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驸马爷-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王李二公子传达了投降者不杀的命令,只不过,这个命令的效果不是很好。

    主帅死了,但是还有其他的将军在这个战场之上。

    那些将军带着自己的亲卫,还有剩下来的战士,慢慢地退回到了城内,最后在只有几千战士在外面死守的情况下,关闭了城门。

    柴绍本来在听到秦王李二公子下达了投降者不杀的命令之后,就开始有心想要逼迫这些人投降。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靠近城门的那些将领,竟然带着人退回到了城内,没有想要投降的心思。

    “城门已经关闭,你们已经被抛弃了,秦王说过,投降者不杀,你们如果还反抗,就没有意义了。”

    几千人也是人,同时,也能够让城内的那些人看到大唐对于投降者的态度,看到大唐的仁义。

    所以,秦王李二公子下了命令,对于这几千人不能动用武力,要尽可能的收服。

    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没有想要投降的意思。

    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面,大唐其实是残忍并且还是一个残暴的朝廷,对待百姓还有士兵,都是非常严苛,一不小心就死了。

    这些也都是上面灌输的思想,不明所以的他们,慢慢地也就相信了,这也是他们在这个时候,还不想投降的原因。

    他们在担心,自己真的投降了,就会直接被坑杀。

    只不过,这样的情况没有僵持多长时间,城楼之上的弓弩手,对着下面就开始射箭。

    一下子让下面的人慌了,并且有了投降的心思。

    前有虎,后有狼,他们最终选择相信老虎。

    因为后面的狼在最开始抛弃了他们,现在又开始不顾他们,直接射杀,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相信了前面,看起来还不错的老虎。

    最终,秦王李二公子只能是把这几千被抛弃的战士收服,然后开始打扫战场。

    这一场大决战,总的来说,还是赢了。

    潼关的主帅已经死了,战死的人也很多,整个潼关的兵力估计已经消耗了一大半,这个时候再攻城,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拿下潼关。

    “先让将士们休息,今晚上严加看管,小心的人偷袭,明日辰时继续攻城。”

    秦王李二公子和众武将卸下了铠甲,一起坐在了主营,听了这一次的战报。

    “殿下,北方的战报来了。”

    一位士兵拿着一份战报,双手递给了秦王李二公子。

    秦王李二公子接过了战报,然后看了起来,看了不到一半,就开始皱着眉头,看来情况并不是很好。

    大家的心思也都被秦王李二公子的这种神情给崩的紧紧的,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情况,应该不是什么好事情。

    “薛将军传来消息,窦建德派遣了十万大军来支援王世充,从北方出发的有五万,还有五万已经到达了东都洛阳的后方驻扎。

    这样一来,加上王世充的原来的军队,一共就有了八九万人,薛将军已经要顶不住了。

    我们的速度要加快了,这潼关必须要在明日攻克,然后直指东都洛阳!”

    秦王李二公子这是已经下达了死命令,明日必须攻克潼关,然后兵围洛阳城。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想要在明日攻克潼关这个关中第一的关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看似对于自己这一方有利,潼关的主帅死了,战士也死了很多,伤亡过半了。

    明日攻城看似轻松,其实也并不轻松。

    首先,潼关的城墙很高,战士们爬上去都费劲儿,再加上潼关内的将士想要死守,一时半会儿,真的不容易攻上去,而有了死命令,也就是说,明日就算是牺牲一大半的大唐战士,也要把潼关攻破。

    但是秦王李二公子已经说出了口,他们这些人自然只能是去支持,去实行。

    柴绍还是和以前一样,去了伤兵营,看望了轻伤的士兵,至于重伤者,现在还在抢救。

    已经抢救的那些战士,现在还在昏睡之中。

    从第一次的不忍,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在柴绍的内心深处,其实他非常想要早一些结束这个乱世。

    但是他也明白,想要结束乱世就必须有战争,有了战争自然会有死亡,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日的辰时,大唐还能够站起来战斗的将士,全部都出动了。

    从长安到潼关,再到现在,已经是六天的时间。

    几天连续作战,大唐的精力,其实消耗很大,这第三次攻城之战,已经没有了开始的那种最为激烈的情绪。

    但是,身为战士,想要混一口饭吃,也只能是拿命去换了。

    潼关城内的战士不出来,一直死守城门,想要攻上去,真的很难,潼关的城门被撞击的咚咚响,也没有撞开。

    从辰时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时辰了。

    大唐的将士攻上了城墙五次,结果都被潼关的将士死守住了,让大唐的士气又降低了不少。

    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将军的罗士信,带着人直接从侧面开始攻击,是那种不要命的攻击。

    在亲卫还有战士的守护之下,罗士信最终攻上了城墙,占领了一席之地,让后面的那些战士,可以上去。

    不一会儿,就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个时候,另一个方向,也有大唐的将士占领了一处,城墙之上的潼关守军,已经出现了不小的慌乱。

