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下心来后,冯承乾决定首先制订一份长远发展规划。

建设海军不同于建设陆军,不是招募军人、再进行几个月强化训练就能办成的易事,必须从根本上着手。

海军的根本有两个,一是军人,二是战舰。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德意志第二帝国从不缺乏优秀的军人,即便是海军,官兵素质也高于对手。

帝国欠缺的,正是足够强大的战舰。

打造战舰的基础又有两个:一是工业实力,二是科技实力。

作为欧陆新兴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并不欠缺工业实力。即便历史没有改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业实力也将在十年后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地区头号工业强国,由此成为英国的潜在敌国。

显然,帝国欠缺的只是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积累。

从长远来看,比如大战在三十年后爆发,眼前需要做的就是打好科技基础,而不是立即着手建造战舰。

思虑周全后,冯承乾心里也有底了。

三月十三日,冯承乾去了波茨坦皇宫,把亲手拟定的“帝国海军三十年发展规划”交到了腓特烈三世手上。

“你给宰相看过了吗?”

“暂时还没有。”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现在还没有必要让宰相知道。”

冯承乾笑了笑,表示明白皇帝的意思。

“你考虑得很周全,三十年后的情况都想到了。”腓特烈三世放下文件,思索了好一阵才说道,“可是你也知道,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耗资巨大。现在的情况,别说宰相,其他人也不会答应。”

“这也是微臣来请示陛下的原因。”

腓特烈三世愣了一下,让冯承乾说下去。

“正如陛下所说,现在还不是在海军上投资的时候,可是我们得做长远考虑。如果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考虑海军,恐怕就来不及了。”

“你的意思是……”

“微臣的要求不高,只需要陆军五分之一的经费。”

腓特烈三世锁紧了眉头,知道冯承乾还有话要说。

“当然,这只是前五年,第二个五年海军开支应达到陆军的百分之三十,以后每五年递增百分之十。”

“最终达到陆军的百分之八十?”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有理由相信,三十年后帝国不但需要强大的陆军,还需要强大的海军。”

“我会考虑。”

“此事益早做决断。”

腓特烈三世长出口气,说道:“也不急在今日,从英国回来后,我会找宰相商量,替你争取。”

皇帝都这么说了,冯承乾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看上去,冯承乾的要求并不高,却让腓特烈三世十分为难。原因就是:帝国海军之前的军费开支仅为陆军的百分之五!

也就是说,如果陆军军费维持不变,等于把海军军费增加了三倍。

这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在金融还不够发达、政府得量入为出的时代,每年要凑出几亿马克的海军经费,绝对不太容易。

所幸的是,腓特烈三世并不怀疑冯承乾的长远眼光。

离开御书房,冯承乾只顾着想事,没有注意到迎面走来的年轻人。

“殿下!”施密特异常机灵,赶紧走到前面,向那年轻人鞠躬致敬。

冯承乾这才回过神来,注意到面前那个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这个年纪,能被称为“殿下”的,只有两个人,一是威廉皇储、二是海因里希王子。看到年轻人紧贴身侧的左臂,冯承乾知道他是威廉皇储。

偶遇威廉皇储,冯承乾顿时吃了颗定心丸。

第七章 矛盾根源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对威廉皇储、或者说后来的威廉二世是褒贬各半。

秉承两位先帝的余烈,在威廉二世的时代,德意志第二帝国达到巅峰,不但是欧陆头号强国,还打造出全球第二大海军,在综合国力上远超英国,而当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还在奉行“光荣的孤立”政策,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离“世界帝国”仅有半步之遥。在一些史学家看来,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在一九二零年左右,德意志第二帝国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劳民伤财的海军军备竞赛,拖垮日不落帝国。可惜的是,大战爆发,打破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美梦。硝烟散去时,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成为历史。

威廉二世打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强大海军,却过早与英国为敌。

虽然冯承乾知道,在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历史已经改变,比如腓特烈三世不可能在登基九十九天后驾崩,威廉皇储不会在今年成为帝国皇帝,但是有些东西并没改变,比如威廉皇储对海军的热爱。

就冯承乾所知,威廉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对海军特别有兴趣。

根源,正是他的外祖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并且依靠这支舰队打下了世界上最为广袤的殖民地,把大英帝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此外,威廉与舅舅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向来不和,多次发生言语上的冲突,更助长了威廉对强大海军的渴望。

这些事都发生在冯承乾到来之前,所以没有受到影响。

“伯爵治好了父皇的病,我理应亲自登门拜访,只是……”

“殿下客气了,为陛下效命,乃微臣的本职。”

威廉笑了笑,冯承乾也笑了笑,两人都在打量对方。

虽然威廉早就知道,父亲身边有一个神秘的东方人,而且就是这个人治好了父亲,但是他今日才见到冯承乾,不免有些好奇。冯承乾也有点好奇,因为威廉看上去比史书上的照片精神得多。

“听父皇说,伯爵仅负责帝国海军事务?”

“微臣无德无能,能为陛下分忧已属万幸,哪敢强求呢?”

