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饭,他就只吃了一点。

多明戈看了眼手表,快十二点了,炊事兵应该没有睡觉,因为再过一个小小时,天亮后出动的第一支巡逻队的官兵就将起床,炊事兵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准备好宵夜,让这些官兵吃饱了上路。

也许,厨房里还有吃的。

多明戈决定去厨房看看,总不能饿着肚皮入睡吧,而且他也无法饿着肚皮入睡。

厨房里亮着灯,窗户上还有人影晃动。

想到吃的,多明戈加快了步伐。

他并没有注意到,厨房的门是开着的,而且炊事兵都在厨房里面。按理说,在准备宵夜的时候,应该有几名炊事兵在厨房外面清洗各类食才,还应该有人去打水,因此不会全都呆在厨房里面。

只是,饥饿感一阵阵的袭来,让多明戈忽视了这一切。

现在,他只想吃点东西,然后回去睡觉。

第四十三章 拖累

“查维斯,给我来份香蕉派,但是先弄点能吃的东西来,动作要快,我都要饿死了!”

多明戈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厨房。。XiaZai

来得确实很快,只不过不是能吃的东西,而是一支冷冰冰的枪管,准确的说是一支装在手枪上的消声器塞进了他那张还没有来得及闭上的嘴里,一直顶到了喉咙上。紧接着,他的双手就被钳制住了。

震惊之余,多明戈才看清楚,厨房里是几名披着丛林伪装服、脸上涂着油彩的士兵。

显然,不是他的士兵。

“少校,你最好不要惊慌,别让我的手枪走火。”

对方说的是拉丁语,虽然很差劲,但是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

当然,多明戈少校也没有办法惊叫。因为在枪管从他嘴里抽走后,立即就有一团破布填补了空白。

“现在怎么办?”

“把他留在这里,记住了,我们的任务是救人,而不是杀人,我不想惹上麻烦。”易建朝对反扣着政府军少校双手的郭蔼明说了一句,然后朝其他队员点了点头,率先走出了这间不大的厨房。

因为早就看到了政府军少校,所以易建朝没有必要审讯他。

少校这么晚了,肯定不是出来找吃的,而是一直在审讯抓捕的飞行员,因此飞行员就关押在他开始离开的那间营房里面。

显然,看守飞行员的那名政府军士兵就没有多明戈那么幸运了。

他还没有看清楚进来的人是谁,一把飞出去的匕首就刺中了他的咽喉,让他在喊叫出来之前就丢掉了小命。

每一个特种侦察兵都擅长使用匕首,而易建朝是小队里最厉害的一个。

有一次,他甚至用投出去的匕首把一只正在飞行的苍蝇钉到了木板上,让小队里的所有官兵都目瞪口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发现是前来营救他的特种侦察兵,阎国勇没有喊叫,还坚持着要自己走出去。只是易建朝没有冒险,而是安排两名队员帮助他。

“你们找到我的搭档了吗?陈振声上尉,他没有死,他……”

“少尉,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不,你们必须找到他,不能让他落到政府军手里,你们……”

“少尉!”易建朝一把抓住了阎国勇的领口。“我们知道该怎么办,而且他现在就在营地外面,白天一直跟随在逮住你的这支部队后面。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也没有抛下你,甚至想冒险把你救出来。”

“什么!?”

“放心吧,我们已经派人过去了,现在他应该很安全。”郭蔼明走了过来,把从多明戈少校身上搜来的物品还给了阎国勇。“这应该是你的个人物品,小心保管好,下次可没人帮你找回来了。”

“谢谢你了。我……我只是……”

“不用多说了,我们明白你的想法。现在。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我们可不是一整个营的对手。”

阎国勇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成浩然在前面带路,他没有走正门,而是去了营地西面。在这边的铁丝网上,已经开出了一个大缺口。

