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崛起-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务院的几位高级领导此时也全在这里,他们都知道李振华与李鸿章的关系,从他一出山,还没有名气之时,李鸿章就以自己朝庭宰相之尊,为李振华捐款十万两,这是别人作不出来的,这是李鸿章看人之准,而就因为此,李振华也是在甲午之战中,为李鸿章保全了他的海军,对于李振华来说,他不是为李鸿章保全海军,而是为了这个国家。
但是从那之后,俩人的关系很快就密切起来,成为了忘年交,再到后来成立中华帝国,李鸿章反而是屈居李振华之下,而继续作他的宰相之职,使得李振华有时间去处理更多的事情。
李振华这个皇上当的好啊,他不光是对李鸿章委以重任,同时在其它方面也是非常的关心和照顾他的,这些其它的领导们也是知道的,就本身来讲皇上没有关心过谁?这是不可能的,皇上对哪位大臣也是非常的关心的,自己这些人岁数都大了,他让下面的人给他们都装上了电话,让他们少跑一些路,给人们配上了汽车,是为的能大家安全,舒适,不让人们再受风雨之苦,同时也可以避免受到意外的伤害。
还有给人们装上了暖气,换了办公的座椅,家中和办公的地方那电灯都是保护眼睛的,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的,定期要给这些岁数大的老人们检查身体,你别看他年轻,他可是比这些老家伙还会疼人的。
李振华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你们都是国家的财富,我一定要保护好你们。”当大家对他表示感谢时,皇上却是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交给你们管,我放心,我只管你们的后勤工作,你们有困难找我,我有事情是会找你们的。”
第573章 追悼会()
第573章 追悼会
第573章 追悼会
几天来,各国的驻华使、领馆也都先后降半旗,向李鸿章表示哀悼,同时也有许多的公使、大使们代表他们的国家和领导人前来吊唁,最先赶到的是周围那些小兄弟国家,安南、朝鲜、兰芳共和国等,虽然日本现在已经是异心大起,但是他们的表面文章还是要作的。
欧洲那边最早的就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然后其它的国家也先后表示了他们的态度,英、法虽然是不情愿,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美洲国家在他们老大美国的带领下,也一起行动,由各国的驻华使节前来进行吊唁。波斯帝国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他们也已经派出了吊唁的队伍前来吊唁。
同时国内也有许多的人也要来北京参加追悼会,像是东方省的省长刘铭传,海军司令邓世昌,他们也要到北京来参加追悼会,同时原来李鸿章生前的一些友好、亲戚朋友,下属等也都到了北京,他们为皇上能给他们的老上司,朋友一个国葬,他们是感动的,同时他们许久没有到过北京了,现在一看北京的变化,让他们对于自己的这个帝国又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几天来报纸上也在大量地宣传李鸿章的一些事迹,让人们对于这个一心为公的总理,有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更多的人老百姓们也在报纸上发表诗词、文章,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平时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好像人也少了许多,人们身上的衣着也已经换成了素淡的颜色,有许多的人臂上还戴上了黑纱,一些人的胸前还有一朵白花。平时的欢乐喧哗已经荡然无存,各地的白布、黑布销量大增,就连冥纸的销量也是在快速增长。
1904年的9月1日上午九时,这一天要为李鸿章举行追悼大会,天阴沉着好像也在为总理的逝世而悲伤,前来参加大会的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早早地就来到了广场上。到九点前已经集合了十多万人。后面还有许多的人赶来参
早上七时开始,就有许多的人前来与瞻仰李鸿章的遗容,并和他最后告别,哀乐在大厅里回响,大厅的正上方挂着李鸿章的遗像,正个大厅里庄严肃穆。
李振华和三位夫人以及孩子来了,冯国璋、徐世昌、张之洞、盛宣怀、唐炯、刘坤一,还有东方省长刘铭传、海军司令邓世昌、台湾舰队司令刘步蟾,南海舰队司令林永升,海军研究所魏翰等人。另外还有各省各地区派出的代表也与李鸿章进行告别,同时也向李鸿章的家属子女表示自己的哀悼。
