消耗战中,打的非常聪明。但之后曾一阳要做的可不是城市攻坚战,而是野外歼灭战,战场,战斗方式都将改变,22团还能胜任吗?

可要是强制命令部队撤离战场,对于22团的战士来说,是否太不公平?

毕竟他们请求的这个愿望,对于曾一阳来说很容易实现,只要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实现的事。

曾一阳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你的要求贾宽沟已经告诉我了,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但是……”

古敬生一阵的紧张,曾一阳话语一转,接着说道:“我也不能不体谅战士们的心情,将没有受伤的战士,还能继续战斗的留下来,先撤离阵地,担任战场的预备队。这场战斗不会这么快结束,22团再次上战场的可能性很大。”

“首长……”古敬生有些着急,预备队、不预备队的,都是首长的一句话之间。

“怕我说话不算数?”

古敬生猛的摇头,他怎么敢在曾一阳面前说堂堂的大首长说话不算数:“不是!”

“既然相信我,就回去,安抚好战士们的心情。我保证在战斗最需要的时候,将22团派上去。”曾一阳都这么说了,古敬生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有一个上下之分。

如果曾一阳用一个借口,安抚22团的战士,这事也在情理之中,事后即便22团的战士没有上战场,而调到后方去休息了,团里也没话可说。但阻击了日军27旅团3天,整整3天,只多不少。异常艰难的任务都被完成了,而22团一半多的战士将躺在这片黑土地上,成为绥化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指挥这场一面倒的战斗的指挥员,都会产生一种不甘的心情。

这不是荣誉作祟,也不是要抢夺功劳,而是一种延续。

让长眠在地下的曾今的战友知道,他们还在战斗,还在一切并肩战斗。这是一种悲情,生死与共的悲情。

新京,关东军司令部。

梅津美治郎在居所内接待了到访的饭岛穰,一个参谋长,一个总司令,两人都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在奉天,热河等地,地方皇协军开始争夺权力。

而大量的关东军野战师团被抽调之后,这些区域内能够弹压皇协军的力量已经到最薄弱的时期。

要说投靠日本人的军界汉奸,思维大半还停留在了军阀的层次上。

对于国家,民族,很多人都没有概念,这些人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家产、实力,最关键的还是枪杆子。

当关东军将抗联压制到最薄弱的时期,也就是在36年之后,日本人开始着手解决满洲内部安定。首先开刀的就是皇协军,当时的情形是皇协军是挨宰的牛羊,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

就像是日本人认为的那样,伪军将领们跟对日军也没有归属感。

加上日军已经露出了他们的獠牙,要不是没有机会,或者胆量不够,这些伪军将领早就造反了。

但也不外乎有些将领找到门道的。

有满洲国的幌子显然不够,要是再和南京勾搭上也一般,随着戴笠在蒋介石的一再督促下,军统东北战的建立,也增加了那些伪军将领的选择。在此之前,他们都集体接到了一个不是命令的命令,让他们抓紧机会,扩编部队。

至于是否要给曾一阳找麻烦?

这一点戴笠倒是非常的谨慎,从来不吐口一个字。

其实戴笠心里也很苦,杂牌军可以被中央军收编,也能在华北和八路军之间搞摩擦,但是在东北,国民政府鞭长莫及,而且曾一阳真的不好说话。在华北,从国民政府和日本人手里拿物资的那些杂牌军,还能不要脸的说自己是抗日的!

可在东北的将领,除了被曾一阳承认其抗日的部队,所有的其他军队都被烙上了一个印记。

日寇!

还有就是‘汉奸’!

杀了不仅是为国为民,还是应该放鞭炮,大事宣扬的好事。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二四章这个夜晚不平静

第四二四章这个夜晚不平静

高品彪还不知道对手已经换了。

从一开始的古敬生,之后的贾宽沟、郑兴国,最后换了一个足够重量的人物——曾一阳。

在高品彪的印象中,对手应该很着急才对。从2师没做有兵力上的调整,就扑上27旅团的后方部队,接着又在日军步兵进攻下死战不退,就可见其决心是如何的重大。

但这半天以来,日军四周的压力竟然渐渐的减弱了下去。

这种进攻节奏上的变化,让高品彪准备的后手招数一下子就完全变成了累赘。

“将军,司令部急电。”

参谋长青木平三郎欲言又止的站在一边,黑色的玳瑁眼镜框之后,是一对贼溜溜的小眼珠子。但此时,他的眼神中更多的是那种担忧,对前景的担忧,对27旅团战事的担忧。

日军27旅团原定在3天之内打通绥化这个重要的交通节点,不管是等待从哈尔滨来的援军,还是沿着中东路线,包抄曾一阳前线部队的大后方铁力,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27旅团实力足够强大。