“伯爵想得开,确属不易。”

冯承乾没有开口,毕竟他还不是很了解面前的皇储。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个开始吧。”威廉叹了口气,转口说道,“伯爵认为,帝国需要海军吗?”

“当然需要,而且是必须。”

“必须?”

“一个人要用两条腿走路,一个强大的帝国需要陆军与海军,仅有强大的陆军,无异于用一条腿走路。”

威廉的眉头跳了几下,忍不住多打量了冯承乾一番。

“只是,明日的面包,我们不可能等到明日才种下小麦。”冯承乾叹了口气,说道,“皇储忧国忧民,只是这些烦心的事情,还是……”

“伯爵见外了,今日我特意来见伯爵,就是想助伯爵一臂之力。”

“皇储……”

“伯爵为父皇分忧,做儿子的定然感激不尽。如果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还请伯爵不要见外。”

“能得皇储支持,微臣甚感荣幸。只是现在万事还没有一个开头,所以……”

“今后也一样。”

冯承乾笑了笑,表示明白皇储的意思。

“我还要去见父皇,就不跟伯爵闲聊了。有空的话,还请伯爵过来一叙,相信你我定有很多话要说。”

“皇储邀请,微臣定当前来。”

与威廉皇储告辞后,冯承乾没敢在皇宫逗留,带着施密特回了伯爵府。

显然,威廉皇储与冯承乾熟知的威廉二世如出一辙,对海军十分热心,今后定会成为帝国海军的最大支持者。

有皇储帮着说话,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冯承乾出面了。

只是,到底该如何打造帝国海军,冯承乾心里依然没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冯承乾得从无到有的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从何着手,确实让他伤透了脑筋。

在提交给皇帝的规划书中,冯承乾并没提到详细的规划,他也没有详细规划。

两天而已,能够拿出个大概方案就很不错了。

回到伯爵府,冯承乾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头考虑帝国海军的建设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冯承乾没有亲人,甚至没有朋友,只有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他才不会感到空虚寂寞。

对冯承乾来说,担任帝国战争大臣仅仅是一份工作。

所幸的是,冯承乾早就习惯独自一人生活。在他的那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从出生开始就单独生活。

埋头于工作之中,时间过得很快。

四月八日,冯承乾接到诏书,他以帝国战争大臣、兼海军大臣的身份,陪同皇帝腓特烈三世、维多利亚皇后、维多利亚公主访问英国,威廉皇储以临时监国身份留守柏林,协助宰相处理国政。

次日,冯承乾搭上了前往威廉港的皇室专列。

按照安排,访问团将乘皇室邮轮前往朴茨茅斯,然后搭乘英国皇室专列前往伦敦,在白金汉宫参加女王的宴会。

至于后面的安排,冯承乾无心过问。

为了这次出行,腓特烈三世特意吩咐古斯塔夫,为冯承乾量身定做了一套礼服,并且为他安排了一个女伴。

腓特烈三世原本是好意,却办了坏事,因为他安排的是索菲公主。

这让冯承乾感到十分为难。

在冯承乾知道的历史中,再过几年,索菲公主将嫁给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成为希腊王后。

按腓特烈三世的安排,摆明了是想让冯承乾成为皇室成员。

冯承乾只想改变历史,改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命运,却没有想过会因此改变帝国公主的命运。

所幸,索菲公主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快十八岁了,并不难缠。

列车一路东行,冯承乾一直埋头于文件之中,甚至没有心情欣赏外面的景色,更谈不上与公主搭讪。

这些文件都是威廉皇储派人送来的,包括一些与帝国经济有关的资料。

显然,威廉皇储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只是,这与冯承乾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威廉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君主。也许现在的威廉,与几十年后的威廉有很大的区别。

上午,倒也相安无事。

根据威廉皇储提供的资料,帝国的经济状况较为良好,只是存在严重的贸易问题,而这也在冯承乾的预料之中。

做为新兴工业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却没有匹配的海外市场,贸易肯定是大问题。

关键不是帝国的工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而是帝国没有足够的殖民地,也就无法获得廉价的资源与独占市场。

贸易,已经成为帝国最大的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呢?

帝国与俄国渐行渐远,问题就出在贸易上,即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帝国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而俄国是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国,帝国的贸易保护政策,等于堵住了俄国的出口渠道。

当然,帝国与俄国的贸易纠纷,只是冰山一角。

在出口领域,帝国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巨额贸易补贴,大力刺激出口,在全世界范围内与他国企业竞争。

几乎在各个领域,帝国都与其他强国存在矛盾。比如当初大清采购战舰时,帝国的造船厂就抢走了原本属于英国的订单。

工业时代,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又以贸易为主。

即便没有其他矛盾,帝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会对老牌强国构成威胁,从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演变为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帝国与法国、俄国、英国的根本矛盾。

问题是,帝国能够裹足不前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便帝国皇帝昏庸无能,掌控各个经济领域的利益集团也不会让帝国原地踏步。

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必定会发展壮大,也必定会成为老牌帝国的劲敌。

认清这一点就能发现,新帝国与老帝国之间,肯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且是工业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不可避免,只能想方设法的创造致胜机会。

冯承乾很清楚,可是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能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吃过午饭,冯承乾又把自己关在了车厢内。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的嘈杂吵闹声惊扰了冯承乾。

“去看看。”

施密特点了点头,立即出门观望,不多时就赶了回来。

“发生什么事了?”

