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及二百八十艘辅助战舰满载出海二十次的作战需求,如果算上战时生产,基本能满足五年的作战需求。

到此,冯承乾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在主力战舰上采用燃油锅炉了。

一九零五年初,冯承乾批准了“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方案,并且取消了“波森”级第二艘的建造订单。

如此一来,冯承乾在一九零二年提交的五年造舰规划中计划建造的八艘战列舰,实际上只建成了四艘,即“拿骚”号、“威斯特法兰”号、“莱茵兰”号与“波森”号。虽然这四艘战列舰分成三个级别,但是差别并不明显,所以在很多时候,这四艘战舰都归为一级,后两舰可以看成是“拿骚”级的改进型。

计划建造的“赫尔戈兰”级就是一种全新的战舰了。

与“拿骚”级相比,“赫尔戈兰”级在动力系统上的变化最大,即采用了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仅此就节约了大约一千吨的排水量,而且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三万二千轴马力,在二万七千吨的满载排水量时,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节,标准排水量时能达到二十一点五节,比“拿骚”级快了将近两节。

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在炮塔布置上。

设计的时候就已确定,将在“赫尔戈兰”级上采用三百五十毫米主炮,以前后各两座双联装炮塔的方式布置在战舰纵轴上。只是在开工建造的时候,四十五倍径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并没研制成功,而且有情报表明,英国正在研制十五英寸舰炮,因此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即便研制成功,也面临着落后的风险。结果就是,“赫尔戈兰”级的前两艘在建造的时候修改了设计,采用了五十倍径的三百毫米舰炮。受建造资金、以及生产能力限制,两艘战舰上配备的是四座双联装炮塔,而不是计划中的三联装炮塔。到后两艘,即“图格林根”号与“奥腾堡”号,才配备了三联装炮塔。所幸的是,“赫尔戈兰”级在设计的时候就留有余量,均在后期改进的时候,用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取代了三百毫米舰炮,把主炮投射火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

“赫尔戈兰”级也是帝国海军中,第一种在规划时就计划建造四艘的战列舰。

此外,“赫尔戈兰”级还有很多个第一。

虽然其建造与服役的时间都晚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甚至比“柏罗勒丰”级的首舰还要晚一点,没能成为第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战列舰,但是却开创性的使用了燃油锅炉,成为第一种采用新式动力系统的战列舰。

可以说,“赫尔戈兰”级首次在动力系统上超过了同期的英国战舰。

有趣的是,在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之后,仍然有不少海军将领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这些意见看上去都比较合理。

比如,燃油锅炉降低了战舰的防御能力。

在采用燃煤锅炉的战舰上,煤舱一般设置在主装甲带后方,为战舰的要害部位、特别是锅炉舱与轮机舱提供了一些额外防护,而采用燃油锅炉的战舰,油舱不可能设置在主装甲带后方,燃油也无法提供额外防护,所以一些海军将领认为,采用燃油锅炉会降低战舰的综合防御能力。

对此,冯承乾甚至难得反驳。

实战会证明,煤舱提供的那点额外防护根本顶不上新式动力系统减重带来的好处,因为动力系统减掉的重量,完全可以转移到装甲防护上,从而增强战舰的综合防御性能,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当然,“赫尔戈兰”级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战舰。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建造的时候没有采用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前两艘甚至使用了双联装炮塔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即水平防护严重不足,其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厚度还不到五十毫米,仅具有防弹片的能力,次要部位则没有水平装甲。虽然冯承乾知道增强水平装甲防护的重要性,在未来海战中,炮战会越来越远,因此主炮炮弹末端弹道的倾角将大大提高,没有厚实的水平装甲,就难以在远距离炮战中抵挡住敌舰打来的穿甲弹,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主力舰的观瞄系统还不过硬,炮战距离仍然较为有限,而且严格的经费控制限制了战列舰的排水量,在保证了主装甲带的厚度之后,就很难增强水平防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期改进上。

“赫尔戈兰”级造成的最大影响,在英国皇家海军身上。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英国国会在批准了“无畏”号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之后,仅批准建造一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以此可以节约大约一点五亿英镑的财政开支。在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口气批准了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且在一九零八年之前将建造十艘战列舰之后,吝啬的英国国会议员终于觉醒了,在一九零四年初,追加了两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并且授权英国皇家海军在一九零五年设计四艘主力舰,在一九零七年之前开工建造。这四艘战舰,就是后来的三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以及大名鼎鼎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则很简单,即主力舰的数量得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

问题是,这种政策能够坚持下去吗?

进入一九零五年,在第二批两艘“赫尔戈兰”级的经费到位之后,冯承乾着手规划下一级战列舰,以及帝国海军第一中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按部就班的执行着五年造舰计划。

从根本上讲,冯承乾并不打算建造战列巡洋舰。

严格说来,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了维持全球海权的产物,其主要价值是在远洋航线上击败敌国的重巡洋舰,保护战略航线。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帝国没有多少需要保护的远洋航线。再说了,就算有,在没有夺得制海权之前,帝国海军的巡洋舰也难以有所作为。由此可见,从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帝国海军完全没有必要建造比战列舰还要昂贵的战列巡洋舰。

问题是,战列巡洋舰不仅仅可以在远洋对付装甲巡洋舰,还能在前沿侦察中发挥作用。

当时,建造战列巡洋舰的主要支持者是负责管理海军预算的威廉皇储。

有趣的是,威廉皇储并不清楚战列巡洋舰的价值,只是觉得既然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建造这种重火力的快速战舰,为什么帝国海军不能建造?

