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贾樟柯传记: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同学就去工作,各行各业都有。还有些不读书又找不到工作的,就变成流氓。虽然还是那么小的孩子,但我一下子感到命运的转变。当时隐约感觉,人其实是很不一样的。那是我开始对人有兴趣,因为看到了不同的人生”。②∨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贾樟柯最早的电影记忆是《平原游击队》,里面李向阳手执双枪、骑着马冲过村庄的情景。但印象最深,且对他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是香港的商业电影。

    据他回忆:

    整整六年都看这种电影,后来我跟余力为聊天,我说我比你看过的港产片多多了,他根本不知道还有那些港产片。关于“少林寺”不下一百部,关于“吕四娘”不下一百部,关于“马永贞”不下一百部。六年的录像馆生涯很难说哪部电影特别喜欢,因为完全是处于一种生理性的观赏,正好配合青春期的躁动,也伴随了港产电影发展的过程。①

    那时正值青春期,自由不羁的贾樟柯,特别爱看电影,几乎每天都逃学,泡在混杂着烟草味道和脚臭气息的录像厅里,跟着周润发咬着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江湖,像电影里一样拉帮结派、寻仇、报恩。

    那时汾阳县城非常小,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贾樟柯他们都要骑自行车经过长途汽车站。只要看到长途汽车站有南方打扮的人,一般是江浙一带的,如温州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山西还没有流行男人爆炸的那种卷发,南方人是那样打扮,拎一个黑皮箱,从车站里面出来,一看就知道有新片子来了。他们有地下的交易渠道,他想应该是走私进来的,黑箱子里面装着各式录像带。到了晚上去录像馆的时候,果然就看到了新片子,这样的状态基本上从初一延续到高三,整整持续了6年。这时,贾樟柯最喜欢看武打片、黑帮片,并记住了一个名字——吴宇森,“只要有他的名字,电影就好看!那是我少年时代的巨大烙印”。②

    看完这些录像片,不期然地受到影响,对此,贾樟柯记忆犹新:“我们都是不良港产录像片的‘受害者’。当时,我一看就非常激动,比如说看了吴宇森以前的《英雄本色》,也有胡金铨的、张彻的电影,到后来徐克的电影也都看过,特别完整。只要看到非常激动的电影,一出录像馆在马路上就找同龄人,肩膀一撞,非要打架。那个时候也是武术热,很多男孩子跟我一样都拜师学艺,我学了一年武术,那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学一身武艺,总幻想能够飞檐走壁。但是武术是需要从扎马步、踢腿开始练起的,练了快一年就烦了,说怎么还没有武艺啊?!就不练了,想起来挺荒诞。”①
第一章 少不更事(6)
    贾樟柯的家乡汾阳是一个崇尚武术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练杨氏太极拳和形意拳,武术与行侠仗义也自然成了男孩子们的浪漫梦想。在《少林寺》风靡一时的年代,贾樟柯也会练两下子。他说:“当时那个电影我也是看了七八回。我们班上还有同学都理了光头,几个小孩坐车到了太原,打算去河南少林寺。”

    情况就是这样,他们有时看完录像就找茬打架,不管打赢打不赢都打。没有任何的理由、原因,看了以后就是热血沸腾,那里面暴力的因子比较活跃。后来他在《站台》里拍过一个情节,两个小伙子从录像馆出来了,两人碰面一对眼,这人说,你为什么看我?那个人就说,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这人说,因为我看你觉得你长得不好看。于是,两个人就打起来了。这是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战斗故事……贾樟柯下面的对话,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形。┅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打过很多架,各种战役。”

    “打架时你的角色是什么?”

    “打群架时,给大孩子捡石头。”

    江湖上讲义气,当然要结拜,贾樟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共结拜过三次,磕头烧香,很传统的样子。贾樟柯在里面排行老二。“这个角色很有意思,说了不算,但老大说了什么还得去干”。后来被老师发现了,起因是老八家里晾咸菜,弟兄们一人拿了一块,老师见了很奇怪:为什么这几个捣蛋的家伙同时在啃明显同一种特征的咸菜,而别的同学没有?问学生,学生说“他们是弟兄”。于是一天上课,老师没有讲课,而是突然叫道:老大、老二起来!弟兄集团就此破获。

    贾樟柯有个同学家是在邮局前面摆书摊的,在假期当中,贾樟柯经常帮同学去看摊,摊上有什么看什么,《武林》、《收获》、《山西青年》,还有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的书,都是在邮局前面的书摊上看的。其中有一本讲德国表现主义的小册子,贾樟柯看了数遍。

    从这里起步,贾樟柯通过大量地阅读,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著名作家路遥的《人生》,贾樟柯也是在那时候读到的。《人生》是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后来《人生》重版时,贾樟柯郑重地写下如下推荐语:

