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权色-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叶宇心中却有隐忧,他担心此次假借火莲教的名义,将来会不会受到这些人的报复。

    随着卓冯凯案情的告一段落,安丰县的水渠修建也渐渐了尾声。原本预计等到明年才能修建完成,没想到全县百姓热情高涨总动员,竟在年关之前就修建完成。

    水渠的修建完成,将预示着来年万亩良田得以灌溉,再也不是颗粒无收的贫瘠之地。为此叶宇将卓家充公的财产,购进了的粮种、以及棉籽!

    棉花的传入直到南宋,才由海陆两路传入中土。南方棉花种植的推广渠道,主要是由泉州的海路传入的。

    对于棉花的种植,当下并没有得到了的推广,大部分地区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但自从叶宇献策得以认可并实施之后,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安丰的地理优势正适合种植棉花,所以叶宇就鼓励当地百姓种植棉花,并给与这些百姓诸多优惠与照拂。

    加上叶宇如今在安丰的名声,倒是有不少百姓选择信任这位县老爷。

    而叶宇没有辜负众人的信任,无论是选种子,还是种子的处理,以及播种等等细节,都亲自予以指导。这一些列繁琐的教授经验与技术,都是为下种棉籽之后的养护做准备!

    人都是在体会中慢慢成长,叶宇由商人转型成为一方父母官,已经渐渐的褪去青涩生疏,俨然融入了这个角色!

    深秋已过,渐渐地了寒冬!

    叶宇在安丰做知县已经半年有余,在这半年里处理案情一百余件!平息民事纠纷二十余起!修桥铺路也多是自身掏钱资助!

    仅仅半年的光景,昔日荒凉贫穷的安丰县,渐渐有了生机。不仅如此,每日里孙巨阳都会向叶宇统计回拢的百姓人数。

    曾经出外逃荒的百姓,渐渐地回到了安丰县,这既是叶宇为他们营造的一份希望,也是古代人的那种故乡情结。

    后世很多人都希望远离故乡,觉得远离故乡才是自我肯定的体现。但是古代却对故乡的情结很深,若非实在活不下去,是不会轻易离开生养的故土。

    从经商有道,到治理有方,叶宇经过了一个华丽的转变!

    随着冬雪笼罩长江以北,似乎是命中注定,亦或是厚积薄发,这一年的冬天,注定是叶宇人生中的华丽转身!

    每日两更保底六千字,等于别人的三更,所以求个,给点动力,高·潮要来了,伙伴们!

第129章 茶楼闲话() 
所谓瑞雪兆丰年,叶宇身着一身官服坐在后院,看着飘零的雪花想到了这么一句谚语。

    如此飘落雪景,若是一般文人,定会诗兴大发吟出几首诗句。可叶宇却是与众不同,他想到不是赞美抒怀的诗句,而是这场雪带给百姓的美好实惠。

    就在这时,叶宇听到县衙前堂传来嘈杂之声,没多久孙巨阳便疾步走了进来。叶宇转过头来,轻声问道:“这下雪天,还有人告状?”

    “大人英明,击鼓鸣远的乃是一名老妪,说是有冤情恳请大人审理!”

    叶宇闻听此言,不由流露一丝苦笑:“就没有一天安生的,既然有冤情就得伸冤!走,开堂审案!”

    随即一帮衙役按司其职,纷纷伫立在公堂两旁,三班衙役、群蚁排衙、孙巨阳端坐在一旁以作笔录,整个县衙一副井然有序的样子。

    叶宇一声令下,将击鼓鸣远的老妪领了上来。

    “老身叩见青天大老爷……”老妪是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已是满头的银发面容憔悴不堪。

    叶宇一瞧这老人如此年迈,也不忍心妄动惊堂木,以免吓到了这位老妪。

    于是一改往常的威严,和颜悦色轻声问道:“老人家,你有何事击鼓鸣远,不妨一一道来,本官也好为你伸冤!”

