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望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植根于东方哲学、生态学和美学。

城市宅院都有墙,不能无限扩大,土地一直珍贵。中国式的园林景观文化可能与此有关,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的原始状态,庭院中也尽可能地有一种置身于自然的感觉。正像《老子》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互为感应,互为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西洋草坪花园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城市宅院美化的宗旨上是模山范水,示其自然率真,而摒弃人工的划一整齐。在具体手法上则采用凿池、筑山、引水、叠石这几样手法。亭台楼阁,也多有文化意蕴与建筑特色,有一种亲和力。

这些造园手法大抵在东晋时就已经常见。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曲水流觞”。夏日天气酷热,引郊外山泉或溪流入园,可使人有清冽之感,减少暑气,同时也增添许多风情。宋以后的中国园林,尤其是南方的园林,筑山叠石多采用具有“漏、透、瘦”特点的太湖石,透出诗意、禅意和画意,耐人细细玩味。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沉淀非常深厚。宋代诗人苏舜钦在苏州建沧浪亭,并留下了“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这大抵是最早的“城市园林”吧。元代维则在《狮子林即景》一诗中有“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的描述。明代文征明在《拙政园图咏》中写首:“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城市”。

西式广场草坪少有灌木树木,不仅大面积草坪的维护不易,耗水量大,而且生物量也比不上乔、林、灌、草组合的中式园林,净化空气的功能差。冬天,北方城市中草坪一片枯败。前些年,申奥检查团来京前,长安街等主要街道两侧枯黄衰败的草坪一夜之间突然变得绿油油,引起了国际有关组织和人士对“作假”的怀疑。后来解释说,喷洒的是一种带色的“肥料”,不是特意为了染色。现在,各地都在“打造”适宜居住城市,房地产商打出“山水豪宅”、“亲水家园”、“罗马广场”、“巴黎俊景”之类,这些都只是“卖点”而已。哪一处真有城市山林的感觉?

空间大小,占地面积多少,并不是评价生态环境的标准。相对于西式草坪花园,中式园林占地较小,但布局自由,景象丰饶。自然生态与精神文化生态浑然天成。山石泉池,水木明瑟,曲径通幽,楼台亭阁,闲轩静室,人文气息浓郁。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其实占地并不多。如承德避暑山庄,全园面积不过是5平方公里。更不多说过去的私家花园之类了。壶中天地,更是要求在有限中见无限。

我到古镇同里,占地仅七八亩小小的退思园中,转上几个小时,还觉得没有看完,尚未尽兴。当地一些老人,在水榭里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现在的西式大广场,一眼望得到边,市民们“玩得住”么?

我是不太相信蜂踊而至的一些系花领带的专家,所谓研究与寄生学术,只是在东方文化文明“废墟”上进行并不高明的清算:

——什么“从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比较看。在西方,最辉煌、艺术成就最高的建筑是教堂和庙宇,而中国,最辉煌、艺术成就最高的建筑却是皇宫和皇陵。耐人寻味的是,世界上凡是供人享受的皇家建筑远远超过供神使用的宗教建筑的国家,后来都衰落了”。

——什么“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国度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还有什么反思“墙”文化,中国人“眼界越来越小,以致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什么中国建筑风格“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的石构建筑,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中国木结构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等等。

更为离谱的是,专家得出中国从明代以来的落后,竟然是由于文化落后的原因,特别是与中国人的居住建筑的“落后”有关。——在这些专家们看来,中国人只要住进洋楼,就能放眼世界,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了。

我早学会了沉默,可有时又不能不说。无术的学术和虚伪的文章,理论的荒谬简直不值一提。“博导”唾沫横飞的演讲,听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不舒服。

正是由于“专家们”的合力清扫铲除,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和精神,更难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延续下来。像“园外有园,园中有宅;宅外有园,宅中又有园”的包容性群体格局,在今天房地产开发中还能见到么?

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序中写道:“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等地,甚至远播欧洲。……18世纪中叶,欧洲人开始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存在一种与当时风行欧陆的整观式园林全然不同的中国造园艺术,犹如空谷足音在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开始了欧洲人研究中国园林、仿建中国园林的风气。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曾经游历中国,归国后根据他的见闻著书立说,宣扬中国园林,修建中国园林,逐渐形成造园新风,又从英伦三岛传播到欧陆,时兴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的宫廷、府邸。”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古典园林饮誉世界,蜚声全球。当园林在当代中国衰落时,但东方园林却不断“走向”世界。

1980年,以苏州的网师园殿春簃庭园为范本,在纽约的著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成了风格疏朗淡雅的“明轩”——这实际是中国园林的整体“出国”。

