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袁氏-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迅在一名西凉军士的引领下来到张济府中,见上首坐着一位方脸浓眉,全身充满彪悍之人,便知道那就是张济无疑了,当下拱手行礼道:“在下豫州使臣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会见将军,有大事要与将军商议!”

    张济眉头轻皱道:“有何事道来便是!”

    “请问堂中之人可为将军心腹?”谢迅环顾四周,扫了一眼堂中西凉军士,轻声问道。

    见张济点头,谢迅便将来宛城之意说了,听得张济脸色一变,道:“你来之意我已经知晓,至于结盟之事休要再提,我张济卖给左将军一个面子,今日不杀你,速速与我回去吧!”说完,张济手一挥便要送人。

    谢迅呵呵一笑:“张将军请听迅一言。我家将军派迅前来与将军结盟的目的便是不想与将军大动干戈。使得两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岂不是更好?虽说将军乃西凉将领,但从将军对南阳秋毫无犯便可知将军与董卓截然不同。至于董卓,乃一汉贼尔,虽今兵强马壮,但明眼人也可看出董贼即将行朽!将军可要为将来计啊!”

    张济听罢,不由一愣,对于董卓在关中的一系列所为,自己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虽说自己没读过什么诗书,但是也闻听一些史料,知道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残暴之人能够持久!正因为知道这些,自己才在董卓商议出兵南阳的时候,自告奋勇,请命出关中袭取南阳,为的就是远远地躲开,离董卓越远越好,以免到时董卓败亡的时候遭受牵连。

    如今左将军不仅不计较自己夺取南阳,而且还派人前来和自己结盟,本来这件事自己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但是现在是万万不能答应。一来南阳的西凉兵马并没有真正的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来这谢迅来的时候似乎有些招摇了,弄得现下手下军士都知道了,我如何再敢与你家主公结盟?非但不能结盟,说不得还要出兵豫州,以向董卓明志。本来最好的明志就是将这使者给斩了,但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能将左将军给完全得罪了。

    “请使者莫要多说了,结盟之事济是万不会答应的。使者回去之后请传达左将军,要战便战,我张济随时奉侯!来人,送客!”说完,不给谢迅任何机会,张济快步走向后堂。

    谢迅见张济居然没有一点心动,错愕了半晌,硬是说不出话来。眼见来此任务失败,谢迅满脸羞愧,不知道回去该如何向主公交代,但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张绣跟随张济来到内室,有些急躁道:“叔父为何要拒绝左将军结盟之事?叔父不是早就想要脱离董卓而自立门户了吗?”

    张济看了张绣一眼,随即轻叹一声:“你我叔侄二人领兵出关中袭取南阳靠的乃是董卓的支持,手下兵马皆为西凉军士,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此时叔父我如何敢与左将军结盟?本来结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使者却是来得人尽皆知,我想此时已经有人将左将军使者来我宛城的事禀报给董卓了!”

    “啊!那该如何是好?”张绣一听,顿时吃了一惊,“那还等什么?为了不引起董卓的猜忌,速要将那使者给杀了,再将人头呈与董卓!”说完,张绣一按手中剑柄便要出去。

    张济忙将张绣拉住,见张绣满脸不解,张济无奈道:“董卓虽然势大却是长久不得,为将来计,不可得罪左将军!”

    “那该如何是好?”

    “明朝你领兵攻打颍川,趁此机会将那些董卓派来的将校给铲除掉。如此一来,既可以向董卓表明我们没有和左将军结盟,二来可以加速掌控手下兵马!”张济说道。

    张绣一听,脸上顿时一喜:“还是叔父英明!”

    张济闻听,笑骂一声:“臭小子,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学会动脑子。若是哪天叔父不在了,你可要支撑住我们张家啊!”

    “叔父放心吧,侄儿晓得!”张绣大大咧咧道。

    见张绣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张济只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第二十九章:青州黄巾起() 
谢迅出使张济的任务失败,并引得张济主动出兵攻击颍川,袁吉闻说之后有些恼怒。这张济也忒不给面子了,老子发善心跟你结盟,你不答应也就算了,还出兵攻略颍川,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吉一方面下令颍川守将袁洪积极守备,另一方面却要领着谯县驻扎的五万精兵趁此机会将南阳给收回来。