队只有十一人,而且只有九人进入营地。

显然。易建朝不会冒险挑战整个营地里的政府军,也就得避开那五座塔楼上的哨兵,不能被哨兵发现。

所幸的是。这支危地马拉政府军的警惕性并不高。

准确的说,这些官兵在进行了一天的搜捕行动之后都极为疲惫,轮到夜间站岗的哨兵自然抵挡不主睡魔的侵袭。

更重要的是,在大部分官兵入睡之后,营地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塔楼上的哨兵就算没有打瞌睡,也不见得能够看清楚下面的情况。让易建朝等人有点惊讶的是,政府军根本没有在塔楼上配备探照灯。

要知道,让塔楼在夜间发挥作用,探照灯就必不可少。

没有探照灯,塔楼里的哨兵就是睁眼瞎。

对九名特种侦察兵来说,进出政府军的营地,就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

只是,现在多了一个人,而且是一名受伤的飞行员。

从铁丝网的缺口处爬出去的时候,阎国勇不得不扭动身躯,也就不可避免的让已经断掉的肋骨受到刺激。

结果就是,爬到一半,他的飞行服被一根断掉的铁丝挂住了。

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爬。

显然,此举产生了很大的响动,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极为刺耳。

“妈的!”易建朝低声咒骂了一句,“快把他弄出去,童少非与张强断后,王小刚去找隐蔽点,成浩然与蒋中琦去探路。”

等到郭蔼明把阎国勇从铁丝网里弄出来的时候,营地里里传来了脚步声。

显然,已经有人被惊醒了。

易建朝最后一个钻出铁丝网,而离得最近的塔楼上,那名哨兵已经站了起来,正在朝着这边张望。

这时候,一枚照明弹升上了夜空。

虽然只是一枚用信号枪发射的照明弹,但是足够照亮整片营地了。

更重要的时候,照明弹就朝着营地西面落下。

“快找地方隐蔽!”

不用易建朝吩咐,已经离开营地的特种侦察兵都迅速卧倒。

事实上,他们身上的丛林伪装服就是最好的隐蔽。只要趴在地上不动,就算被照明弹照亮了,也不一定会被敌人发现。

原因很简单,人眼对静止的事物并不敏感。

可惜的是,阎国勇再次拖了后腿。

在卧倒的时候,大概是肋部撞到了地面上,让他痛苦得挣扎了几下,而这足以被塔楼上的哨兵发现了。

营地里传来了喊叫声,以及更加密集的脚步声。

所幸的是,照明弹只燃烧了不到半分钟。

“快跑!”易建朝没有迟疑,当黑暗再次笼罩下来的时候,他率先爬了起来。“老郭。去找到李承志他们,采用备用撤离方案。”

郭蔼明点了点头,立即钻进了丛林。

易建朝要找到的不是两名精确射手,而是另外一名飞行员,即确认要营救的两名飞行员都已脱险。

八名特种侦察兵带着一名受伤的飞行员开始撤退。

易建朝亲自留下来断后,跟他并肩作战的是两名突击手,机枪手与两名兼任副射手的突击手居中,并且负责保护阎国勇。两名侦察员则负责前方开路,准确的说是寻找最有利的撤退方向。

只是,撤退并不容易。

不到两分钟,第二枚照明弹升空。

虽然八名特种侦察兵在第一时间卧倒,阎国勇也没再乱动,但是政府军已经搞清楚了他们的方位。

这次,传来的不仅仅是喊叫声,还有枪声。

所幸的是,政府军只是在盲目开火,根本没有照准目标。大部分子弹都落到了几十米开外的地方。

易建朝没有下令还击,现在还不是还击的时候。

可以说。只要政府军打光了照明弹,易建朝就有信心带着受伤的阎国勇逃走,根本没有必要与政府军交火。

不是易建朝害怕,而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关键就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救出两名飞行员,而不是带着两名飞行员在丛林里跟危地马拉政府军打游击战。

