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清崛起-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毛奇所担心的,帝国被迫同时对法、俄宣战的情况出现了。在给比利时的最后通牒中,要求比利时同意德军借道比利时。比利时皇帝向伦敦求援,英政府要求德国尊重比利时的中立。然而尊重比利时已成为不可能的事,因为这已写在了柏林的伟大计划之中。1914年8月4日。英国作为中立的维护者在政治上站在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上对德意志帝国宣战了。英国终于撕下他的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冠冕堂皇地对德国宣战了。

    小毛奇向所有的部队下达了一条条的指令。年复一年不断进行研究和完善的动员和开进,现在如同一部庞大和运转自如的机器一样启动了。在巴塞尔和克雷菲尔德之间展开7个集团军,与在上莱茵实施掩护任务的部队一起共计160万人。

    5个集团军和2个骑兵军已做好通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准备,2个集团军集结于阿尔萨斯和洛林。1个预备队军部署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以防英军可能的登陆。在正面。法国已将5个集团军部署在勃良第运河与阿登之间地域,随时待命出发,此外还有比利时集团军和英国准备用于在北非登陆的远征军。

    在东线,第8集团军担负掩护东普鲁士的任务,该集团军司令是冯?普里特维茨?冯?加夫龙大将,参谋长为第一军需长瓦尔德泽伯爵。奥地利主力在加利西亚展开。俄国将两个强大兵团——涅曼集团军和纳累夫集团军,集中部署在东普鲁士,第三个集团军集结在华沙地域,共同对付加利西亚的奥军。

    施利芬在西线的“方阵”,即以梅斯-迪登霍夫为轴部署在布鲁塞尔-那慕尔一线的兵力,按老计划应比侧翼掩护部队多七成。毛奇将作战部队与掩护部队之比减少为5:2,因为他要预防敌人可能对莱茵兰实施远程突破,这一理由也不无道理。

    将七个集团军部署在一条上百公里战线上毕竟是太密集和太笨重,可取的办法是将部队分为若干集群并作梯次配置,但这种思想对当时1914年的人来说还是陌生的。电报、电话、汽车和飞机等现代化的通信、侦察手段也不能抵消这一弊端,其困难在于:要随时掌握阿尔萨斯和比利时之间的战事进程,要时刻注意可能危及各部队机动协调一致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总参谋长能随一个作战梯队,一个机动的野战大本营随北翼部队跟进。然而,这一措施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到最高统帅即皇帝的赞同,因为按照霍亨索伦王室的传统,皇帝要亲赴前线,“与士兵在一起”。可是,他不仅不能实施指挥,也不可能保证各项措施的协调运转。其实这也是施利芬计划不能得到真正执行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侍候这样的一个君主,小毛奇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作战总指挥小毛奇大将必须呆在按1866年和1870年模式组建的体制臃肿的大本营里,而名义上皇帝一直是最高统帅。这是第一个失误!小毛奇认为,最高指挥者利用指示就足以使其伟大计划正常实施。他指出,在各集团军司令及其参谋长都十分明了的总方案框架内,必须给集团军指挥官以放手行动的自主权,而上级下达过于严格和直接的命令,其结果是弊多利少。

    然而,对施利芬-毛奇思想深信不疑的人在集团军中只有一个,即过去的军需长冯?库尔将军,他当时在由亚历山大?亨利希?鲁道夫?克鲁克大将指挥的右翼下属的第1集团军任参谋长。大本营按照普鲁士的习惯在国君领导下,动作迟缓地随各集团军由柏林出发,经科布伦茨直抵卢森堡。

    除威廉二世皇帝以外,大本营还有大本营司令官、皇帝侍官长冯?普勒森大将、总参谋长、普鲁士战争部长和军事内阁、海军内阁、民事内阁各首脑,以及一批宫廷显要,另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保卫部队随行。

    现在,正在西线对法、比作战的百万大军好比一部运转良好,但是没有统一操作的机器。最高统帅仿佛是自己主动放弃领导,他将陆上军事行动的领导权全部交给了总参谋长。现在,总参谋长集总长和总司令于一身,然而作为总司令他又没有固定和明确的指挥权。原计划“闪电”式的作战行动,只能分为一系列先后实施的大小不同的作战行动进行。作战指挥的任务在于使在各个不同地域展开的军队,在事先规定的最后决战地点形成兵力优势。

