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两篇文章。这是现已搜集到的他最早的两篇珍贵文稿。这两篇文章在当时各种主义鱼目混珠的情况下,对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李达还以《战前欧洲社会党运动的情况》为题,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连续发表了九篇短文,向国内介绍欧洲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为了及时而系统地在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1918年秋至1920年夏,李达在国外翻译了三本书,即《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这些书于1921年5月前后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对于我国的先进分子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中学习、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很有作用的,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译著和文章的发表,是李达由爱国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标志。1920年暑假,李达从日本回国以后不久,就和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道,积极投入了反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斗争。张东荪的反动主张刚一抛出,就遭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迎头痛击。李达用江春的笔名写了《张东荪现原形》一文。后来,又写了《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和《社会革命的商榷》两篇重要文章。在这场反对假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李达是一员坚强的主将。1921年5月,李达发表了《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的论文,这是一篇###假社会主义最有分量的文章。建党时期开展的这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是关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造中国采用革命的方法还是采用改良主义方法问题的大争论。在这场大争论中,李达最早参战,发挥了先锋作用和骨干作用。从1920年起,当时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以《新青年》和《共产党》为阵地,展开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李达积极参加了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他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1920年11月以后,李达主编的《共产党》月刊第一号到第五号的《短言》对无政府主义也作了批判。特别是李达发表了《社会革命的商榷》和《无政府主义之解剖》两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有力地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荒谬主张。经过李达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这样系统而又击中要害的批判,中国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理论武装被解除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基本划清了。这不仅使许多原来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知识青年转变了立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且纯洁了共产主义者的队伍,清除了当时混杂在共产主义小组中的少数无政府主义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0年11月7日,李达以胡炎为笔名在《共产党》创刊号上发表了《第三国际党(即国际共产党)大会的缘起》—文,谴责第二国际搞的“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和资本家妥协”的“改良主义”、“议会主义”。为了从根本上批判修正主义,李达于1921年1月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五号上发表《马克思还原》一文,揭露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李达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  1920年夏天,李达抱着“回国寻找社会革命”的目的,从东京回到上海。他首先访问了陈独秀,与他谈起组织社会革命党的事。陈独秀告诉李达,他和李汉俊正在准备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并邀李达参加。李达欣然同意。当时,李达住在《新青年》社内,与陈独秀交往非常方便。他以留日学生会理事的身份,参加中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八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发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是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2月,李汉俊和陈独秀在商谈党组织采用中央集权制还是采用地方分权制问题时,发生分歧。李汉俊因此辞去代理书记职务。李达便调停于二者之间,要大家加强团结。但李汉俊态度坚决,不肯接受调停,把一切转给李达,要李达代理书记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为了党的团结,李达接受了这个职务。从这时起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李达一直主持党的发起组的全面工作。李达是党的上海发起组的重要成员,在宣传马列主义、介绍列宁建党学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21年6月,根据国际代表的建议,李达分别与在广州的陈独秀和在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商讨,确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李达担负了党的一大的筹备工作,具体部署召开大会的各项事务。1921年7月,李达作为上海的代表出席了“一大”。大会期间,李达除参加起草文件外,还负责处理大会事务。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1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一大”会址的选定和转移以及代表的住宿等具体事务都是他负责解决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李书城家中开幕了。 “一大”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作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推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这样,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李达作为会议的筹备人和组织者,为“一大”的胜利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李达小传(3)