更何况,其中一名飞行员还受了伤。

能够全身而退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易建朝不会冒险跟政府军交战。

第二枚照明弹熄灭之后,特种侦察兵小队继续向雨林前进。没有浪费半点时间。

只是,在这几分钟里,营地里的政府军也行动了起来,而且开出了营地,至少有一个连从左方包抄了过来。

显然,这支政府军有很丰富的丛林战经验。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与中国军队交手之前,危地马拉政府军已经在这片丛林里与反政府游击队激战了十多年。也许,政府军的官兵没有多少文化,大部分都是文盲,也不懂得如何使用精密的先进武器,有的甚至不懂得如何保养枪支,但是他们对丛林了如指掌,更懂得如何在丛林里战斗。

可以说,在丛林战经验方面,危地马拉政府军内丝毫不比特种侦察兵差。

对易建朝他们来说,时间已经相当紧迫了。

如果不能及时离开政府军的搜捕范围,他们就会被政府军包抄,然后在丛林里跟政府军赛跑。

显然,带着两名飞行员、而且其中一人负伤的情况下,易建朝他们肯定跑不过政府军。

只是,易建朝并没有因此放弃。

如果能够在天亮之前摆脱政府军,他就有把握结束这场战斗,然后带着两名飞行员去会合点,搭上直升机离开这片雨林。

关键就是,他们能不能在天亮之前摆脱政府军。

进入雨林后,易建朝没再让部队停下。虽然政府军再次打出了照明弹,但是雨林为特种侦察兵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更重要的是,政府军的大部队已经开出营地,如果停下来隐蔽,只会失去逃脱的机会。

后方,枪声越来越密集。

阎国勇根本跑不快,易建朝不得不让两名突击手扛着他。

如果在白天,他们肯定逃不掉。

只是,易建朝也知道,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只要阎国勇无法自行跟上队伍,他们的前进速度就不会比政府军快。

也许,到天亮的时候,就会被政府军追上。

第四十四章 万不得已

枪声突然响起,易建朝跟三名突击手以最快的速度机动到了队列右侧,机枪手也随即跟了过来。

政府军的行动比易建朝预料的要快得多。。xiazai

在侧面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继续逃跑显然不够现实了,已经到了不得不跟政府军交战的地步。

虽然只有五个人,但是足够打一场小规模伏击战了。

等到第一批政府军官兵全部进入了五名特种侦察兵形成的包围圈,易建朝才开火,紧接着其他人也投入了战斗。

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王小刚手上那挺通用机枪。

在特种侦察兵手里,使用两百发弹链供弹的TJ…54型通用机枪绝对是件大杀器,能够轻而易举的收割八百米之内的生命体。

有趣的是,TJ…54与德军的MG…42型通用机枪很有渊源。

早在一九四三年,也就是MG…42正式装备德军后不久,中国就引进了这种大战期间最出色的通用机枪,而且在让军队试用了之后立即发现,MG…42的性能超过了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通用机枪。准确的说,在引进MG…42之前,中国军队是没有通用机枪的,只有装备到营一级部队的重机枪,与下放到排一级部队的轻机枪,而这其中缺乏装备到连一级部队的通用机枪。

按照大战中的一贯策略,中国军方立即下令仿制了MG…42。

当然,这是非常彻底的仿制,除了改成中国军队标准的七点八毫米口径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改动。

这种被军队称之为“收割机”的通用机枪,伴随中国军队经历了大战余下的岁月。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十多家兵工厂生产了五十多万挺“收割机”,其总产量超过了德军的MG…42,成为大战期间产量最多的通用机枪。因为大量援助给盟国。“收割机”也是大战期间与MG…42并列装备国家最多的通用机枪。有趣的是,大战结束之后,部分“收割机”援助给了友好国家,而这些国家中,有不少是以德军的制式口径,即配备的是七点九二毫米枪弹,因此对“收割机”进行了改造。使其又变回到了MG…42的状态,甚至有百分之六十的零件能跟MG…42通用。最典型的就是土耳其。在接收的二万五千挺“收割机”之后,土军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其能够使用由德军在大战期间提供的MG…42的零件,最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通用机枪。