    “大老爷,老身只想要回自己的小儿子……”

    老妪老泪纵横的向叶宇讲述了,她击鼓鸣远的主要原因。

    原来这名老妪是一个寡妇,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原本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家种地;二儿子当了和尚。

    后来;大儿子不幸去世;撇下寡妇老妪无人照顾;实在孤苦伶仃可怜得很。这老妪就有心让小儿子还俗回家,一来是延续家中香火,二来待她百年归老也好有个送终的人。

    这本是一件极为合理,且符合人伦的事情,可当老妪前去弥陀寺,向住持方丈求告之时。住持方丈明远,是一口拒绝了老妪的请求。

    之后老妪是好话说有两大车;那明远住持硬是不答应。声称既然出家;就不能轻易还俗;这是出家人的规矩……

    老妪声泪俱下,磕头请求叶宇出面做主。

    叶宇听完这一番原委讲述后,对老妪处境表示同情之余,也对这弥陀寺住持不通人情气愤不已。

    这时孙巨阳来到叶宇近前,轻声道:“大人,此事其实也怪不得那明远住持……”

    “哦?那依孙书吏的意思,就是这老人家的过失了?”

    叶宇一听孙巨阳替被告说情,心头就莫名有些不悦。这当和尚出家哪有立规矩强留的道理,即便佛家再如何神圣,也不能忘了孝悌之恩!

    孙巨阳见叶宇一脸不悦,也不为气恼,而是耐心的解释道:“想必大人还不知道,本朝僧人出家也并非人人都可以,否则岂不是都出家为僧?”

    “凡是有意出家为僧者,都须得有度牒为凭据,如此才能寺庙为僧!此例既是对僧人数目的节制,也是对僧人的一种规制!”

    “原来如此……”

    孙巨阳的提醒,倒是让叶宇明白了其中不少规矩,但随即道:“即便如此,这明远和尚也太过蛮横!我大宋以孝义立国,若其子不能膝下尽孝,又谈何僧人敬佛?”

    叶宇说着从桌案上拿起毛笔,在空白纸张上写下两行字:和尚有再收之徒;寡妇无再生之子。

    “有劳孙书吏前往弥陀寺一趟,将这字条交予那明远和尚他好之斟酌吧!”叶宇说完便将这字条交予孙书吏,随即吩咐堂下老妪跟随孙书吏前往弥陀寺。

    孙书吏看了一眼字条上的两行字,心中却是十分的敬佩,自语道:“大人果然是非同一般,短短几个字,就已经让这明远住持无路可退!”

    一旁的杜双鱼识字不多,歪过头来瞅了半天,低声问道:“僧人不能轻易还俗,这是朝廷规制,仅凭大人就这几个字,能管用吗?”

    杜双鱼的疑惑孙书吏自嘲的笑了起来:“胶多不粘;糖多不甜;盐多不咸。莫看字少;可胡椒虽小辣人心;秤锤虽小压千斤……”

    “大人如此年轻,论手腕、论才学却不输于人,能以年龄论本事?这几个字也是这个道理,字虽少,却已经直戳那明远的心窝!”

    孙书吏将纸条放入怀中,带着几名衙役与老妪一同前往弥陀寺。

    此后弥陀寺的明远住持看了叶宇这两句话后,沉默了片刻,随后微微一叹,便让老妪的小儿子还俗归家。

    明远住持没有想到,自己原本占据有利的立场,被叶宇这几个字的辩驳,立刻成了被动的下场。若是他再一直不放手,倒是显得他不通人情!

    ……

    这几日叶宇的心情很是不好,因为此前卓冯凯一案后,虽然已经得以妥善处理,但是余波依旧波及到了自身。

    朝中以虞允文为首的一众大臣,弹劾叶宇治理安丰不利,以至于犯人死于狱中,要求革除叶宇翰林院编修的官位!

    一般官职的任免,根本无须惊动孝宗赵昚,直接由吏部予以任免即可。但叶宇这个翰林院编修的官位,是孝宗赵昚特意予以保留的。

    所以若要罢黜,必须经过赵昚这一关。

    赵昚没想到,这才半年而已,竟然又来弹劾叶宇。本打算置之不理,可吏部尚书黄博瑞也出面,当众赞成了罢黜叶宇翰林院编修一职。

    黄博瑞的出面,虽然只是一个人,但已然代表了张说一党,默契的配合虞允文等人。在这两拨人的眼中,叶宇是一个两面不讨喜的人。

    卓冯凯的事情,虞允文不喜叶宇的关键时刻使绊子!张说不喜叶宇故作聪明,虽然平息了事端,但这件事的根源依旧是叶宇挑起的!

    因此,对于叶宇这个不讨喜的人,双方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最后,他们终于胜了,叶宇被革除了翰林院编修一职!