    这一任务无论毛奇还是作战处长塔彭中校都难以胜任。而作为军事观察员的蔡锷将军也是在为小毛奇的处境担心,你这样一来不能直接参与掌握部队,你还怎么指挥呀?现在蔡锷可真的是为小毛奇捏着一把汗了,如此庞大周密的计划,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可是真正掌握计划的人却又不能真正地了解情况,这要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还真的被蔡锷给言中了,一个半月后,小毛奇就被威廉二世给撤换了。

    一开始蔡锷对于德军的总参谋部还真是相当的佩服的,认为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但是现在再一看,他是庆幸自己是生在了中华帝国,而自己所为之服务的人是自己尊敬的皇上,要是换了威廉二世来当自己的上司,那可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第940章 列日要塞之战() 
第940章列日要塞之战

    蔡锷自己也曾经几次跟随皇上出征,但是自己皇上的指挥,那是有条有理,许多的想法那就是神来之笔,用“用兵如神”来形容那绝对不是吹的,应该自己管的那皇上一定会管到的,但是应该是下面的指挥员负责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插手的,就像是聂青那大胆的千里奔袭,皇上知道以后只是在后面对他的行动进行了支援,但是他不会去干涉你的指挥。而自己对乌兰乌德的进攻他也是对自己交待了任务,后面的事情那就由自己作决定了。

    只有这样下面的指挥员们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而像威廉二世这样的皇上,那自己也就什么了不敢动了,6个小时召见3次这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下面的军官们还怎么进行指挥呀,干脆全听你的得了,那还要什么总参谋部呀,真是扯蛋。不过现在自己是客人,自也没理由去管人家的家事。

    而幸亏有了鲁登道夫这个天才的军人,作为第2处处长,受命担负奇袭比利时由大量装甲炮台构成的列日要塞。战争初期,他在卡尔?冯?比洛大将指挥的第2集团军手下担任负责补给事务的军需长。现在,命运又让他作为担任奇袭行动的步兵旅的联络官,随同部队一起行动。战斗中步兵旅司令官牺牲,鲁登道夫便亲自指挥该旅第一个冲进这个难以攻下的要塞。让小毛奇迅速夺取列日要塞的希望如愿以偿。

    真正的开打却是在德国与比利时之间最先展开的,德国原以为比利时人在强大的德**队面前。一定会采取妥协的态度,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只有几百万人的比利时人却没有把德国的强大军队当成是回事儿,他们反对德国人所谓的借道行为,不让德国人通过。

    比利时修筑了防线,并计划独立对抗任何潜在敌人,不论是德国、法国还是英国。1914年八月初,她的军队也如同多年来一样。部署在国界上。当阿尔贝一世收到从柏林来的最后通牒时,他的参谋长塞列尔斯?德?莫兰维尔将军便开始执行应变计划:集中军队在比国的中心,而让列日和那慕尔的要塞群能够减缓德军的进攻。

    列日城座落在比利时、法国两国间的主要道路上。距离比、德边境也就是十多公里,而德**队既不想从南部崎岖的山路经过,也不想经由比利时北方的荷兰进攻(即便那将少去十数公里。而且地势平坦)。列日和那慕尔都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但也都有严重的缺点。

    列日城被十二座要塞环抱,由十九世纪后期杰出工程师亨利?艾力克西斯?布莱尔蒙特所设计与建造,他不用当时法国的星形设计,而是采用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要塞群要能抵挡新式的线膛火炮,全部是由混凝土、砖石建造,要塞主要的部分全是在地面以下,每座要塞都有一个可以伸缩的圆屋顶,可以装设许多的火炮。最大可以达到六英寸,这一要塞建成于1892年。

    但是要塞自建成以后并没有受到很好地维护,但是自从接到德国人的最后通牒以后,阿尔贝一世国王下令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大批部队开始进入要塞。而列日要塞的指挥官吉拉德?莱曼中将被命令:“和你那些受托付的部队防守到最后一刻。”也就是要血战到底了。