事实上,大战后各国研制的通用机枪,都能见到MG…42的影子。

关键就是,MG…42的设计太成功了。即便放在二十年后也不算落后,其很多设计都堪称经典。

当然,MG…42总有落后的一天。

相对而言,MG…42的最大问题就是更换枪管比较麻烦,在持续射击之后,很容易因为枪管过热而不得不停火。实战中,为了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很多副射手都会刻意多带上一个水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用水给枪管降温。在一些激烈的战斗中,机枪手甚至会直接往枪管上撒尿。

更要命的是。受基本设计、特别是自动原理限制,这个缺点很难通过改进加以解决。

事实上,所有仿制MG…42的通用机枪,都存在这个问题。

战后,成为独立兵种的陆战队首先提出研制一种全新的通用机枪,以解决“收割机”上存在的问题。

这也可以理解,陆战队对单兵火力的要求比陆军高得多。

更重要的是,陆战队往往是背水作战。需要很高的火力持续性,绝对不希望最重要的连级直射火力在战斗中中断。

最初的时候,陆军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

不管怎么说。“收割机”的性能还算不错,而且装备数量巨大。加上陆军在战后的经费极为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研制新的通用机枪。相对而言,陆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步兵提供自动步枪。

直到一九五三年,新式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差不多结束的时候,陆军才加入进来。

问题是,陆军与陆战队对通用机枪的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陆军更重视通用机枪的有效射程,而且打算用通用机枪取代同口径的重机枪,因此要求通用机枪在三脚架状态、也就是当成重机枪使用的时候,必须有足够的枪口动能,在一千米处的弹道性能也得足够好,这就需要采用专门的机枪弹,而且得对枪管等主要部件进行加固,以确保在使用重装药枪弹的时候有足够高的可靠性。

相反,陆战队更重视通用机枪的便携性,对射程没有太高的要求,主要使用双脚架、也就是以轻机枪状态投入战斗。更重要的是,陆战队更重视火力持续性,并不刻意要求在一千米处有足够好的弹道性能,能压制住八百米内的目标就行了。如此一来,陆战队就只要求采用普通的步枪弹,而且要尽可能的减轻机枪的整体重量,在配备双脚架的时候,带两百发弹链的全重不得超过十二公斤。

两种不同的要求,最终使陆军与陆战队分道扬镳。

所幸的是,针对陆战队需求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因此满足陆战队需求的新式通用机枪在一九五三年底就完成了定型验收。接下来,由厂家提供的一百二十挺样枪接受了长达十个月的测试。

显然,陆战队对这种新式通用机枪非常满意。

在通过了军方测试之后,国防部就正式下达了订单,为陆战队订购了五千挺,并且按照新的命名规范,将其正式命名为TJ…54式通用机枪,而首先装备TJ…54的,就是陆战队的特种侦察兵部队。

与“收割机”相比,TJ…54的最大改进之处就是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能力。

在一名熟练的机枪手手上,只需要一只石棉手套与一个专用的扳手,在十五秒之内就能为TJ…54更换枪管。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部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过于追求轻量化,对各个部件的重量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普通枪管,即便设计有专门的散热巢,也没有能够解决枪管在连续射击后过热的问题。当环境温度在三十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只需要打掉一条弹链上的两百发子弹,就能让枪管烫得根本无法拿持。如果持续射击四百发子弹,就有可能导致炸膛。如果持续射击六百发子弹,枪管就会报废。

要知道,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持续射击数百发子弹是很正常的事情。

针对这个问题,陆战队特种侦察兵部队提出了换装重型枪管的建议,并且改进枪管散热巢的设计。

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采纳,而且首批重枪管就交付给了特种侦察兵部队。

虽然使用重型枪管,让TJ…54的重量几乎增加了一公斤,即便不算弹药,重量也超过了十二公斤,但是对特种侦察兵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更重要的是,重型枪管能把通用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发挥得更加彻底。

在实战中,特种侦察兵的机枪手,往往会一口气打光两百发子弹,然后立即换上一根新的弹链。在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独立战争中,一名特种侦察兵的机枪手创造了在十分钟内不换枪管打光八百发子弹的记录。此外,特种侦察兵的机枪手还发现,如果准时更换枪管,而且对换下来的枪管进行正确的降温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