皇储坚持,冯承乾也就不好反对。

只是这样一来,计划在一九零六年建造的两艘主力舰中,就只有一艘战列舰,而且一九零七年的造舰计划也要变更。

当然,这不是一九零五年最重要的事情。

四月份,冯承乾还在考虑如何向皇储交差的时候,一封由提尔皮茨海军中将从远东发来的电报打破了他的宁静生活。

积怨已久的日本与俄国终于干上了。

第五十章 我行我素

在冯承乾与施利芬的坚持下,德皇最终答应建立国家战略储备机制。

只是,卡普里维依然坚决反对,认为没有必要耗费巨资在和平时期采购根本就用不上的物资,而且还得耗费资金来保管这些物资。由此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卡普里维在六月份向德皇提交了辞呈,而腓特烈三世也非常爽快的收下了,随后任命伯尔哈特-冯-比洛为帝国首相。

卡普里维反对建立战略储备机制,只是其辞职的导火索。

在处理摩洛哥危机的时候,卡普里维的立场较为软弱,在外交谈判上也没有完全贯彻德皇的旨意,因此德皇早就有让他下野的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适当的借口,因此才借用军队之手,让卡普里维下野。

问题是,比洛并非当时最佳选择。

从资历与能力上讲,霍亨洛厄更适合担任帝国首相。德皇没有选择他,主要是比洛更容易实现皇帝的意志。

只是,在建立战略储备机制上,德皇也有所保留。

不是德皇不信任冯承乾,而是帝国的国力非常有限,而且经济状况不太理想,一时之间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采购战略物资。按照德皇的受益,帝国海军与陆军各自根据自身需求建立战略储备系统,海军在一九零五年将获得八亿帝国马克的专项拨款,陆军将获得三十二亿帝国马克。

因为是军方的战略储备体系,所以完全由军方自主决定。

对冯承乾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一九零四年底,冯承乾向德皇提交了战略储备规划报告,把石油放在了第一位,此外还有橡胶、有色金属、棉织品、硝酸等化工产品等等。按照冯承乾的规划,在接下来的十年之内,帝国海军将按计划、分批次采购这些物资,并且在威廉港、基尔港等海军基地附近建立储备基地。如果计划得到落实,十年之后帝国海军储备的石油,可以满足四十艘主力舰满载出海十次、以及二百八十艘辅助战舰满载出海二十次的作战需求,如果算上战时生产,基本能满足五年的作战需求。

到此,冯承乾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在主力战舰上采用燃油锅炉了。

一九零五年初,冯承乾批准了“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方案,并且取消了“波森”级第二艘的建造订单。

如此一来,冯承乾在一九零二年提交的五年造舰规划中计划建造的八艘战列舰,实际上只建成了四艘,即“拿骚”号、“威斯特法兰”号、“莱茵兰”号与“波森”号。虽然这四艘战列舰分成三个级别,但是差别并不明显,所以在很多时候,这四艘战舰都归为一级,后两舰可以看成是“拿骚”级的改进型。

计划建造的“赫尔戈兰”级就是一种全新的战舰了。

与“拿骚”级相比,“赫尔戈兰”级在动力系统上的变化最大,即采用了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仅此就节约了大约一千吨的排水量,而且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三万二千轴马力,在二万七千吨的满载排水量时,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节,标准排水量时能达到二十一点五节,比“拿骚”级快了将近两节。

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在炮塔布置上。

设计的时候就已确定,将在“赫尔戈兰”级上采用三百五十毫米主炮,以前后各两座双联装炮塔的方式布置在战舰纵轴上。只是在开工建造的时候,四十五倍径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并没研制成功,而且有情报表明,英国正在研制十五英寸舰炮,因此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即便研制成功,也面临着落后的风险。结果就是,“赫尔戈兰”级的前两艘在建造的时候修改了设计,采用了五十倍径的三百毫米舰炮。受建造资金、以及生产能力限制,两艘战舰上配备的是四座双联装炮塔,而不是计划中的三联装炮塔。到后两艘,即“图格林根”号与“奥腾堡”号,才配备了三联装炮塔。所幸的是,“赫尔戈兰”级在设计的时候就留有余量,均在后期改进的时候,用双联装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取代了三百毫米舰炮,把主炮投射火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

“赫尔戈兰”级也是帝国海军中,第一种在规划时就计划建造四艘的战列舰。

此外,“赫尔戈兰”级还有很多个第一。

虽然其建造与服役的时间都晚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甚至比“柏罗勒丰”级的首舰还要晚一点,没能成为第一种采用蒸汽轮机的战列舰,但是却开创性的使用了燃油锅炉,成为第一种采用新式动力系统的战列舰。

