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如果刨去李治和李恪的斗争,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做为中书省的中书令,专门做策划的宰相来讲,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无可厚非!

    但是,他的这个提议,毫无疑问是救了李恪一命,而且限定了时间和范围,只要庆州办成了水车的事,李恪的任务就算完成,就可以回京,而且庆州的事情肯定能办成,因为王平安在那里呢,要是办不成,王平安就得吃挂落,顺带着就会连累到李治,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两派人,谁也不敢动谁,只能玩命地把事情办好!

    李恪心存感激地看向马周,这么多重臣,只有这个人敢为自己仗义执言,而且这人还是王平安名义上的恩师,真是意料不到,这种时刻帮自己的竟然是他!

    长孙无忌气息粗重,却无法反驳,他当然听得出马周的建议很好,如果再反对,那就是顾国家于不顾了!

    李世民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并不问其他大臣的意思,手轻轻挥了挥,道:“就依马爱卿所言。忠臣,拟旨吧!”

    儿子再怎么乱斗,终究还是儿子,他已没了两个儿子了,不想再没第三个。vZ

    免费小说网( )

第六百五十九章一起去庆州

    李世民一发话,他身后侍立着的史忠臣立即答应一声,叫人拿纸笔,他亲自写圣旨。史忠臣文采不咋地,可这种大事,他不可能让别的小宦官写的,就算字写的比他漂亮一百倍也不成。

    可史忠臣一亲自动笔,写圣旨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又要想词儿,又怕写出错别字来,圣旨上要是出现错别字,那可太难看了。

    趁着这一小会儿的功夫,长孙无忌紧着冲李治使眼色,他自己是不好再说什么的,马周是宰相,他也是宰相,宰相对宰相,有些话很难说得出口,马周心思缜密,也没有留下破绽,他没法去反驳。

    可李治就不同了,只要他这时候说话,说他多么多么的支持这件事,所以想亲自挑选去庆州的官员,那不就得了。派出听他话的官员去庆州,就算是水车普及得再好,李恪也休想能回到长安来,只要官员们不停地说,现在还离不开李恪,还得让他指导,自己没学明白啥的,拖也拖死了李恪。

    李恪还想在一两年之内回长安来?做他的白日梦去吧!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个时候要是再不使手段,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打狼不死,必有后患!

    长孙无忌的眼色,是眼睛向皇帝那里瞥,瞥了几下,又向李恪瞥。那意思是,和皇上说话呀,别愣着了,赶紧把李恪整死算了,这次的陷阱都挖得这么深了,你要是再不利用好,可没下次了,你当李恪以后还能再上当吗?

    可眼色这玩意,玩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要是灵犀不够,那这一点就不通了!李治看到长孙无忌的眼色了,却理解错了!又指父皇,又指李恪的,是不是要和我李恪一起去啊,去监督他?

    看舅舅的表情如此的焦急,李治慌了神儿,他听长孙无忌的话都习惯了,舅舅让他干嘛他就干嘛。赶紧上前一步,李治大声道:“父皇,儿臣想,普及水车的事,事关重大,关系到我大唐亿万子民的生活……”

    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稍稍松了口气,治儿这孩子不错,他明白我的意思了。对,就应该这样,把挑选官员的权力抓到手里,不能放权给李恪,你舅舅我就管着吏部呢,只要你把权力抢过来,我替你挑官员,保准整死李恪这个小兔崽子……

    谁知,李治下一句不是要权力,而是出义务,他道:“所以儿臣想,不如儿臣和三哥一起庆州吧,把这件事办好!”

    大臣们一听,下巴差点集体掉下来!太子殿下,你还真顾兄弟之情啊,这种倒霉事儿都要陪着他去,你不怕惹麻烦上身么?你要是跟着李恪去了,他办不好事情,可全会往你头上推的……放心好了,他一定会推的,你躲都躲不掉,反正他都是破罐子了,他不怕摔,可你怕呀!李恪会竭尽全力地向庆州百姓证明,你是个多没用的太子,而庆州百姓知道了这点……你怕天下的百姓不会知道么,你能瞒得住么你?

