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驸马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自己也是一位才情斐然的人,写过一些诗句,可是和柴绍的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写不出侠客行之诗这样的能够传承千古的经典诗,虽然他的性情也是非常豪迈和雄心万丈之人,但是要写出侠客行这样的豪迈之诗,估计是登天一样的困难。

    一旁一位长相非常清秀,整个人站在那里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的男子,微微施礼说道:“恭喜公子,如今关中已经被收复,省去了不少的时间,也壮大了实力,占领长安,指日可待了。”

    李二公子听了之后,眼神微微有一些迷离,“是啊,占领长安指日可待,到时候,父亲大人就能够封为为世子,以后的太子了。”

    心中的想法是美好的,只不过,后来李渊的做法就让李二公子失望了,当初说好的起兵占领了长安,等到李渊做了皇帝,他就做太子,结果,李渊还是让李建成当了太子。

    “长孙大哥,我们也要加快进程了,柴大哥还有二姐正在关中等着我们了。”

    李二公子幻想了一下占领长安之后的事情,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快一点儿攻下长安了。

    长孙无忌对着李二公子微微施礼,便下去做准备了。

    李二公子负责西线,是李渊亲封的右领军大都督,手下有着六万将士,也是这一次南下的主力军。

    在进入关中之后,李渊的大军就分为了三线,李二公子从西线进攻,同时负责和柴绍还有李三娘会和。

    李渊直接率军从中线进攻,目标直指长安,而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则是东线,防御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同时,也把目标放在长安,到时候三线进攻,兵围长安。

    历史上,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只有三万人,其实说的并不全面,因为李渊曾镇压了好几次义军,收拢了不少人,怎么可能只有三万人,就单单是太原的守备军,就不止三万人。

    而有了柴绍的存人失地的理念,李渊更是知道人的重要,收留了流民还有义军之后,队伍自然壮大了。

    队伍大了,实力也就变强了,实力变强了,攻城的速度也就快了,李渊也有能力分为三线进攻长安。

    李二公子只休息了三天的时间,就再一次带着将士来到了礼泉县城外,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道大关卡。

    攻城之战一触即发,李二公子手下的大将王君廓还有侯君集以及张亮等人,带着自己的小队开始了攻城之战。

    李二公子在后方压阵,军旗在后方飘扬,战场之上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礼泉县乃是长安西北方向的一个重要屏障,重兵把守,很难被攻破,就算是李二公子,也不能说,就只是单单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拿下这座城。

    “鸣金,收兵!”

    两个时辰过去了,虽说将士们已经攻上了城墙,但是并没有站稳整个城墙,而城门也没有撞开。

    这样的情况对于攻城的一方并没有好处,所以李二公子直接下令撤退,然后安营扎寨生火造饭。

    同时暗中派遣士兵从礼泉县县城的后方隐藏,等待下一次的攻城,然后安排人在礼泉县的城下大声地说道。

    其内容不过是李家伸张大义,想要反抗暴隋的统治,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两个小时的时间,轮流换了两个人,什么都说,反正就是百姓苦不堪言,杨广怎么寻欢作乐,隋朝已经走向了灭亡的道路,还要为隋朝卖命是不值得的。

    说的城墙之上的士兵已经心动了,这扰乱军心的计划,稍微凑效了,礼泉县上下都有一些想要投降的心思。

    等到太阳下山,李二公子准备发动第二次战争,这一次,他势在必得。

    侯君集带着他的人在接到了攻击的时间之后,就立即做好了准备,这一次一定要先一步攻下城门,然后获取军功。

    随着攻城的开始,李二公子这边疯狂的打法,直接压倒了城内隋军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都选择了投降,选择了放弃守城,保住自己的性命。