1983年,以岭南园林为主要范本的“芳华园”,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艺展中荣获联合大会金质奖,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

1986年,温哥华建成“逸园”,获国际城市协会特别成就奖。

199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建成了“锦绣中华—苏州苑”。

此外,还有以北京北海静心斋为范本在英国建成的“燕秀园”;在荷兰建成的“名胜宫”;2000年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建成的苏兰园。……

观念在变,美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心理很复杂,越熟悉的东西也往往越不珍惜。中式园林在许多城市建设中,已悉数被抛弃了。

六、谁来补上美学这一课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题目《城市建设需要补上美学这一课》。

问题是,谁来当老师?给谁上课?让书记、市长和房地产商来做学生么?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这也不是一日之功。

短短几十年,从工业化到现代化,当代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压缩了的过程。变化大、速度快。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尚不清晰,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承上的盲目和错位。实践和理论上存在混乱甚至矛盾也就不奇怪了。如果顺畅,一个人只需十几年甚至几年,就可从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技术人员,“提拔”到省地县各级领导岗位上。职务升迁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和后备领导干部只进党校和行政学院。很少有再有系统学习的机会。如果仅仅是管理,也许不需要太多的历史文化建筑规划的专门学问。但在城市大发展、大扩张的时代,决策者相关的知识不够,科学文化缺失,甚至心理上的准备不足,后果十分明显。

三五年可以打造出政绩,但绝对打造不出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把城镇化简单地理解为通过行政和市场经济的手段,把城市“做大做强”。用城市的变化来美化自己政绩的脸面——于是宽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成了城市“名片”。没有钱,在“经营城市”、“资源变成资本”、“滚动发展”的口号下,集中精力通过拆迁,征用拍卖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以筹集资金。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着力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形象工程上下功夫——与此相配套的还有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劳民伤财得所谓“节庆活动”、“亮丽工程”、“夜景工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北部湾畔。看到一个常住人口连流动人口只有5万人的小城市,修建了足可容纳10万人的空荡荡的大广场、大喷泉。陪同的一位当地同志说,还有更“搞笑”——他把这两个字说得很幽默——我们这座城市三面临海,有称金沙滩的海滨浴场,市里面的领导还要在市内建一个人造沙滩。城市位于海流的出海口,海湾和河口潮水的冲刷,形成了一个深槽,港口泊位就在深槽边分布排列。市里先是填了几千亩海滩,又在河口边花几百万元堆沙建了个200米长的人造海滩作海滨浴场。他们在上游倒沙铺沙,我们就在下游的港口挖沙。海滩是自然形成的,是水文、湾流和海岸地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那是你能用人工堆出来的?沙倒下去,就冲走了,我们这里是半日潮,一日两次,还有雨季洪水下来,岸边的沙全没了。现在这个“人造沙滩”就扔在那里了,因为流急,游泳还死了40多个人。此外,由于填海造成湾内面积缩小,过去不淤的港口,现在淤积明显加快。

我问,还有“搞笑”的吗?

他说,几任主要领导一上任,都跟被称为王府井的大街“过不去”、对着干。道旁种花换成种草,种草又换成种树,种树又换成种花。还有,街灯也换了好几次。

在中部的一个贫困县,当地同志告诉我,老百姓有一个说法,叫做“城里像欧洲,城外像非洲”。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令上级刮目相看的政绩,便在全县搞“大灯光工程”,不但县城主要街道,还要求乡镇政府所在地也“一律亮起来”。山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一到晚上行人不多。每晚的电费要上千元电费点,一些地方感到负担不起。那天,当地领导带我去看他的一个政绩,即在县城的河边修了一个西式的文化广场。广场很大,几何型的草坪整整齐齐。走着走着,天忽然下起雨来,雨点大而密,大家无处躲藏,都狂奔起来。

笔者一次到西南某市,看到城市中开发了一半的东方广场长满杂草,荒草间到处是车轮的辙印,成了一些人的“免费练车场”。问工程为何停了下来?当地的一个同志先怪异地一笑,然后吞吞吐吐披露,说这工程是原市委书记定下来的。当时省委书记来考察时,市领导陪他参观,作了汇报,得到了省委书记的肯定。省委书记当场答应建好后再来我们市。可只过去了一年,省委书记就调动了。今年市委书记也调离了,这项工程还留下不少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像土地征用,工程款等等。这个烂摊子,现任的也不想收拾。

建设部的官员2004年9月25日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其实这个估计还是相当保守的。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个5万人口的城市,却要修建能容纳6万人口大广场的笑话。新华社报道过安徽某县级市建了个占地几百亩的文化广场,附近农民把“文化广场”当成了晒谷场。

