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驸马爷-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再把事情闹大,也只不过是对他无利,对于柴绍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就算是杀了张苏氏母子,也不能在把这一次的案件牵扯到柴绍的身上了。

    所以只要是明白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擦屁股。

    李三娘先行一步离开了公堂,找到了刘韬,询问了一些事情,然后就让他离开了,现在的他已经暴露身份,只能是回到晋阳李家,成为李家军的一员。

    离开了府衙,柴绍就对李三娘问道:“刘韬是怎么回事?”

    紧接着又加了一句,“如果要是不方便说,也可以不说,我就是问问。”

    李三娘则是回答道:“我们夫妻二人之间,没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刘韬是我李府以前培养的门客,一般时候不会露面。

    这样的人,在每个世家都有,一些不方便做的事情,都会吩咐给这些人。”

    柴绍点点头,然后说道:“我们在长安也有好几个月了吧,一直都是好好的,我也没有得罪什么人,可是今日就怎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关键是,对方杀了张屠户,以此来陷害我,对于我而言,也没有太大的伤害吧。

    我不仅仅是柴家的大公子,李家的女婿,还有官职在身,就算是杀死一个张屠户,也罪不至死。

    可是这幕后之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没有张苏氏,没有那些黑衣人。

    柴绍还会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只不过是有人杀人了,然后就被他撞上了,然后就成为了嫌疑犯。

    但是有了张苏氏这件事情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了。

    “刘韬其实已经询问过一个黑衣人,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和在公堂之上的差不多,黑衣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回答。

    最后也是咬舌自残,不能说话了。

    这些人应该是世家大族所培养的死士,所以这件事情也可能是某一个世家之人做的。

    至于他为何要做这件事情,妾身也不得而知,现在已经没有人清楚,做这件事情的人,到底是谁。”

    李三娘在公堂之上的时候,也在想着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

    柴绍就更加不清楚现在的形势,所以也想不出来,他连这个时候到底有那些世家,都不太清楚。

    就更不要说,怀疑是哪一个世家之人所做的这件事情了。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想要这么简单的就知道是谁干的,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既然做了,就一定是有迹可循。

    可能还会做出第二次,第三次,总有一次,我们会查到他的头上,到时候不管是谁,都要为此事负责任!”

    “嗯,夫君说得对,不过以后我们要小心了,已经有人开始针对我们,妾身觉得,这一次应该是一个试探,所以才会设计一个这么简单的局。

    以后可能就是生死之局,到时候我们在长安孤掌难鸣,很有可能会真的陷进去。”

    李三娘的猜测不无道理,这一次的陷害太过简单,处处都有着矛盾之处,就算是最后成功了,对柴绍的伤害也不会太大。

    最多也就是杖责多少,然后赔偿一些钱财。

    所以,这应该就是一个试探罢了。

    柴绍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李三娘的话,然后接着说道:“以后是要小心,不过,也不会太久了。”

    还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李家就会乘势而起,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世家的人,想要陷害,想要之置于死地,也没有用了。

    只不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也稍微有一些长。

    回到了府上的柴绍和李三娘,稍微洗漱一下,吃了一点儿饭,就入睡了。

    一连三天,柴绍都没有听到关于张屠户被杀的任何消息。

    直到第四天的时候,马三宝才禀报说:“张屠户被杀一事,已经无法查证了,那个章捕头和那位见证者陈继伟,都相继死在了牢里面。

    京兆伊骨大人,最后只能宣布张屠户的案件,因为案情人员死亡,而成为了一桩悬案。”

    柴绍在心中微微叹息,张屠户再怎么无赖,再怎么混账,他也是一条人命。

    可是现在,却因为自己的原因被杀了,凶手还找不到,并且还牵连了好几个人死亡。

    这就是古代,这就是一个律法非常薄弱的时代。

    “嗯,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加小心一些,免得到时候那幕后的人,也直接派刺客,潜入府中,进行刺杀。

    在没有绝对安全的情况之下,我们不能放松了警惕,免得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

    马三宝拱手说道:“是!”

    出了这件事情之后,柴绍才感觉到,长安真的如柴慎所言,危险存于其中,稍有不慎,真的会引火烧身。

    所以为了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柴绍也就一直宅在了李家大院里面。

    练练字,然后练练武艺,又或者是和李三娘还有李红秀一起玩一玩纸牌。

    又或者是拿出一些后世的小发明,让马三宝拿出去卖一点儿钱财。

    柴绍的字已经和前身写的差不多了,这得益于柴绍对于这具身体融合的不错,继承了一些本能,这字迹顺着以前的写,慢慢地,别人也就看不出来了。

    至于武艺,柴绍在手拿剑的那一刻,已经完全继承,练习了一段时间,也就彻底掌握了。

    这就好像是柴绍的记忆里面,凭空多出了这么一段记忆,这段记忆就像是自己的,好像本来就是自己的。

    “建瓴,今儿你和红秀一起进攻,我看看能不能激发一下我的潜力,我感觉,只有在生死瞬间,才能够突破。”

    柴绍前世就是一个稍微锻炼了一下身体的大学生,也曾经梦想着要像是那些大侠一样,有着绝世武功。

    而现在,他真的有了,但是却没有太过激动。

    因为在柴绍的潜意识里面,这一身的武艺,本来就是自己的。

    “小心了!”