    柴绍看准了时机,立即安排太玄军的战士,从第三个守备比较薄弱的地方开始攻上去。

    缺口打开之后,柴绍也亲自上了城墙,在城墙之上和潼关守军的大将军打了起来。

    兵对兵,将对将。

    又过了一个时辰,潼关的城门缓缓地打开了。

    秦王李二公子立即率领剩下的大唐将士,从正门攻了进去。

    至此,关中第一的关口,被秦王李二公子拿了下来,但是其损失也是巨大的。

    拿下了潼关不久,秦王李二公子就开始安排进攻东都洛阳的事情,想要尽快拿下东都洛阳。

    本章完

第135章 苍狼南顾() 
在秦王李二公子拿下潼关的同时,在大唐的北方,刘武周和宋金刚开始了南下大计。

    准备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刘武周总算是说服了突厥,支持他的南下大业。

    有了突厥人的支持,也就有了强大的军队,也就有了强大的实力。

    刘武周已经自立为帝,并且还设置了百官,只是差了一个像样的皇宫,也差了一个像样的地方。

    最初,刘武周的思想就是攻占晋阳。

    因为晋阳是大唐发起之地,同时,在晋阳也有一处行宫,这个行宫是当初李渊在晋阳的时候建立的。

    隋朝的皇帝杨广,在北巡之时,还曾经住在那里。

    刘武周就把目标放在这里,这也是因为其他的几个势力,有的比较远,有的地方也不好。

    而大唐算是占据了关中的一大半,拥有着中原大地最为繁华和富裕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自然也会被人觊觎。

    镇守李家大本营晋阳的主帅是齐王李元吉,这位也是李渊的几个儿子里面,比较出名的人。

    只不过,他的出名却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因为他的败家和搅,屎的能力而出名的。

    作为一个庶出的皇子,想要能够站稳脚跟,能够活的舒服,自然是需要依附于有能力有实力的嫡出皇子。

    这位齐王李元吉在这方面倒是有一些小聪明,可惜,成也齐王,败也齐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的就是齐王李元吉这样的人。

    不过,有时候,却也有一些远见卓识,小人也有着小人的智慧和想法,也有着小人的作用。

    在晋阳逍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齐王李元吉,被打的像是一只落汤鸡一样,灰头土脸地逃回了长安。

    大唐的兵力都用在了攻打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的战事上,镇守边疆的兵力并不是很多。

    镇守晋阳的兵力也只有区区五万人,再加上周边的城池的兵力,一共也才十万人。

    可是这十万人也只是一个虚无的数字,真的要是打起仗来,这十万人更本就不够看的。

    因为这十万人都分散了,根本不足以抵挡刘武周的两路大军的进攻,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晋阳。

    大唐的皇帝李渊着急了,刘武周来势汹汹,十几天就占领了晋阳,还要继续南下攻打长安。

    如果真的让刘武周成功了,那他这个皇帝也要当到头了。

    连夜召开了一次朝会,讨论这一次的事情。

    李渊知道秦王李二公子已经攻克了潼关,正在准备围攻东都洛阳,如果没有刘武周的突然南下袭击,说不得真的能够吞下王世充这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但是天不遂人愿,没有想到刘武周在这个时候联合了突厥开始南下,瞬间就攻占了晋阳,连给大唐的反应都没有。

    其实,也说明了镇守晋阳的主帅齐王李元吉的无能,如果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就通知到长安,请求支援,然后自己指挥得当,坚持一段时间,还不至于丢失了晋阳。

    可惜,李渊派了一位怂包去镇守晋阳,结果就成了这样。

    “来人,传朕旨意!”

    八百里的紧急信件,从长安送出去,目标是正在攻打洛阳的秦王李二公子。

    秦王李二公子,正在准备围攻洛阳,逼迫王世充投降,结果没有想到,受到了来自长安的紧急军报。

    “殿下,紧急军情!”

    正在主营之中的秦王李二公子和几位文臣坐在那里研究怎么逼迫王世充投降,听到有紧急军情,立即接过去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直接气的要吐血。

    脸色非常不好看的秦王李二公子,把军情直接给了长孙无忌等人看,他已经没有心情去说话了。

    “这……。”

    第一个看完的长孙无忌已经震惊的不想说话了,接下来的那些人也是低沉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样啊。

    没有想到北方的刘武周竟然联合了突厥,然后攻占了晋阳,还有着想要攻占长安的趋势。

    如果真的让刘武周攻占长安,到时候,反应过来的王世充,绝对会绝地反击,让大唐两面受敌。

    在已经消耗了如此大的兵力还有人力的情况下,要是真的出现了如此情况,大唐就真的是无路可逃,面临巨大危机。

    这军报上面已经写明了,让秦王李二公子想办法,尽快赶回长安,然后抵御气势汹汹的刘武周。

    至于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直接放弃了,让他多活一段时间。

    因为刘武周的气势实在是太猛了,在没有三军的保护和镇守之下的长安,就是一座空城。

    虽然有不少兵力还在镇守着长安,但是面对刘武周和突厥人的联合,这点兵力就真的不够看的。

    但是如今,秦王李二公子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一旦放弃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要击败王世充,就非常难了。