    但是比利时军队的准备时间并不多,8月2日接到了最后通牒,而8月4日德军就已经进入了比利时境内,负责进攻的德军部队是由奥拖?冯?恩米希指挥的默兹河军团,其辖下共有八个旅。恩米希指挥的主力步兵及骑兵,被下令攻占列日城附近横越默兹河的桥梁。并消除所有遇到的抵抗。然而当他及其麾下部队抵达河边时,却发现多数桥梁已被摧毁,只能架起浮桥以作为替代。而当这些措施也遭受对方的火力袭击时,德军发现他们只能被迫向列日要塞发起进攻了。

    列日坐落在马士河和乌尔特河的交会点上,位于南方的阿登森林、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与西北方的法兰德斯平原之间。马士河沿着深峻的峪谷流经列日,为其构成一个重要屏障。

    德国通往布鲁塞尔的主要铁路会通过列日,这条铁路最后通至巴黎。冯?施里芬和冯?毛奇就是想利用这条铁路运兵进入法国。大量的工业设施、工厂和其他设施将有助于城市的防御。然而主要防线仍是十二座要塞组成的环形要塞。

    比利时第三步兵师负责守卫列日的工作,由吉拉德?莱曼少将指挥。这个师由4个旅及数个其他战斗团组成:总体而言,比军有大约三万六千人和252门大炮可供面对德国的入侵。

    德军大约有五万九千八百人及100座火炮。他们受奥托?冯?恩米希将军指挥,埃里希?鲁登道夫则跟随部队作为指挥部的观察者。

    德军于8月3日早上对比利时宣战,先头部队“默兹河军团”于4日早晨8点跨过边界。骑兵推进至默兹河,但发现多数桥梁均被摧毁。到了8月4日傍晚,德国骑兵已经渡过默兹河来到北边的维泽,并在那里遭遇到第十二旅,该旅被下令进行英勇的后卫作战。以利撤退至要塞防线。整个晚上德军都被挡在北方。

    第二天比军的第三师也到了这里进行阻击,但是德国很快就把他们赶到了要塞群里去了,而要塞群里的机枪和火炮也给了德**队很大的打击,德军方面派出了齐柏林飞艇参加战斗,他们向要塞投下了炸弹,但是德军的十四旅却是一样没有把要塞拿下来。

    到了6日,鲁登道夫来到前线,此时十四旅的旅长已经战死,鲁登道夫亲自出马担任了指挥官,他以个人名义下令一野战榴弹炮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以便通过迪布瓦村,因为该处是个可俯瞰列日的制高点。

    同时鲁登道夫派出一队人向莱曼提出休战协议,但被拒绝。而在其后跟随的突击队也被莱曼指挥部的军队击退。德军这次的突袭迫使莱曼逃离列日城,并躲入该城西方的龙欣要塞以做为避难。(。。)

第941章 激战马恩河() 
 》    要塞外环的其他要塞则继续抵抗德军的推进,因为德军对他们的铁路线进行封锁。德军便持续炮击这些要塞,但大多数的要塞仍屹立不动。唯一被击垮的是夫莱龙要塞,该要塞的穹顶遭到炮火摧毁。而巴雄要塞则在德国步兵持续的进攻下,于8月10日被攻占。

    5日夜,德军主力对默兹河以东的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发起突击,骑兵在列日要塞以北强渡默兹河,从西面对要塞实施迂回。比军坚守炮台之间的堑壕,以火炮和步、机枪火力以及强光探照灯挫败德军步兵以密集队形发起的轮番进攻。6日,德军步炮协同对东面炮台组织新的攻击,同时对南面的弗莱迈、邦塞勒和昂堡3个炮台发起攻击。比军兵力不足,寡不敌众。勒曼担心东岸步兵被德军分割,遂命令该部撤至西岸。

    次日,德军从弗莱龙和埃沃涅炮台之间攻入列日市,10~11日攻占东面两座炮台。12日,德军调来420毫米榴弹炮,对比军仍控制的炮台实施猛烈轰击。至16日,各炮台相继陷落。德军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打开了进攻法国的通路。