“是索菲公主与玛格丽特公主。”

冯承乾皱起了眉头,腓特烈三世没有带上皇子,却带上了四个公主。准确的说,是三个公主。长公主夏洛特已经嫁给萨克逊-迈宁根公爵贝哈德三世,现在是公爵夫人,只是长期住在娘家。

“伯爵,要我……”

“不用了,就当她们不存在吧。”冯承乾叹了口气。当四个儿子与四个女儿的父亲,显然不是件容易事。

“伯爵,列车就要到站了。”

“快到威廉港了?”

施密特朝窗外指了一下,已经能够看到威廉港了。

第八章 帝国时代

皇室游艇“勃兰登堡”号是一艘排水量不足五百吨的小船。

秉承普鲁士的传统,皇室游艇装修得极为简朴。船体上的漆是新上的,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因为游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分给冯承乾的是一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舱室。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与一把椅子。与其他随从一样,施密特只能去底舱睡吊床。

港湾内,还有几艘战舰。

按照安排,将由一艘战舰护送皇室游艇前往朴茨茅斯港。因为帝国海军没有几艘拿得出手的大型战舰,仅有的四艘“萨克森”级铁甲舰,要么状态不佳,要么正在维护,所以安排随行出访的“伊伦娜”号二等巡洋舰。

这艘战舰去年才建成,今年年初服役,算得上是帝国海军拿得出手的战舰了。

只是皇室活动,用不着动用大型战舰。

日落后,“勃兰登堡”号跟随“伊伦娜”号,缓缓驶出了港湾。

威廉港面朝北海,去朴茨茅斯港的航程不到一千海里,两天后就将到达。

因为随行的有英国驻帝国大使,所以腓特烈三世安排了晚宴,也算是对这次外交访问进行铺垫。

冯承乾没去参加宴会,而是留在舱室里阅读威廉皇储提供的文件。

谁也无法阻挡帝国在经济上崛起,因此与老牌帝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肯定会引发新老帝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难道没有认识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答案是否定的,不但有人认识到,而且早就认识到。

不是别人,正是帝国宰相俾斯麦。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对俾斯麦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在后世看来,俾斯麦最大的过错是过分相信英国,妄图在与英国结盟、以及实现帝国的海外利益之间,制造一种根本不可能的平衡,从而借助英国的帮助制衡欧陆强国,确保帝国的国家安全,同时获取殖民地与海外市场。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所有外交政策,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问题是,英国靠得住吗?

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不可能不知道,英国与帝国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就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英国身上。

迟早有一天,帝国会成为英国的劲敌。

俾斯麦不是没有准备,而是早就做了准备,只是没有多少人看得出来而已。

比如,在外交上,俾斯麦充分利用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野心,联合英、意、奥共同制衡俄国。又比如,在经济上,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劳工法案、开辟海外市场等手段,大力促进本国资本发展。

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推行的政策,无一不是为了使帝国发展壮大。

冯承乾不得不承认,他之前误解了俾斯麦。

做为帝国宰相,俾斯麦比任何人都清楚,只要帝国顺利发展,迟早有一天会挑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要么取而代之、要么一败涂地,没有第三种选择。做为新兴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急切需要一段和平发展时期。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就是在为帝国争取必不可少的休养机会。

十多年下来,帝国早已焕然一新。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再过十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地区头号经济强国。

问题是,俾斯麦预料到的,其他政治家也能想到。

日益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对很多国家构成了威胁。

感受最为明显的,自然是法国与俄国。

德俄矛盾起于十年前,首先是俄国为了保护本国工业,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提高进口工业产品关税,致使帝国工业资本大受影响。随即俾斯麦以牙还牙,出台了针对俄国的农业产品关税政策。

这场贸易战,直接导致俄国倒向法国。

冯承乾不得不承认,在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前,经济上的冲突已经导致德俄决裂,法俄结盟已经无法避免。

当然,经济只是一方面。

受克里米亚战争与巴尔干局势影响,沙皇决定修建从欧洲地区横贯西伯利亚、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该计划得到俄国军方与资本家全力支持,他们希望通过这条铁路加快军队的调动速度,加速开拓亚洲的商品市场,刺激俄国的冶金业、采煤业与机械加工业。

最初,沙皇希望从德国获得援助。

虽然当时德俄是准盟友,但是俾斯麦绝对不会帮助沙皇修建这条铁路。要知道,这条铁路最大的价值在军事上,而不是经济上。有了这条铁路,俄国就能极为方便的把远东地区的军队调往欧洲地区。做为俄国的邻国,德意志第二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