可以说,“赫尔戈兰”级首次在动力系统上超过了同期的英国战舰。

有趣的是,在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之后,仍然有不少海军将领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这些意见看上去都比较合理。

比如,燃油锅炉降低了战舰的防御能力。

在采用燃煤锅炉的战舰上,煤舱一般设置在主装甲带后方,为战舰的要害部位、特别是锅炉舱与轮机舱提供了一些额外防护,而采用燃油锅炉的战舰,油舱不可能设置在主装甲带后方,燃油也无法提供额外防护,所以一些海军将领认为,采用燃油锅炉会降低战舰的综合防御能力。

对此,冯承乾甚至难得反驳。

实战会证明,煤舱提供的那点额外防护根本顶不上新式动力系统减重带来的好处,因为动力系统减掉的重量,完全可以转移到装甲防护上,从而增强战舰的综合防御性能,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当然,“赫尔戈兰”级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战舰。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建造的时候没有采用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前两艘甚至使用了双联装炮塔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即水平防护严重不足,其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厚度还不到五十毫米,仅具有防弹片的能力,次要部位则没有水平装甲。虽然冯承乾知道增强水平装甲防护的重要性,在未来海战中,炮战会越来越远,因此主炮炮弹末端弹道的倾角将大大提高,没有厚实的水平装甲,就难以在远距离炮战中抵挡住敌舰打来的穿甲弹,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主力舰的观瞄系统还不过硬,炮战距离仍然较为有限,而且严格的经费控制限制了战列舰的排水量,在保证了主装甲带的厚度之后,就很难增强水平防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期改进上。

“赫尔戈兰”级造成的最大影响,在英国皇家海军身上。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英国国会在批准了“无畏”号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之后,仅批准建造一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以此可以节约大约一点五亿英镑的财政开支。在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口气批准了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且在一九零八年之前将建造十艘战列舰之后,吝啬的英国国会议员终于觉醒了,在一九零四年初,追加了两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并且授权英国皇家海军在一九零五年设计四艘主力舰,在一九零七年之前开工建造。这四艘战舰,就是后来的三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以及大名鼎鼎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则很简单,即主力舰的数量得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

问题是,这种政策能够坚持下去吗?

进入一九零五年,在第二批两艘“赫尔戈兰”级的经费到位之后,冯承乾着手规划下一级战列舰,以及帝国海军第一中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按部就班的执行着五年造舰计划。

从根本上讲,冯承乾并不打算建造战列巡洋舰。

严格说来,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了维持全球海权的产物,其主要价值是在远洋航线上击败敌国的重巡洋舰,保护战略航线。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帝国没有多少需要保护的远洋航线。再说了,就算有,在没有夺得制海权之前,帝国海军的巡洋舰也难以有所作为。由此可见,从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帝国海军完全没有必要建造比战列舰还要昂贵的战列巡洋舰。

问题是,战列巡洋舰不仅仅可以在远洋对付装甲巡洋舰,还能在前沿侦察中发挥作用。

当时,建造战列巡洋舰的主要支持者是负责管理海军预算的威廉皇储。

有趣的是,威廉皇储并不清楚战列巡洋舰的价值,只是觉得既然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建造这种重火力的快速战舰,为什么帝国海军不能建造?

皇储坚持,冯承乾也就不好反对。

只是这样一来,计划在一九零六年建造的两艘主力舰中,就只有一艘战列舰,而且一九零七年的造舰计划也要变更。

当然,这不是一九零五年最重要的事情。

四月份,冯承乾还在考虑如何向皇储交差的时候,一封由提尔皮茨海军中将从远东发来的电报打破了他的宁静生活。

积怨已久的日本与俄国终于干上了。

第五十一章 中立

日本与俄国开战,早在冯承乾的预料之中,只是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一九零四年底,冯承乾还专门给提尔皮茨发了一封电报,让他盯住日本海军,在必要的时候为帝国抢占利益。只是战争并没爆发,似乎日本很有耐心,不急于在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之前向俄国开战。

显然,冯承乾的判断是错误的。

还没进入一九零五年,日俄关系就因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开始集结而骤然紧张。年底的时候,沙皇下令派遣黑海舰队前往远东,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同时对日本施压,让日本老实一点。

只是,此举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主要是,俄国黑海舰队的实力并不强大,沙皇下令的时候,两艘主力舰都在维护,无法前往远东,只能出动几艘巡洋舰。更重要的是,俄国向远东增派舰队,让日本认为俄国会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战争。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选择了主动。

对俄国来说,这场战争来得十分突然。

四月七日,一艘英国轮船进入旅顺港,日本开始撤侨。如此明显的战争信号,却被俄国总督阿列克谢耶夫却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当一回事,俄国舰队参谋长威特赫夫特甚至认为战争打不起来。

这个时候,离开战也就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当晚,俄军在旅顺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夫人的命名日,毫无戒备,日军的三支驱逐舰小队偷袭进入旅顺,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