各国的使节也先后与李鸿章的遗体进行告别,首先来到是波斯帝国、安南、朝鲜等国,另外德国、美国等也早早地就来了,而像是英、法等国就来的比较晚了。此时也不是和他们计较的时候,不过这也看出了谁的关系远近来了,这也不是坏事。
时间指向了九点钟,李振华与手下的众官员们一起来到了**城楼上,由冯国璋宣布追悼大会上开始:“升国旗奏国歌”
在十万多人的眼中,红色的龙旗升到旗杆的顶部,然后仪仗队长一声命令:“降半旗”国旗又慢慢地降下来,成为半旗。
“全体肃立,默哀三分钟”此时在全国各地收听广播的人们都一起鸣响了汽笛,所有的工厂、汽车、机车、船舶都鸣响了汽笛。
同时礼炮鸣放二十一响。汽车、火车、舰船、警报的汽笛声骤然响起。哀哀的呜咽,沉沉的长啸,铮铮的嘶鸣,交织着、滚动着、盘旋着,直上浩浩长空。霎那间亿五千万国人悼念总理的哀思,笼罩了祖国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在高山峻岭、阔野平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大海洋上徘徊、徘徊……
汽笛在鸣响,凄哀,低沉,悲壮。站在垂首默哀、庄严肃穆的悼念人群里,心随汽笛声激烈跳动起来,双手微微颤抖,泪水涌出眼眶。
由盛宣怀致悼辞,之后,由仪仗队员们抬起李鸿章的遗体,送往灵车上,李鸿章的遗体暂时存放在他长期居住过的贤良寺。
一辆汽车作为前导,后面是灵车,灵车的前面挂着李鸿章的大副照片,两侧是黑色的挽幛,后面是一辆大客车,上面是李鸿章的家属们,再后面则是皇上的座车,再后面才是送殡的其它人。
一路上大路的两侧站满了为李鸿章送行的人群,长安街、王府井大街、校尉胡同。最后来到了东帅府胡同,那些老百姓们手中举着一条条的条幅:“总理,我们永远司令您”,“李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由六名仪仗队员们把李鸿章的遗体抬下来,送入贤良寺内,再由那里的僧人们送入提前安排好的房间内。这里的僧人们早已经作好了迎接的准备工作,他们还要为李鸿章作一些法事,这也是他们的对李鸿章的敬重,这些地事就是家属的安排了,具体作多少天也没有规定。
但是李鸿章的夫人赵小莲却要守七七四十九天,她的两个女儿是可以陪同她的。但是儿子们就不行了,他们要去工作的。赵小莲领着孩子们给李振华跪下了,对皇上说道:“我看到了整个的国葬仪式,但是我的夫君没有看到,我会和他说的,孩儿们快给皇上磕头,你们在这里当着你爹爹的面前发誓,你们以后要永远地辅佐皇上,不得有二心。”
李振华刚要去扶赵小莲,他的三位夫人急忙上前去搀扶起老夫人,她们可不能让这位老人给自己磕头的,但是赵小莲却等候他的儿子们发过誓以后,才让他们起来。
中华帝国现在已经取消了原来的“丁忧出缺”的制度,早年在丧事中有许多陈规陋俗:“丁忧”之说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寺主管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
民间虽没有这许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周年之内也不喜欢参加喜庆。如遇必须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内操办,叫做“借孝“。官家也有借孝之例,如当年曾国藩守孝期间挂帅,就是由咸丰皇帝下旨“借孝”的。
实际上在“三年“守孝之中,有逐渐淡化亲属思念的含意,由七七到六旬,由六旬到百日,由百日到周年,由周年到三年,逐渐拉长,也就逐渐淡忘。最后只有每年的”忌辰“(逝世纪念日了)。
但是“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需要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在现在已经取消了“丁忧”这个事,那就是遇到 家中父母去世只是看其的家乡远近适当的给假期就行了,像李经方在外交部作为薛福成的副手,也就是副部长,但是由于李鸿章的阻挠,而没有成为副部长,那也只能是给假期一个月就行。而他的俩个妹妹没有具体的官职,那就可以随便了。
原来李鸿章的子女们还想把李鸿章的灵柩运回老家,安徽合肥的肥东,但是在一些官员们的建议下,他们同意把李鸿章最后安葬在北京的公墓里,但是现在公墓还没有最后完成,就只好是在这里暂时存放,然后再移过去。
第574章 后事()
第574章 后事
第574章 后事
情报部的风玉清来报告说:“俄军在北方加大了调动兵力的力度,在前线的兵力已经达到目前的三十万人。”
李振华说道:“好啊他来多少我们就收多少,这两天我的气正不顺呢,让他们来给我顺顺气也不错,注意继续观察他们的行动,让张作霖他们提高警惕,不要让老毛子们给我们一个冷不防,别吃了他们的亏。”
风玉清说道:“好,我马上就通知他们,另外还有一事,在李总理的追悼会上,有一佧叫付兰雅的英国人,对江南机器局似乎很威兴趣,和原来的那些人接触比较多,是不是要对这个人注意一下?”
