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央传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计艰难,母亲又有病在身,少儿和霍仲儒就搬了出去,在侯府的后面一间偏僻的房子中住了下来,母亲虽然心里惦记,总是让她们去给二姐送东西,可是口中却还是执意不肯饶恕她,现在,二姐已经够可怜的了,还会有什么事呢?

“不是,孩子倒是健康的很,是霍仲儒那个狼心狗肺的!”君孺说着说着,不由得咬牙切齿地说。

“霍仲儒怎么了?一向看他还老实啊。”子夫有些奇怪地说。

“你不知道,就是你进宫的第二天,母亲叫我给你二姐送东西去,这下可好,我一进去,就看见屋里一片狼藉,东西都撒了一地,你二姐抱着孩子正在那里哭,我赶忙问她怎么了?你猜是怎么着?”

“霍仲儒难道负心了不成?”

“倒也不是,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在这里也不是什么出众的人,侯府里个个都是伶牙俐齿的,他哪里能显得出来?前几天不知道听见了一个什么谎信儿,说是他老家那里捎来消息,让他回去,有官职给她,你二姐知道他并非做大事的人,就劝他安安心心地,待在这里,好好过日子算了,可笑那霍仲儒自不量力,非要回去不可,这不是,和你二姐吵了一架,就抛下她和孩子,赌气回去了!如今丢下你二姐一人,带着那还不满周岁的孩子,这样以后可叫她们母子怎么活啊?”

卫君孺说着,长出了一口气,好像释放了这么多天来的郁闷似的,子夫听了,心情越加沉重起来,本来以为二姐的不幸也就是到头了,可是没想到更深的艰难还在后面!

“现在二姐怎么样了?”子夫心里只是惦记着少儿,连忙又问。

“还能怎么样?走了也只好那样了,难道还能把他追回来不成?这不是,我和青弟现在让她带着孩子搬回来住了,不然,这孤儿寡母的,在外面,叫我们怎么能放心?”

子夫听了,这才稍微放了点心,又问道:“二姐一定伤心的了不得吧?”

“那是自然的,说起来,我们都没想到你二姐对他这么痴心,那个霍仲儒走了,你二姐哭了好几天,没吃没喝,现在人整个瘦了一圈,都变了样子,我们都劝她,为了这么个人,有什么放不下的,走了也就走了,伤心坏了不值得,谁知她还是这样牵挂。”

子夫知道大姐和二姐的性格,大姐自立要强,二姐却以情为重,霍仲儒虽然碌碌无为,却是二姐一心痴恋的人,这下,一定是打击不小,子夫现在和从前不同,也颇能体会少儿的心情:“都有了孩子,能不牵挂吗?”

“不过现在,她好像也明白过些来了,今天早上还和我说,把霍仲儒从此忘记了,再也不提他了。”

“二姐从小就想能找个踏踏实实的人,过个安稳日子,这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人。”子夫为少儿担忧,心里沉甸甸的。

高抬贵手,赏点收藏和推荐吧,谢谢!

☆、第三十四章 往事(求收藏,求推荐)

君孺皱着眉头:“这才是我真正忧心的,你不知道,自从霍仲儒走了,你二姐的性情大变,就像另一个人似的,每天也不爱说话了,只是守着孩子,有时候还说什么“情都是虚的,只有名利才是真的,”也不知道她想什么呢,真叫人摸不透她。“

“唉,她现在受了这样的打击,能不伤心吗?你们别总是对她说这说那的,叫她安安静静的,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子夫连忙道。

“这不用你叮嘱,我们都知道。你别操心家里了,现在真正叫人担忧的,是你,只要你在宫里安安全全的,比什么都强。本来这些话都不想告诉你,要是你心里惦记着这些事,差事做不好,出了一差二错,岂不是叫我们更担心?”

“我没事的,自己知道照顾自己,大姐,你回去告诉公主,就说我心里什么都明白,请公主只管放心。”子夫一字一句地道。

君孺会心地点点头:“我知道。对了,青弟还想进来看你,只是公孙贺说人多,怕招惹眼目,所以就没答应,哪天有了机会,叫青弟跟着公孙贺进来。他可是一直惦记着你呢。”

虽然并非一父所生,可是和青弟的感情丝毫没有隔阂,子夫最疼的也是他,一提起来,便心疼地说:“你回去告诉青弟,别惦记我,倒是他,每天那么辛苦,自己也要注意身子,别累坏了。”

“现在公主极为赏识他,都分派的不是什么重活,想来也是无妨的。”君孺说着,又像想起了什么,接着道:“其实咱们也该记得,青弟要不是亏了公主,哪里能有回来的机会?”