    长孙无忌眼睛是横着长的,可听了李治的话,两只眼睛差点儿就竖起来,我说大外甥,你是想整李恪,还是想让他整你啊!

    李恪则心想:“还有这好事儿呢,这……这里面不会又有阴谋吧?”

    在别人眼里,李治说的话,简直是愚蠢之极,完全是不经大脑说出来的,要有多二,就有多二!

    可听在李世民的耳中,却是老怀大慰,治儿这孩子还是很仁善的,就算是在打击对手的时候,也终是记起了这个对手,是他的亲兄弟啊,他到底还是念及到了兄弟之情!

    李治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就跳了出来,大声道:“不妥,太子所言差矣。皇上,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不可轻易离京,且不说京中如果了出现什么变故……”

    这话可不能乱说,京中有什么变故,在咒皇帝死吗?

    他赶紧又道:“如果太子在外面遭遇不测,岂不是动摇了国家的根本,我大唐已然没了一位太子,可不能再没第二个啦!皇上,国家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长孙无忌都快老泪纵横了,可千万不能让太子离京啊,鞭长莫及,不好控制啦!

    李治傻了,刚才那个眼色……不是让我也一起去啊?那干嘛瞥来瞥去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治儿久居长安,没有四处走走,不知我大唐天下到底如何。窝在宫里,读书再多,也不及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有些事情,书本上可是学不到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而这种经历会直接影响他对世事的看法。李世民当太子的时候,便是纵横天下,行军打仗,巡视中原,他都做过,所以他并不把太子离京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相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让大唐这条船长久地行驶下去,总得了解一下水的特点吧,要不然如何掌舵?

    李世民不理会长孙无忌的“忠心劝阻”,很高兴地对李治道:“治儿,你是个好太子,比你的大哥强啊!你愿意去了解民间疾苦,看看百姓们的生活,父皇真是为你高兴,走万里路,听万家言,这才是为政者应该做的!”

    李治这回是骑虎难下,糟糕,难不成真的要去庆州?听王平安说,那里穷得直掉渣儿!可父皇听自己要去民间,竟是这么个高兴法儿,要是他这时说不去,那岂不是找不痛快!

    李治赶紧装出一副很愿意去的样子,道:“多谢父皇应允,儿臣早就想去民间走走了,这回陪着三哥一起去庆州,正好了解一下百姓们的生活,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

    事情已然无法挽回,长孙无忌不再做无谓的挣扎,他又道:“太子离京,如果时间太长不好,以老臣的意思,不如等他去庆州看了那里正在修的水渠后,再带回一架实物水车,也就可以了。如果想了解民情,在回来的路上可以多走几个州,这样更为妥当。”

    太子离京,终究不是小事';最快,大臣们不能再沉默下去,一起都道:“无忌公所言极是,太子游历天下,不宜过久,如果以后有需要,再出京便是,这次是头一回,速去速回更为妥当!”

    李世民想了想,也对,总不能让治儿离开自己太久,游历天下是好事,但游的时间太久,容易淹着,呛着水就不好了!他点头道:“就依诸位爱卿所言。无忌,你给安排一下路线,尽量让治儿多走几个州,为了不耽误时间,误了恪儿的差事,游历的州郡,尽量安排在回程的路上。”

    长孙无忌这才算是松了口气,只要李治不在庆州待得时间太久,李恪就没机会整他,至于路程,自己完全可以安排得好,就当野游吧,让李治出去透透气,散散心!

    决定好了这件事,李世民摆手让大臣们退下,他留下了两个儿子,让儿子们陪他用膳,马上就要走了,说实话他这个当父亲的还真有点舍不得。

    用膳之后,李恪出宫回王府,而李治则回了东宫。

    李恪倒是没啥,虽然自己倒霉上当,被派去庆州受苦,可偏偏李治抽疯,竟想陪着自己一起去,这回好了,一旦离京,自己就想办法整治他,还有等到了庆州,再好好整治一下王平安。王平安这个混蛋,缺德带冒烟儿,竟然想出这么个损招来,不好好收拾他一顿,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自己!

    可李治就难过了,他一回到东宫,见长孙无忌竟然等在这里,而毫不意外地,舅舅大人对着他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通臭训,怪他多事,吃饱了撑的,和李恪一同去庆州干嘛,不给李恪机会,难不成他憋得慌吗?