    经过将近一年的招兵买马,如今手下兵马颇为阔绰,能用作机动作战的兵马就有二十万。袁吉有信心利用五万大军收取南阳。虽说南阳不好打,到时说不得要损兵折将,但是此时却是顾不得了。若是不将南阳的张济好好教训一顿,那可就要被天下人耻笑了,以后也无法招到更多的人才。

    不过令袁吉感到郁闷的是,自己劳师兴众准备讨伐南阳张济之时,颍川的袁洪来人传报张济损兵折将无数已然退却。更令袁吉吃惊的是刘表居然与董卓结盟,已经派军增援南阳的张济。如此情况之下,袁吉知道要将南阳攻下已是不可能之事,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正在此时,远在鲁山的太史慈来报,青州的黄巾死灰复燃,聚众数十万,一路劫掠,正向兖、豫二州袭来。袁吉听罢,大吃一惊,暗暗庆幸自己没有鲁莽派军攻打南阳,否则的话,这次黄巾之乱席卷豫州,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抵抗将会酿成无法估计的损失。

    袁吉当即以袁烈为先锋领兵一万先行增援鲁山,自己领四万大军稍后。

    此时兖州刺史府,曹操已经被大汉皇帝承认为兖州刺史,虽说这个大汉皇帝的所有政令都是由董卓来发布,但是当这个政令对自己有利时,还是可以接受的。

    “青州黄巾已经开始向兖州蔓延了吗?”曹操眼睛微眯,向一旁负责情报的程昱问道。

    “是的主公,那些黄巾号称百万,虽说有夸大之词,但是少说也有几十万之众!这些黄巾如蝗虫过境一般,席卷整个青州,如今青州大部已经被劫掠,青州百姓也被裹挟其中。泰山太守鲍信坚守不出,凭借地势险峻,城高壁厚,击退黄巾几次大规模的攻城。如今黄巾见在泰山得不到什么便宜也就开始向我兖州和豫州两地蔓延了。”程昱如实答道。

    “令李典、乐进二人坚壁清野,守住城池!吾当亲率大军前去剿贼!”曹操说道。

    一旁戏志才阴阴一笑:“主公只需将兖州的黄巾之贼赶向豫州便可!”

    曹操闻听一愣,随即恍然一悟,呵呵一笑:“志才之言善!”

    此时鲁山郡,太史慈扶墙向远处观望,见漫山遍野头裹黄巾的贼众如蚂蚁般向城池接近,神情有些凝重。

    高越和陈生站在太史慈身后,见如此多黄巾贼众也是头皮一阵发麻。

    城外的黄巾贼众虽说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胜在人多,凭借着人数优势完全可以将平地之中的鲁山城池给淹没。

    “贼众初来,倒是有些锐气,吾当出城斩将夺旗,提升城中守军士气,如此方可坚守到主公援军到来。”如此想罢,太史慈回头发令道:“汝等二人与我在此守城,我领一支军马下城会会这些黄巾贼众!”

    高越和陈生二人面面相觑,见太史慈一脸坚毅,只得抱拳道:“谨遵将军令!”

    “吱呀”,一阵沉闷声响,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从中冲出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兵马。

    太史慈一马当先,手执一杆长枪,背负两根短戟,待到黄巾前军百步之遥,忽拉马缰,战马吃痛,“希律”一声,扬起前腿,溅起一片尘土,身后三千兵马列阵完毕之后,太史慈大喝一声:“黄巾贼将速速出来受死!”

    太史慈这一声大喝,引得黄巾前军一挫,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此时却是从黄巾军中冲出一骑,跃马挺枪直奔太史慈:“看我取你小命!”

    太史慈冷哼一声,也不答话,待得那黄巾之将奔到十步之时,太史慈手中长枪一抹,便见那黄巾之将从马上跌落下来。

    身后三千兵马见自家将军斩了贼将,高声大呼,黄巾军却是错愕半晌,没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和那将军交上手就被一枪给刺落,士气顿时为之一歇。

    “那将勿要猖狂,看你家爷爷来会会你!”话音刚落,便见黄巾军中又是冲出一骑,却是舞着大刀,张牙舞爪向太史慈奔来。

    太史慈见了,冷笑一声:“又是一送死之人!”