这件往事经君孺一提,又涌现在子夫眼前:记得青弟和步广被郑季带走后,在郑家被前妻的几个兄弟虐待,受不了这份苦,几次偷偷跑回公主府来,可是母亲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也是无计可施,每次都是流着眼泪,又眼睁睁看着青弟和步广仍旧被郑家的人带走了,有一次,青弟一个人偷偷跑了回来,正遇上了路过的平阳公主,公主从来没有见过他,那天一见到他就问:“你也是侯府的下人吗?”

“回公主,我是卫家的儿子,原来在侯府做事,现在已经不在这里了。”青弟一点也不怯,道。

他的神态越发引起了公主的兴味:“看你的样子,胆子倒是不小,和本公主说话一点也不害怕吗?”

“公主一直对下慈善,我又没有做什么错事,有什么可怕的?”青弟说话一直都是不紧不慢,凝重端方,再加上年纪不大,更是显得出类拔萃。

平阳公主越发仔细看着他:“你刚才说以前在这里,那现在为什么不在了?到哪里去了?”

听见这话,没等卫青答话,母亲早已经扑到公主面前,声泪俱下:“公主,请您帮帮奴婢的忙吧,这是我的儿子,他父亲郑季,原来也是在侯府做事的,后来犯了不是,被撵了出去,现在就强要把他和步广也带走,可怜他们兄弟两人,在那边受尽虐待,这已经是熬不过了,才这又念着公主的恩德,偷着跑了回来,就请公主可怜可怜奴婢,能否开恩叫他们回来,奴婢一家对公主感激不尽,来生结草衔环,也要报答公主!”

子夫自幼从来没见母亲这样伤心过,母亲是个坚强的人,从来不愿意低头,也不求人,不论生计多么艰难,都是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带大她们兄弟姐妹,就是吃野菜,也不会向人去恳求。可是如今却对平阳公主那般苦苦哀求,一点不顾脸面,哽咽的几乎要背过气去,可见是真的触动了她内心最重要的地方。

平阳公主看见母亲这幅神态,也有些动容:“好了,卫媪,你先起来吧,有什么话,只管好好说就是了,这样做什么?这也没什么难的,用不着这样。”

这话里有些松动的意思了,母亲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却仍然不肯起来,又膝行几步,上前紧紧抓住公主的衣襟:“奴婢斗胆,请公主能够答应奴婢这一次,奴婢才肯起来。”

平阳公主这半天的眼神只在青弟身上,对母亲有些不耐烦了:“好了,好了,本公主答应你就是,你先起来吧。”

母亲似乎得到了天大的喜信似的,连忙站起身来,口中仍是不住口地道:“多谢公主高天厚地之恩,奴婢永生永世也不忘公主的大恩大德!”

平阳公主不再理会母亲的感激涕零,回过头向一直立在一边的卫青微笑了笑,道:“好了,这下你不用忧虑了,我自会叫人和你父亲家里的人说,叫你回侯府来做事,你可愿意吗?”

卫青却脸上一点喜色也没有,仍旧是那副平静的面容:“多谢公主恩典。”

平阳公主更是饶有兴味地看着他:“怎么?你不高兴?难道你还不愿意不成?你不是想回来吗?”

“我想回来是实情,可是若没有公主,我日后也不会甘心于此,男子汉志在四方,只要自己发愤,难道还会没有出头之日吗?”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倒是挺有志气的,我还没见过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呢,这样,你回来之后,就留在我身边做我的骑奴,可好吗?”

没卫青答话,母亲早已经激动的眼圈又红了,连忙抢着答道:“多谢公主能这么抬举他,这是他盼都盼不来的荣耀呢,奴婢先替他在这里谢过公主了。”回头见卫青还是那样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什么表示,便连忙拉拉他的衣服:“你这孩子,公主对你这么好,还不赶快向公主谢恩!”

卫青见母亲这么急迫,拗不过她,只好行了礼道:“谢公主恩典。”

平阳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你父亲家的人现在在哪里?”