    30年阅读史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据贾樟柯忆述,当时,当他读到路遥的小说《人生》时,对其中涉及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户口问题,很有感触。因为中国人被分成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这两者不互相流动,之间的独木桥只有高考。贾樟柯那时还是个孩子,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公平,但读了那个小说后,就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这些城市户口的孩子整天贪玩,但班上那些农村来的孩子,为什么每天吃着干窝头配红薯片,一直晚自习到十一二点,因为他们要改变命运”。所以他十分感谢阅读,它不仅使他有了阅读的愉悦,更锻炼了思考能力,并开始怀疑。这些就为贾樟柯以后拍片,从社会角度出发关照个人的生存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 少不更事(7)
    与此同时,贾樟柯上高中的时候爱上了写诗,还组织过一个诗社。当时他们班级里有十来个人都喜欢写诗,然后上课就会交流。可是任课老师认为他们破坏课堂纪律,就把他们都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结果反而成了贾樟柯他们一干人的天地。后来就发展到借了油印机,自己印诗集,一共出过两本,一本叫《夏日的期待》,还有一本叫《冬天的谎言》,基本都是情诗。

    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贾樟柯跟同学鬼使神差地爬上了县教育局的楼顶,本来想看看县城的全貌,但捡到了一本书——《朦胧诗选》。翻开雨水泡过的纸张,他在天空下高声读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县城依旧热闹繁华,苍生忙碌,没有半个人回应。他又读到: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还会一错再错。

    这天夜里停电,烛光中贾樟柯拿出一支铅笔,撕一张草纸,开始写自己的心事……

    后来,贾樟柯又迷上了霹雳舞,他在县电影院里看了美国版《霹雳舞》不下八遍,他觉得那比台湾的《霹雳情》跳得好多了。他从电影院出来,开始模仿黑人的动作。

    因为跳霹雳舞就要有跳舞的打扮,贾樟柯第二天诓骗妈妈,拿走20块钱,到西门外坐长途汽车第一次离家远行,一路到了省会太原,流连在各种商场,寻找一双电影里的匡威球鞋,一边是黑色,一边红色的那种,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给它命名“阴阳霹雳鞋”。还有要有宽的灯芯绒裤子,就叫大档裤。上面要穿牛仔服,“当时觉得它代表年轻,代表反叛,很硬汉的感觉”。

    很难想象,贾樟柯也曾是长发披肩,“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开始流行齐秦,我就开始留长头发”。在贾樟柯的印象中,80年代到90年代过渡的时候,社会十分宽容,“当时家长觉得好笑,老师就是上课时讽刺你几句。那时候就是少年的一种崇拜,桀骜不驯。最主要的是,留长头发跳霹雳舞很酷”。①

    ■5。心智开化得特别晚

    贾樟柯曾经说自己“心智开化得特别晚”,据他追述:“就这样我长到了十七八岁。说老实话,我的青春期过得特别混乱,简直就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很多东西我自己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理清,总之充满了躁动。我当时还走过穴——在一个‘歌舞团’里跳霹雳舞,你信不信?别看我现在这么胖……”②

    这一年,贾樟柯起艺名“阿伟”先生,夏天跟着一些走穴的人演出,过黄河去了榆林。他说:“后来我们县有个文工团,他们在本地支撑不下去了,冒充‘东北虎摇滚乐团’去走穴,打旗号说演员都有东北的、深圳的、广州的,其实都是汾阳的。我当时跳霹雳舞还算比较好,正好是假期,他们带我一起去玩,走了有一个多月,就在山西这些中小城市演出,这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历,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跟着一个这样流浪的团队出去挣口饭吃吧,所以我下部电影就是拍这种东西。”①

    可以说,作为著名电影导演的贾樟柯,在21岁前居然还不知道电影艺术是怎么一回事。

    贾樟柯与他同时代的好多年轻人一样,一开始确实是在混混沌沌地混日子,当时有种命名叫“迷惘的一代”。他回忆说:“我确实觉得自己成长得比较晚,心智开化得特别迟。一般人十七八岁就确定了自己的理想,而我二十一岁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②他上学时,就学会了抽烟,在学校里像梦游一样,一出学校就生龙活虎,打架斗殴、无事生非,什么都来。
第一章 少不更事(8)
    “你不知道,之前我有多反叛,我经常是出去一星期,我爸都不知道我在哪。我今天住这个同学家,明天住那个同学家,后天突然就几个同学坐长途汽车去找另外一个同学了。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我父亲怎么能说服我。”③回首往事,贾樟柯坦言道。

    此时迷惘的他,不知道希望在哪里,脚下的路在哪里。有一次贾樟柯在一部电影的花絮中接受采访,他说,他在荒败的小县城混时,有很多机会沦落,变成坏孩子,毁了自己。这是诚实的自白。所以他十分内省:“最关键的是,那个时候我没有理想。我从小没有什么理想,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特别是在自己的职业设计上,我只是想找个饭碗有一口饭吃就行。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自己就开始有了一个方向,就是当导演挺好、拍电影挺好,是电影让我选择了一个职业,也打开了一个窗户。”①应该感谢电影,是电影拯救了一个不良少年。