    对于这个翰林院编修,叶宇看的并不是很重,因为挂着没有实权的官名实在是没啥意思!况且当他打算两边都不加入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一路的坎坷!

    而最让叶宇感到无语的是,自己兢兢业业这么久,竟然就得到治理不力四个字,这帮人真是闲的没事找事。

    审理完了老妪的案子后,见天色已经不早,于是便准备微服出去视察民情。

    茶楼酒馆一直是消息的集中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闲谈之所!叶宇由秋兰陪同着,来到一处茶楼吃茶。

    以叶宇如今的这幅扮相,县里是没有人不认识,这让叶宇也是没有办法。于是知会了茶楼的掌柜,严格保密的同时,寻一间靠近大厅的厢房。

    茶楼掌柜一眼辨认出了叶宇,欣喜不已的掌柜按照叶宇的吩咐,给叶宇安排在靠近客厅的厢房里。

    大厅里喝茶的人很多,虽是文人居多,但各行各业也是不少!冬天里,尤其是这种大雪纷飞的季节,乡下人都会躲在家里烤炉火。

    而城里人的娱乐消遣自然要丰富多了,但大部分这个时候,众人都十分热衷于在茶馆吃茶闲聊。人多了就形成一种氛围,有了氛围就不会觉得屋内的寒冷!

    这是一种文化,一众关于茶馆的中华文化!

    叶宇听着大厅里众人,欢声笑语热火朝天,期间不乏有几句笑骂之声,此刻却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和谐。

    这种独有的文化,后世却是不再重现了。叶宇端起茶盏,自顾品茗自语道。

    “哎呀,这大雪过后又是丰收年呐!”一名微胖的中年男子,端起茶杯看着楼外的纷纷雪花,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身旁一名中年人,却是爽朗笑道:“老李,你那城外一百多亩良田,来年可是收成颇丰啊!”

    “咳!这还不是感谢咱们的知县老爷,要不是修建了水渠引水灌溉,我那些田地也只能长草喂牛羊了!”

    “哈哈!老李说的对啊!我家也有些许田地,此前一直都干旱无收。如今可是好了,这水渠修建成功后,只要不是大旱大涝,就可保证年年丰收!”

    一名上了年纪的老人,感慨颇深地诚声道:“本县知县虽然年轻,可这做事毫不含糊!不到一年的时间,竟做了五任知县没能办到的事情!难得啊!”

    老人的感慨之言众人也是唏嘘不已,纷纷点头发表着各自的赞美之言。

    厢房里,秋兰听着众人纷纷赞美自家少爷,也是欢喜的笑着说:“少爷,您听很多人在称赞你呢!”

    “听到了,些许小事罢了!只要这些人不骂我,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叶宇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看着火焰正旺的炭火渐渐地出了神。

    这时,茶楼的大厅里依旧是闲聊的火热。

    “嘿,听说近日金国要派使节来我们大宋……”

    “哦?是么?难道又要打仗了?”有人在一旁惊呼道。

    另一桌上的书生男子,却是不屑道:“切,打什么仗!如今两国和平时期,一定是两国之间的礼节仪式罢了!”

    “那可不见得,听说此次来咱们大宋的,可不止金国,还有辽国与夏国的使节呢!”

    “咦,如此隆重齐聚我大宋,究竟是什么?莫非要出大事不成?”

    “鬼才知道呢!以某家看来,他们都不是什么好鸟,也定然不会有什么好鸟事!”

    “我等小民,那里管得着这朝中大事,何必去瞎·操那份闲心,还是吃茶闲聊,来得逍遥自在……”

    “哈哈!说的极是,说的极是!”

第130章 特来讨教() 
叶宇听着这些人说起朝廷之事,却不由得为之一怔,思忖自己还没有这些人消息灵通。不过不论这些人说的是真是假,回去之后都要好好地了解一番。

    他这个知县整日里忙着民生琐事,倒是没有太在意这些事情。

    待茶馆里的客人渐渐散去,叶宇也出了厢房准备离开。可是茶楼的掌柜却是软磨硬泡,希望叶宇能够留下墨宝,好为茶楼增添名气。

    叶宇向来懒得显摆自己的书法,尤其是考中功名之后,就更是不轻易留下笔墨。今日虽然茶楼掌柜软磨硬泡,叶宇也没有直接答应。

    不过他也不是丝毫不通人情,如今茶业生意已经覆盖了整个江淮等地,这安丰县自然也不能例外。因此他许诺这茶楼掌柜,以后茶叶的采购直接到茶庄,享受八折优惠的待遇。

    回到县衙之后,天已经渐渐地黑了,刚来到后堂,就见书童阿宽急忙走了过来:“少爷,京城来信了!”