    李治很委屈地道:“要说这事,还得怪舅舅不好,要不是你使眼色,外甥也不能出去说话啊,结果还说错了!”

    长孙无忌坐在椅子上,气得直哼哼,道:“事已至此,多说无宜。我要你牢记一点,离京之后,能不见李恪就不要见他,你两人分开赶路,只要你不召见他,他是不能见到你的。”

    李治道:“这个外甥是知道的,外甥并不怎么喜欢看到他。”

    “可一路上,他却会很喜欢见到你,能不见他,就尽量不见。”长孙无忌又道:“还有,饮食方面要多加小心,只要是入口的东西,都要先让侍从们去尝尝,你不要直接就食用,不管李恪给你吃什么,用什么,统统不要,就算推不掉,也都封存起来,不能使用,明白吧?”

    李治脸色难看,道:“吴王终是我的兄长,他还不至于吧?”

    “不至于,你说不至于?”长孙无忌几乎是怒吼了,他叫道:“你怎么能认为他不至于?”

    李治忙道:“至于,至于,舅舅说至于,那就是至于!”他平常就怕长孙无忌,现在见舅舅怒火万丈,更加害怕。

    长孙无忌道:“为了皇权帝位,父兄可弑,妻儿可杀,莫说别的朝代,就算是咱们大唐,你又不是没见识过,还有前朝,不也一样么。所以,在去庆州的路上,你一定要小心。等到了庆州就好了,王平安会为你安排好一切的。”

    李治道:“有无病在,舅舅尽可放心,什么事情他都会为我办好的,不会有什么意外。”

    长孙无忌忽地皱起眉头,道:“今天甘露殿那个计谋,可是王平安给你出的?他可不象是会用这种手段的人啊,他性格温和,而今天那个计谋狠辣至极,与他的性格可是大大不符。”

    他心里纳闷儿,王平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狠了,难道说去了庆州之后,性格大变?穷山恶水出刁民,庆州那里穷得掉渣儿,想必刁民遍地,王平安见多了刁民,所以也变得狠辣起来?这种可能性却是不大,再刁的刁民也使不出这种手段吧!

    李治却道:“是啊,是王平安给我出的主意,他的信还在这里呢!”说着,他找出了王平安的信件,交给长孙无忌观看。

    长孙无忌看罢,眨了眨眼睛,道:“竟然真的是他出的主意,当真出人意料。要不是我了解你宫里的人,知道史爱国是个废物,我都得以为这主意是他出的,这般阴狠,就算是我……怕也不见得能使得出这么狠的,全不留情面啊!”

    李治想了想,道:“那,是好还是坏呢?”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当然是不好了,这种手段要是你想出来的,那没关系,你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臣子们的龌龊狠毒,你知道的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这样才能把臣子们牢牢地掌握住。可要是一个臣子有如此的心思,那对你这个当君主的,就大大的不利了。”

    李治有些不明白,道:“这个计谋很厉害吗?我看也就一般,也没把吴王怎么着啊!”

    “还没怎么着?你还想把他怎么着?”长孙无忌乐了,他道:“你差点就把李恪给整死啊,把他这辈子都给废了!你不想想,他一旦离了长安……你就想吧,一棵树不管再怎么粗壮,要是被人连根拔起,会怎么样?”

    李治道:“那树就得枯死啊!哦,外甥明白了,这条计策果然毒辣。奇怪,无病不是这种人啊!”

    “也有可能是他的手下幕僚给出的主意。你这次去他那里看看,他可是有了新的幕僚,如果有的话,把他当做钉子,钉到李恪那里,这种人治国不见得有什么本事,可整人却是很有天份的,有这种人在,李恪别想有好果子吃。”长孙无忌道。

    李治嗯了声,道:“我要不要去找小妹,看看她有没有书信带给无病?”

