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袁氏-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大人,卑职通过账本核对了县城府库中的钱粮,发现账本中所记载的都一一属实。而且,卑职也要在此恭贺大人,府库非常充实,经范昨日之清点,府库中现有钱四十万,粮五万石。不过府库中并没有发现衣甲和兵器。”吕范拱手向袁吉报道。

    袁吉一听汝阴府库中既然有这么多的钱粮,顿时高兴不已,袁吉知道这都是应劭留给自己的,于是对应劭更加感激了,对自己没有见过应劭而感到一丝的遗憾。

    “衣甲,兵器没有没关系,我们有那么多的钱粮自然可以自己打造嘛。”袁吉微笑道。接着,袁吉又看了看阎象,示意阎象呈报他的工作。

    阎象先捋了捋他那赤黑胡须,然后微微笑道:“象本来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大人交给的任务完成的。象最终还是通过算术之法对汝阴的户数与人口做了个大概的推测,发现所算的数目与户薄之上的数目并无多大的出入。这汝阴有户一万一千三百零四户,有口四万八千二百一十三人,这是没错的。”

    “玄明果然是大才,居然用算术之法便可以把一个汝阴城的人口弄得如此准确。”袁吉高兴地称贊道。

    “大人谬赞了,为大人效力是象的本份。”阎象弯腰拱手道。

    “对了,一个汝阴城果真有如此多的人口?”袁吉看着阎象的眼睛问道。

    “果真。”阎象也看着袁吉的眼睛微笑道。

    听了阎象的话,袁吉慢慢地坐到了自己的榻上。汝阴城有这么多的人口,那么即将到来的黄巾之乱,我的性命又得到了一丝的保障,袁吉想到。

第十四章:汝阴军政(一)() 
“大人,象已和子衡大人把应大人的治理方略细看了一遍,发觉的确堪用,请求大人允准继续沿用。”阎象拱手向袁吉说道。一边的吕范听罢也向袁吉拱手请求,只有陈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看到阎象和吕范都在请求袁吉,也下意识地向袁吉拱手。

    袁吉知道应劭的治理方略确实是不错的,从汝阴城现在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袁吉便点头答应了阎象三人的请求,再说自己都收了汝阴的那些乡绅的那么多的钱粮,如果还不施行这一方略的话,那他们管你有什么背景,还不把你给撕碎喽。

    “大人,最近几日汝阴城外发现了不少流民,据属下了解到,他们大多是附近的几个县的,还有的是从青州跑过来的。不知大人该如何安排他们?”阎象拱手问道。

    “什么?汝阴城外有流民出现了?还有从青州来的?”袁吉很惊讶,并不是惊讶于汝阴城外会出现流民,现在是东汉末年,地方上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盘削剥夺百姓,弄得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所以出现流民很正常,但是汝阴城还出现了从青州来的流民。袁吉知道,古时的青州便是后世山东的大部,这地方就是容易出现干旱,一干旱,老百姓就不得不到外乡去讨生活。

    “嗯,听说今年青州出现大旱,谷物大多已干死,朝廷发放的一些钱粮本就杯水车薪,想不到还是被当地的官吏给私吞了,百姓没法在过活,只得四处流浪,卖儿鬻女。但沿途州县发现有如此多的流民,也是怕这些流民会进城聚众闹事,所以也不敢接纳他们。”阎象解释道。

    袁吉点了点头,一旁的吕范又补充说道:“而这些流民大多皆是外乡人,在当地被收留的话,必然也会与当地百姓发生纠葛,弄不好会发生斗殴,影响当地的治安那。”

    “可这么多流民要是不妥善安排和处理的话,聚在一起,被有心之人略加挑拨,那就会酿起民变啊。而如今汝阴只有区区五百县卒,那是绝对挡不住那些流民的。”一边的陈到不无担心到。

    大家都被陈到说得吓了一跳,同时也略感惊讶,没想到这个陈到也有一番眼光啊。

    “陈到说得对,若是强将那些流民置之不理的,而又拒之城外的话,说不定会激起民变,到时那就麻烦了。”袁吉抬着头说道,“你们给我想想法子,看怎么才能解决这件事。”