1921年10月,陈独秀和李达商议在上海创办一个平民女校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1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经过三个多月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筹备就绪。1922年2月,我党领导创办的第一所平民女学在上海正式诞生了。这所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李达,他的公开身份是校务主任。其夫人王会悟协助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1922年初,在《先驱》第一、二期上,李达用李特的笔名连续发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专文。7月,李达出席了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大”代表第一天###就是在他的寓所里。同年11月,李达应毛泽东的邀请,到长沙担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他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同志同住清水塘,共同担负起培养党的干部、研讨马列主义的光荣任务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2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自修大学是一所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毛泽东任校董,何叔衡、李维汉等人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自修大学是湖南革命的摇篮,培养造就了一批革命干部,这些同志以后逐渐成长为我党的骨干。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和研讨中国革命问题,毛泽东和李达等人以自修大学的名义,创办了《新时代》月刊,李达任主编。  可是,党成立只有两年,1923年秋,李达却脱离了自己曾积极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2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脱党以后,李达就专任大学教授,过书斋生活。这是李达脱党的重要原因之一。李达脱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意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组织形式,加上对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不满。  1923年11月,湖南自修大学被军阀强令解散后,李达到湖南法政专门学校任学监兼教授。后来,该校改为湖南大学法科,李达继续任教授。他编了一部讲义,题名为《新社会学》。1926年6月,该书出版时定名为《现代社会学》。这是李达在过去多年从事唯物史观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用文言文写成的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专著。  大革命期间,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1926年10月,李达应邓演达的邀请来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招生工作,代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马日事变”后,李达隐居零陵乡下,四个月未出家门。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加紧搜捕,家乡不能立足。9月下旬,他又秘密返回长沙,后又到武汉,受聘于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中旬,桂系李宗仁部攻入武汉,疯狂镇压革命,残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12月16日,桂系武装出动约两个营的兵力包围武昌中山大学,逮捕和杀戮了一批进步师生。次日下午,国民党左派李汉俊等也被逮捕,当晚在汉口惨遭杀害。16日那天,李达因故迟到,在校门外看到风声不妙,见机逃走,幸免于难。当晚十二点,李达上船逃亡上海。在上海,李达全家避居在法租界一个偏僻的弄堂里,直到1932年夏。在上海期间,由于白色恐怖,李达的处境十分困难。李达特别着力从事革命的学术研究活动,翻译和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李达翻译的著作有《法理学大纲》、《妇女问题与妇女运动》、《现代世界观》、《社会科学概论》、《经济学批评GN  GU 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科学根本问题》、《农业问题之理论》、《土地经济论》、《经济学入门》等。1928年至1932年7月,李达在上海和泰山的全部活动表明,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用自己的笔和舌顽强地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并向人民大众和爱国志士作革命宣传,为探讨中国革命的理论做出了贡献。  1932年8月,李达由上海转移到北平,应聘担任了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中国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同时还兼任朝阳大学等校教授。为了扩大进步势力,李达推荐黄松龄、吕振羽等人到中国大学任教。后来,他还把兼任的中国大学经济系主任职位让给黄松龄担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和中国大学的进步师生较多,有“红色大学”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3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之称。李达和黄松龄、吕振羽等则被誉为“红色教授”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3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1933年5月,李达受北平地下党组织委托,到张家口第二次给冯玉祥讲学。