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清崛起-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津就有,那就到天津去吧。一行人乘坐火车就直接去了天津,在塘沽港口的北面就有一个潜水艇部队,不过这里的地方也就是小一些,但是潜水艇却是有的。在码头上一艘潜水艇正好停放在那里,这也是一艘用于可以远航的潜水艇,排水量为两千吨,现在它正在进行检修。

    那些海军的军官们一起上了潜水艇,他们倒是不怕辛苦,一起到了潜水艇的内部看了一下,现在的被动式声纳系统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们的上面也有,武器系统就是鱼雷,没有上面的直射炮。而德国人却是在上面又加上了一门三七炮,其实那根本就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仔细地看了一下它的各种数据。大部分的海军军官们都上了心,正好有国家的首脑在这里,他们马上就向上面提议要求进口几艘,回去进行研究,现在水面上的舰艇已经受到了限制了,而这些潜水艇却是还没有受到限制,那是一定要掌握这种武器才行的。

    于是每个国家都定购了两三艘,回去进行研究,尤其是那些海军力量比较弱小的国家,他们定购的一点也不少,他们同样地也是定购了两三艘回去,这回去可就是战斗力呀,面对海军强国,以后也就只有这个武器可以和他们相对抗了,别的水面舰艇是不能和他们相比的。

    比利时、葡萄牙、荷兰也都定购了几艘潜水艇回去,现在用于出口的的排水量是在三千吨的,意大利和法国他们倒是不含糊,每家都定购了五艘,回去以后这马上就可以使用了,面对着强大的别的国家海军舰队,我们只要是有了这个武器,我们打不过他们也可以他们添一些麻烦的。

    中华帝国和德国都曾经是用潜水艇击沉过英国人的战列舰的,以四千吨的潜水艇换几万吨的战列舰,傻瓜都会算这个帐的,那比例可就相差的太多了。一艘军舰需要一千万华元,大一些的需要几千万的华元,最大的需要量一个亿,而一艘潜水艇才不过区区的几百万华元。

    一比十的比例,谁也会算这个帐的,要是十艘的潜水艇放在了那里,那任何人的舰队都不敢上来了。这就是他们急于要购买的原因。

    难道真的就是他们发现不了吗?不是的,我们的主动声纳已经研制出来了,在水下要想发现敌人的潜水艇,最好的武器还就是潜水艇,它可以集群作战,也可单独作战,它们在水下悄悄地航行,随时就可以发现敌人的潜水艇,现在的声纳也和雷达一开始时一样,只能是定出方向,后来又可以测量出敌方的距离,在到了自己的鱼雷射程之内,那就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了。

    这是茅的一面,再说一下它的盾方面,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这句话是中华帝国的皇上说的,因此海军的科研人员是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点的,在现在的世界上无论是任何的机动船只,在航行的时候都会发出声音的,这也是潜水艇搜索敌人的关键。

    但是自己的潜水艇为了在水下进行隐蔽,那就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应该是没有声音才好的,于是新型的发动机装备到了潜水艇上面去,可以让潜水艇跑的更快,但是声音却是降低了很多,同时对潜水艇的本身也作了隔音的工作,现在我们的潜水艇已经在向双层的外壳体在发展了。

    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技术那就是蓄电池,充一次电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一些,电量更大一些,原来在水下航行的速度也就是几节,现在已经达到了十几节,它完全可以在运输船的下面隐蔽航行,这样也就增加了自己的隐蔽性,可以使自己不被对方的反潜武器发现。

    不过这些武器现在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海军在使用,出口给别人的潜水艇上是没有的。

    还有就是潜水艇上的鱼雷,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速度快隐蔽性能好,同时它的威力也比原来大多了,虽然说体积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原来的533毫米的直径,但是那体积大现在主要是用于保持它的速度,而装药量却是比原来小多了。

第1209章 科技就是生产力() 
第1209章科技就是生产力

    现在海军研究所里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对鱼雷发射以后,在它的进行中对它进行控制,那以后再制造的鱼雷就不单纯是走直线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让它任意地转变方向,就和用于打飞机的火箭yiyàng,可以让他在中途改变方向,那对方的军舰再想轻易地躲开鱼雷,那可就困难多了。

    在李振华的直接过问下,帝国新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对外的名称是“零七所”,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用的,但是这里却是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他们的任务是专门的研究武器在发射以后,那些弹药的控制问题,皇上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导弹”。

    集中来的人员有火箭方面的,雷达方面的,无线电方面的,另外还有就是飞机制造、舰艇制造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在第一次的碰头会上,李振华对大家开诚布公地说道,我们将要进行探索的这是一门新技术,如果谁能最早的掌握了它,那他们的技术就是领先于世界的,现在它可以说是一种武器,但是以后他们将会是国家科技的代表作……

    这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效果。简言之,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一种武器。