    阎象等人都在那作冥思苦想状,好像想要想出个解决的办法并不是太容易。

    “哦,对了玄明,你还没告诉我城外现如今有多少流民呢?”袁吉拍了一下脑袋对着阎象说道。

    “大人要是不问,属下到是忘记了,是属下的疏忽了。经象初步探查,城外流民的人数恐怕不下于一万。”阎象伸出一根手指,满脸严肃道。

    “嘶~”袁吉等人听了阎象报的人数,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得个娘哎,这么多流民,都差不多是汝阴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了,而且还是聚在一起的,要是不尽快处理这些流民,而发生暴动的话,袁吉相信自己会成为第一个丧命最快的穿越者。这可不是袁吉想要的结果,袁吉可不想在真正的乱世还没来的时候,就被一些农民给卡擦了。

    “不好,得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出来,趁这些流民刚来还没有对咱们汝阴产生愤恨的时候尽量安抚住他们。”吕范突然说道。

    袁吉等人听了吕范的话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袁吉对着阎象三人道:“那你们快想出办法出来吧,不然大家到时都得完蛋。”

    阎象三人也没注意到袁吉说话粗俗,都在一边沉默,看来是在想办法。袁吉也不急,靠在墙边做打旽状,其实袁吉的心里早已经有了应付和处理那些流民的对策,之所以露出焦急之色,让阎象他们苦想对策,也是想试试古人的智商和现代人的智商相比到底谁厉害。不过很快袁吉就收起了小觑之心,不敢再对古人的智商有所怀疑了。

    只见一旁的吕范首先打破了沉默,他首先弯腰对袁吉拱了拱手,然后道:“依范之见,不如大人在城外开设几处粥棚,每日接济那些流民一下,使得他们腹中不再饥饿,也可消除他们对汝阴的愤恨,使得他们没有暴动的理由。”

    袁吉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示意吕范站到一边去。靠,老子开粥棚接济,那要开到猴年马月啊,府库中的钱粮也不够啊,都用在了这上面,老子的大计还怎么施行啊,再说了让城外的那些流民不劳而获地得到接济,这也不符合袁吉心中的规矩啊。

    一旁的陈到向袁吉抱了抱拳,高声说道:“到想得一法或许可以解决。”

    袁吉眼中一亮,这陈到也能想出来办法?果然是被刘备看中的人才啊,袁吉向陈到点了点头,示意他把办法说出来。

    陈到得到了袁吉的鼓励,立马说道:“如今汝阴城县卒只有五百余人,实在是太少,不如咱们就招收那些流民吧,这样既可以解决流民的问题,有同时增加了汝阴的守卫,大人,您看如何?”

    袁吉翻了翻白眼,招兵我是一定会在那些流民之中招收一点的,可是不是全部。我的大部分兵可都要在汝阴本地招的。这样做有许多的好处,本地兵对自己的家乡是比较熟悉的,而且和当地百姓大部分都认识,关系也很好,乡里乡亲的不大会出现什么矛盾。而那些流民就不一样了,他们又不是本地人,很容易和当地的老百姓发生纠葛和矛盾。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汝阴本地的兵士对汝阴是有强烈的归属感的,在自己的家乡遭到别人的攻击而需要保护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和敌人拼命,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乡父老和父母妻儿,他们是不可以临阵逃脱的。

    可是那些流民就不能保证了,要他们拿出自己的性命来保护这个没有给他们多少归属感的城池,那就不容易了,他们凭什么要拿出自己的性命来保护这个和他毫不相干的地方呢,就算军法纪律严明,士卒训练有素,在最为紧要的关头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袁吉不敢保证。

    历史上那些侵略别国的军队能够轻易地战胜那些对自己的国家很有归属感,很有荣誉感的军队是不多的,不是遭到惨败,便是久持不下,最后只得怏怏退兵。而攻打和打败那些一盘散沙,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没有任何归属感的军队,那是轻而易举的。雇佣兵就是一个对任何国家都没有什么归属感的军队组织,要是打胜仗的话,那好说,要是打败了,那就赶紧溜之大吉了,毕竟自己的小命要紧嘛。要袁吉招收那些流民进军队,不就等于招了些雇佣兵吗?