2006年初,我又一次来到了苏州。

那天夜里,桨声灯影,在航船上看古城的夜景。苏州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被破坏过一次,但在后来的工业化和城建中,旧城被保留下来了,没有再遭破坏,近年不断对古城风貌进行了修复,每年吸引几千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为了确保其闻名天下的园林和余下小街小巷不被毁掉,新区规划在古城之外。新与旧相交辉映,使苏州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高、大、洋——造价达30亿元的国家大剧院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有人算了笔帐,如果均摊到每一座位,要近70万元,每天空调电费要10万元。国家大剧院工程的一个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剧院是“国家标志性工程”,“它的水平和法国的巴士底歌剧院、日本的新国立剧院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比它们更先进些”。“如果说歌剧院是世界最先进的之一,戏剧场就是世界最先进的了”,要体现人民性,“为人民服务”。记者问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位负责人说,一是政府补贴,体现公益性,必须有政府补贴;二是大制作演出一定要有赞助;三是建立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由企业、政府、个人捐助;四是演出模式两条腿走路。

——这就是说,国家投巨资建了它,还得不断花钱养着它,才能存活。≮我们备用网址:≯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许多艺术院团经历着改革的阵痛,处境艰难。城市中原有的电影院、剧院,传统观众减少后,有的关门有的开展多种经营,数量锐减。一些地方剧团改制后,成为草台班,为了生活,不断地赶场,演员们一年要演300多场戏,基本的演出条件都难以保证。

脱离实际地片面强调“跨越式发展”,争当一流,内在的冲动难以遏止!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对中国城市设计者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期行为,急于求成,造成了的不少失误,有些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看清全貌。

后望书——5

西北:缺水背后的真实

内陆河的断流萎缩,水量的锐减。

下游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也许没有人告诉过你,西北是人均水资源量丰富的地区。

河西走廊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4倍。

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一个个耗资巨大的引水工程建成。

西北缺水与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什么?

是谁把唐玉门关没入了水底?

一、河西走廊的河

西出兰州,过黄河,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派风光。

亘古如斯。壮阔悲凉、夺人心魄的风景,就是雪峰、河流、村镇和戈壁滩的组合。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地处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这里古代是连接中原和西域、中亚的重要通道。“走廊”因而得名。

河西走廊有自己的河,属内陆河。

河流一律发源于祁连山,发源于冰峰雪线,由南向北或西北。最后汇成并止于沙漠中的湖泊。

我曾深入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区。潺潺的小溪蜿蜒于高山草甸,注入明镜似的湖泊。在山中,水流很快积蓄起了足够的能量,水一旦叫了河,就会显示出一种生命的意义。冲出峡谷时的欣喜与狂欢,流过草滩绿洲时的优雅与雍容,冲向沙海时的无畏与勇敢,都是你无法忘记的。

河流渐行渐远,步履慢慢变得沉重,一条条内陆河最终都消失在戈壁大漠深处——往往,在尾闾还凝聚成湖泊或湿地。无论长度可与辽河、海河、黑河、疏勒河、钱塘江相比,还是不知名的小小的季节河,西北每一条河流都似乎走得匆忙、走得太急促!

世代更替,江山位移,流水无意,绿洲常新!

如果认为河西走廊是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那就大错特错了。

20多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过西北,走进祁连山与天山上的林区。从涧水急湍滚涌的峡谷,直至沙海中干涸的河道——我们毕竟成熟了,人云亦云不是我的性格。

国情是什么?区情是什么?

专家们可以随意评说,地方政府和部门筛选的各种数据都是有选择的,着眼于某种具体的目的。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宣传资源丰富是一种算法,强调部门工作重要性时又用另一组数据。

不幸,急功近利被裹上了各种色彩的包装,还冠以“科学”之名。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资源观——抛开各种概念不谈,中国人为什么“退化”到连“地大物博”都不敢说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大么?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矿产、森林、水资源难道不丰富么?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但分布很不均衡。中国的南方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较多,而北方较少。”——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都在喊缺水。中国的水到哪里去了?

世界银行未论及中国西北的水资源。

要讲清楚其实只需抽一支烟的功夫。

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与人口是几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两个组合,都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说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量为1635亿立方米。如采取国土面积与水资源量组合方式,西北广袤的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6%左右,水资源自然是非常紧缺的了。

“人均”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中各个指数的特征。如果离开了人,遑论土地面积与水资源,就像讨论荒芜的月球与火星表面一样,将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是“深度忧患”的基数,我们还是按照专家们常用的“人均”这个算法罢。

数字虽然比较枯燥,却是不可缺少的。

没有人告诉你这个事实——我国内陆河区平均每公顷水量2。2万立方米,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3倍;人均水量629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2。4倍。(全国政协淡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气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