强大到能够强吃一路上任何一个对手,当然这种自信,乃至自大的表现不仅仅从高品彪身上有,喜多诚一身上显得更足。他认定27旅团即便进攻上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但自保不成问题。

高品彪根本就不知道此时他的参谋长已经开始怀疑战争的结果,绥化对曾一阳来说是很重要,但只要有援军,一个师就足以让高品彪放弃东进的计划。一方面,27旅团的后勤保障已经出现了问题,部队无法持续攻击;另一方面,三天的绥化攻城战,27旅团伤亡也很大,兵力上如果无法补充,这仗就打不下去。

现在倒好,跟在27旅团身后的至少是一个师的兵力,而抵达绥化的**增援部队少说也有两个团。

如果对方的兵力还往绥化集结,那么控制绥化已经是妄想。

而打通绥化至鹤岗的铁路线,也无从谈起,甚至连27旅团也将陷入被包围的泥潭之中。

高品彪原先也觉得绥化之战再打下去已经失去了意义,收兵虽然在面子上难看,但也能避免大败的结局。

但司令部的一份电报让他再一次燃起了熊熊的战斗之火。

“青木君,对于旅团来说,现在拥有一个从来都不曾出现的契机,也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机会。”高品彪单手拄着战刀,要不是一条手臂受伤了,一手跨刀,一手粘着一小撮胡须,他就更得意了。

“机会?”青木平三郎诧异的重复道。

“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的补给线马上就要缩短300公里,进攻,进攻,继续进攻……”高品彪宛如一个疯癫的鼓手,似乎完全忘记了战场上的不利情况。

“300公里?”青木平三郎仔细一思量,就大致明白了高品彪兴奋的源头,但是从南满哈东前线抽调部队赶来增援吗?

或许很多日军军官都不清楚10纵司令员的厉害,但是能够凭借两三千人,就能挫败十万日军围攻的周保中,手中握有两万多作战部队,加上数千地方武装力量,他能够放任日军从他的防区大摇大摆的开走,增援北满的作战吗?

“从哈东和哈南地区抽调兵力,这虽然能够解决我们暂时的作战危机,但将军阁下,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司令部的援军抵达吗的?”青木中佐大为扫兴的言论,就像是初冬季节,在高品彪的头顶泼了一盆冷水,透着恓惶的悲凉。

按照27旅团现有的弹药储备,足够2至3天的高强度作战,炮弹的储备仅仅够一天。

高品彪此时不是带着他的旅团在扫荡,而是正面战场的对碰,**的作战部队在技战术上或许弱于27旅团。但兵力上已经超过了日军,加上源源不断的援军抵达战场。

27旅团的压力一直很大,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将跌入万丈深渊。

说起来也奇怪,从松嫩战役发起,也就是嫩江西战场爆发之后,日军内部一直在讲,这是一次机会,一次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契机。

但是结果呢?

机会!青木中佐心中带着鄙夷的情绪,像是要说:“我早就不相信了。”

战争中军队的作战能力,确实是决定战场走向和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可惜的是,松北战役的日军缺少一个优秀统帅的品质。

中国人说的一句古话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喜多诚一在情报作战上已经是被奠定了一定地位的人,但在军事指挥上,他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司令部的作战指挥部署,甚至都出自于关东军作战课的谋划,开战一个多月一来,这份作战部署甚至都没有因为战场变化,而改动过,一直是照搬宣读的情况。

这也就给**军队越打,底气越足。

而日军的中层乃至高层将官中,却越来越失望。

电报仅仅让高品彪高兴了几分钟,那种无着无落的感觉,变得特别的强烈,在一个诱因之下,渐渐的膨胀起来。按理说,渡过一天的作战,高品彪应该高兴,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进攻绥化之前,27旅团留了一个联队的兵力,作为接应部队。

一方面可以保障其后勤,更重要的是,高品彪留下的接应部队,一旦部队需要突围,外围立刻可以给予最有利,最及时的帮助。

但随着关东军总司令部的一份情报,连命令都算不上的电报,发到了27旅团之后,高品彪的心情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地底,纠结的就差把肠子都要绞断一般。

是继续在绥化,让旅团继续很不习惯的阵地战?

还是撤出战场,利用27旅团配置的骑兵部队,外围袭扰?

正在高品彪为此艰难抉择的时候,曾一阳正在最大限度的秘密抽调北线的兵力,另外将最后一支预备部队,加上一个炮团往绥化转移。

黑夜,正是行军最理想的时候。

这天夜里,双方都非常默契的没有准备发动夜袭战的意思,这种默契,在绥化战役打响之后,就从来没有发生过。

是夜,曾一阳背着手从镇子里兜了一个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