李振华对于这个名字似乎是有些印象,但是他想不起来,于是他对风玉清说道:“你们隐蔽的了解一下,注意不要让他知道。”
几天以后,李经方和李经述求见皇上,原来他们在清理李鸿章的遗物时发现了李鸿章给皇上的信,和一些其它的东西,就给李振华送过来了。
李鸿章去世前把一封信和两首自己的诗留给了皇上,李鸿章在他的信中,只是说了一下他的遗产问题,他说他现在有现银四千万两,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工资,夫人以后也会每个月领到国家给的抚恤金,因此他的银子没用了,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于国家的建设。
两首诗,一首是新作,也算是遗诗吧:“秋风宝剑助臣威(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另外一首则是他在年轻时,作的一首旧诗了,这是他年轻时的一首诗,也是很有名的:“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两首诗应该说是很有寓意的,第一首诗是告诉后人:虽然现在是手握宝剑(大权)登上权力的宝座,海外海外形势不稳定,大家不要掉以轻心,这与孙中山的?**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要将其中的“孤、泪”二字换上,那意思就又不能如此理解了,那就变成了忧国忧民了。
第二首诗,那是年轻时所作,很有一番“指点江山”“发奋图强”的味道。按理说他不应该是用于教训皇上的,但是人已去了,就把它留下,让人送到以后将要举办的展览品中去吧,教育我一个不如教育一大批才好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又来人了,苏珊这一次又是跟着英国政府的吊唁使团一起来的,李振华怀疑她是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的船票钱,才一再的和英国政府的人在一起。
英国人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他们本来是可以派驻华使馆的人代为吊唁就可以,但是他们偏不这样,要直接来人,等他们到了中华帝国,早已经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是半个月了。
中华帝国这里早已经结束了国葬活动,一切都已经进入了正轨了,可这时候他们来了,你也不得不接待,但是由于他们在中华帝国人的心目中,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大英帝国了。
于是薛福成就叫上李经方,俩人个人和他们到了一趟贤良寺,薛福成是外交部长是必须要来的,而李经方则是家属前来,此时就只有赵小莲一个人在那里,她连女儿都让她们回去了,反正是自己一个人在哪儿也没事,就在这里在呆一段时间吧,听说英国人前来吊唁了,她也知道这些人不是什么好人,自己的夫君早就说过,这英国人没有丝毫情意可讲,他们只讲利益,一见到薛福成来了,她也就回避起来了。
英国人这是自讨没趣,这也埋怨不得别人,不过这一次他们倒是说了一个事,那就是俄罗斯与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他们要给予调停,他们这可是搂草打兔捎带脚的事,来一个特使,办两个事,不得不说英国人的精明和会算计。
李振华听到了以后,马上就对下面说道:“此事我们暂时还用不着他们来掺合,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处理方法,对于敢于侵犯我们的敌人,我们只能是用枪来对付他们。”薛福成和李经方二人,马上就去回复他们去了,就是不用李振华说他们也会这样去他们的。
关于英国人傅兰雅的情报也返回来了,这个人在清政府时期在我们国家呆了二十八年,曾经到了三品官的官衔,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了,他在江南制造局曾经用他口说,别人在用汉语把他写出来的办法一共搞了一百多种书出来,光是印刷的就有一百多种,还有一部分没有印刷的。
现在他的长子傅绍兰继他在制造局译书,但傅绍兰不久前因病停职,正在上海养病,据上海方面反映,这个人是不错的为中华帝国是作了很大贡献的。现在他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授,实际上他是以休假名义去的美国,现在已经八年了,听到李总理去世的消息,这才前来参加总理的追悼会的,李鸿章对他有知遇之恩。
这时李振华才想起来,自己在接收江南局的时候是知道有这样一个英国人的,但是由于没有深入的交往,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把他给放过了,这是一个对于中华帝国有用的人材,而自己却是没能利用起来,真是的点可惜了。
于是李振华马上问风玉清:“此人走了没有?”
风玉清回答说:“还在北京呢,听说是快要走了。”
“走,我们马上去看他一下,这是个有用的人,我们不能让他就这样轻易地走了。”李振华站起身来,戴上帽子,就出了门,汽车随时停放在那里,说走就可以走了。
李振华和几个人到了北京饭店,一位服务员对他们说道:“这位付兰雅先生,刚刚结清了帐,他是要到上海去的,估计现在已经到了车站了。他的车是下午两点钟的。你们估计赶不上了。”
李振华急忙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是一点钟,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时间还来得及,他急忙转身出了饭店,对司机说了一声:“快,火车站”
司机一看皇上着急,他急忙就把车开了起来,快速地向着火车站冲去。
第575章 留下付兰雅()
第575章 留下付兰雅
第575章 留下付兰雅
汽车到达火车站的时间已经是一点五十分了,汽车急忙从侧门处直接冲到了站台上,一个警卫员去和站里的值班站长进行联系,让他们暂缓发车,其它的人就开始一个一个地在车厢里在找人,终于在第五节车厢找到付兰雅先生。《拉牛牛》 /》 把付兰雅从火车上请了下来,火车才出发了,幸亏没有晚点,当付兰雅知道找他的人是皇上时他楞住了,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找我有什么事啊?
付兰雅下了车,李振华已经笑嘻嘻地站在了他的面前,依稀对李振华还有点印象,他正在犹豫,李振华已经走了过来对他一鞠躬说道:“付兰雅先生,对您的慢待,是我的不对,在这里我向您道歉。”
付兰雅马上说道:“陛下,您并没有对我如何,这道歉之说是不应该的。”
旁边的金熙凤说道:“付兰雅先生,我们就别在这儿说话了,我们回去再说好吗?”。
付兰雅一听就知道这是位皇上的夫人,马上用原来的称呼对金熙凤说道:“娘娘,请恕在下没有先行致礼。”
李振华在一边说道:“走吧,我们回去再说,别在这儿站着了。”
汽车又开了回来,直接就到了北京饭店,李振华让警卫员又重新给他安排了房间,警卫员们送上了茶水,然后出去了,房间里只是留下了李振华、金熙凤和付兰雅三个人,一会儿,风玉清也回来了,原来他是给付兰雅去办理退票的手续去了。
李振华对付兰雅说道:“先生原来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了二十八年,你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