    这一战,虽然是李二公子生涯里面小小的一战,但是却也是一次牺牲了几千将士的战斗,也是他进入长安境地的一战。

    本章完

第65章 渭水会盟() 
八月十三号,李三娘写信向李渊禀报了自己在关中的情形,希望能够和李家军会师。

    柴绍已经在关中打下了大片天地,还收服隋军三万,加上义军本身的兵力,还有后期投诚的一些义军山匪,一共七万人。

    这样的兵力在这个时代来说,其实也算是中等了,放在任何一个地方,也算是一方诸侯。

    历史上李三娘辛辛苦苦地打拼,才有了那样的名声以及功绩,但是现在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柴绍。

    从逃离长安到现在,这一路走来,如若不是柴绍带着太玄军守城或者攻城掠地,哪里来的现在这么庞大的实力。

    或许没有柴绍,李三娘也能够做出这样的功绩出来,但是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最起码柴绍弄出来的以兵养民的想法,就能够让攻下来的几个县城获益,还能够很好的收服民心。

    在百姓的眼中,义军士兵或者称之为官兵,并不想是以前那样不把他们当作是百姓,随意烧杀抢掠。

    而李三娘治下的士兵,不仅仅帮助他们修路,还保护他们不受别人的侵害,对待他们的时候,也是和蔼可亲。

    当然,和蔼可亲太过了,最起码也是平等对待,没有给他们眼色,也没有随意打骂,更没有看不起他们。

    在李三娘治下的县城百姓还有商贾或者是世家,对于她都比较尊敬的,因为李三娘给了他们尊敬。

    人世间的尊敬是相互的,特别是上位者,对别人尊敬,会得到别人百倍的尊敬。

    其他诸侯想要增加自己的兵力,可能需要征兵,需要抢人抓人,而李三娘不用,征兵公告贴出去,就能够招到很多人。

    李三娘给她的父亲李渊写信的同时,也给了柴绍一封信,和他商量会盟的事情。

    柴绍看到李三娘的信之后,就直接提笔写字,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过两天时间,柴绍和李渊的信同时到了李三娘的手中。

    李三娘先是看了李渊的来信,信上面说,李二公子在西线进攻,不日就会到渭水,到时候,就让柴绍去渭水会盟,然后从西边进攻长安。

    李渊的信写的并不是很长,但是李三娘却从其中感觉到了一丝她父亲李渊心中异样的想法。

    那就是柴绍在关中的名声太大了,以至于李渊已经有一些猜忌了,这是李三娘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心中失落肯定有的,还有一些不甘心,同时还有担心。

    最终叹了一口气,看起了柴绍的信,柴绍的想法便是,让李三娘出面,一同迎接李二公子。

    看着柴绍的一片赤子之心的信,李三娘突然有一些莫名烦躁,最终却也只能把李渊的信烧了,然后安排会盟的事情。

    本来的激情和梦想都没有了,想了一会儿开始给李渊和柴绍写信。

    八月二十号,李二公子带着自己的大军到了渭水的河边,在渭水河对面,柴绍一马当先,其身后军旗飘扬。

    差不多两年时间不见,李二公子越来越有一种上位着也就是王者的气质了。

    两人微微互相施礼:“姐夫,小弟我这一路可是听着你的大名过来的,对姐夫你的太玄军可是仰目已久,想见一见传说中的太玄军雄风啊。”

    李二公子是真的想要见识一下,柴绍带领的太玄军和他的玄策军的区别。

    柴绍谦虚地回答道:“大都督的玄策军可是已经盛名于关中,我的太玄军那里比得了啊,不过,大都督想要看看,绍又怎么会拒绝。”

    带着李二公子来到太玄军之前,大声地对太玄军众将士说道:“这位乃是国公爷的二公子,也是右将军、大都督,现在,大都督想要看一看我们太玄军是如何上战杀敌,我们该如何做?”

    柴绍说完了之后,发出了一个命令。

    “杀!”

    “杀!杀!杀!”