    贾樟柯中学毕业以后,没有考上大学,因为他不想读书了,想去找个工作。那时候县城里的孩子有两个出路,一个是当兵,当兵的可以出去看一看,贾樟柯的很多同学去秦皇岛当兵,退役后找个工作,也就是所谓锻炼了一下。然后,该结婚的结婚,该有小孩就有小孩,就这么过下去。还有一条路是上大学,可是贾樟柯觉得没有必要去上大学,又因为身体条件,他讨厌当兵。

    贾樟柯记得:“那时候也有一些新的机会,比如建行突然要扩招,我母亲在的糖烟酒公司也有一个机会。我就跟我父亲说,我想找个工作干,不想读书了。现在回想起来,不能说我父亲救了我,但是他改变了我,他让我干了一件我特别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读书。我得感谢他,当时太危险了,如果当时我没有读书,生活就完全改变了,也没有了后来的这么多事情。”②一直到后来,贾樟柯特别感念自己的父亲,认为父亲是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帮助的人,“因为他逼着我去考大学,如果没有他逼着我去,我可能不会拍电影,可能不会找到生活里面最喜欢的东西,我的生命也不会有奇迹。他逼着我,你一定要考。当时我就很痛恨他,我的朋友那时候都在混,我觉得应该和他们一样,在县城里面找一份工作。那个时候真的不想读书,但是我的父亲是非常明智的,他和我长谈过一次,他说一个人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对我来说,这个决定很重要”。

    不过,贾樟柯当时回答:“我学习不好怎么能考上大学,补五年也不行,我们那儿有个胖子补了八年也没有考上。”

    贾联凯则说:“要不你去学美术吧。”①

    因为考美术院校文化课的要求低,特别是不考数学,贾樟柯的数学就没及格过。他父亲之所以想让他学美术,是因为汾阳县里面有个画画的传统。很多孩子报了美术院校就考走了,所以,家长就看到了一条路,考美术也可以念大学。

    贾樟柯觉得也挺好的,当时心中就窃喜,因为他知道学画画,就必须去太原,汾阳学不了,那些适合美术考试、美术教育的培训班都在太原,就可以离开家了。因为在贾樟柯内心深处,早有自己的想法,“那时候有一点我是明确的:那就是要走出去,想要离开那块土地——我不想过那种每天八小时上下班的日子,觉得那样简直太无聊了!我想去找一个自由的职业,做一个没有人管束的人”。②

    贾联凯就说,你去山西大学美术系培训班吧,这样你考山大就可以了。贾樟柯听了父亲这么讲,就答应去学。到了第二年,1991年的九十月份的时候,贾樟柯就去了太原。
╋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第二章 银海学舟(1)
    辑封语:

    第六代导演

    似乎更乐于去关注

    个体命运的沉浮,而贾樟柯更是

    始终坚持着

    这样的影像诉求,也许这是大家

    喜欢他的根本原因。

    ■1。强烈的焦虑症

    离开了家乡的贾樟柯,也远离了汾阳小县城的生活,贾樟柯说道:“临走的时候藏好了记忆,把青春锁进去,发誓与它再不相会,让它生锈。离家那天大自然花红柳绿,但我轻声说:再见,青春!”

    在太原,贾樟柯上的是山西大学的美术考前班,借住在农民的房里。期间,他看到了许多画册,梵高的,安格尔的,塞尚的。除了画画,他还写诗、写小说,他一直在找最适合他表达“心事”的方式。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学好美术设计,自己开办广告公司搞平面设计。

    “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觉得这个行业不错,来钱快,自己想在这一行里混,可又什么都不懂,只好赶紧去现学。其实,我当时最入迷的实际上是写作,算是个文学青年吧。”贾樟柯这样回顾道。其实文学就是他的“最爱”:贾樟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山西青年》就登过他的一篇散文,是写晋祠的。到了十六七岁,开始写小说。在离开山西的时候已经在《山西文学》上发表了小说,当时还挺受山西作协的看重,找去谈话。他们介绍说马上就要办文学院了,“你来吧,给你发工资,你就在这里写小说好了”。①当时贾樟柯在山西那个地方也已经算是崭露头角了。

    这时贾樟柯已经21岁了,他的故乡和他的同学在不知不觉当中,都发生了命运的转变。有特别好的朋友入狱了,他为了很小的事情打架。也有一个同学,喝酒喝太多去世了。贾樟柯突然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快速、纷乱地变化。

    所有这些,都给处在青春躁动期的贾樟柯,产生了影响,他想讲故事,想把内心积压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到太原学画的时候,白天画画,晚上就写小说。

    此时,个人的成长过程里,内心表达的愿望,和对将来的担忧一直交织在一起,贾樟柯对那种焦虑感的反应是非常强的。那种情形,贾樟柯一直记得,“晚上我在那儿写小说,写完睡觉的时候又特别后悔,说我在干嘛,同学去画素描去了,可我一晚上就顾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