卫青没来得及答话,只见外面几个家奴已经飞跑进来,道:“回禀公主,外面有几个人,非要抢着进来不可,说这里有他们家的逃奴。我们说是公主在这里,他们才不敢来了。请公主示下,怎么处置这些无法无天的?”

虽然已经有了公主的允诺,可是母亲却仍然紧张了起来,眼睛一会偷着看看平阳公主,一会又放不下地看看卫青,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平阳公主毫不在意地道:“本公主知道了,你们把他们带进来吧,本公主有话要对他们说。”

几个家奴答应了一声,有些好奇地看了旁边的母亲和卫青一眼,便出去了,子夫站在母亲身边,紧紧搀扶着她,只觉得双手抖动的不停,子夫紧紧拉住母亲,轻声道:“母亲,别着急,有公主给我们做主,还有什么好怕的?”

母亲回过头来,神态恍惚地点了点头,双手却仍然颤抖着,不一会儿,只见家奴们把郑家的几个儿子带了进来,虽然平时都是虎狼一般的人,此时因为知道要见平阳公主,也都露出了畏惧的神情,进来也不敢抬头,只是连忙跪下道:“小民给公主殿下请安,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你们都是郑家的人吗?”

“回公主的话,正是。”

“卫青是你们家的兄弟是不是?”

“是,卫青是我们的异母兄弟。”

“既然是兄弟,就应该顾念手足之情,好好照顾,为什么叫他又做粗活,又受虐待?这是良民应该做的么?我大汉历来以孝悌为本,像你们这样的人,就该下狱审问!”平阳公主忽然话锋一变,厉声地道。

几个人显然都吓慌了,连忙不停地磕头道:“小民并没有给他什么苦头吃,只不过家中贫寒,实在是无能为继,只有自己亲身力行,才能混一口饭吃,小民也是迫不得已,家里委实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口。”

“哼,你们都是嘴上说的好听,难道你们没天天责打青儿,没叫他和牲口睡在一个棚子里?没吃你们剩下不要的馊饭?亏你们还说的出口!当着公主,就敢这么撒谎吗?”母亲涨红了脸,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抢在公主前面,忍不住对郑家的人说。

几个人听了这话,也有些哆嗦起来,勉强还要辩解,平阳公主却也已经是不耐烦了,道:“好了,和他们这种人有什么可纠缠的?叫他们快点离开,以后不要再提带走青儿的话,卫青从此就仍旧留在府里做骑奴了,你们要是再敢来,本公主可就没那么容易放过你们了!也永远不许再进侯府的大门,这里那里是你们这种人来的地方,仔细腌臜了这里!”

请继续支持支持我,轻轻点一下“加入书架”,或者扔几张票票,不胜感谢!

郑家的人虽然还是心有不甘,没想到今天卫青居然走了红运,被公主罩住了,可是也无计可施,此时巴不得赶快遇赦出去,就已经高兴都来不及了,因此连忙又磕了几个头,道:“多谢公主恩典,小民这就告退。”说着,就忙不迭地快步逃了出去!

☆、第三十五章 名字(求收藏,求推荐)

母亲的眼睛一直盯着郑家人的背影,直到望不见了,确认他们的确出去了,才长出了口气,觉得放下了心,却几乎要瘫软在地,幸亏子夫感觉到了,在后面暗暗地扶住了她,母亲醒过神儿来,连忙又向平阳公主跪下道:“多谢公主为奴婢一家人做主,奴婢没齿难忘!”

平阳公主脸上现出一丝柔和的微笑:“今天这话都说了多少次了,不用再说了,这种没良心的事,本公主最看不惯了,自然要为你们做主。况且你们家卫青也是个可造之材,以后在本公主身边,还又施展的的空间呢。”

母亲抑制不住地泛出喜色,眼睛盯着儿子看,好像看到了光明一样,卫青只是淡淡地向公主行了个礼,道:“多谢公主,自当竭忠尽力,为公主效命。”

平阳公主笑了笑:“知恩图报就好,本公主最是恩怨分明之人,若是对本公主能忠心耿耿,以后少不了他的好处。”说着,就不再理他们,回头道:“隆虑公主那里不是还有事吗?赶紧叫人预备车马,还得赶过去呢。”

母亲忙拉着他们几个跪下恭送:“今天为了奴婢一家的小事,耽误了公主这么半日,可是对奴婢一家却是高天厚地之恩,奴婢永远不忘公主的恩德!”