名义上是去讲辩证逻辑,实际上是去说服冯玉祥联共抗日。1934年4月20日,由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达等1700多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李达是十名领衔签名者之一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3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七君子”被捕后,为抗议国民党当局的非法逮捕。李达在北平与许寿裳等109位知名人士联合签名,致电南京国民党政府要求释放爱国“七君子”。  30年代,李达在北平的教学活动,是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迫使广大的爱国青年探求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命运。这时,李达热情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对于寻求出路的青年是大有益处的。李达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地投身到抗日爱国民主运动的伟大潮流中。他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李达在北平期间,坚持做学术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和货币学,翻译和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著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哲学方面,李达撰写了《社会学大纲》一书和《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等论文,还与人合译了爱森堡等著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因为这样,李达获得了经济学和社会学名教授的称号。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达小传(4)
“七七事变”前夕,李达因父亲病重,回家乡探望。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李达的家被日本宪兵查抄,夫人遭到审讯和毒打。日本宪兵逼李达夫人交出李达,后来知道李达确实不在北平,才释放她。李达未等父亲病愈,即从故乡赶到上海,不久,应聘到广西大学任教。可是当他由上海绕道香港经广州、梧州到达桂林时,却被解聘了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4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不得已,他又回到故乡零陵。这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他的慈父李辅仁逝世,这位老人一生勤苦,节衣缩食,倾注全部心力支持李达读书。国难当头,老父死别,妻儿遭难,本人失业,李达忧国思亲,哀痛不已。  1938年2月,他的好友白鹏飞就任广西大学校长,李达再次被聘到该校任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李达的讲授深受学生欢迎。是年秋,李达因病告假。1938年冬,冯玉祥路过桂林,邀李达同去重庆。冯玉祥和李达经贵阳,于次年1月到达重庆,住在南温泉。其间,李达为冯玉祥主持研究室,并为他及其研究室人员讲授辩证逻辑,代替黄松龄等讲授经济学和政治学。听众包括冯玉祥及其随从,总计约数十人。冯玉祥对李达总是尊称他为李先生。李达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理论概念经他一讲,变得饶有兴味。李达同志和在冯玉祥研究室工作的共产党员一道,继续做冯玉祥的统战工作。冯玉祥能做到坚决反对蒋介石的投降、分裂、###的政策,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赞成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与李达的工作是分不开的。1939年4月,学者们创办了大型学术刊物《理论与现实》,此刊由李达、郭沫若、马寅初等担任编辑委员。李达写了《形式逻辑扬弃问题》的长篇文章,发表在该刊第一卷第二期上。此时,李达和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以及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同志都有联系。毛泽东还从延安给李达寄来一信,赞称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欢迎他到延安去。一次,周恩来派吕振羽看望李达并问他是否愿意去延安,李达当时表示愿意前往,但是,又想继续出版自己的著作,他深恐拖家带口,给党中央增加拖累,态度不甚坚决,只说:“去延安,只要有碗饭吃,我都愿去。”恰巧周恩来出国治病,董必武不在,未能成行。这时,正值平江惨案之后,国民党发动第一次###高潮前夕。李达对吕振羽说:“不管形势如何变化,环境怎样恶劣,我这个‘名寡妇’,是决不失节的。见中###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史人物传》第十一卷第5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后来,周恩来返渝,得知李达未能到达延安,深为惋惜,李达自己也颇后悔。1939年9月,李达离开重庆,原打算回广西大学教书,后来没有去成。李达失业了,生活很困难。这年冬初,周恩来叮嘱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的同志前往看望,给他以政治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接济。此后,李达还多次应邀去办事处讲授唯物辩证法。  1940年春,李达返回故乡。是年秋,他应聘到中山大学教书。未满一年,又被伪###电令解聘。此时,李达只好又回到家乡零陵。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李达仍坚持著述,于1941年9月在《文化杂志》第二号上发表《中国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一文。这段时间,李达失业在家,要读书,无书可读,研究工作更无法进行。特别是家住飞机坪附近,每天要躲敌机轰炸,简直成了难民。1944年8月,零陵沦陷,日军追捕他,他背井离乡,躲在永江河胡家洞大马槽的一个庄户人家里。逃难途中,李达遭遇土匪洗劫,粮食、衣物、被褥被抢劫一空,长期辛勤写作的手稿全部失落。李达住破庙,吃野菜,忍饥挨饿,东躲西藏达一年之久。患难之中,李达生活难以自理,遇到一位倾心相助的家乡女子石曼华。李达见她真诚纯朴,便同她结为伴侣。抗战胜利后,他在家乡创办辅仁小学,在农村推广教育。学生一律免费。该校创办之初,李达亲任校长,亲自打铃,亲自检查、批改作业。他经常对他的侄儿和另一个教员说:“我们要为农民子弟服务,而不要为国民党办事。”李达到湖南大学当教授后,还兼任辅仁小学校长,每年开学之初,他都要寄些钱去作办公费,这所学校共办了五年。  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李达的心情格外兴奋,满以为颠沛流离的生活结束了。哪知,他迎来的竟是一段短时期的和平。1947年2月,他筹集一点路费,背上装着一床土布被子的土布袋,带着家眷,来到长沙友人卢爱知家。原先只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