    但袁吉也不想打消陈到思考的积极性,所以只好说道:“叔至说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办法啊。”便没有下文了,陈到也并不是蠢人,他知道袁吉对他的方法并不是太满意。

    现在只剩下阎象一个人在那苦苦思考了,他也听了吕范和陈到两人所说的方法,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总觉得不是太好。袁吉等人都望着阎象,不敢打扰,希望阎象能够拿出一个好的方法来。

    阎象手撑下颚好半晌,突然抬起头来,眼中精光一闪,对着袁吉拱手道:“属下已得一法,可以解大人之忧。”

    “到底是何法,你快快道来。”袁吉迫不及待地询问道。陈到和吕范也很好奇,这阎象想了大半天了,不知道想出了什么好的办法,所以也竖耳倾听。

    “城外那一万多流民仅靠汝阴设粥棚接济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来汝阴府库并没有那么多的钱粮可供应,二来嘛人多聚在一起,长久下去,汝阴城外必成糟糠之地,对我等汝阴百姓必然不利。”阎象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袁吉等人听了他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而吕范听了,却低着头,略显惭愧之样。

    阎象继续说道:“至于招这些流民为汝阴县卒,若不采用吾法,只可招募少许,多则大人便要寝食难安了。”说到这阎象微笑着看了看袁吉,袁吉尴尬地笑了笑,对着阎象点了点头,示意阎象继续。

    而陈到听到阎象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感到奇怪了,于是抱拳向阎象询问道:“这招募流民越多,既可解决流民问题,也可增强汝阴的守备,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有什么令大人寝食难安的啊,请玄明为到解惑。”

    阎象微笑着向袁吉看去,见袁吉向他点了点头后,阎象这才转过身来对陈到解释道:“叔至,这些流民皆是外乡之人,若是汝阴守军皆为流民所出,而其初来汝阴,必然对汝阴毫无归属之言,倘若其发生暴动,为之奈何?”

    “这,这当然是要镇压的了。”陈到低声说道。

    “若是镇压,何来兵马?到时汝阴便会生灵涂炭。”阎象看着陈到说道。

    这时陈到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了,他不得不承认阎象说得是正确的,可是就是有点不服气,于是道:“到承认自己的方法有欠思考,有所缺陷,但不知玄明有何方法?”

    “嗯,对啊,玄明,还是把你的方法说出来吧,不要再钓我们的胃口了。”袁吉对着阎象说道。

第十五章:汝阴军政(二)() 
大家看书的时候给个评价吧,好不好,大家说个,也让青云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这样也能提高文章的质量啊!拜托啦!

    阎象微微笑道:“我这一法其实也简单,就是将这些个流民迁到汝阴城北去,那里林木茂盛乃是一处荒地,当地的百姓也不多,可以让这些流民去开荒。一来可以就地取材,将那些林木砍伐建造屋舍,二来可以让那些流民在此落籍耕种,使得大人治下再添一万人口。明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就又会多出一份钱粮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流民有了恒产,也会对汝阴有了一份归属感,大人在这些流民之中无论招募多少县卒也都不用担心了。”

    一旁的吕范和陈到听了阎象所说的方法之后,都赞同地点了点头,而袁吉听了则两眼盯着阎象直放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袁吉有龙阳之癖呢。

    “哈哈,玄明果然是大才啊,有了玄明辅佐与吉,吉无忧矣。”袁吉开心得哈哈大笑,这个阎象果然不简单啊。不过自己麾下的人越有才,对自己就会越有利,不是吗?

    “大人谬赞了,象只是尽自己的职责罢了。”阎象弯腰向袁吉拱手道。

    “玄明不必过谦,你的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对了,那城北的荒林范围是否广大,能否容纳一万多人?”袁吉也没去城北看过,所以也不是很清楚。

    “大人尽管放心,就算再来个两三万人,那也是容得下的。”阎象捋着胡须微笑道。

    不是吧,也就是说那一块荒林至少可以同时容纳三万人,而且还有大片地方可以用来耕种,我的妈呀,那这块荒林到底该有多大呀。要是把那些林木全都砍伐了,那算不算破坏环境啊。

    不过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环境破坏了就破坏了吧,反正破坏这些环境也是为了救人啊,一千多年后的环保组织者一定会原谅我的。