    说完,驱马迎向贼将,不待那敌将将手中大刀砍下,手中长枪猛地向那贼将大刀砸去,只听“碰”的一声,那贼将大刀脱手而出,没等那将反应过来,太史慈手中长枪又是一变,像一条毒蛇般伸向贼将脖颈。那贼将只能瞪大眼睛,满眼惊骇,却是无法躲开,眼睁睁地看着长枪刺穿自己的脖子,只感到脖颈处一片寒冷,呼吸变得极为急促,想要努力地发出声音,却是只有一片“咯咯“声,眼中的视线也变得渐渐模糊,终于一声”碰“响,敌将尸体灌落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远处的黄巾军一片哑然,看着太史慈的眼神已经有了一丝恐惧,相反官军这边却是欢声雷动,战鼓之声隆隆作响,城头之上也是一片欢呼。

    见太史慈在几十万黄巾军跟前耀武扬威,将大军是为无物,众多原本摄于太史慈连斩两将之威的黄巾将领又是杀出几骑,想要凭借人多将太史慈拿下。

    不过太史慈的武力岂是这些小喽喽能够抵挡的?太史慈见黄巾将领以多压少,却是丝毫不惧,手中一杆长枪左挡右出,变幻莫测,转眼之间便将围攻自己的几名黄巾将领扫落马下。引得几十万黄巾贼军惊骇异常,身后官军又是爆发出一阵惊天欢呼。

    眼见黄巾贼军士气低落,身后官军气势如虹,太史慈想要领兵冲杀一阵,却是见黄巾贼军之中又是出阵一员大将。

    只见此人满脸胡须,身有八尺之余,头戴青铜盔,手执长刀,胯下黄膘马,身后簇拥一群黄巾将领。

    此人刚到得阵前便引得四周黄巾贼军大声呐喊,太史慈知道此人不是黄巾贼军统帅,便是为贼军中声望极高之人。

    “汝乃何人?斩我麾下大将?”那人挺刀直指太史慈,声大如钟。

    太史慈眼睛微眯,暗暗赞道:“此人不可小觑也!倒是能与我一战!”

    “某乃左将军麾下将军太史慈是也!念你等也是百姓之身,何不早降?”太史慈大声道。

    “哈哈,左将军大名吾久仰矣!某家管亥,所领兄弟皆为青州人,现今青州赤地千里,所到豫州不过是向豫州富裕之地借些粮草罢了!若是太史将军行个方便,某家就自行撤兵,否则,某家也只好领着几十万青州儿郎自取了!”

    太史慈脸色一沉,这黄巾贼军几十万大军,小小的鲁山郡如何供应的起?就是将鲁山郡所有粮草供应出来也维持不了这些贼军多少天,到最后这些贼军还是免不了要劫掠,到时鲁山郡没了粮草,外又有如此多贼军日夜攻城,那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废话少说,汝纵是有百万大军又如何?吾太史慈一样视之如草芥!吾豫州兵多将广,精兵强将无数,汝若不早降,日后悔之晚矣!”太史慈喝道。

    管亥脸色微变,没想到这太史慈如此精明,同时又暗暗焦急,若是不能将鲁山郡给尽快攻克下来,一旦待得豫州其余之地的兵马合围过来,指望手下这群层次不齐的战力去战胜强兵如林的豫州兵马,那简直是在开玩笑。

    “劝降的废话就不要说了,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太史将军杀我手下大将,吾定要报仇!让我管亥见识见识太史将军的本事!”管亥将手中大刀向前一抡,随即拍马出阵。

    太史慈也不答话,舞枪纵马直奔管亥。

    两马相交,一声巨响,刀枪闪耀。管亥心中一惊,没想到眼前的这太史慈居然有如此气力。太史慈也有些讶然,这贼酋管亥还真有两把刷子。

    “再来!”

    两人调转马头,又是一阵砍杀。此时两人没有再比拼气力,而是使出浑身的解数,想凭借武艺将对方击于马下。

    太史慈一杆长枪左挑右刺,上下飞舞,直朝管亥面门招呼,速度飞快。管亥双手握刀,不断抵挡。

    看上去管亥似乎是在不断防御,没有进攻之势,但是太史慈却是知道管亥这是在消耗自己体力。如何能让这管亥得逞?太史慈眼见长枪无法破开管亥面门防御,于是手中长枪出势一变,枪尖猛地从下方撩起,直奔管亥胸口。

    管亥大吃一惊,眼见大刀防御不及,管亥立马来了个后仰九十度的高难度动作,却是堪堪将太史慈的枪尖给避让了过去。

    太史慈见管亥避开自己的枪尖,于是右手一扯枪尾,猛地往下一掼,却是要将管亥拍死。不想管亥似乎早已知晓太史慈的企图,手中长刀早已横握在胸,只听“碰”得一声巨响,长枪砸在刀杆上,溅起一片火花。