    长孙无忌道:“应该如此,这也是你关心臣子的一种方示,又不花费什么,却可让臣子感动,对你死心塌地地效忠。”长孙无忌又嘱咐了几句,这才离去。

    李治不高兴得快,高兴得更快,反正朝中有舅舅,庆州有无病,啥事也不用他操心。他这次去了庆州,就可以看到武媚娘了。武媚娘这小女子,实在让人牵肠挂肚,上次她来信说过得不好,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李治叹了口气,东宫里那么多的女子,自己为啥就偏偏喜欢武媚娘呢?难不成真如民间百姓说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vZ

    摘编于( )

第六百六十章亲兄弟

    李治要去庆州的事情一传开,东宫的嫔妃们一起跑来,哭哭啼啼地,都说舍不得太子远行,明知徒劳无功,却又竭尽心力地挽留一番,以此证明太子在她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而自己是多么的舍不得太子离开自己。

    李治此时心情还算凑合,大小老婆们又强烈表示舍不得他,对他表明爱意,他也不好赶她们走,只好挨个地安慰,尤其是怀孕的萧良娣,更是大加关心,让她保重身体。

    可不管他怎么安慰,怎么关心,嫔妃们却翻来覆去,没完没了,你说完她说,她说完我又说的,不知说了几百几千遍的舍不得,一想到她们要很久看不到太子,就忍不住要哭!

    最后,这话说得就连史爱国都听腻味了,他心想:“就算太子不离开长安,不离开东宫,你们就能天天看到他了?这里很多人一个月都见不上太子一面,要不是今天说太子要走,怕是你们几个月都见不着的。有什么好哭的,越哭太子越心烦,以后更不愿意看见你们了!”

    李治确实被哭得烦了,他向嫔妃们看了眼,道:“太子妃呢,她怎么没有来?”

    太子妃王氏乃东宫嫔妃之首,这种时候她应该在场,而且应该哭得最大声才对,可别的嫔妃都来了,却偏偏少了她。

    萧良娣挺着大肚子,很不高兴地道:“姐姐一听殿下要去庆州,她不来送别,却反而跑得没了影,早不跑晚不跑,偏偏这个时候跑,不知她安的什么心。殿下,莫要理她……”

    李治耳根子软,再加上现在被嫔妃们哭得心烦,一听萧良娣这话,心里便有些不痛快,道:“她干什么去了?皇宫只有这么大,她能跑到哪里去,莫名其妙。”

    说着,他甩袖子起身,离开崇贤馆,去找小妹李伊人,顺势躲开嫔妃,听她们哭天哭地地,着实让他心烦,史爱国陪着他一起去。

    乘了步辇,李治坐在辇上问道:“太子妃到底上哪儿去了?”

    史爱国道:“回太子的话,娘娘她可不象别人,明白事儿着呢!您要去庆州,庆州有谁啊?”

    李治嘿了声,道:“这话问的,庆州还能有谁,有无病呗!”

    史爱国笑道:“对啊,那王公可是娘娘的娘家人,娘娘知道您要去看她的堂弟,当然就要去看看堂弟媳妇儿了呀!”

    李治咦了声,奇道:“她不先和我告别,说些体己话,却跑去见小妹,却是为何?”难道丈夫还没有堂弟媳妇儿重要,岂有此理。

    史爱国笑容更盛,小声道:“殿下,要是在东宫里,娘娘她想跟你说句体己话,也说不上啊,多少人要和您说呢。可要是她在小公主那里,那不就说得上了么,小公主又不会和娘娘争什么。”

    李治这才明白,摇头道:“这些女人们,当真琢磨不透她们想什么,不就是要和孤说说话么,却要绕这么个大弯子,麻不麻烦啊!”

    史爱国笑了几声,没接话头。他心想:“关键是她想和你说,你也得有心情听啊!在东宫你肯定没心情,可去了小公主那里,你就算没心情,不也得听么,要不然就得让小公主看笑话了!”

    不多时到了李伊人的宫殿,太子妃王氏果然就在这里,正陪着李伊人收拾东西呢。李伊人找出了许多的好东西,不少宫里精致的用品,她都想托李治带给王平安,大包小包的正在收拾。做为堂姐,王氏当然有义务帮忙,正好有借口赖着不走,专等太子到来。

    进了宫殿,李治一看王氏,心想:“还真的在这里,她似乎变聪明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