    国内最有名气的科技工作者聚在了一起,包括那些前不久接受了皇上的委托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人员。这些人现在都有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像爱因斯坦他正在进行着放射性原素铀235的研究。以后要以它为原料进行发电。

    肖祥手里正在进行着火箭的研究,如何提高火箭的精确度是他的一个突破的难关,冯如正在领头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制造;李科在为他的垂直起降的飞机在努力;

    李婕在为军舰如何提升战斗力在拼搏,大批的潜水艇的定单并没有让她忘乎所以。她在继续为提高军舰的整体战斗力,如何的小型化在伤着脑筋,李卫坐在了姐姐的身边,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和雷达在打交道。虽然父亲没有对他提出多高的要求,但是他却是一直在以哥哥为榜样,在向他学习,同时姐姐也是值得他很好地学习的。

    后世的一句名言:“科技就是生产力!”李振华是最清楚的,因此他现在就是在奉行这一点,有名的人要挖过来,一些潜在的人也要挖过来,另外他在国内建立健全大批的高等院校,虽然这些学校的历史,没有国外其它的那些大学时间长。但是由于教学的管理模式是最为现代化的,那些学者教授们作出了许多工作震惊世界的东西南北出来。因此我们的大学声望也是不低,同时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学生前来求学。

    不光是学生,同时也有许多的专家、教授也愿意到中华帝国来工作,这些人材的加入,让我们帝国的教学水平直线上升,同时大量的学子从学校里出去以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良好的环境那就有更多的学者到我们的帝国来,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那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了,一些老牌的大学反而是不如我们的大学的。

    物理学、化学、数学、医学等方面一直是处于在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就说那个青霉素吧,在世界大战中它发极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救活了无数的伤员,这是其它的国家所没有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中华帝国却是利用这一种药物,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在军事科学上,一些武器的提前问世,也是让中华帝国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当问到他们想到哪一所大学去学习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到中华帝国的大学来学习,这不光是和中华帝国友好的国家是这样,就是一些和中华帝国关系不是很好的国家,他们也是愿意到中华帝国来学习的,像东西的那个岛国的青年不就是这样吗?。

    李振华欣慰地看到了这一切,他知道自己从一开始狠抓教育的作法,现在已经开始收到成效了,现在世界上还是原来的那种风气,一种新的科技产品的问世,这个专利的发明人还要到处去跑资金,当他们到处碰了钉子以后,他们才发现在自己的国家根本就搞不成什么东西的。

    就拿原来的时空中,爱因斯坦一开始研究原子能的问题来说吧,当时的美国政府只是给了他们6000美元,让他们进行研究,可是这6000美元又能干些什么呢?直到他们听说德国已经在搞原子弹了,他们才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资,搞了一个“曼哈顿工程”。

    那些人虽然在自己的国内搞不成什么,可是就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幸运地发现,一些陌生人会找到他们的头上,对他们进行资金上的支持,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们原来是从中华帝国来的。

    在一些公开的媒体上发现了他们的发明以后,他们主动地不远万里找到了发明人,要求对他的产品进行投资,这一方面是商人们自己的行动,而另一方面就是国家的行为了,从最早的飞艇、飞机,到后来的一些小的发明,都有中华帝国的国家或者是个人企业对他们进行支持,然后他们最后的专利,也就要先让他们的合伙人优先进行选择了。

    事情不大效果却是显著的,一些新技术就这样很快地到了中华帝国的手中,这新技术多了起来,那自然生产率就上去了,一些新的发明,让一些企业在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以后才会公开的,别人也就只能是跟着跑了,当然了跑的快的还能挣到钱,但是的走的慢的也就不行了。

    在这样抢先引进新科技的机制下,让更多的发明人他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更快地得到资金,可以让他们的发明获得成功,于是他们自然而然会向那里去寻找资金去了。

    这也很快地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谁如果发明了什么东西,那就要先到中华帝国去看一下,看那里有没有可以发展的,如果在那里不行那自己发明的这个发明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中华帝国方面接待这些人的当然就是科学院了,这接待工作都是由一些很不错的学者来负责接待他们,递交发明专利的人有很多,这当中肯定是会有一些是滥竽充数的,这些也需要有一个妥善处理,还有一些是现在暂时用不上,但是以后会用的到的,那就需要先进行储存和提高了,还有一些是马上就可以用的,于是就向有关的方面发出通知,让他们来和发明人进行交涉,或者是进行购买或者是进行合作。

    还有一些就是负责接待的人员所不能决定的,那就要一级级的上报了,最后可能就是需要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了,有的东北可能还要由皇上来作决定的。

    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发明人,对他们进行接待的人,会对他们提出一些研究方向性的东西,对一些不太完善的发明,就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困难让他们继续去完成。