    李三娘挽了一道枪花,率先攻向了柴绍。

    本章完

第28章 崔家士子的邀请() 
李三娘手持红缨枪,身穿白色紧身服,又在一次换上了男装。

    而李红秀手持一把长剑,追随李三娘之后,向着柴绍攻击。

    如果是没有继承这个身体的本能,柴绍面对这样的攻击,绝对是死翘翘,躲都躲不过去。

    但是传承了前身的武艺之后,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及和李三娘对练,已经能够很好掌握。

    柴绍手中拿着的是一杆长戟,和李三娘手中的长枪以及李红秀手中的剑一样,都是这练武场上的普通兵器。

    长戟一晃,就挡住了李三娘的攻击,随着而来的李红秀也被柴绍的长戟手柄挡住。

    三个人你来我往,一场大战就从早上开始,一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李红秀体力不支,被迫出局。

    最后李三娘也是技差一筹,柴绍的长戟指着李三娘那白嫩的脖子,只要是再向前一点儿,就能够刺穿。

    “夫君的武艺又见长了。”

    李三娘把手中的长枪交给了一旁的李红秀,又接过她手中的手绢,上前为柴绍擦汗。

    柴绍任由李三娘施为,“你的武艺进步也快,不过我们还是没有使出我们的全力,武艺乃是杀人技,讲究的便是一击击杀。

    就算是没有一击击杀,也要快、准、狠。

    和你们对战,我有些放不开,我们都还是留了一下余地,只有在真正的战场上,我们的进步才会更大。

    不过,我倒是希望我们永远都不用上战场,生活在一个安平乐业的年代,而且,我也希望你以后也不要去战场。

    但是我明白你的心思,我说了,只要是你想要去做的,我都会支持。”

    李三娘摸着柴绍的脸,深情脉脉地说道:“谢谢,谢谢你的理解,谢谢你的支持,今生能够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柴绍摸着李三娘的手,又从李红秀那里拿过手绢,为李三娘擦汗,一边擦一边说道:“既然我理解你,支持你,那么,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情,以后不要意气用事,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你要知道,你是我柴绍的妻子,你有夫君,有家庭,以后还会有孩子,你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我希望我们能够白头偕老,能够一直活到儿孙满堂的时候。”

    “嗯,会的,我们一定会活到那个时候。”

    柴绍因为历史上的那件事情,知道李三娘的命运,所以才会有所担心,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而李三娘则是因为对于未来的迷茫,这是一个乱世将临的时代,以后不可避免的要上战场。

    不管是柴绍,还是她自己,不可能就为了一个白头偕老,而偏安一隅,因为她不是那样的人,柴绍也不是那样的人。

    所以,对于以后,李三娘真的不太坚信,他们能够白头偕老。

    虽然柴绍和李三娘心中对于未来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担心,但是眼下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为了不再引火上身,两个人都是深入浅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宅院之中,只有少部分的时间,会到街上看一看。

    三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时候,春种开始,冬季过去。

    那些熬过了寒冷的冬季的流民,再一次踏上了寻找粮食和生存的地方,南北迁徙发生了。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之中,北方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几十场,每一场都会死很多人。

    北方也因为战乱的原因,并不适合百姓居住生活。

    而南方虽然还是一片荒芜,又有沼泽瘴气,但是却没有战乱的纷扰,适合百姓的定居。

    在这个男耕女织的时代,百姓也都是靠着耕种来生存,所以,只要是没有战乱,对于他们而言,荒地并不算是什么。

    只不过,外面战火纷飞,长安却是歌舞升平。

    柴绍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一个请帖,崔家的崔明清邀请柴绍还有李三娘一起,参加一场由他组织的春游。

    崔明清作为崔家的这一代的代表人物,也算是一个年轻有为,并且名声渐显的人物。

    “这崔明清的邀请,我们去还是不去?”

    柴绍不知道这里面的一些道道,对于崔家的大名,他在看隋唐历史的时候,也听说过,知道这是一个这个时期的大家族。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崔家在朝堂之上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觑。

    虽然和圣眷正浓的宇文世家相比,有一些势弱,但是整体实力却比宇文世家要强大。

    毕竟宇文世家靠的是皇帝杨广的力量,而一旦皇帝杨广完全失势,宇文世家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就像是历史上的宇文化及在最后杀了杨广,自立为帝,结果还没有逍遥快活多久,就被别人打败了。

    如果他们不杀杨广,继续维护杨广的势力,可能还会逍遥快活很长时间,可惜,宇文化及想要当皇帝想的不顾一切后果了。

    李三娘看完请帖之后,回答道:“去,我们虽然是担心麻烦,却不怕麻烦,不能弱了柴李两家的气势。”