    这三生杀直接响彻整个渭水河边,然后一首侠客行被几千将士吼出来了。

    李二公子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和柴绍一起大声地背出了侠客行之诗。

    背完了之后,李二公子感觉自己心情稍微有一些激动,好像有一股气憋着,想要散发出来,而散发出来的途径,就是打架。

    不过最后还是被压下去了,稍微平息之后,心中想着:“这首诗当真是上战杀敌的凶诗,也难怪太玄军每每作战,都要吼出来。

    不仅仅能够增强气势,还能够让将士们不害怕恐惧战场,唯有杀敌解气。

    可惜,世间只有这太玄军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并不适合我玄策军。”

    李二公子很佩服柴绍的才气和他的想法,在战斗中做出这样的豪迈还有凶猛的诗句,创造了一个传奇一般的队伍。

    按照柴绍在长安所说的话,诗歌乃是小道,那他一定还能够做出这样的豪迈之诗。

    只不过,李二公子觉得就算是柴绍送了他,他也不会用在玄策军中,因为这已经是在模仿,没有自己的特色。

    模仿别人的做法,终究是弱了一些,不仅不会增加将士的士气,反而可能还会影响士气。

    “好!当真是好男儿,好汉子,有你们这太玄军,这天下平定就快了一步,那暴君杨广的末路也不远了,如今中原大地遍地狼烟,还望各位能够以保卫家园,替天行道,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为己任,替天行道,代民伐隋!”

    “替天行道,代民伐隋!”

    李二公子一番话,也稍微增强了自身的威望,只不过效果不是很好。

    这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带领他们打胜仗的是柴绍,而不是李二公子,他们也是今日才见到李二公子,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可,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二公子并没有在意,和柴绍一起向周至出发,准备去见一见李三娘,然后一起攻打长安。

    李二公子见到第一个柴绍治下的县城之时,就被这县城的风貌吸引了。

    没有想象中的破败,这和他想象的场景不一样。

    百姓进出城门,都会主动配合检查,守城将士对过往的百姓都是彬彬有礼。

    其中还有百姓和士兵交谈,还会拜谢那守城将士。

    进了城门,也没有想象的脏乱差,一些百姓见到柴绍大军,还主动打招呼欢迎。

    可以说,百姓对待他们的态度,刷新了他对柴绍的认知。

    本章完

第66章 祥和的关中() 
到了府衙之后,李二公子提出了想要出去看一看的想法,他想要知道,那些百姓为什么会对柴绍的将士那么的拥护。

    李二公子一直关注的是柴绍和李三娘的发展情况,而且每一次也是李三娘写的信,信上面的内容并没有说到这些。

    而现在亲眼见到了县城内的景象,李二公子对于柴绍是怎么治理一个县城感到非常的好奇。

    柴绍也知道李二公子对于刚刚百姓的反应耿耿于怀,想要一探究竟。

    只不过干了这么长时间的路,早就累了。

    “大都督,我们还是先吃饭,等到填饱可肚子,某这就带着你出去看一看,大家也都累了,还是先用膳休息一会儿吧。”

    柴绍的话得到了在座的很多人的认同,敢了大半天的路,双腿内侧被马鞍磨的酸痛不已,那里还想要出去走一走啊。

    说道累,李二公子也感觉到了,看了一下各位的神色,就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我也是看到姐夫你治下的县城百姓,都是一片祥和,百姓也都是对于你和太玄军很拥护,有一些好奇。”

    柴绍回答道:“其实我也不太会管理一个县城,只是治军严明,然后提倡军民一家亲的想法,让闲暇的将士去劳动锻炼,代替了劳役,同时,也比较重视商贾的发展,给出的一些政策比较好罢了。”

    被大隋王朝那繁重的徭役政策压迫了很多年的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了,这个时候,有了一个开明的官服,有了一个没有徭役,并且爱民如子的官府,百姓怎么可能不去拥戴了?