    有一些东西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他的发明却是没有达到一个目标,对于这种有着潜力的发明那需要真正地扶持一下了。像是来自美国南部的一位黑人,名叫托马斯,他热衷于对化肥方面的研究,他家有一个很小的农庄,他在对农作物施肥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然后加以提高,总结出了一套有用的东西。

    但是在他们的当地却是没有人会对他的总结有什么兴趣,于是他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总结了一下,寄给了旧金山的中华帝国领事馆,他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周以后却是有两名中华帝国的人找到了他。

    这时的美国人对中华帝国的人有一种自然的恐惧感,更不要说他这种黑色人种的人了,现在的黑人在美国还是处处受到歧视的,在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是十分地低下,在各地有一系列针对黑人的规定,当然那都是歧视性的。

    托马斯认为自己和中华帝国的人是没有什么来往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找到自己的头上呢?但是当他看到那两个人拿出了自己所写的那一份资料以后,他才放下心来,原来是自己给他们写的信有了回音了。

    托马斯高兴地咧开大嘴笑了起来,他请两位中国人到他的家坐一下,两位中国人高兴地随着他进了屋子里,并且对他表示了感谢,这在那些白人来讲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任何一个白人都不会进入到他的屋子里来,白人认为黑人是肮脏的,称他们为“黑鬼”,尽管他的屋子里收拾的也是十分地干净的。(。)

    ps:感谢读者朋友jizsyanzh安。

第1210章 歧视() 
第1210章歧视

    托马斯的女朋友,为客人端来了咖啡,两位中国还非常客气地道谢,这让托马斯从心里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中国人对他说道:“我们是中华帝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前几天我们收到了您的一封信,我们觉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找你进行了一下协商。”

    中国人那流利的英语,让托马斯感觉到他们的和蔼可亲,从来没有被人重视过的托马斯,他的拉牛牛要掉下来了。

    两位中华帝国的外交官员,请托马斯再把情况作一详细的介绍,托马斯认真地向两位客人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和自己在化肥方面的一些具体的作法,自己这小上的发明还算不上是专利,但是自己却是觉得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这里却是没有人看的上他的这些事情。

    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明显的是比自己的那些邻居们,那农作物要长的好的多了,产量也要高于他们的,而且周围的那些邻居们对托马斯也是的佩服的,他为这一带的农民作出了榜样。

    于是两位中华帝国的客人请托马斯领着他们到地里去看一下,于是托马斯高高兴兴地带领着他们到地里去走了一趟,果然托马斯的农作物果然要比其它的农民的农作物要强的很多的。

    托马斯的主要作法就是利用一些当地的肥料,自己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加工,添加了一些化肥,要知道现在的化肥可是非常的贵的,但是他这样一加工就让生产成本降下来了。自己也就可以承受了。

    两位中华帝国的客人知道托马斯的这些工作,在我们的帝国根本就不算什么事的,这也谈不上什么发明,不过这倒是一个有心人,就如同我们帝国的一些“土发明家”,如果要是能够加以深造,他还是很有前途的,不过要是在这里,他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看到两位中华帝国的客人在认真地交谈着。托马斯知道自己的这点东西根本就入不了人家的法眼。果然他们停止了自己的谈话,对托马斯说道:“托马斯先生,假如说您要是能够再深造一下,您一定会有很大的成绩的。”

    两位客人的话就如同是一把重锤,狠狠地打了托马斯一下,托马斯对他们二人说道:“这些我是知道的,但是在我们这里,我是再也没有上学的机会了。”说完他难过地低下了头。

    长年在美国的驻外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他们对当地的情况都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他们对于人家国内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他们只好是对他说道:“托马斯先生,那你要是想去不求学,也只能是自己在另外的找地方了。”

    听到这句话托马斯马上抬起了头问道:“那你们的大学里有没有黑人啊?”

    “有啊,我们的大学里,什么地方的人也有的,那些黑人兄弟有的是从非洲那边过来的,也有从美洲这边过去的,大家都是弟兄,在一起学习是不会互相歧视的。”

    “那可太好了。我是真的愿意再去好好地学习一下的,可是在这里也只能是是有一个想法罢了,要想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托马斯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你们能帮助我一下吗?”

    “那没有问题。你只要是愿意去,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的,我们可以帮助你搞到一张船票,你如果在那里的学习好的话还会得到一笔奖学金的,那你基本上就花不到什么钱了。”

    “那可太好了,我一定要到中华帝国去留学,好了,让我准备一下。然后我就到旧金山去找你们。”

    中国人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在本子上撕下了一张纸,把自己的地址写在了上面,然后对托马斯说道:“好了,我们在旧金山等着你的到来,那我们就回去了,谢谢你的咖啡。”

    这样就走了啊,你们的就连咖啡都没有喝,两个中国人的汽车开走了,托马斯站在了那里久久地没有动地方,他已经暗暗地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到中华帝国去留学,离开这个没有自由,而且还处处受到歧视的国家。

    几个月以后托马斯来到了旧金山,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