    柴绍也觉得这段时间有些憋屈了,本以为能够成为一代纨绔,却不想一直是束手束脚。

    不过,他们本来就是来长安当人质的,不得不低调一些。

    要是在晋阳,柴绍说什么也要当一回纨绔,感受一下,当纨绔的滋味。

    崔明远邀请一众在长安的世家子弟,前往长安城外的大慈恩寺,说是踏青,其实也是联络感情,同时也是彰显他崔家名声的时候。

    柴绍带着李三娘一起,到了城外的暂歇之地。

    身后跟着马三宝和两个护卫,带着五匹马,还有一些钱财和干粮以及纸笔等,这算是出游的装备了。

    “柴公子,柴夫人,这边请。”

    崔明清的弟弟崔明远站在路口,当做引路人,对着柴绍和李三娘微微施了一礼,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嗣昌兄,好久不见。”崔明清正在和一众士子谈话,见到柴绍前来,微微施礼,嘴角含着笑。

    柴绍对崔明清一点儿影响也没有,但是逢场作戏还是会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明清兄,好久不见。”

    正在这时,其中一个士子,不,应该是一个纨绔,大声地问道:“柴绍,听说你当街杀人了?对方不过是一个屠户?”

    本章完

第29章 装大的人() 
崔明清的脸色一变,有些不高兴地转身对那个问话的人说道:“那个案子已经结了,骨大人公告说嗣昌兄乃是被冤枉的。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你有何必再提?

    今日我们是为了踏春散心,去大慈恩寺烧香拜佛,不是来互相争执自找不快,要是不想去,可以现在就回去,我不会拦着。”

    然后又对着柴绍说道:“王家小子不懂事,你这个做大哥的多多担待一点。”

    柴绍笑着说道:“自然,我这个做大哥的,怎么说说也要维护一下小弟不是?免得被别人说没有宽容之心。”

    王晓鹤被柴绍这句话气的不满的“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话了。

    他不过是王家的旁支,那里比得上王家的嫡系士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能不给崔明清面子。

    柴绍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王家的人说出这样的话,看起来是有什么过节,心中也就记住了这个王家的人。

    不到一会儿的时间,崔明清邀请的人都到齐了。

    崔家、卢家、王家、柴家、赵郡李家、还有其他一些大将军,或者是朝中大臣之子。

    一行一共是三十多号人,再加上护卫丫鬟之类,一共有着不到一百号人。

    柴绍没有对李三娘问起,免得到时候让李三娘怀疑,只能是回去之后,打听了一下。

    一行人从长安城外出发,一路朝着大慈恩寺慢慢地走。

    柴绍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游玩,联想到后世见到的一些画着古代游玩图,总觉得差距比较大。

    这些个人三五成群,就像是被放飞的鸽子。

    见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山,就对着它大声地抒情,念出来的诗句,有些不堪入耳,自己却自我感觉良好。

    柴绍看着前面崔明清正在和不认识的一个人相谈甚欢,心中就对于这样的游玩失望了。

    他本来也没有什么好期望的,多多少少也知道这样的游玩还没有和李三娘两个人一起舒服。

    “夫君,你看,那里的花开的好艳呀!”

    李三娘指着远处的野桃花,欢喜地说道,也不知道是真的欢喜,还是假的欢喜。

    不过,这都不重要。

    柴绍点头说道:“嗯,不错,的确鲜艳,不过啊,那是野桃花,所以开的比较早,却也是比较顽强。

    因为现在虽然已经是三月天,可是还会有寒冷的时候,到时候,它们就要和梅花一样,忍受寒冷天气,虽说是没有冬季那么的冷,但是能够依旧盛开,也不容易。”

    “柴兄说的有道理,这野桃花虽好,却也和梅花一样,经受着寒冷的天气,世人都称赞梅花,却有很少的人知道野桃花,其实也一样要经受天气的考验,盛开在这三月。”

    在柴绍和李三娘的身后,一个人微笑着说道。

    柴绍和李三娘都转过身,看着这个同意柴绍的说辞,并且还奉承了一番柴绍的人。

    此人也是士子之一,只不过他认识柴绍和李三娘,柴绍却不认识他。

    “绍也是一时感慨,梅花能够在非常寒冷的时候开放,自然比之野桃花要坚韧的多,世人称赞梅花也是应该的,不过,绍在这里,还是谢谢你刚刚的赞同之言。”

    来人点头说道:“也是,梅花盛开的环境比野桃花还要恶劣,世人称赞梅花自然也是应该,柴兄,这几年不见,你倒是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看来,这两年不见,我要刮目相看了。”

    柴绍眉头挑了挑,然后笑着说道:“人都是会变的,不是吗?”

    “是,是啊。”

    李彦文也不知道柴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附和了一下。

    三个人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交谈,不一会儿,就又有了人加入,这些人都是和陇西的李家也就是李渊一家交好,还有和柴家交好的世家之士子。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面,大圈子里面又有小圈子,小圈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圈子。

    大家虽然都是世家的士子,不过也有关系好的,关系不好的。

    一行人到了大慈恩寺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中午了,大家都是走走停停,一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说说笑笑。

    所以速度并不是很快,到了慈恩寺的时候,正好也是人不多的时候,适合他们烧香拜佛。

    崔明清是这一行人之中最先去烧香拜佛的,然后就是卢氏,其他的士子,到了柴绍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七八位了。

    这明显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