    比军的顽强阻击迟滞了德军的行动,为协约队集结部队赢得了12天的时间。这让法国在1914年颁发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给了列日市。

    你别看小小的比利时可以有效地阻挡德国人的进攻,但是法国就不行了德队一进入法国就好像是进入了无人之境。五个集团军相继铺开,开始在法国的土地上向前快速推进。

    8月27日,如同一扇旋转大门似的德军大部队已突击到法国北部塞纳河流域的深远地域,还有10个行军日便可到达巴黎。毛奇根据俄罗斯的进攻情况决定从西方线抽调两个军支援东线,由于部队强烈的进攻,以及对作战缺乏协调,致使进攻行动变得支离破碎。

    计划在右翼外延构成进攻重点的企图没有达到预期程度。当右翼已变更部署之后。由阿尔萨斯向此调动部队的命令才下达。8月27日,毛奇就下一步作战向各集团军下达了5页纸的指令。起初,人们希望性情直爽的塔彭上校能对毛奇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塔彭却喜欢简单地看问题。他说现在剩下的就只有等着“回家”了,在他看来已经是胜利在握了。

    每一场大的会战都充满危机的时刻。当胜利的迹象尚未清晰可见时,总参谋部就错误地以为胜券已经在握。那么此时危机也就到来了。此时最为狂热的亚历山大亨利希鲁道夫冯克拉克将军的第一集团军推进的速度最快,很快就于9月3日打到巴黎的城下,距离巴黎只有15英里,从望远镜中就可以看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了,但是他却是没有进入巴黎而转身去了巴黎的东南部,去追击法国人的主力部队第五集团军去了。

    这一天里克拉克的第一集团军部队强行军30英里,也就是48公里(96华里)一天如果要是走上这么远的距离的话,人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概念的,当时有目击者看到德军士兵累的倒在了地上嘴里念叨着:“三十英里,三十英里。”克拉克的急行军甩开了自己的后勤部队和重炮部队。同时也拉开了和他的友邻部队第二集团军的距离,使他和比洛大将的第二集团军拉开了三十英里的距离。

    在克拉克看来,法军在节节败退的时候,决没有可能一声军号便可以掉过头来攻击自己身后的追兵的,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法军中却还就是有人看出了他的致命的问题。正在积极地准备狠狠地给他来上一下呢。

    9月4日,克拉克一边继续前进一边告诉统帅部:“我无法执行要我留在后面作为第二集团军侧卫的命令,要是等候比洛大将的部队上来,势必要停止进军两天,我认为这将削弱德军的整个攻势,给法军以重振旗鼓、自由行动的时间。”事实上。比洛大将的第2集团军也同样疲惫不堪。于是,克卢克把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摆在一边,继续向东南推进,换言之对于巴黎是越走越远了。

    虽然法军的总司令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大将,并没有抓住这个极好的战机,但是巴黎的军事长官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他却是看到了。德军的大部队从巴黎的郊外向东南方面而去,他们的侧翼就暴露在自己的面前,

    9月4日早上,法军巴黎的城防司令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接到了法军侦察飞机的报告,据飞行员们说:“德军第一集团军正在向巴黎的东南方向前进。”在地图上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清楚地可以看出,德军的进军方向是东南方向,而他们的侧翼正好是暴露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现在的部队就是刚刚组建的第六集团军,司令官则是毛奴里将军,加利埃尼将军对下面的军官们说道:“我们必须要立即行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克拉克部队向巴黎东南方向的冒险挺进,已使他的殿后部队成了毛奴里的法第6集团军和英军进攻的目标。上午9时,在还未取得霞飞同意的情况下,约瑟夫加利埃尼就向毛奴里发布预令,让他先作好战斗准备。然后他给总司令部打电话,请总司令霞飞大将下达攻击的正式命令。但霞飞大将却是未置可否。

    霞飞面对作战地图,思考着。其实,霞飞也是有反攻计划的,而且计划里面也包括使用毛奴里的第6集团军进攻德军右翼外侧这个打算在内。霞飞希望再有一天时间,好让增援部队赶到,让第5集团军作好部署,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争取英军的配合,,霞飞是个过于沉着的人,他可以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整日地思考,而不管别人议论他什么。

    下午,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