    李二公子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柴绍重视商贾这一点儿,又有一些看不懂了。

    “自古以来,商贾都是唯利是图者,姐夫为何要重视商贾之发展?他们就算是发展起来,又有何作用?还不是把钱财都私藏在自家之中,把钱财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看得出来,现在的李二公子虽然成熟了不少,整个人和两年之前相比,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但是其成熟的心性,更多的在于军事上面,而对于怎么经营好一个郡县,一个国家还是缺少了经验。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二公子的阅历还没有以后那么的丰富,现在说他少年意气也说的过去。

    其他人也对于李二公子的这个问题十分在意,不明白柴绍为何重视了商贾的发展,然后整个县城就不一样了。

    “商贾者的确是唯利是图,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何尝不是为了一个利字,只不过每个人为的利并不一样罢了。

    商贾可以赚钱,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因为我们自己不会,也只有这些为了利为了金钱的商贾能够在几月之间,赚取很多的钱财。

    我们的先辈从以物易物,到以石易物,再到金银,而金银所代表的也不过是一个交易时候的等价物罢了。

    而商贾如果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下,绝对不会让这些金钱在自己的库房里面烂掉。

    而是会拿出来做生意,赚取更多的钱财,有了生意可做,自然是有客人,而这些客人或许是户农,或许是士子,又或者是其他商贾。

    总之,他们会推动整个市场货金钱的流动,而金钱流动的多了,我们官府自然也有了很多的税务了。”

    柴绍自己懂得不是很多,但是已经尽量说的清楚一些了,也不知道李二公子等人能不能明白。

    看李二公子低头沉思的样子,应该还在消化吧。

    这个时候,下人已经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了。

    虽然柴绍已经把四方桌椅弄出来了,但是在正式的场合,在这种大型的宴会上,还是一人一桌的习惯,显得正式一些。

    “大都督,我们还是先用膳吧,等到用完之后,我们稍作休息,然后绍带着你一起去外面看看,如有不懂,绍定知无不言。”

    柴绍看到李二公子还有长孙无忌等人似乎还在想着商贾的作用,什么叫做货币的流通,想着其中的道理,没有吃饭的意思,只好提醒了一下。

    “对,用膳吧,来,姐夫,我先敬你一杯,能够把关中之地治理的这么好,我当真是佩服不已。”

    李二公子不是那种死钻牛角尖的人,想不出来也就不在想了,反正柴绍在这里,以后有的是时间在一起讨论。

    在李二公子的带动之下,整个宴会还算是融洽,双方都很给面子,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等到宴会到了尾声,众人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李二公子才提出出去看一看。

    这一次,柴绍倒是没有阻拦,还跟着一起解释了很多李二公子询问的问题。

    大军休息了一天之后,继续向着周至前进,总算是在第四天黄昏到了周至县城之外。

    而早已经接到消息的李三娘,已经在县城门外面等着了。

    李二公子见到李三娘的时候,立即下马,直接步行上前,而后面的人也跟着下马,跟在了李二公子身后。

    “二姐!小弟世民,拜见二姐!”

    李二公子深深地施了一礼,其话语中也是久违之后的激动,看得出来,对于这位小时候带着他练武识字的二姐,那是真的敬爱有加。

    李三娘也早已经下马了,亲自扶起李二公子,仔细看了看,有一些感慨地说道:“两年多不见,你成长了很多,走,随二姐进城。

    二姐早已经准备好了,给你们接风洗尘,这一路辛苦了。”

    众人一路来到了周至县的县衙,那里已经摆好了宴席,就等着李二公子等人。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天黑,但是李二公子还是看到了周至县城的大部分风貌,如此宽敞的街道,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一个县城,而是一个皇城。

    特别是这里的百姓,相比他见到的其他县城,对于柴绍还有李三娘等人,还要狂热一些。

    一路走来都没有看到一个脏乱差的地方,整个街道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关键是街道宽敞啊,两边的商铺也是整整齐齐的。

    这是李二公子看到的最好的县城了吧,都能够比得上太原城了。

    本章完

第67章 混乱的长安() 
李二公子开始学习柴绍和李三娘治理县城的一些方法,其中一个士兵的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