    “哦?倒还算及时!”叶宇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在房门关上之后,直接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接过信函,来到桌案前坐了下来,打开将信函通览一遍后,这才算是明白茶楼里众人所言非虚,这金国以及西辽、西夏,不久之后都会派使节齐聚京城临安。

    如今这件事在临安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对于遥远的安丰而言,消息却是十分的闭塞。不过让叶宇感到可惜的是,佘侗诚的信中并没有道明这三国的来意。

    不过即便如此,却让叶宇觉得,这其中恐怕是来者不善!

    想到最后,叶宇却是自嘲一笑,因为这与他根本没有关系。他不过是个小小知县而已,即便有什么大事也轮不到他来操心。正如茶楼里客人说的那样,国家大事朝廷自有人去,何必瞎操那份闲心。

    不过叶宇对佘侗诚的办事效率可是十分的不满,即便这个消息对他没有多大用处,但这消息的传达竟然如此延迟,这让叶宇很是失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宇依旧忙碌着县务与民生琐事,早已忘了这个所谓的三国来朝。但是有些事情始终是必不可避,该来的终究会来。

    清寒漠漠足迹无踪,无边细雪纷乱悠悠,西夏浩浩荡荡的使团队伍,向京城临安缓慢而来。此次来宋的使者,乃是西夏世宗皇帝李仁孝的弟弟,越王李仁友。

    李仁友一身貂裘,随意地地坐在宽大的马车里,拿着皮酒壶时不时的灌下几口美酒。与之对坐的是一名儒生模样的官员,毕恭毕敬的端在一旁。

    此人乃是西夏左丞相罗万明,姐姐乃是西夏皇后。

    “罗大人,你说此次金国邀请我们一同前往宋地,当真能挫其锐气?”李仁友言语很是随意,但语气却是有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罗万明沉思了片刻,随即笑道:“越王心中早有答案,又何必再问下官……”

    “哈哈哈!你这老狐狸,就是不上套!”

    李仁友瞥了罗万明一眼,没好气的说:“不过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静观其变为好!即使我大夏国一直以金国为宗主,但也不必因为金国,去得罪余威犹存的宋国!”

    “越王所言极是,我大夏国位于宋、金、辽之间,地理位置极为复杂,因此最好处于中立!金国想要此次折辱宋朝,以确立无上威信,那我们隔岸观火即可!”

    李仁友点了点头,随后沉声道:“皇兄以文治国颇有成效,就连本王也对这文人墨客的东西颇有兴趣,此次来到这江南之地,到要好好见识一番!”

    长江以南本是少有大雪,但今年却是格外诡异,自从入冬之后就已经是大雪纷飞。这个时候从遥远的西北,一支使团队伍也正向临安而来。

    寒甲罩体的西辽卫兵,簇拥着凤鸾车驾迎着风雪,除了行军的浑厚的脚步声,的声音都被风雪所掩盖。

    凤鸾车驾里,一名异族服饰的貌子,正襟危坐在一旁,看向对面的萧朵鲁布笑意道:“哥,你说那江南是不是十分的美丽?”

    萧朵鲁布闻听此言却是一笑,随即毫不犹豫地说:“那是自然,尤其是是春夏之际,那可是风华美景十里碧波!景美,人更美……”

    看着萧朵鲁布形容的如此美好,女子却是扑哧乐了:“怪不得哥哥总喜欢往宋国跑,也难怪哥哥迟迟不答应我们的亲事!”

    “咳,普速完,你也知道,我一直把你当作妹妹看待,再说了,我这散漫的性子,哪里敢高攀得起?”

    “可是皇兄有命,看你能拖到何时?”说话的女子二十岁左右,是当今西辽皇帝的幼妹【耶律普速完】,此次跟随萧朵鲁布担任使团前往宋国。

    【耶律普速完】说的话萧朵鲁布微微一叹默然不语。无论是曾经的辽国,还是如今死而复生的西辽,萧家一直是除了皇族之外,国内第一贵族!

    而耶律皇族与萧家也是世代联姻,俨然成一种规矩。他萧朵鲁布身为萧家嫡长子,南院大王世子,这联姻之事真的由不得他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