    管亥稳稳地接住太史慈,双手往上猛地一抬,架开太史慈长枪,只觉双臂酸麻无比,胯下战马也是一阵嘶鸣。

    管亥不敢大意,抖擞精神继续接战。手中大刀一抹,直接向太史慈头颅砍去。太史慈冷笑一声,截住管亥发力砍来的大刀,长枪对着管亥就是一阵乱刺,惊得管亥连连招架。

第三十章:黄巾攻城() 
两人在战场之上,你来我往,杀得昏天黑地,双方军士也鼓噪呐喊,纷纷为各自主将助威。雄浑的战鼓之声隆隆作响,军士们手中长枪击打在地上发出一阵“咚咚”的沉闷声,无数大刀拍打着漆黑的盾牌,传出一声声金属特有的“碰碰”声。

    整个天地都处在一阵地动山摇之中,仿若地震,仿若海啸。

    如此二人杀了个七八十回合,却还是没有将对方击杀。此时,管亥心中有些焦急,完全没有料想到这太史慈的武艺居然如此强大,隐隐之中还略胜自己一筹。此时若还不立即退出战圈的话,一百回合之后,自己肯定会被打败,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管亥手中长刀一晃,逼开太史慈刺将过来的长枪,大声道:“太史将军且慢!”

    见管亥收刀横握胸口,疾声大呼,太史慈颇有疑惑道:“你这贼酋莫非是想通了要降了吧!”这管亥还真不简单,要将此人拿下恐怕不太容易,若是他能降了,那在主公面前就是大功一件了,太史慈如是想到。

    “呸!谁说我要投降!”管亥吐了一口浓痰,大声道,“今日天色不早,胯下马匹也乏力,明日再战不迟!”

    太史慈闻听,白了管亥一眼:“吾管你乏力不乏力,要么战,要么降!”说完,不待管亥答话,挺枪纵马直奔管亥。

    管亥大怒:“汝以为吾怕汝吗?”说完舞刀拍马而上。

    两人又是大战几十回合,渐渐呈现疲乏之态。管亥定力稍差一筹,见敌不过太史慈,虚晃一刀,调转马头就奔向本阵。

    眼见管亥要跑,太史慈精神一振,催马直追。黄巾贼军这边见自家渠帅败下阵来,忙挥军接应。这边见太史慈一人独闯几十万黄巾军,唯恐有失,三千军马呐喊一声,直迎过去。

    顿时两军短兵相接,碰撞起一片火花。太史慈见管亥已经进入阵中,要将其击杀已是不可能,无奈之下只得引兵暂退。

    黄巾军这边早已见识到太史慈的凶悍,见太史慈退却,也就没有主动追击。

    管亥回到营中,舒展了下发麻的双臂,暗自感叹太史慈的强悍,随即又为手下几十万黄巾军前途担忧起来。

    此次青州遭逢大旱,原先躲入深山中的黄巾军没了粮源,只得一个个从山中走了出来。但是青州已是赤地千里,那些百姓都只有靠挖掘一些树根充饥,更何况他们这些曾经将脑袋别再裤腰带上讨生活的贼众呢?

    几个黄巾头目一商议之下,觉得还是组织青州的百姓一起到临近的州郡去劫掠。没想到在青州稍微一鼓动,就有一大片百姓景从,不到一月便聚众百万,喜得几个黄巾头目大叫天助。

    有了百万人马,这些昔日的黄巾头目又有了重出江湖的雄心,又有了继续开拓大贤良师事业的壮志。

    几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向临近的徐州、兖州和豫州下手,于是兵分三路,分别进击。不过令人叹息的是,进击徐州的那路黄巾军居然在泰山遭受了挫折,尺寸未进不说,还被别人给耗尽了粮草。二十几万人马最后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绝大部都逃到了管亥所领的这支黄巾军,毕竟管亥这支黄巾军离泰山是最近的。

    对于手下突然暴涨了十几万人马,管亥还是比较得意的,不过手下多了十几万张嘴,使得本就粮草不是很丰富的管亥更加得头痛。

    “不管这鲁山郡有多难打,我都得尽快将它攻克下来,拖得越久对我越是不利!”管亥握紧拳头暗暗想到。

    第二日,管亥没有再约太史慈出城斗将,而是直接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