    “嗯,玄明这种方法好啊,解决了流民的根本,又让那些流民为我所用。不过今年的春耕早已过了,现在他们也没法耕种,不得不用府库中的钱粮将他们支撑到明年的秋收啊。”袁吉不无担心道。

    阎象等人听了袁吉的话都不禁默然,毕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幸好府库还算充盈,节约着点用,应该可以撑到明年的秋收。

    “在这期间,我们也不能白白地养活那些流民,必须要让那些流民做些对汝阴有益的事,做一些能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事。”袁吉侃侃而谈道。

    “那如何做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呢?难不成让那些流民帮助汝阴百姓洗衣做饭,打水砍柴不成。”陈到说道。阎象与吕范二人听了陈到的话,也不由得望向袁吉,这位袁家三少爷该不会真的如陈到所说,让那些流民去做这些事吧,要是真让那些流民去做这样的事,传出去的话,那就很没有面子了。

    袁吉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说道:“我怎么会让那些流民去做这样的事呢?我是想以工代赈的方法让那些流民和当地的百姓增进情感。”

    “敢问大人,何为以工代赈?”阎象拱手向袁吉问道。大家都望着袁吉,想听听袁吉怎么解释这个以工代赈的意思。

    不是吧,以工代赈也没听说过?有没有搞错啊,袁吉摸着脑袋狐疑地看了一下堂下的三个人,在完全确定他们的确不知道的时候,袁吉假装咳嗽了一声,道:“你们来汝阴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你们觉得这汝阴城如何?”

    “这汝阴先前在应大人的治理下,集市繁华无比,百姓安居乐业,让这个小小的汝阴城有了几丝郡城的气象,实属不易啊。”吕范认真地说道。

    袁吉听了吕范的话,差点要暴走,恨不得在这家伙的屁股狠狠地踢几脚,真是答非所问,要是陈到这么回答,袁吉也不会生气,还会觉得很正常,但偏偏这个吕范这么回答就让袁吉忍不住了,你这家伙好歹也是一个有智商的文将啊。

    阎象看着袁吉的脸色不好看,知道吕范答错了,没有答出袁吉心中所想的答案,阎象仔细地琢磨一下,看着袁吉的脸色,小心地说道:“汝阴虽然繁华无比,可是城墙老旧,许多地方都已经年久失修,不少都已经坍塌了。”说到这,阎象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袁吉想要那些流民做什么了,想到这,阎象连忙说道:“莫非大人想要……”

    “不错,我就是想要那些流民来修缮汝阴的城墙,以此来偿还他们在汝阴所消耗的钱粮,这样,既可以让这些流民觉得自己所得的食物是理所当然的,又能让汝阴的当地百姓对这些流民产生好感,而不会对他们不劳而获就可以得到食物而感到不公平和厌恶。”袁吉打断阎象的话说道。

    “大人果然深思熟虑,我等不及。”阎象、陈到和吕范三人对着袁吉拱手拜赞道。

    袁吉听了他们三个人的夸赞,不由得喜滋滋的,不过表面上还不能太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欢喜情,于是谦虚道:“我也是从玄明那里得到的启发,要不是玄明,我也想不到这个办法。”

    于是陈到和吕范又向阎象拱手称贊,阎象莫名其妙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自己说了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灵感了?该不会是迁流民去城北这件事吧,可是这件事好像和流民去修城墙没什么关系啊。

    “大人,以这种以工代赈的方法来救济那些流民,只要我们汝阴的钱粮充足,无论来多少流民,我们也承担得起啊。”吕范摊着双手说道。

    “到时就怕来汝阴的流民不够咱们塞牙缝。”袁吉微笑道。

    众人听了袁吉的话都哈哈大笑。

    “大人,不知到时咱们汝阴的钱粮是否充足,要是到时没了钱粮,恐怕就会大事不妙了。”阎象不无担心道。

    吕范和陈到听了阎象的话,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钱粮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解决之道。”袁吉一摆手,保证道。丫的,到时钱粮不够就找那些乡绅去借,要是不借的话,就用那些流民去威胁恐吓他们。要是还不够的话,老子就带着军队假扮山贼土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