平阳公主急着出去,待理不理地点了点头,就前呼后拥地去了。

母亲看公主走了,回头拉住卫青的手,眼泪又流了下来:“我的儿,这下可好了,你终于能回到娘的身边了,在侯府里做事虽然也不容易,可是毕竟能是在家里,就要好的多了。”

青弟永远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母亲常说她们兄弟姐妹几个,就数卫青和子夫最像自己沉稳的性子,现在他也是如此,只不过对母亲说:“母亲,虽然我能回来了,可是这侯府之中,也不是什么好过的地方,我们还是要处处小心啊。”

“你我是放心的过的,出不了什么差错,还好公主赏识你,让你做了骑奴,总比那些做粗活的还要好些。”母亲还是止不住地抹着眼泪,不过却又有些欣慰地说。

“男儿岂能永为牢中之物?这也并非我的本心,我日后一定还要从军报国,驰骋疆场,那才是大男人应该做的!母亲,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不用这样低声下气地求别人了,儿子一定要让您能够扬眉吐气!”卫青认真地看着母亲,道。

母亲吓得连忙掩上了他的口:“好孩子,你能平平安安的,别再挨打受骂,把这骑奴的差事当好,以后又好姑娘,母亲给你选上一门亲事,好好过日子,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了,娘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有过希冀,也有失望,现在,既然咱们落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子夫在旁边沉默了这么久,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道:“母亲,你不要这么说,以青弟的才能,做这份差事的确是委屈了他了,况且咱们本来也不是奴婢的身份,要不是从前的老侯爷负心——”

“孩子们,你们可别再说下去了,娘都已经不争什么了,你们也别再耿耿于怀了,又有什么用处?况且娘这么看来,平阳公主好像还顾念着咱们家从前的瓜葛,比别人不是还多照应了几分?”母亲若有所思地说。

“照应什么?做个骑奴就叫照应了吗?咱们本来都是侯府的血脉!”君孺愤愤不平,她一直对这些事情心里放不下,此时也插嘴道。

不过母亲的话,倒是勾起了子夫的想法,她也明显的感觉到,自从平阳公主嫁到侯府以来,卫家一家人的生活地却比从前容易了些,一些苦活也轮不到她们做了,对待她们也比从前客气。难道平阳公主是知道她们家和侯府的渊源的?可是就算是知道,又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好呢?这没有来由啊。

“现在这些话也说不得了,还是侯府血脉呢,不因为这个引火上身就不错了。不过自从公主嫁到侯府来以后,倒也没为了这个为难咱们。”母亲略有安慰地说。

“公主还不一定知道呢,要是知道了,也许就不是这个态度了。”君孺担心地说。

子夫一直在沉思着,虽然她不了解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平阳公主对她们家比侯爷要好却是事实,侯爷一直纵情声色,身子早就亏虚了下来,现在疾病缠身,十分虚弱,看来是没多大的熬头了,况且又是个没有本事,浪荡公子式的人物,哪里能入得了平阳公主的眼?虽然平阳公主因为先帝和太后的旨意下嫁而来,却是夫妻一直不睦,难道——?子夫心里一闪念:是因为平阳公主故意要和侯爷唱对台戏,所以才这样做的?可是为了他们这么一户小人家,却也犯不上啊。

“我看今天公主对青弟很是赞赏呢,只要青弟能好好做事,难保以后不提升个官职什么的,也不是没有指望的。”君孺此时想的却是另一件事,看着卫青笑着道。

府中的惯例,若是公主身边的得意人物,很容易放出去做个官,所以君孺也存了这个心思,卫青听了这话,却不以为意:“公主那样的人物,每日千头万绪,今天也不过是赶了个巧,举手之劳而已,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能指望公主以后还能怎么照应你?”

“好了,这些话都是后话了,别再说了,青儿和步广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就不错了,长君,一会你找几个素日相好的伴儿,到郑家去把步广接回来,就说是公主的意思,谅他们这下不敢怎么着了。”母亲又惦记起小弟步广来,着急地说。

哥哥长君历来听话,听见了忙说:“母亲别急,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