    因为现在兵力消耗太大了,撤退之后,还要攻打刘武周,到时候兵力就真的是十不存一,也就没有能力再东征。

    想要再一次东征,可能需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够恢复到现在的实力,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现如今,柴大将军等人已经带领兵力在准备围攻洛阳,你们就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事情总是要解决,有了麻烦也不能去胆怯,不然,永远就解决不了麻烦。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拱手说道:“殿下,前有虎后有狼,现如今我们已经到了伏虎的最后一步。

    这老虎也就被我们打怕了,而后面的狼却来势汹汹,已经势大,我们只有撤回去,消灭这支狼群。

    这一次东征之后,王世充的损耗很大,我们大唐的损耗也很大啊,这洛阳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来了。

    如果等到王世充反应过来,到时候,我们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我们可以派出使者和王世充讲和,然后秘密撤退回到长安,准备抵御北方的狼群。

    消灭了这支狼群之后,休养生息强大自身,等待再一次东征。”

    其他几人也是这个想法,因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他们也想到过想要强攻洛阳,一举拿下王世充这个割据在东边的大势力,但是一旦真的强攻了。

    到时候,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这样一来,怎么去抵御南下的刘武周?

    如果不能抵御,也就相当于是把长安,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了刘武周,大唐还有可能面临被王世充和刘武周还有窦建德三方瓜分的危险。

    秦王李二公子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来人,召回柴大将军等人,本王有要事相商。”

    柴绍等人还在安排强攻的事情,比如搭起投石机,比如准备充足的弓箭,比如鼓舞士气。

    还没有做完全套,就受到了来自秦王李二公子的命令。

    在这个时候召回武将,肯定是有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了,至于发生了什么,他们很快就能够知道。

    本章完

第136章 明谈暗撤() 
柴绍并不知道这个时期的历史详细记载,也就不知道刘武周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南下。

    因为柴绍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只是一个支教老师,学习的也是教育学相关专业,不是历史系,不是历史专家。

    他只能够记住这个时代的很多传奇人物,比如这位刘武周,只知道他也是初唐时代的人物。

    联合了宋金刚一起攻打大唐,还一度占领了晋阳,准备攻打长安,最终被秦王李二公子给消灭了。

    还有一位就是刘黑闼,这位可是从秦王李二公子手中逃脱了好几次,还杀死了平阳公主。

    对于这一位,柴绍是回忆了好几次,拼了命也要记住这位。

    当看到刘武周南下,攻占了晋阳的时候,柴绍有一些惊讶,却不像是其他人那样,已经震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大部分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脸上写着郁闷两个字。

    好不容易攻克了潼关,然后打到了洛阳城下,已经开始准备兵围洛阳了,却没有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一切都是功亏一篑,那些战士也都是白白牺牲了。

    “本王已经决定回去,我们要明谈暗撤,不能让王世充知道这个情况,不能让他反应过来,不然,大唐就是两面受敌,情况会更加不利。

    刚刚,本王和其他几位商量了,由柴大将军坐镇这里和王世充谈判,如果最终还是被王世充发现,就立即撤退到潼关,守住潼关,拖住王世充的大军。

    攘外必先安内,现如今刘武周气势汹汹,已经占领了晋阳,直逼长安,本王必须先解决了刘武周。

    柴大将军,这里就交给你了。

    记住也不要太过勉强,一旦情况不对,就退到潼关,且战且退,保住长安就行了。”

    秦王李二公子最终把镇守这里的任务交给了柴绍,因为在这些人里面,柴绍算是一位难得的帅才。

    柴绍供着手说道:“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保卫长安,不负殿下之期望。”

    秦王李二公子点点头,开始安排其他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想要撤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不能够让王世充的人发现端瑞,这就是一种技术活儿,就像是空城计一样。

    大摆阵势,让敌人真的觉得城里面有不少的士兵,其实,城里面只有老弱病残的伤兵。

    空城计不只是演义之中的诸葛亮摆过,后来的大唐皇帝李渊也摆过,并且也成功了,吓退了突厥,保住了晋阳。

    现在,秦王李二公子再一次准备空城计,并且还模仿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

    柴绍负责谈判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开始,就担任了要迷惑敌人的任务,让王世充察觉不到大唐已经开始撤兵了。

    一封带着书信的箭羽被射到了洛阳城的城墙之上,信上面的内容就是关于谈判的一些事情。

    大致是这样说的,大唐圣德皇帝李渊感慨战争之痛苦,黎民百姓之疾苦,所以不想让大唐的战士白白流血牺牲,决定和王世充握手言和,不过王世充需要拿出诚意。

    至于诚意如何,自然是需要当面谈。

    说实话,如果不是上面有着大唐秦王的印玺,王世充是绝对不会相信,大唐在这个时候竟然握手言和,简直是不可思议至极。

    生性多疑的王世充,就立即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商讨这件事情,他觉得这是大唐在使用计谋,很有可能是一个烟雾弹,也就是迷惑他的一个计谋。

    不过多久,又有使者出使,想要和王世充说明大唐的仁义思想。

    同时,这个使者还兼任着带信息进去的任务。

    柴绍想起来还被困在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